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按照礼制,皇子离京就藩,皇帝都要到城门外相送。
并且训诫几句,要如何受制安民,维护地方等话。
也向百姓们展示皇家的父子之情,兄友弟恭等等。
太和帝听完后,端起茶盏的手微微一顿。
送一送
那个白发苍苍,形销骨立的儿子
他脑海中闪过陆准那副死气沉沉的模样,心中莫名有些烦躁。
就算再厌弃,终究是他的骨血。
这一去辽东,天高路远。
此生也再无相见之日。
刹那间,一丝极其微弱的,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父子之情,悄然浮上心头。
他正要开口。
身旁的宛妃却忽然轻呼一声,带着恰到好处的娇嗔。
哎呀,陛下。
您忘了您之前答应了臣妾,明日要陪志儿用膳呢。
志儿念叨了好几天了,说明日要亲自给您布菜呢。
太和帝看向宛妃那张娇媚的脸,心中的那点犹豫瞬间烟消云散。
是啊,他还有志儿。
聪慧伶俐,活泼可爱的志儿。
那才是他寄予厚望的儿子。
至于陆准......一个将死之人罢了。
罢了。
太和帝放下茶盏,语气恢复了惯常的淡漠。
明日朕就不去了。
他看向胡荣盛吩咐道:另外,派人盯紧那个苏南天。
别让他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朕闹出什么幺蛾子。
苏南天手中的大军,一直是他的心头刺。
他一直想找机会把他换了,可苏南天这个人一不贪财,二不好色,三不养士。
镇守西北之时,还屡立战功,朝野声望鼎盛。
而且他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
导致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把他拿下。
奴才遵旨。
胡荣盛躬身应道,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走出养心殿,殿外的凉风吹在脸上,胡荣盛轻轻叹了口气。
可怜的九皇子啊。
临行前,连父亲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
夜色深沉,如墨泼洒。
翊坤宫外,宫门紧闭,透着一股死寂的荒凉。
自从太后薨逝后,原本熙熙攘攘的翊坤宫,开始变得门可罗雀。
陆准站在宫门前,望着那紧闭的朱漆大门,久久没有动作。
福宁提着灯笼,安静地站在他身后,不敢打扰。
许久,陆准才迈开脚步,推开了那扇沉重的宫门。
吱呀——
门轴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寝殿内,只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
熹贵妃静静地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呼吸微弱,仿佛陷入了永恒的沉睡。
陆准让宫里的太监宫女出去后。
自己走到床边,默默地看着熹贵妃那苍白消瘦的脸颊。
记忆中那个明艳动人,宠冠后宫的母亲。
如今只剩下这副憔悴的模样。
他伸出手,想去碰碰她的脸颊。
指尖却在半空中停住,最终无力地垂下。
可惜他不是医生,也没有系统这样的金手指。
他此刻什么也做不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在这里,慢慢凋零。
陆准在床边站了很久,直到油灯的灯芯发出噼啪的轻响。
他才缓缓转身,离开了这片令人窒息的绝望之地。
宫门外,夜风更冷。
陆准拢了拢身上单薄的外袍,正要迈步离开。
一个穿着灰色小太监服的身影,从角落里快步走了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