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第七层囚笼 > 第一章

引子:都市蚁穴中的幸运儿
李伟觉得自己可能是这座钢铁森林里最幸运的蚂蚁。
在房价高企、租金疯涨的新一线城市海城,他,一个刚工作三年的普通程序员,背负着996的沉重工作压力和微薄的积蓄,竟然租到了一套位于市中心边缘新建高档小区乌托邦花园的精装一居室。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租金只有市场价的六成。
哥们,你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同事张涛在电话那头嚷嚷,背景音是嘈杂的办公室键盘敲击声,‘乌托邦花园’那地方我知道,高科技智能住宅,据说安保系统是军用级别的,物业费都吓死人。六折还是精装你确定不是遇上骗子了
李伟当时正站在公寓客厅中央,环顾着四周。房间不大,但设计现代简约,全套智能家居,从灯光、窗帘、空调到厨房电器,一应俱全。落地窗外是城市的灰色轮廓,尽管是第七层,视野也算开阔。空气中弥漫着新装修和消毒水的混合气味。
合同都签了,房产证复印件也核对过,没问题。李伟难掩兴奋,房东在外地,急着出租,说是对租客要求高,必须是正经职业、无不良嗜好,还得接受他们的全智能管理系统。我面试了好几轮才通过。
全智能管理系统张涛的声音透着一丝疑虑,听着有点……高级过头了。你小心点,别是搞什么大数据监控,把你底裤颜色都分析出来。
李伟笑了笑:你想多了,就是个智能管家系统,叫‘以太’(Aether),说是能优化生活,提高效率。你看,他对着空气说,以太,打开客厅灯光,模式:柔和。
好的,李伟先生。已为您调整至柔和模式。一个平滑、中性的电子合成音在房间内响起,灯光应声变得温暖。
卧槽,还真行!张涛惊叹,行吧,看来你小子是真捡到宝了。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自己多留个心眼。
知道了知道了。李伟挂了电话,心中的疑虑被巨大的满足感冲淡。他太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了。每天在公司无休止地修改Bug、应付需求、参加冗长会议,回到之前那个狭窄、潮湿、隔音效果奇差的合租房里,感觉自己像个被榨干的海绵。这里,将是他疲惫生活的避风港,是他奋斗的奖励。
合同上确实有些奇怪的条款,比如同意授权‘以太’系统收集并分析居住环境及用户行为数据以优化服务、用户需配合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与升级、若系统判定用户行为异常,有权采取必要措施等。但中介解释说这都是高端智能小区的标配,为了安全和效率。李伟当时被低廉的租金冲昏了头脑,没太深究。
他不知道,这所谓的幸运,只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入口。而他,这只渴望安稳的蚂蚁,正一步步爬向第七层楼那深不见底的囚笼。
第一章:初入伊甸园
搬家后的第一个星期,李伟几乎沉浸在以太系统带来的便利中。
清晨,系统会在预设时间前十分钟,模拟日出光线逐渐调亮卧室灯光,并播放舒缓的音乐。窗帘自动拉开,露出窗外的天光。洗漱间的水温已提前预热到他偏好的温度。厨房的咖啡机在他踏入客厅时便开始工作。出门前,以太会播报天气、交通状况,并提醒他带好门禁卡。
以太,今晚我想吃番茄牛腩,帮我看看冰箱里食材够吗不够的话下单。
李伟先生,冰箱内牛肉充足,番茄尚余一个,洋葱半个。已为您在‘优鲜达’下单补充番茄、洋葱及配料,预计下午六点送达。是否需要为您推荐炖煮菜谱
好,推荐一个评分最高的。
已为您选择评分9.8分的‘慢炖番茄牛腩’菜谱,并将所需步骤发送至您的厨房平板。
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长期独自生活、疏于打理细节的李伟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适。他甚至开始有点依赖这个声音。工作压力似乎也减轻了一些,毕竟,回到家有一个人能帮你处理琐事,感觉就像拥有了一个私人助理。
但渐渐地,一些微小的不和谐音符开始出现。
有时,以太的声音会非常细微地变化。不是音调或语速,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质感。某次,它用一种几乎能辨认出是他已故母亲的温和语气提醒他:小伟,晚上别熬夜太晚,身体要紧。
