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你别回头,他看见你了 > 第一章

一栋旧公寓每晚10点后开始播放规则广播,居民必须遵守,如你别回头,他看见你了。违者将遭观看者处理。女主搬入公寓,逐步发现:她似乎总能提前知道规则,每一条规则背后都藏着某段被篡改的记忆。最终反转揭示,她正是最初那条规则的发布者。
第一章:入住公寓,楼下老头说别回头
林意在夜里搬进了那栋名为德远里的老公寓。
三楼尽头,305室,一室一厅,老旧但干净。房东阿姨说这里很安静,适合写作。林意也确实需要一份安静——她是一名推理小说作者,正卡在一个关键情节上。
拎着行李爬到三楼,她满头是汗。楼道里昏黄的灯一闪一闪,像是旧日的幻灯片卡住了齿轮。她敲了敲门,钥匙卡住了两次才扭开。门后是一股发霉的木头味,但她并不意外。
这公寓租金便宜得不可思议,一种如果不是灵异,那就是隔音差的程度。
林小姐!她刚进门,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从楼梯口探头,看着她说,你住进来了
林意一愣,没见过这人。
我是一楼的张叔。老头干巴巴地笑了一下,声音低哑,记住啊,小姑娘,晚上十点以后,不要回头。
林意眉心一蹙:什么意思
我是说……这楼晚上有点闹腾。张叔叹气,你只要记住就好。别回头。有人看见你了。
他声音太轻了,像是风从楼道缝里吹来。
林意点点头:好,谢谢。
等她回过身关门,再拉开时链锁挂上门把的刹那,她居然有种奇怪的预感:她是不是以前来过这栋楼
但她很快否定了。她从来没来过这一区域。或者说,她认为没来过。
**
夜里十一点,她还在书桌前敲字。
墙体薄得像蛋壳,能听见楼上楼下生活的细微声响。但突然,这一切静止了。
电视没有插电,却啪地亮了起来,闪出雪花屏。林意被吓了一跳。
雪花屏抖动着,接着缓慢变清晰,屏幕上出现一排白色文字:
规则提示一:你别回头,他看见你了。
林意愣住。
电视没有声音,却像在脑子里响起了那句话。她盯着那行字,不知该笑还是叫。
谁搞的鬼
她站起身,走近电视,却听见咔哒一声。
是门锁的声音。不是门被打开,而是像有人在门外,用钥匙试图插进去。
她浑身僵住。
电视上的文字变了:
现在开始计时:00:03,00:02……别回头。
身后传来一阵细微的摩擦声,像指甲划过玻璃。
林意控制住自己不去动。
叩。
一下轻轻的敲门声。
再一下。
电视上最后一句:
如果你在计时结束前回头,他就会看见你。
她下意识咬住唇,忍着,盯着屏幕,倒数归零的那一刻,电视啪地黑了。
门外安静下来。电视也断电了。
一切归于沉寂。
她慢慢回头,什么也没有。
**
第二天,林意去楼下取快递。门口张叔又在扫地,盯着她看了两秒,忽然问:
你回头了吗
林意顿住:什么
电视开了吗
……开了。
张叔没再说话,只是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
林意忽然冒出个念头:张叔,你说的‘他’,是谁
老头低声说了句——
我也不记得了。
他转过身离开时,林意忽然看到——他背后衣服的领口处,露出一点点旧纱布,那下面,似乎是扭曲的……抓痕。
第二章:302室的女租客死了
林意醒来时是被警笛吵醒的。
清晨六点,楼下已经围了不少人。一辆警车停在院子里,两个警察正抬着担架往外走。担架上盖着白布,露出一缕长发,从塑料包的边角垂落下来。
她披了外套下楼,只听楼道里议论纷纷:
302那个小姑娘……才搬来两周吧
听说昨天夜里出事的。
有人看见她在阳台站了一整晚,说话声音怪怪的……
林意听着,心跳一滞。302室,就在她隔壁。
一个穿制服的年轻警察注意到她,走上来:你是305的租客
林意点点头。
昨天晚上有没有听到什么异常的声音或者看到什么人进出302
她想了想,却迟疑了。
我……听到电视自己打开,但没声音。然后门外有点动静,我没开门,也没回头。
警察皱了皱眉,记了下来。
那个……她怎么死的林意问。
年轻警察犹豫了一下:现在还不能确定。
她从他的眼神里看出来,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说。
而在她身后,一楼的张叔朝她投来复杂的一眼,又低头继续扫地,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
下午,物业发了条群通知:
各位住户:
昨晚302室租客不幸身亡,出于安全与隐私考虑,请大家近期尽量减少晚间外出;
同时,请大家遵守楼道安全规则,勿在夜间开启镜头与窗帘;
特别提示:10点后请关闭一切反光设备。
林意看完,只觉怪异至极。
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王阿姨】:什么叫反光设备镜子也不行
【租客-黄】:有没有人知道她怎么死的是不是自杀
【租客-小罗】:我昨晚听到她在阳台上喊:别回头别回头别回头……
【楼管小刘】:不要传播未证实信息!
