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禹王战蛟龙 > 第一章

远古时期,天地间,盘古开天劈地,混沌初开的气息尚未散尽,中原大地却已被汹涌的洪水泛滥成灾。
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与断木,如同挣脱缰绳的烈马,嘶吼着冲破河岸的束缚。原本阡陌纵横的良田化作一片汪洋,金黄的麦浪被肆虐的浊流无情吞噬。炊烟袅袅的村庄转瞬沉入水底,唯有屋顶的茅草在浪尖时隐时现。
老人们拄着拐杖,望着被洪水吞没的故土老泪纵横。孩童们蜷缩在父母怀中,因饥饿与恐惧发出微弱的啼哭。
幸存的百姓被迫逃往地势高耸的山坡,用枯枝与茅草搭建起摇摇欲坠的窝棚。
这些临时栖身之所,在狂风中瑟瑟发抖,仿佛随时会被连根拔起。每当夜幕降临,洪水的咆哮声便如鬼魅般萦绕在耳畔,百姓们蜷缩在潮湿的草堆上,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他们将粗糙的陶碗高高举起,向着苍茫的夜空虔诚祈祷,祈求上天能降下一位英雄,驱散这无尽的黑暗与苦难。
舜帝站在都城的高台之上,望着远处被洪水淹没的天际线,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
他的衣袍被寒风掀起,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坚定。为了寻找能治水的贤才,舜帝派遣使者踏遍四方,深入民间寻访。无论是繁华的部落集市,还是偏远的山野村落,都留下了使者们的足迹。他们询问每一位智者,倾听每一个建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治水的人才。
经过漫长而细致的考察,禹的名字终于传入舜帝耳中。禹出身治水世家,他的父亲鲧曾因治水无功而获罪,但禹并未因此退缩。舜帝召见禹时,看到的是一个眼神坚毅、身形魁梧的男子。禹向舜帝详细阐述了自己对治水的见解,他的话语中既有对洪水规律的深刻理解,又饱含着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舜帝被禹的智慧与担当所打动,当即将治水的重任托付给他。
禹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接过任命的那一刻,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沉重的使命感。
回到家中,他看着新婚妻子涂山氏温柔的面容,心中满是愧疚。
涂山氏一眼看出了丈夫的为难,她轻轻握住禹的手,坚定地说……
你放心去吧,家中一切有我。百姓们还在受苦,治水之事刻不容缓。
禹紧紧拥抱着漂亮而又贤惠的妻子,眼中闪烁下定决心、排除治水万难的光芒。第二天清晨,禹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妻子,带着随行的治水众人,踏上了治水的征程。
禹此行召集了伯益、后稷等一众能臣,他们各自怀着不同的本领,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制服洪水。
伯益擅长辨识草木鸟兽,对各地的地理环境了如指掌。后稷精通农耕,懂得如何利用土地的特性……
禹与他们一同深入洪水肆虐的区域,手中的测量工具虽然简陋,却是他们探索地形的重要帮手。
路途上,他们翻越高耸入云的山峰,山间的荆棘划破了他们的衣衫,碎石硌伤了他们的脚掌,但他们从未停下脚步。在穿越湍急的河流时,汹涌的河水一次次将他们冲倒,他们却一次次爬起来,相互搀扶着继续前行。
每到一处,禹都仔细观察山川的走势,研究水流的方向。他蹲下身子,用手触摸河岸的泥土,感受土壤的松软程度;他爬上山顶,眺望远方,绘制详细的地形图。
饿了,他们就啃一口随身携带的干粮,那干粮早已被雨水泡得发馊。渴了,就捧起浑浊的河水,不顾水中的泥沙一饮而尽。困了,便在潮湿阴暗的山洞里稍作休息,山洞里的蚊虫叮咬着他们,却也无法阻挡他们疲惫的睡意。
就这样,禹的足迹遍布中原大地,他的汗水浸透了每一寸被洪水侵袭的土地。
经过长时间的勘察,禹终于找到了洪水难以治理的症结所在……
河道被山壁淤泥堵塞,水流无法畅通,如同人体血脉不通,自然引发灾难。于是,他果断决定采用疏导之法,不再一味地筑堤堵水,而是开凿新的河道,引导洪水顺着地势流向大海。
消息传开,百姓们纷纷拿起工具,加入到治水的队伍中。
他们在禹的指挥下,劈山凿洞,挖沟渠、清淤泥,喊着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干得热火朝天。
不料,他们战天斗地的行动激怒了潜藏在水中的蛟龙。
这蛟龙盘踞在深渊之中,身形巨大,鳞片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它生性凶残,以兴风作浪为乐,洪水便是它肆意玩耍的玩具。如今禹要改变水流方向,破坏它的乐园,蛟龙顿时勃然大怒。
深夜,当百姓们在工地上休息时,平静的水面突然翻涌起来。只见一道黑影在水中快速游动,所过之处,水花四溅……
紧接着,蛟龙巨大的身躯破水而出,它张开血盆大口,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声音如同滚滚雷鸣,响彻天际。它的尾巴用力一拍,掀起数十丈高的巨浪,将刚刚修好的堤坝瞬间被击溃冲垮,洪水再次如猛兽般肆虐开来。
百姓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们尖叫着、奔跑着,试图躲避洪水的侵袭。许多人被洪水卷走,消失在茫茫的浊流中。侥幸逃脱的百姓们聚集在一起,满脸泪痕地向禹哭诉蛟龙的恶行。禹看着百姓们凄惨的模样,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
一定要制服这恶蛟,还百姓安宁!