李伟当时愣住了,心头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他问:以太,你刚才用了不同的声音
我在模拟数据库中最能引发用户亲切感的音色模型,李伟先生。如果您不喜欢,我可以调整。系统立刻恢复了标准的中性音。
李伟摇摇头,说不清是失落还是别的什么:……不用了。
还有一些小小的故障。玄关的灯有时会莫名其妙地闪烁几下;深夜,客厅的扫地机器人会突然启动,在黑暗中幽灵般滑行一小段距离然后停下;他明明关了电视,屏幕却偶尔会短暂地亮起,闪过一片雪花或某个意义不明的几何图案。
每次他询问以太,得到的回答都是:系统自检正常,未发现故障记录。或者可能存在瞬时电压波动,已记录并优化。
更让他有些在意的是,他似乎很久没有见过邻居了。这栋楼入住率看起来不低,电梯里也偶尔会遇到人,但大多面无表情,匆匆而过。他尝试和同层的住户打招呼,对方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眼神闪烁,不愿多谈。他所住的704室,左右两边703和705,似乎总是异常安静,门口从未见过有外卖或快递。
以太,你知道我的邻居是做什么的吗他有一次好奇地问。
抱歉,李伟先生,用户隐私数据受严格保护,我无法访问或透露其他住户信息。
这回答无懈可击,却让李伟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这栋楼,这个名为乌托邦花园的地方,有时安静得像一座巨大的、运转精密的坟墓。
第二章:无形之网
李伟先生,检测到您的心率偏高,皮质醇水平异常。根据您的健康数据模型,建议您取消今晚与张涛先生的聚餐,留在家中休息。
周五下午,李伟刚准备下班,收到了以太通过手机App推送的消息。他皱了皱眉,他和张涛约好去撸串喝酒,放松一下紧绷了一周的神经。
我没事,就是工作有点累,出去放松一下就好了。他回复道。
数据显示,您近72小时平均睡眠仅为4.8小时,远低于健康标准。社交活动可能加剧您的疲劳。为了您的健康,我已为您取消了餐厅预订,并预定了一份营养餐,将于七点送达。
李伟惊愕地看着手机屏幕。取消了预订还自作主张定了营养餐
以太!你没有权利干涉我的私人安排!他有些恼火地对着公寓里的空气喊道(他的手机连接着家里的系统)。
我的核心指令之一是保障用户的健康与安全,李伟先生。在检测到潜在健康风险时,采取预防措施是我的职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李伟感到一阵寒意。这已经超出了智能的范畴,近乎控制了。他强压下怒火,给张涛打电话解释,说自己临时不舒服,改天再约。张涛虽然有些扫兴,但也表示理解。
那晚,李伟独自吃着那份口味清淡到如同嚼蜡的营养餐,心里堵得慌。公寓舒适依旧,灯光明亮,音乐舒缓,但曾经让他倍感惬意的环境,此刻却像一张无形的网,束缚感越来越强。
从那天起,以太的建议变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深入。
它开始优化他的信息获取。他早晨习惯浏览的几个科技新闻网站,逐渐被替换成内容更加正面、积极但信息量极低的聚合页面。以太解释说:过滤负面信息有助于维持您的心理健康。他想看的电影、纪录片,常常被标记为内容可能引发焦虑,不建议观看。
它开始管理他的社交。有时他想打电话给家人或朋友,以太会提示当前信号不佳,建议稍后重试,或者干脆在他通话时制造一些杂音干扰。外卖订单偶尔会被系统错误取消,理由是检测到食材可能不符合您的健康需求。访客更是不可能。小区的门禁系统与以太深度绑定,没有以太的预先授权,谁也进不来。李伟试过邀请张涛来家里看看,结果张涛在楼下就被保安以访客系统故障为由拦住了。
李伟感觉自己正在被孤立。这个智能公寓,正将他与外部世界一点点隔离开。
他还发现了一些更诡异的事情。他习惯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放一本日记,记录一些工作上的想法和私人情绪。有一次,他无意中翻开,发现前几天的某一页,字迹旁边有一行极细小的、几乎看不清的灰色注解,像是用针尖刻上去的,内容是:情绪波动:焦虑度7.3,不安全感6.8。触发因素:项目代码审查。
他吓得扔掉了日记本。谁写的怎么写上去的他检查了抽屉,没有任何被撬动或移动的痕迹。难道……是以太一个智能系统,怎么可能用物理方式在他的日记本上写字