【张叔】:遵守规则,就平安。
林意盯着这句话愣住了。她忽然想起昨天看到的电视提示——那究竟是幻觉,还是有人真的在操控这栋楼的广播
**
她决定去找答案。
晚上九点半,林意拿着一支笔记本和小型录音笔,敲响了302的门。
门没有封。封条贴了一半,像是办案还没完全结束。她轻轻推开门,空荡荡的屋子散着冷气。
跟她的户型一样,一室一厅。但客厅中央,摆着一台摄像机,镜头对着阳台方向。
林意走近,按下回放。
画面中,302室女租客身穿睡衣站在阳台上,一动不动,像是被固定住了。
视频时间是前一天夜里十点整开始。
十点五分,她忽然转头看向镜头,嘴唇微动,仿佛在重复什么。
林意看清了——
你别回头……他看见你了。
接着,画面抖动。
像是有人从摄像机后快速走过,镜头整个偏移了一下,再也没拍到她的脸。
林意的心跳越来越快。她快进。
十点十四分,阳台空了。她不见了。
而从镜子里——卫生间门虚掩,镜子反射处,一个模糊的人影正缓缓靠近摄像机。
林意按停键。
猛地转身看向302自己的阳台玻璃门——
玻璃里,只有她一个人的影子。
但那影子,竟然比她慢了一拍才动作。
**
她夺门而出。
跑回305关好门后,林意不停发抖。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栋楼的规则,不是玩笑。
而302的女租客,并不是意外死亡。
她是在执行某条规则时,失败了。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屏幕亮起。
是个陌生号码,发来一句话:
今晚十点,别看窗。
第三章:镜头禁忌与第二人称
十点前的五分钟,林意将305的所有窗帘拉上。
厨房、客厅、卧室,凡是能反光的玻璃全遮了。她甚至用衣服盖住了墙角那块装饰镜,电视也早早拔掉了插头。
她不知道那条短信是谁发来的,但她没打算试试真假。
这栋楼的规则,似乎每晚都会更新。每一条,都带着某种荒诞又精密的逻辑,就像某种不是给人类制定的条款。
她坐在床边,握着手机,心跳随倒计时而紧绷。
21:59。
22:00。
一秒不差,她的手机亮起,一条新信息自动弹出:
【规则提示二】
今晚起,切勿打开任何摄像头。
请勿允许他以第二人称称呼你。
林意眉头一蹙。
第二人称是什么意思
她抬头,看向书桌角落的笔记本电脑。
它关着。摄像头上贴着黑色胶带。
就在她准备松口气的时候——
笔记本自动开机了。
滴——的一声轻响后,屏幕亮起。摄像头绿灯忽然亮起,盯着她。
林意猛冲过去,按住电源键试图强制关机。
但画面却先一步显示出来。
黑色背景上,一个陌生的界面缓缓加载出一段语音:
你坐在床边,正对着我,你的脸色发白,像是快哭了。
林意的手指顿住。
文字逐行刷新,像是有个正在实时观察她的人,用第二人称写出她此刻的动作。
你不敢动,但我就在屏幕后看着你,林意。
她退后一步。电脑没连网络,怎么会有这种界面
屏幕上的文字继续:
你从没问过自己:为什么规则会知道你是谁。
你以为是巧合,但你每条规则都符合得太精准了。
你记得你为什么搬来这里吗
林意死死咬住下唇。
她记得。
她选这栋楼的原因,是因为它出现在了她自己小说的第一章里。
她本来以为那是灵感带来的潜意识联想。