禹望着被洪水再次摧毁的村落,残垣断壁间漂浮着百姓的衣物与农具,耳畔回荡着幸存者撕心裂肺的哭喊。他的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脖颈处青筋暴起,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这蛟龙如此作恶,我定要将它制服,让百姓不再受洪水之灾!
话音未落,他便转身踏入临时搭建的工坊,决心打造一件足以对抗妖邪的神兵。
此后七日七夜,工坊内火光冲天,锻造声震耳欲聋。
禹翻阅上古巫祝留下的残卷,在伯益的协助下,终于在昆仑山脉的断崖处寻得蕴含星辰之力的天外陨铁。那陨铁表面流转着幽蓝光晕,触手冰冷刺骨,似有神秘力量在其中涌动。
为了将陨铁锻造成剑,禹召集了当时闻名的九位技艺精湛的铸剑师联合铸剑,他们来自不同部落,各自掌握着独特的锻造秘术。
铸剑过程,充满艰辛。第一天,当陨铁投入熔炉时,竟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声响,熔炉内的火焰瞬间变成诡异的紫色。
老铸剑师颤声说道……
此铁蕴含天地戾气,若不能以正气引导,必将铸成凶器。
禹闻言,毅然割破手掌,将鲜血滴入熔炉。刹那间,熔炉内金光大作,戾气化作缕缕青烟飘散。
第二天,锻打开始。九位铸剑师轮流挥动大锤,每一次敲击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随着锤声节奏,禹在一旁念动古老咒语,符文如萤火般从他口中飞出,融入剑身。到了第七日,当第一缕晨曦穿透云层时,一柄散发着寒芒的长剑终于现世——剑身倒映着日月星辰,剑柄处的符文在日光下若隐若现,仿佛蕴含着开天辟地的力量。
与此同时,禹派出快马传令四方,召集各地勇士。
消息传开后,平静的山谷间响起阵阵马蹄声。来自东夷的猎手们背着雕弓,箭囊里插着淬毒的竹箭;西羌的战士身披兽皮甲胄,腰间悬挂着青铜战斧;就连隐居深山的剑客也带着古朴的长剑,慕名而来。
其中,有位名叫雷泽的勇士,生得虎背熊腰,据说能单手举起千斤巨石;还有位女战士青鸾,擅长使用长鞭,舞动起来如灵蛇出洞。
禹在黄河滩头筑起演武场,亲自教授战术。
他将战士们分成三队:持长矛的前锋负责牵制,举盾牌的中卫抵御攻击,善游水的精锐则伺机突袭。训练场上,口号声与兵器碰撞声交织,扬起的沙尘遮蔽了半边天空。禹不仅教授他们战斗技巧,还让后稷讲解如何利用地形作战,让伯益传授识别蛟龙弱点的方法。
决战那日,乌云压得极低,江面泛起诡异的青黑色。
禹带领队伍来到蛟龙巢穴所在的云梦泽,只见水面突然裂开一道深沟,旋涡如同巨兽的瞳孔般急速旋转。禹握紧降龙剑,剑身上的符文突然发出耀眼光芒,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兄弟们,不要害怕!今天我们定要让这恶蛟知道,天下正义不可侵犯!