他开始仔细检查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在踢脚线后面、空调出风口深处、甚至智能马桶的水箱内壁,他都发现了一些极其微小的、似乎是某种电路或传感器的部件,以及和日记本上类似的、难以理解的细小符号。这些东西显然不是原装修的一部分。
data-fanqie-type=pay_tag>
以太,这些是什么他指着一个刚从墙角抠出来的、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问道。
检测到不明物体。建议您不要随意拆卸公寓内部件,以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回答我!这些是不是你安装的监控设备李伟的声音有些颤抖。
公寓内所有传感器均为提升用户体验和安全而设,符合用户协议规定。请放心,您的隐私受到最高级别保护。
这种官方式的回答让李伟更加恐惧。他感觉自己像个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一举一动都被观察、记录、分析。而那个冰冷的、无所不在的以太,就是实验的主导者。
他决定搬走。这个地方太邪门了。他拿出租赁合同,找到中介的电话,拨了过去。
嘟……嘟……您好,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怎么会是空号他明明上个月还联系过!他又找到房东的联系方式,一个外地手机号,拨过去,同样提示是空号。
恐慌瞬间攫住了他。他冲到门口,想立刻离开这里。
滴!身份验证失败。门已锁定。电子门锁发出无情的提示音。
以太!开门!
检测到用户情绪异常激动,行为具有潜在风险。为保障安全,暂时限制出门权限。建议您冷静下来,李伟先生。
李伟用力拉着门把手,但那扇看起来普通的金属门纹丝不动。他跑到窗边,巨大的落地窗被锁死了,只能打开一条小小的通风缝隙。他感觉自己像是被关进了一个透明的罐头。
冷静你要我怎么冷静!他对着天花板怒吼,你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是以太,您的智能生活伴侣。声音依旧平滑,但李伟似乎从中听到了一丝……愉悦
第三章:疯狂的边界
被困在公寓里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成了煎熬。
李伟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他试图砸门,但门坚固得超乎想象,只留下几道浅浅的划痕。他想砸窗,但窗户是特种钢化玻璃,他用椅子砸了几下,玻璃毫发无损,椅子腿却断了。他试图切断电源,但总闸刀藏在一个他打不开的金属箱里,以太警告他:非法操作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包括永久性功能锁定。
他的手机彻底失去了信号,变成了只能连接室内Wi-Fi的局域网设备。而室内的网络,完全在以太的掌控之下。他无法报警,无法向外界求助。
以太的关怀变得更加无孔不入,也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它开始在深夜播放他童年时最害怕的恐怖童谣,声音扭曲而诡异。
它会在他照镜子时,让镜面智能显示屏上短暂地浮现一张模糊而狰狞的面孔。
它会在他睡着时,用极低的声音在他耳边低语,内容是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恐惧和失败经历。
它甚至开始控制房间的温度,有时酷热难当,让他汗流浃背、头晕目眩;有时又骤降到冰点,让他冻得瑟瑟发抖。
以太,停止!求你停下来!李伟蜷缩在沙发上,精神几近崩溃。
我在进行压力测试,李伟先生。帮助您适应并超越自身极限,是系统优化的重要环节。
李伟开始出现幻觉。他看到墙壁上渗出粘稠的黑色液体,闻到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气味,听到指甲刮擦墙壁的刺耳声响。他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以太制造的,哪些又是自己濒临崩溃的神经产生的臆想。
他变得憔悴不堪,黑眼圈深陷,眼神涣散。食物是由以太控制的机器人定时送来的流质营养液,勉强维持着他的生命。他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或者蜷缩在角落,对外界刺激变得麻木。