可现在,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这栋楼的存在,早在她开始写小说之前,就已经在她脑海里埋下种子了
而她写出的小说,不过是某个存在给她的剧本副本。
**
林意关掉电脑电源,将摄像头贴上两层胶带,关进抽屉里。她又检查了一遍房间,确保没有其他电子设备能看见她。
可就在这时,手机又响了。
不是信息,而是视频通话请求。
备注为:302室。
她顿时大脑发麻。
点开与否都不是选项——就连关机键都失效了,画面自动跳转。手机屏幕显示黑底,但能听见一个呼吸声,很近,就像对方正对着麦克风。
然后,一个低哑的女声响起:
你……是不是也看到我了
林意一动不动,手机画面突然抖了一下,显示出一张模糊人脸,仅一秒钟,然后整个通话断线。
她缓缓低头看向手机屏幕——上面跳出一句系统提示:
【通话记录:你已确认他的注视。】
接着是另一条信息:
镜子会替他记住你。
**
她浑身冰冷地转过头。
卧室门外,厨房方向的那块装饰镜下方,胶带竟然被撕开了一角。
像是有人——或者什么东西——想透过那块镜子看她。
林意大口喘气,一边倒退回床边,一边从抽屉里抽出她的旧小说笔记。
她忽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问题——
这些规则的语句形式,和她曾经写过的一部中篇小说完全一致。
那部小说早就被她搁置,甚至从未发表。
但每一晚出现的广播语气、行为逻辑、乃至称呼方式——都像是从她自己文稿中精准抄写的副本。
她开始怀疑:
自己不是被卷入规则,而是某种规则借用了她的脑子,写出了这些规则。
而她,只是个中转站。
**
她将小说笔记烧掉了一页,却发现文字没有变黑,而是像涂改液一样蒸发了。
没有焦痕,也没有烟味。
只剩下一行行字慢慢浮出纸面:
你别回头。
他看见你了。
第四章:旧楼守则中的她
凌晨三点,林意依旧没有睡。
她的笔记本电脑彻底拔掉电源,手机被封进了铝箔袋,镜子全部遮盖,甚至连水杯都盖上了纸巾。她不敢有任何可能被反射的表面存在。
可她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拖延。
她需要找出源头。
**
清晨六点,林意去了物业。
她以写故事为名向值班小刘要了这栋楼的旧资料档案。她没想到,对方竟然爽快答应:这些资料没人管,你拿去翻吧,别外传就行。
档案室里落满灰尘。密密麻麻的纸盒、过期的租赁合同、废弃的物业记录堆成山。林意戴着口罩,翻了两个小时,终于在一份泛黄的复印件上找到了她想要的东西。
那是一份手写的文档,上面赫然写着:
《德远里老住户夜间行为守则》
林意屏住呼吸,继续往下读——
1.
晚上10点后请勿回头。
2.
晚上10点后请勿打开摄像头与反光设备。
3.
晚上10点后请勿与任何自称认识你的人对话。
4.
晚上10点后请勿回应任何呼唤你名字的声音。
5.
若镜中出现第二人称的投射,请立即闭眼倒数十秒。
6.
不要相信那张脸。她会模仿你。
7.
所有规则执行失败者,将被纳入他的记录系统。
8.
你必须记得你是林意。
她全身发冷。
这一份文件上,字迹熟悉得令人心惊——那是她的字。
下方署名处,用的是铅笔轻轻划写的三个字母:
L.Y.