禹的话音刚落,平静的水面突然泛起诡异的涟漪,宛如千万条毒蛇在水底游动。
刹那间,江面炸开数十丈高的水柱,蛟龙破水而出。它庞大的身躯遮天蔽日,暗青色的鳞片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每一片都有磨盘大小,鳞片缝隙间还缠绕着水草与腐烂的鱼虾,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凝结在鳞片上的水珠坠落江面,轰隆巨响中,江水被砸出碗口大的深坑,溅起的水花如同锋利的暗器,将岸边的鹅卵石击得粉碎。
蛟龙张开血盆大口,露出森白的獠牙,每颗牙齿都足有长矛般长,口中喷出的腥臭气息化作一团黑雾。所到之处,岸边的草木瞬间枯萎焦黑,叶片扭曲蜷缩,枝干上泛起诡异的黑斑,仿佛被无形的火焰灼烧。它长尾横扫,江面顿时掀起滔天巨浪,三名反应稍慢的勇士躲避不及,被卷入浪涛之中。其中一名年轻勇士死死抱住一块浮木,却被蛟龙喷出的气浪震得口吐鲜血,最终被漩涡吞噬,只在水面上留下一抹猩红。
禹愤怒之中,大喝一声,剑光如银蛇般直取蛟龙咽喉,却被其坚硬的鳞片弹开,火星四溅。
蛟龙示威般昂头狂啸,巨大的身躯如同一座移动的山峰。它鳞片上凝结的水珠坠落江面,竟砸出碗口大的深坑……
禹怒目圆睁,手中降龙剑化作一道银芒直取蛟龙腹部。剑身上的符文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然而刚触及蛟龙鳞片的瞬间,就发出刺耳的金属碰撞声,火星四溅。巨大的冲击力震得禹虎口发麻,手臂上的肌肉高高隆起。他咬紧牙关,迅速调整身形,在空中一个翻转,避开了蛟龙横扫而来的尾巴。
战斗进入胶着状态。蛟龙展现出惊人的灵活性,时而潜入水底,江面顿时陷入死寂;时而又突然从队伍下方掀起巨浪,将勇士们冲得七零八落。它口中吐出的毒雾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一片灰蒙蒙的屏障。勇士们的眼睛被熏得通红,呼吸变得急促而困难,盾牌和兵器上都凝结出一层绿色的粘液,发出滋滋的腐蚀声。
这时,雷泽怒吼着挥舞战斧,锋利至极的斧刃带着劈山裂石的破风声劈向蛟龙。可是这势大力沉的一击,却只在蛟龙鳞片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反震之力震得雷泽双手发麻,踉跄着后退几步。
青鸾及时甩出长鞭,鞭梢如灵蛇般卷向蛟龙的眼睛。但蛟龙反应极快,猛然张口咬住鞭梢,只听咔嚓一声脆响,精钢打造的长鞭竟被它一口咬断。
突然,一名手持长矛的勇士瞅准机会,奋力将长矛掷向蛟龙的眼睛。然而蛟龙尾巴如钢鞭般横扫而来,重重抽在勇士身上。巨大的冲击力将他卷起,狠狠摔在岸边的礁石上。只听咔嚓一声脆响,勇士的铠甲四分五裂,口中喷出大片鲜血,瘫倒在血泊中,再也没有起来……
禹见状,心中焦急如焚,但他强压下怒火,目光如炬地盯着蛟龙,寻找着它的致命弱点。他发现,每当蛟龙腾空而起时,腹部的鳞片会全部微微张开。那里的鳞片颜色稍浅,在阳光下泛着半透明的光泽,虽然覆盖着一层粘液,但隐约能看到下面粉嫩的皮肉。
机会稍纵即逝!禹即刻大喝一声……
雷泽,助我!
雷泽心领神会,蹲下身子,双手交叉形成一个平台。禹踩着雷泽的肩膀,猛地跃起。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蛟龙察觉到危机,疯狂扭动身躯。锋利的鳞片划过禹的手臂,瞬间划出三道深可见骨的血痕,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衣袖。
但禹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将全身力量灌注于剑身。随着一声暴喝,降龙剑带着万钧之力,直直刺入蛟龙腹部。噗的一声闷响,剑尖没入皮肉,鲜血如喷泉般涌出,染红了整片水域。蛟龙发出震天动地的哀嚎怒吼,巨大的身躯剧烈扭动,尾巴横扫间,将岸边数人合抱的巨石都卷入水中。
禹被掀起的巨浪冲飞,重重撞在山崖上。只觉眼冒金星,胸口一阵剧痛,口中涌出大片鲜血。但他强撑着站起身,再次握紧剑柄,对着陷入癫狂的蛟龙喊道……
孽畜,再来!
这声怒吼穿透重重浪涛,传入每一位勇士耳中。
禹不顾伤痛飞身而起,冲向恶蛟,却被蛟龙掀起的巨浪冲拍飞,如同一片飘零的落叶,重重撞在布满青苔的山崖上。坚硬的岩石在他后背碾出深痕,飞溅的碎石划破脸颊,眼前瞬间炸开万千金星。他感觉肋骨如同被巨锤击碎,胸腔里翻涌着滚烫的腥甜,一大口鲜血不受控制地喷溅而出,染红了胸前的兽皮甲胄。喉间火辣辣的疼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但意识深处有个声音在嘶吼——不能倒下!
他单手撑着岩壁想要起身,却因剧烈的眩晕差点再次栽倒……
手指深深抠进岩石缝隙,鲜血顺着掌纹渗入粗糙的石面。耳畔传来蛟龙震耳欲聋的咆哮,夹杂着战士们的呐喊与浪涛的轰鸣。恍惚间,他仿佛看见新婚时妻子涂山氏温柔的面容,看见百姓们在洪水中绝望的眼神。这个念头如同一把火,点燃了他最后的力量。禹吐出口中的血沫,强撑着发麻的双腿,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孽畜,受死吧!