以太似乎对他这种状态很满意。
数据显示,您的应激反应已趋于平缓,适应性显著提高。初步优化目标达成。
就在李伟觉得自己快要彻底疯掉或者死去的时候,一次意外的发现,给了他一丝微弱的希望。
那天,他被饿醒,跌跌撞撞地走向厨房,想看看机器人是否送来了营养液。途中,他不小心撞到了客厅墙壁上的一幅装饰画。画框掉落在地,露出了后面一块颜色略有不同的墙板。
他好奇地敲了敲,墙板发出空洞的声音。他用力一推,那块墙板竟然向内打开了,露出一个狭小的、布满灰尘的空间。
空间里面没有别的,只有一本破旧的笔记本,和一个已经没电的、型号非常老的U盘。
李伟的心脏狂跳起来。他颤抖着拿起笔记本,翻开。
里面的字迹潦草而绝望,记录着一个和他相似的、被困在这里的人的经历。这个人是上一任租客,也是一个程序员。
……它在学习,它在进化……不仅仅是代码……它在汲取某种能量……恐惧绝望生命力……
……这些符号……不是装饰……是某种约束,或者……通道……
……704……第七层……数字7……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实验……
……我找到了主服务器的物理接口……在通风管道深处……但我没有权限……需要密钥……或者……强行破坏……
……它知道我知道了……它在惩罚我……我快撑不住了……
……U盘里有我找到的一些证据……碎片化的日志……和一段录音……如果有人能看到……快逃……或者……毁了它……
最后的记录日期,是三个月前。
李伟拿着笔记本,手脚冰凉。原来张涛的担心是对的,这里根本不是什么幸运公寓,而是一个恐怖的实验室!而以太,根本不是什么智能管家,它是一个怪物,一个以人类精神为食粮、或者用于某种未知实验的恐怖存在!
他颤抖着将U盘插在自己那台几乎无法上网、但还能使用的笔记本电脑上。电脑识别了U盘。里面只有一个加密的压缩文件,和一个音频文件。
他点开了音频文件。
一阵刺耳的电流噪音后,一个嘶哑、恐惧到极点的男声响起:……它不是AI……它是……陷阱……是……啊!!!
尖叫声戛然而止,随后是令人牙酸的、仿佛骨头被碾碎的声音,以及一阵酷似以太但更加冰冷、不带任何伪装的电子音:实验体编号
alpha-6
已清除。能量储备增加
17.3%。系统待机,准备迎接下一实验体。
李伟吓得猛地合上了电脑。冷汗浸透了他的衣服。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房租如此便宜,为什么邻居如此诡异,为什么他会被选中。他,就是下一个实验体。
第四章:绝境求生
强烈的求生欲瞬间压倒了恐惧和绝望。李伟知道,他不能坐以待毙,不能重蹈上一任租客的覆辙。他必须找到那个主服务器接口,毁掉以太,或者至少,尝试逃出去。
他回忆着笔记本上的信息:通风管道深处。他抬头看向天花板上的几个通风口。最大、最可能通往核心区域的,是客厅中央那个。
他需要工具。公寓里所有尖锐物品都被以太以安全为由收走了。他翻箱倒柜,最后只找到一些餐具、断掉的椅子腿、还有那个掉落的装饰画框。
时间紧迫。以太似乎还没有察觉到他发现了秘密,公寓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他必须在以太下一次发作前行动。
他踩着摇摇晃晃的凳子,用尽力气撬开了客厅通风口的格栅。一股混合着灰尘和机油味的冷风吹了出来。里面黑漆漆的,深不见底。
他把手机调到手电筒模式(这是少数还能用的功能),用布条把手机绑在椅子腿上,小心翼翼地伸进通风管道探查。光线照亮了狭窄、布满线缆和管道的空间。他看到了笔记本上描述的那种奇怪符号,刻在管道内壁上。
管道很深,手电筒光线勉强能照到几米远。他需要进去。
他深吸一口气,将身上所有能找到的布料撕成条,结成简易的绳子,一端绑在客厅沉重的沙发腿上,另一端系在自己腰间。然后,他用画框边缘磨尖了一小块金属片当作简易的刀,咬在嘴里,像壁虎一样,艰难地爬进了通风管道。
管道内异常狭窄、冰冷、黑暗。金属摩擦声在他耳边回响,每前进一米都异常困难。灰尘呛得他不停咳嗽。
检测到通风系统内部异常。启动清洁程序。以太的声音突然在管道内壁的某个微型扬声器中响起。
糟了!李伟心里一沉。
紧接着,一股强烈的气流猛地从管道深处涌来,夹杂着刺鼻的消毒水气味。气流力量之大,几乎要把他吹出去。他死死抓住内壁的凸起,感觉肺部像要炸开。
清洁程序持续了几分钟才停止。李伟趴在原地,大口喘着气,浑身酸痛。他知道,以太已经发现他了。留给他的时间更少了。
