第2章
一个锦衣少年笑盈盈的地走了出来。
约莫十五六岁年纪,面如冠玉,气质不凡。

他手中攥着一根藤条,刚出门正待乱舞。
却突然看见了跪着的三人,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惊喜。
哟!你就是昨晚那个逃走的书童
方家少爷用藤条挑起沈阳的下巴,你叫什么名字
回少爷的话,小的叫沈阳!
沈阳
方少爷笑了一声,名字倒挺响亮,就是不知道脑子灵不灵光!
忽然。
他转身对屋内喊道:爹!我见到新书童了!
屋内传来一声轻咳。
一个身着藏青色长袍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出。
面容威严,目光如炬,与少年有七分相似,却多了几分沉稳。
其身边还跟了几个仆从!
世玉!你不是要去练功么又闹什么
方家老爷方文山皱眉道。
爹,您之前不是说这次给我找到的新书童,是个极伶俐的吗
我现在想考考他!
方世玉笑嘻嘻地说。
别太过分!
方文山扫了沈阳一眼,目光在那粗糙的衣衫和苍白的脸色上停留片刻,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知道啦!
方世玉欢快地应着,转向沈阳时却换上了一副带着鬼点子的表情,问道,新来的!会作诗吗
会!
沈阳点了点头,内心叹了口气。
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
他既然穿到了方家当了一个书童,那必须拿出点本事来!
不然,很快......便看不见明天的太阳了。
毕竟在自己之前,方家可是有不少书童没了性命的!
那正好!
明日就是怀仁诗会了!
本少爷欲在诗会上亮一亮眼!
你就以此物,给本少作一首诗,如何
方世玉晃了晃手中的藤条,指向了一个方向!
众人顺着看去!
只见,在藤条所指的方向,赫然是一只鸡!
没问题!
我现在就作诗一首!且听好!
望着正在吃东西的鸡,沈阳吟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噗!少爷让他作诗,他这是做了什么诗词,这怕不是打油诗吧。
虽然我不识字,可也听过教书先生作诗的,哪有这样开头的诗!
啧!就这水平也能做书童王管家这次怕又走眼了吧!
......
沈阳话音还未落,跟在方文山身后的一些仆从,顿时笑疯了!
就这水平也敢称自己会作诗
方世玉也忍不住笑出声来,手中的藤条差点掉在地上。
他强忍着笑意,故作严肃地问道:这就是你作的诗未免也太敷衍了吧
我看管家挑书童的本领也不怎么样,接连挑了几个书童,结果却都长这个鬼样子,父亲,这可不能怪我不学。
一边说着方世玉,一边看向自己老爹方文山,而方文山的脸色也有一些古怪,再度看向了管家。
管家看见自家老爷的目光,也是有些心虚的低下头来,望向沈阳的眼神巴不得把他吃了。
怎么做了手这么烂的诗,搞得现在压力全都来到了他的身上,等等,非得好好教训一下。
沈阳听着方世玉的调侃,看着方文山留在自己身上不满的目光,缓缓吟出后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这两句一出,整个听雪轩瞬间安静下来,恢宏的气势,直接将这一首诗的格局提拔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方文山原本紧皱的眉头骤然舒展,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他也是童生出身,才能够在县里创下这一份家业,对于诗词的优秀程度,他自然也能够分辨得出来。
他低声喃喃道: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好诗!好诗啊!
方世玉也愣住了,手中的藤条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尽管他有些不学无术,但再怎么说,从小也都接受了私塾的教育,对于一首诗的好坏,自然也能分得清楚。
他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沈阳:你......你这诗的后两句......,你能够做出这种诗词,你家里人还会把你卖来当书童
沈阳再听见方世玉的话,脸上也露出了无奈的笑容,谁叫他穿越过来,摊上了个不靠谱的老爹呢。
为了私生子,居然把嫡长子给卖了,倘若不是亲身经历,他真的难以想象这种事情会发生。
回过神来后,他也不忘拱手道:少爷,此诗名为《金鸡报晓》,前两句看似粗鄙,实则为后两句的铺垫。
鸡鸣三声,旭日东升,驱散黑夜,正是寓意光明降临、万象更新。
方文山阻止了方世玉,继续问下去,好像是发现了一块宝一样,快步走到沈阳面前,上下打量着他:你一个书童,竟有如此才学这诗......当真是你所作
沈阳在看见方文山的举动后,心底也是松了口气,心中明了,他大概可以度过这一次的考验。
回老爷的话,此诗确实是小的即兴所作。
小的虽出身贫寒,但自幼喜好读书,闲暇时也曾琢磨诗词之道。
方文山却是有些怀疑,一个小小书童怎能做出如此恢宏的诗词
当真不是你从别处抄袭而来抄袭他人诗词,用作己用,那可是会被乱棍打死的。
方文山言语中充满着质疑,看得出来,他并不相信这首诗是沈阳所做。
还请家主明鉴,或另出考题,小的皆可一一作答。
见方文山有所不信,沈阳也是赶忙拱手说道,他的小命可就掌握在方家的手中。
那一纸卖身契,按照这个世界的律法规定,方家就算是把他活活打死,都不用受法律约束。
方文山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也有心想要考究沈阳,如果他真有天赋的话,那以方家的财力多供一个人去科举也不是难事。
到时只要能够考中举人,给方家带来的帮助将是肉眼可见,毕竟在这个世界地位最高的就是读书人。
好!既然你如此自信,老夫便再考你一题。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院中一株盛开的梅花上:就以这寒梅为题,限你十息之内作诗一首,若作得好,老夫重重有赏!若是不好......
话未说完,但威胁之意已不言而喻。
沈阳深吸一口气,望向那株傲雪绽放的梅花,作为文学博士,他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咏梅佳作。
毕竟他可是有着一整个世界的知识库作为储备,小小的一首咏梅诗,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五、四......
就在倒数即将结束时,沈阳朗声吟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