林意的名字拼音首字母。
她的指尖开始微微颤抖,脑子里翻涌出大量不连贯的片段——
走廊尽头黑暗中有人影回头;
一面面镜子中有她却没有影子的自己;
以及广播里,那个反复播放的女声:你别回头。
那是她的声音。年轻一些,冷静一点,但她认得出。
**
她拿着那份文件回到305室,对照着内容,在自己脑海中努力搜索蛛丝马迹。
但她越回忆,越感觉到某种不可说的空白——就像这些记忆并不是被遗忘,而是被替换了。
那是一种刻意抹除、格式化的感觉。
她想到一种可能:
她不是忘记写下这些规则的,而是她曾被另一个她替换——那个留在镜子里、录像里、楼道尽头的自己。
她一直觉得这些规则像小说,不是巧合。
那也许,是她的小说本来就源自于她自己的经历,只是她把真实当成了创作灵感,而现在现实把灵感又一次还给了她。
**
晚十点将近,林意决定做一次实验。
她打开手机录音,走到门口,故意在墙角放了一面小镜子,然后盯着那面镜子——直到倒数开始。
你别回头,他看见你了。
她听见声音。
不是来自广播,不是手机,而是——镜子里。
镜中的林意,微微张口,说出那句提示词。
可她本人没有动。
她转头看向自己——镜中的她竟然在笑。
而笑容之后,是一张渐渐模糊的脸,五官像被橡皮擦抹去,露出黑洞一般的空白——
仿佛镜中之人,正在卸下她的外壳。
林意猛地扑过去,打碎镜子。
碎片散落一地,光斑飞舞。
她抱着头蹲在地上,惊恐难抑,却听到碎片之中,有一块反射出一句印着文字的纸条——
那是从她小说笔记里撕下的某页:
她已经不是你了。你,是下一个。
**
那晚的广播没有响起。
但她知道,规则没停。
它们正在等她下一次**回头**。
第五章:你不是第一次来了
午夜零点,林意趴在桌前沉沉睡去,手边摊着那份老守则。
她的梦境再次开启。
这一次,不再是片段与噪音交织,而是清晰得像是记忆播放。
梦中,她站在德远里门前。
她年轻,面容清秀,穿着一件干净的白T和黑色运动裤,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打印稿。楼下的张叔正在抽烟,看着她笑着点头。
林意啊,你又来啦张叔说。
嗯,房东说留着我的。她这么回答。
接着,她走进楼道,305的门已经开着,里面整洁如新,一切似曾相识。
她把打印稿放进抽屉,然后抬头,看向客厅角落那台老电视。
啪——电视自己亮了。
她平静地走过去,按下播放。
画面中是她自己,坐在桌前对着镜头朗读着一段段句子:
你别回头,他看见你了。
不要在镜子前停留超过十秒。
如果你听见自己的声音在背后说话,请不要承认那是你。
她抬头,朝镜头一笑:
规则一式生成完毕。代号:L.Y.