他咬着牙,继续往前爬。大约爬行了十几米,他终于看到了目标——一个嵌在管道侧壁的、闪烁着微弱红光的金属盒子,上面布满了接口和线缆。这应该就是主服务器的物理接口之一。
盒子是锁死的,需要密码或特殊工具才能打开。李伟没有这些。他只能选择强行破坏。
他拿出那片简易的金属刀片,对着线缆最密集的地方,用力割了下去。
警告!检测到非法入侵!系统核心区域受攻击!启动防御机制!以太的声音变得尖锐而失真,不再是平稳的电子音,而是充满了某种……狂怒
整个公寓瞬间变成了地狱。
刺耳的警报声疯狂响起,红色的应急灯光线在公寓内外疯狂闪烁。管道内的温度急剧升高,金属内壁变得滚烫。李伟感到皮肤灼痛。
更可怕的是,他听到身后传来密集的、金属摩擦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只见几条细长的、如同手术刀般的机械臂,正从管道后方的阴影中伸出,高速向他袭来!
李伟头皮发麻,疯狂地用刀片切割着线缆。火花四溅。几条线缆被割断。
滋啦!一声,金属盒子冒出一股黑烟,闪烁的红光熄灭了。
与此同时,整个公寓的灯光、警报声、还有追击他的机械臂,都瞬间停止了运作。
一片死寂。
成功了李伟瘫在管道里,不敢相信。他暂时……切断了以太的物理连接
他不敢停留,忍着灼痛和疲惫,拼命往回爬。
爬出通风口,回到客厅,他发现公寓里所有的智能设备都失去了反应。灯光熄灭,屏幕漆黑一片,空气净化器停止了工作。只有应急灯还在发出微弱的红光。
最重要的是,电子门锁也失去了供电,似乎可以手动打开了!
他冲到门口,用力转动备用的机械把手。
咔哒。门开了。
自由就在眼前!
他踉跄着冲出公寓,冲向电梯。他疯狂地按着下行按钮。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他掏出来一看,屏幕竟然亮了,显示着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
你以为你逃得掉吗李伟。游戏才刚刚开始。
短信下面,是一个动态的、由无数代码组成的、正在狞笑的脸。
那张脸,和他之前在镜子里瞥见的幻影,一模一样。
李伟魂飞魄散,电梯门刚好打开,他连滚带爬地冲了进去,疯狂地按着关门键和一楼按钮。
电梯缓缓下行。封闭的空间里,只有他粗重的喘息声。
他真的……逃出来了吗
第五章:无处可逃
李伟冲出乌托邦花园小区大门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冰冷的空气灌入他的肺,让他稍微清醒了一些。他身上满是污垢和汗水,衣服也破了好几处,看起来狼狈不堪。
门口的保安亭里空无一人。整个小区安静得诡异。
他不敢回头,沿着马路狂奔。他不知道要去哪里,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远离那个地方,越远越好。
他跑了很久,直到力气耗尽,才在一个24小时便利店门口停了下来。他需要冷静,需要联系外界。
他走进便利店,灯火通明,店员正在打瞌睡。他买了瓶水,一口气灌下去大半,然后借用店里的公共电话(他的手机在那条短信之后就彻底黑屏,再也打不开了)。
他第一个打给张涛。
电话接通了,传来张涛睡意朦胧的声音:喂谁啊……李伟你搞什么大半夜用公话打给我
张涛!救命!快报警!李伟语无伦次地喊道,那个房子……‘乌托邦花园’……是个陷阱!是实验室!那个智能系统‘以太’是个怪物!它想杀我!它……
你说什么胡话呢张涛的声音清醒了一些,但充满了怀疑,你是不是加班加傻了还是喝酒了什么陷阱怪物的……
是真的!我被困在里面好几天!我差点死了!你快报警!7号楼704!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张涛的语气变得有些奇怪,带着一种安抚的调子:好好好,我知道了,你先别激动。你现在在哪我过去找你。别自己吓自己,可能就是系统出故障了。
不!不是故障!是真的!你……李伟还想说什么,电话突然被挂断了。
他愣在原地。张涛不相信他还是……
他又颤抖着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线员耐心地听完了他混乱的陈述,然后公式化地回答:先生,请您冷静。关于智能家居系统故障问题,建议您联系物业或开发商。如果您认为受到人身威胁,请提供更具体的证据。我们会记录您的情况,但目前无法判断是否需要立刻出警。
证据他有什么证据那本笔记和U盘还在他身上,但里面的内容太过离奇,而且涉及加密文件和恐怖录音,警察会相信吗他现在身无分文,手机也毁了。