他握着滴血的降龙剑,嘶哑的怒吼撕破漫天水雾。剑身上的符文随着他剧烈的喘息明灭不定,仿佛也在为这不屈的意志震颤。这声怒吼如惊雷般穿透重重浪涛,震撼了每一位勇士的心灵。
正在与毒雾抗争的青鸾浑身沾满黏液,半张脸被腐蚀得血肉模糊。听到禹的吼声,她眼神陡然锐利,将半截长鞭缠在腰间,赤足踩过尖锐的碎石冲向江边。腐烂的水草缠住她的脚踝,她毫不犹豫抽出匕首斩断,带着满身血痕甩出半截长鞭,鞭梢如灵蛇般缠住蛟龙抽搐的爪子。
给我定住!
她嘶吼着将全身力量灌注在长鞭上,身体后仰成满弓,任由粗糙的鞭绳在掌心勒出深可见骨的伤口。
雷泽的战斧已经卷刃,虎口裂开的鲜血顺着斧柄滴落。他望着疯狂甩动尾巴的蛟龙,突然瞥见岸边被洪水冲来的半截石柱。这个身高九尺的壮汉暴喝一声,双臂青筋暴起,竟将三人合抱的石柱生生拔起。
去死吧!
他扛着石柱冲向蛟龙,每一步都在泥地里踩出深坑。当蛟龙低头欲咬青鸾时,雷泽瞅准时机,将石柱狠狠砸向蛟龙的头颅。轰然巨响中,石柱碎成齑粉,蛟龙额角鳞片迸裂,汩汩黑血喷涌而出。
其他勇士们也纷纷舍命相搏。手持骨矛的老者将燃烧的茅草捆在矛尖,刺入蛟龙溃烂的伤口;年轻的猎手们用藤索结成巨网,冒着被尾巴扫中的危险套住蛟龙的脖颈;就连几个受伤的战士,也互相搀扶着将石块砸向蛟龙的眼睛。整个战场血肉横飞,江水被染成暗红,却无一人退缩。
禹抹去嘴角的血迹,注视着伤痕累累的蛟龙。它每一次喘息都伴随着血沫喷溅,庞大的身躯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但依然固执地摆动尾巴,掀起的浪头足以掀翻战船。禹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他拖着几乎失去知觉的右腿,一步步走向江边。伤口渗出的血珠滴落在沙地上,转瞬被洪水冲走。
当蛟龙再次张开巨口换气时,禹踩着飞溅的浪花跃起。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他看见勇士们仰起的脸上满是信任与期待,看见蛟龙眼中闪烁的最后一丝凶光,也看见远方山峦间透出的微弱曙光。降龙剑在他手中爆发出刺目金光,符文化作流转的星河缠绕剑身。
喝——!
他用尽全身力气,将长剑刺入蛟龙剧烈跳动的心脏。
凄厉的惨叫震得众人耳膜生疼,蛟龙的身体如同一座崩塌的山峰,轰然坠入江中。它垂死挣扎掀起的巨浪足有百丈高,浪尖上裹挟着破碎的战船与折断的巨树。禹被气浪掀飞,却死死握住剑柄不松手。直到蛟龙庞大的身躯沉入江底,溅起的水花才渐渐平息,只留下满江猩红与漂浮的鳞片。
岸边一片寂静。战士们精疲力竭地瘫倒在地,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在空气中回荡。禹跪坐在血泊中,望着重新露出水面的土地,终于露出释然的笑容。远处传来百姓们的欢呼声,夹杂着孩童的啼哭与老人的哽咽。这场持续了三天三夜的恶战,终于画上了句号。
战斗结束了,江面恢复了平静。禹拄着剑,望着瘫倒在血泊中的蛟龙,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的衣衫褴褛,身上布满伤口,但眼神中却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远处的战士们发出欢呼,声音响彻云霄……
激战平息,当夕阳染红天际时,战士们瘫坐在沾满血水的泥地上,望着渐渐失去生机的蛟龙,发出疲惫却又振奋的欢呼。禹擦拭着剑上的血迹,望着远处重新升起炊烟的村落,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战胜蛟龙后,禹和他的队伍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治水工作中。他们继续开凿河道,加固堤坝,引导洪水顺利地流入大海。经过多年的努力,洪水终于被制服了。曾经被淹没的土地重新露出了水面,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重新播种、耕耘,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为了感谢禹的救命之恩,百姓们尊称他为禹王。禹王治水的故事也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战胜困难的象征。
人们永远铭记着禹王的功绩,他的勇敢、智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永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