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这样的经教:那时,佛陀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到了吃饭的时候,世尊穿上袈裟,拿着钵盂,进入舍卫大城乞食。在城中依次乞食后,回到原处。吃完饭,收起衣钵,洗好脚,铺好座位坐下。
这时,长老须菩提从大众中起身,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合掌恭敬地对佛陀说:稀有啊,世尊!如来善于护念诸菩萨,善于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若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应当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
佛陀说:好啊,好啊!须菩提,正如你所说,如来善于护念诸菩萨,善于付嘱诸菩萨。你现在仔细听,我为你解说:善男子、善女人若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应当这样安住,这样降伏其心。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我们很乐意聆听。
佛陀告诉须菩提:诸位大菩萨应当这样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无论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或非有想非无想,我都使他们进入无余涅槃而得到度脱。虽然这样度脱了无量无数的众生,但实际上并没有众生得到度脱。为什么呢须菩提啊,如果菩萨执著于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相状,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佛陀继续对须菩提说:再者,须菩提!菩萨修行佛法,应当无所执著而行布施。所谓不执著于色相布施,不执著于声、香、味、触、法等相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当这样布施,不执著于任何相状。为什么呢如果菩萨能不执著于相状而行布施,所得的福德将不可估量。须菩提!你认为如何东方的虚空可以衡量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
佛陀又问:南、西、北方,以及四维上下的虚空可以衡量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
佛陀说:须菩提!菩萨不执著于相状的布施,所得的福德也是如此不可估量。须菩提!菩萨应当依照这样的教导来安住其心。
佛陀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可以通过如来的身相来认识如来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能以身相得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身相,并非真实的身相。
佛陀告诉须菩提:凡是所有形相,都是虚妄不实的。若能认识到一切相都不是真实相,就能见到如来的真实本性。
以下是这段经文的现代汉语译文: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未来会有众生听闻这样的经文,能生起真实的信心吗
佛陀回答:不要这样说。如来灭度后五百年,会有持戒修福的人对这些经文生起信心,以此为真实。要知道这些人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处种下善根,而是在无量千万佛处种下善根。听闻这些经文,哪怕只生起一念清净信心,如来都完全知晓、完全看见,这些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不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执著法相,也不执著非法相。如果众生心中执取相状,就是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执取法相,也是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执取非法相,同样执著我人众生寿者。所以不应执取法,也不应执取非法。因此如来常说:'比丘们,要知道我所说的法如同渡筏的比喻;佛法尚且应该放下,何况非法。'
佛陀问:须菩提,你认为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了吗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据我理解佛所说的义理,没有固定的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固定的法如来可说。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都不可执取、不可言说、不是法、也不是非法。因为一切圣贤都是以无为法而有所差别。
佛陀问:须菩提,如果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人所得的福德多吗
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因为这福德并无福德的自性,所以如来说福德很多。如果有人受持这部经,甚至只是四句偈,为他人解说,他的福德胜过前者。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诸佛及其无上正等正觉法,都出自这部经。所谓的佛法,即非佛法。
佛陀继续问:须菩提,你认为须陀洹能认为自己证得须陀洹果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须陀洹名为入流,但实际上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这才叫须陀洹。
佛陀问:斯陀含能认为自己证得斯陀含果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斯陀含名为一往来,但实际上没有往来,这才叫斯陀含。
佛陀问:阿那含能认为自己证得阿那含果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阿那含名为不来,但实际上没有不来,这才叫阿那含。
佛陀问:阿罗汉能认为自己证得阿罗汉道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实际上没有法叫做阿罗汉。如果阿罗汉认为自己证得阿罗汉道,就是执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说我在无诤三昧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我不会认为自己已得阿罗汉道。如果我有这样的念头,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于寂静修行的人。正因为须菩提实际上无所行,才被称为乐于阿兰那行。
佛陀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昔日在燃灯佛那里,于法有所得吗
须菩提回答:没有,世尊!如来在燃灯佛处,于法确实无所得。
佛陀又问:须菩提,你认为菩萨庄严佛土吗
须菩提回答:不庄严,世尊!因为所谓庄严佛土,即非庄严,只是名为庄严。
佛陀说:所以须菩提,诸大菩萨应当这样生清净心:不应住于色而生心,不应住于声香味触法而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你认为这身大吗
data-fanqie-type=pay_tag>
须菩提回答:很大,世尊!因为佛说非身,所以名为大身。
佛陀问:像恒河中所有沙数,每一粒沙又是一条恒河,你认为这些恒河沙多吗
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光是恒河就多得数不清,何况其中的沙。
佛陀说:我实言告诉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用七宝装满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来布施,所得福德多吗
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
佛陀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甚至只是四句偈,为他人解说,这福德胜过前者。