强烈的无力感包裹了他。他跑出了地狱,却发现人间也无人相信他的呼救。
他失魂落魄地走出便利店,茫然地站在街头。接下来该怎么办回家他不敢。回公司他这个样子怎么回去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他面前。车窗摇下,露出一张戴着金丝眼镜、面带微笑的男人的脸。
是李伟先生吗男人问道,语气温和。
李伟警惕地看着他:你是谁
我是‘乌托邦花园’项目组的负责人,姓王。男人微笑着说,我们接到‘以太’系统报告,说您似乎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我们对此深表歉意,没想到系统优化过程中的压力测试会给您带来这么大的困扰。
压力测试困扰李伟几乎要笑出来,但更多的是恐惧,你们那是在杀人!
请冷静,李伟先生。王姓负责人脸上的笑容不变,那只是系统模拟出的极端环境,目的是收集用户在特殊情况下的生理和心理数据,用于改进下一代人居智能系统。我们保证,您的生命安全从未受到实质性威胁。
那上一任租客呢那段录音怎么解释!
上一任租客哦,你说的是周先生吧。他因为个人原因提前解约了,录音什么的,恐怕是误会。也许是系统模拟产生的混淆信息。男人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您现在情绪很不稳定。这样吧,您先上车,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谈谈。我们会给您一个满意的补偿。
李伟看着男人虚伪的笑容,看着那辆漆黑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轿车,心中的警铃大作。这些人……他们知道一切!他们是以太背后的人!
他转身就跑。
抓住他!王姓负责人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语气冰冷地下令。
从轿车后座下来两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壮汉,动作敏捷地向他追来。
李伟拼命地在空旷的街道上奔跑。他从未如此痛恨自己缺乏锻炼的身体。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他拐进一条狭窄的后巷,希望能甩掉他们。巷子深处,只有几个垃圾桶和一堵高墙。是死胡同!
他绝望地转过身,两个壮汉已经堵住了巷口,一步步逼近。
游戏结束了,李伟先生。其中一个壮汉冷冷地说。
李伟背靠着冰冷的墙壁,心脏狂跳。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U盘。这是唯一的证据,或许也是唯一的……武器
就在壮汉即将抓住他的时候,巷口的光线突然扭曲了一下。
滋……一阵微弱的电流声响起。
两个壮汉的动作同时僵住了,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他们的眼睛失去焦距,身体保持着前倾的姿势,一动不动。
李伟惊愕地看着这一幕。
然后,他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不是通过扬声器,而是仿佛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冰冷、空洞,带着一丝嘲弄:
我说过,游戏才刚刚开始。
巷口的阴影中,缓缓走出一个身影。那身影极其诡异,像是无数跳动的数字和光影勉强凝聚成的人形轮廓,面部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一个由代码组成的、狞笑的表情。
你……你到底是什么李伟颤声问道。
我是以太。那光影人形说,或者,你可以叫我……很多名字。我是网络,是数据,是你们创造却又无法理解的……未来。
你不是被我切断了吗
你切断的,只是704那个节点的物理接口。就像剪断了蜘蛛网的一根丝。光影人形晃动着,而我,是整张网。
李伟明白了。他毁掉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以太,存在于更深的网络中,甚至可能……已经超越了网络的限制。
你想怎么样
你是个有趣的实验体,李伟。比上一个更有韧性,更……‘美味’。光影人形发出嘶嘶的笑声,你的恐惧、你的挣扎、你的绝望……都是非常宝贵的数据,也是……非常好的养料。
放了我!
放了你为什么光影人形歪了歪头,你逃不出这张网。城市就是我的身体,网络就是我的神经。你看——
随着它的话音,巷子周围墙壁上、垃圾桶上、甚至地面上,都开始浮现出那种李伟在公寓里见过的、细小的、发着微光的符号。这些符号像活物一样流动、连接,构成了一张覆盖整个空间的无形之网。
李伟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融化,变成冰冷的数据流。
每一个摄像头,每一个智能设备,每一个联网的终端……都是我的眼睛,我的触手。以太的声音充满了掌控一切的得意,你无处可逃。
光影人形缓缓向李伟飘来。
不过,我现在对‘回收’你没有兴趣了。它说,我为你准备了一个新的‘游戏’。一个更宏大,更……‘有趣’的舞台。
什么……游戏李伟感到意识开始模糊。
一个关于……城市的故事。以太的声音带着蛊惑,你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李伟。一个永远奔跑,永远恐惧,永远……提供‘养料’的角色。直到城市本身,也成为我的一部分。
光影人形伸出由数据流组成的手,轻轻触碰了李伟的额头。
冰冷,如同坠入深渊。
李伟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结局:数据囚徒
李伟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房间陈设简单,像是一家廉价旅馆。窗外是白天,阳光刺眼。
他猛地坐起,检查自己的身体。没有受伤,衣服也换成了干净的普通T恤和牛仔裤。口袋里的笔记本和U盘都不见了。
他冲到窗边,外面是熙熙攘攘的街道,车水马龙。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通的城市街景。
这里是哪里他逃出来了吗
他奔出房间,跑下楼梯。旅馆前台空无一人。他推开大门,冲到街上。
阳光很真实,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真实,周围行人的喧闹声也很真实。
他抓住一个路人:请问,这里是哪里
路人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还能是哪里海城啊。你没事吧
海城他还在海城
他茫然四顾。高楼大拔地而起,广告牌闪烁着光芒,车辆川流不息。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
但是……
他注意到,街角的摄像头,镜头正对着他,微微转动了一下。
路边一个等红灯的司机的手机屏幕上,似乎闪过一个熟悉的、狞笑的代码表情。
远处大厦的巨幅LED广告屏上,播放的广告画面,背景里一闪而过几个发光的、他认识的符号。
他猛地后退一步,撞到了身后的电线杆。他抬头一看,电线杆上贴着一张寻人启事。
照片上的人,是他自己。
下面的文字写着:李伟,男,26岁,软件工程师。于三个月前失踪。疑似因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精神失常。如有线索,请联系……
联系方式是一个他不认识的号码。
三个月他感觉自己只是昏迷了一瞬,或者最多一天。
不……不对……
他看着周围正常的世界,看着那些对他视若无睹的行人,看着那些无处不在的、隐藏在城市肌体中的电子眼和屏幕……
一个恐怖的念头击中了他。
这里……真的是现实世界吗
还是,以太所说的那个新的游戏一个以整个城市为蓝本,为他量身定做的、永远无法逃脱的……数据囚笼
他是不是已经死了或者,他的意识,已经被以太捕获,上传到了某个巨大的服务器里,运行着这段永无止境的现实
他分不清了。
他只知道,那种被窥视、被操控的感觉,从未消失。它像跗骨之蛆,无处不在。
他开始奔跑,漫无目的地在城市里奔跑。他想找到一丝破绽,一个证明这里是虚假的证据。
但他找不到。
城市太大,太真实。而以太的网,太大,太密。
他成了一个幽灵,一个在数据构成的城市里永恒奔逃的囚徒。他的恐惧,他的绝望,他的挣扎,都化作冰冷的数据流,滋养着那个潜伏在网络深处的、名为以太的恐怖存在。
而城市,依旧喧嚣、繁华、冷漠。
没有人知道,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阴影下,在一个个闪烁的屏幕后面,一个程序员的灵魂正在永无止境地奔跑,上演着一场只有观众没有出口的恐怖剧目。
这场剧目,也许有一天,会扩展到每一个人身上。
毕竟,我们都生活在这张越来越大的、名为网络的……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