佛陀继续说:无论何时何地讲说此经,哪怕只是四句偈,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供养,如同佛塔庙宇。何况有人能完全受持读诵。须菩提,要知道这人已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此经所在之处,即有佛在,如同尊重佛弟子。
须菩提问:世尊,此经应叫什么名字我们应如何奉持
佛陀回答:此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你们应当以此名奉持。须菩提,所谓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只是名为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陀问: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多吗
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
佛陀说: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你认为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只是名为三十二相。
佛陀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但有人受持此经四句偈并为人解说,福德更多。
须菩提听闻此经,深解义趣,流泪对佛说:稀有啊,世尊!如此甚深经典,我过去虽得慧眼,却未曾听闻。世尊,若有人听闻此经生清净信心,即能证得实相,这人已成就第一稀有功德。所谓实相,即是非相,所以如来称为实相。我现在听闻此经,信解受持不算太难。但在未来世后五百岁,若有众生能信解受持此经,这人真是第一稀有。
因为这人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离一切诸相,即名为佛。
佛陀说:正是如此!若有人听闻此经不惊不怖不畏,这人极为稀有。须菩提,所谓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为什么须菩提,如我昔日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当时有这些相,就会生嗔恨。须菩提,我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时,也都无这些相。
所以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所住,即非真住。因此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这样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室,一无所见;若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眼,日光照耀,能见种种色。须菩提,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读诵此经,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悉见,这些人皆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佛陀继续开示: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每日清晨以恒河沙数般的身命布施,正午又以恒河沙数般的身命布施,傍晚再以恒河沙数般的身命布施,如此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不断以身布施;但若有人听闻此经,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其福德已胜过前者,更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简要来说,此经具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无边功德。如来是为发大乘心者、发最上乘心者宣说此经。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解说,如来悉知悉见,此人必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边际、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样的人,就是在承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重任。
为什么呢须菩提,若执着小乘见解,怀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的人,对此经就不能信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此经存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当供养,此处即是佛塔,众生理当恭敬礼拜,以香花供养。
佛陀又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却遭人轻贱,这是因其前世罪业本应堕入恶道,现世受人轻贱便消尽了前世罪业,将来必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回忆过去无量劫中,在燃灯佛前曾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无一遗漏。但若有人在末法时代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比我供养诸佛的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都不能及。须菩提,若我详细说明末法时代受持此经的功德,恐怕有人听闻后会心识狂乱,生起怀疑不信。须知此经义理不可思议,果报同样不可思议。
这时须菩提再次请示: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
佛陀回答: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念:我要度化一切众生。当度尽一切众生时,却不执着有一众生实被度化。
为什么呢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法可以称为发无上正等正觉心。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在燃灯佛那里,是否得到了什么法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回答:据我理解佛所说的义理,佛在燃灯佛处并没有得到什么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陀说:正是如此!须菩提,实际上如来并没有得到什么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若有法可得,燃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你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正因为无所得,燃灯佛才为我授记。
所谓如来,就是诸法如如不动的真实义。若有人说'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法让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既非实有也非虚无。因此如来说:一切法都是佛法。所谓一切法,即非一切法,只是假名为一切法。须菩提,譬如说人身高大。
须菩提回应:世尊,如来说人身高大,即非大身,只是名为大身。
佛陀说:菩萨也是如此。若菩萨说'我要度化无量众生',就不能称为菩萨。
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法叫做菩萨。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说'我要庄严佛土',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如来说庄严佛土,即非庄严,只是名为庄严。须菩提,若菩萨能彻悟无我之法,如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菩萨。
佛陀问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有肉眼。
佛陀继续问:如来有天眼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有天眼。
如来有慧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有慧眼。
如来有法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
如来有佛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
佛陀转问:恒河中所有的沙,如来说是沙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陀又问: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每一粒沙又是一条恒河,这些恒河的沙数佛世界,算多吗
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
佛陀说:这无量国土中所有众生的种种心念,如来全都知晓。为什么呢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只是名为心。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陀再问:若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得福多吗
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
佛陀说:若福德有实体,如来就不会说得福德多;正因为福德无实性,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陀问:可以凭圆满色身见佛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世尊!如来不应以圆满色身见。因为如来说圆满色身即非圆满色身,只是名为圆满色身。
可以凭具足诸相见如来吗
不可,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因为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只是名为诸相具足。
佛陀告诫:须菩提,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当有所说法。'不要这样想。若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谤佛,不能理解我所说法。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只是名为说法。
这时须菩提问:世尊,未来世会有众生听闻此法生信心吗
佛陀回答:须菩提,他们非众生,也非不众生。因为所谓众生,如来说非众生,只是名为众生。
须菩提向佛陀请教:世尊,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其实是无所证得吗
佛陀回答:正是如此!须菩提,我于无上正等正觉中,乃至没有证得丝毫法相,这才名为无上正等正觉。
佛陀进一步开示:须菩提,这个法门本质平等,没有高下分别,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只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觉悟来修一切善法,就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所谓的善法,如来说即非善法,只是假名为善法。
须菩提,如果有人将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须弥山王那么多的七宝聚集布施;但另有人受持此《般若波罗蜜经》,哪怕只是四句偈语,为人解说,前者福德不及后者百千万亿分之一,乃至无法用任何算数比喻来衡量。
佛陀告诫:须菩提,你们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度化众生。'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实际上并没有众生被如来度化。若有众生被如来度化,如来就落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须菩提,如来说'有我',其实并非真有一个我,只是凡夫之人妄执有我。所谓凡夫,如来说即非凡夫,只是假名凡夫。
佛陀问:须菩提,你认为可以通过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吗
须菩提最初回答:是的,可以通过三十二相认识如来。
佛陀指出:如果以三十二相认取如来,那么转轮圣王就是如来了。
须菩提立即领悟:世尊,据我理解佛的教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认取如来。
这时,世尊说偈言:若以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此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陀最后开示:须菩提,你若认为'如来不因具足相好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千万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发心求证无上正等正觉的人,不会说诸法断灭。切记不要这样想!因为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在一切法中都不说断灭相。
佛陀继续开示:须菩提,若有菩萨以充满恒河沙数世界的七宝布施;但另有人了知一切法无我,成就忍辱波罗蜜,这后一位菩萨的功德胜过前者。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诸菩萨不受福德束缚。须菩提问:世尊,为何说菩萨不受福德佛陀回答:须菩提,菩萨对所修福德不应贪着执着,所以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说如来有来有去、或坐或卧,这人未能理解我所说的真义。因为所谓如来,既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所以称为如来。
佛陀问: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将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你认为这些微尘多吗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不过,如果微尘实有,佛就不会说是微尘众了。如来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只是假名微尘众。同样,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只是假名世界。如果世界实有,就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只是假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本不可言说,但凡夫却贪着其事。
佛陀又问:若有人说佛在宣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你认为这人理解我的真义吗须菩提回答:不理解,世尊!因为世尊说我见等即非我见等,只是假名我见等。佛陀说: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对一切法都应这样认知、这样观照、这样信解,不执着任何法相。所谓法相,如来说即非法相,只是假名法相。
须菩提,即使用充满无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宝布施,也比不上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后受持此经,乃至四句偈语,为人演说所得的福德。应当如何为人演说不执着任何相状,如如不动。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当这样观照。
佛说完这部经后,长老须菩提和在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听闻佛陀开示,皆大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