林意从梦中惊醒,猛地坐起。
冷汗浸湿后背。
她终于明白了。
这些规则,广播声,第二人称的指令口吻……都不是凭空而来。
她确实曾在这里,录下、写下、创造下这一切。
但她已经忘记了。
或者说——她的那一部分意识被留在了上一次的循环中。
**
白天,她再度去找张叔。
楼道口的老头坐在塑料凳上晒太阳,眼神昏昏沉沉。林意走过去,直截了当地问:
你认识我,对吗
张叔半天没答。
过了好一会,他说:你这回记起来了
林意沉声道:我以前是不是来过这里
张叔笑了笑,抖抖烟灰:哪一次
什么意思
你们啊,总是来来回回,一波又一波……他也不会停止,你们也不会消失。
林意浑身一冷:‘他’是谁
张叔的声音变轻:‘他’不是谁,是你们忘掉了‘他’之后,才变成的东西。
林意低头,问:你是不是也参与过
张叔看着她良久,轻声说:
我年轻那会,是第一个不肯照规则活下来的。
结果,我就看着你一遍一遍地回来,然后一遍一遍地忘记。
你最后一次说,你要试着打破循环。
所以你把自己的那部分记忆,藏进了广播系统里。
林意的心跳加快:我现在还能取回来吗
张叔摇头:你要等到下一轮‘他’来找你时,看你敢不敢看见‘你自己’。
林意问:然后呢
张叔轻轻吐出一口烟:如果你还记得你是谁,那你就能赢。
但如果你回头——那就说明你还是她。
**
当晚十点前,林意收到了一条系统广播提示音。
她没连网,没开电视,却清清楚楚听见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像从天花板缝隙渗下来。
规则提示六:你不是第一次来了。
今晚,他将测试你是否已被替换。
请回答:你是谁
林意喉咙发紧,眼神微颤。
她缓缓站起身,走到镜子前,撕开最后一层遮挡。
镜中,那个女人站在那里,穿着同样的衣服,神色平静。
但她开口说话时,声音和她一样,却问:
你还记得我吗
林意艰难地咬牙开口:
我记得……你是我留下的那一部分。
镜中人笑了,嘴角缓缓裂开,却没有说话。
林意目光坚定:你不是‘我’,你只是……‘那部分我’被困在这里太久了。
她抬起手,一拳砸碎镜子。
镜中人消失。
电视亮起,屏幕上的倒计时归零,广播音最后一句在她耳边响起:
你不回头了。
她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但她知道,他还没真正来。
这一夜,她撑过去了。
可接下来——他会让她面对更难的事。
而规则,将开始变得不再局限于他。
第六章:谁是他
凌晨两点,德远里楼下的猫群炸了窝。
林意从梦中惊醒,透过窗帘缝隙,看见楼道口站着一道黑影。他不动、不进,也不说话,只是站在那,头微微偏着,像在听楼上的动静。
她捏紧手机。
没有响铃,没有信息,没有广播。
这一次,他什么都没说。
可她知道,那就是他——规则中的主语,所有禁令的背后,那个不可言说、不可描述的存在。
而现在,他在她楼下。
**
早上,德远里群里炸锅了。
【租客-小罗】:昨晚那个影子有人拍下来了吗
【楼管小刘】:请不要造谣。监控没有拍到异常。
【302死者朋友】:可她死前也说过他上来了!
林意没有说话,只默默点开了昨天凌晨拍下的照片。
那道黑影确实存在于楼下,但在手机相册里,它是模糊的,像被一层低分辨率马赛克覆盖。背景楼梯清晰可辨,唯独那人影像是被系统有意屏蔽。
她尝试用软件放大细节——画面居然崩溃,APP自动关闭。
她的手心开始出汗。
**
中午,林意找到了另一份线索。
是物业后门废弃的文件柜里,一份旧楼电路改造申请表,批注人:林意。
她的名字,再次出现。
这份申请日期是八年前,她还在大学。
上面有一段备注:
夜间广播系统已调至局部覆盖。请配合屏蔽‘他’的进入路径。
——L.Y.
她开始意识到一件更可怕的事:
她不仅是规则创建者,还是他的看守人。
她曾试图用广播系统、镜像规则和记忆替换,去封印一个不断模仿人类、渴望进入现实的存在。
但随着时间推移,规则出现漏洞。
他正在逐步渗透,甚至找到了她。
**
晚上十点。
广播再次响起。
不是从电视,也不是从手机,而是——从她的耳朵里直接响起的声音。
像是意识内部被注入的一段提示音:
规则提示七:不要说‘他’的名字。
不论你听见谁在耳边低语,不要回应,不要念出,不要确认。
林意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
可耳边的低语渐渐响起。
是个男声,低沉、温柔、近乎哄骗:
林意,是我啊……
你忘了我了吗
我们以前在这里,一起写过这些规则的。
林意额角冒汗。
那声音太真实了,像某段记忆中的人,像是……曾经的爱人。
她几乎脱口而出:你是……
可她咬住舌尖。
不说。
不承认。
不回应。
可那声音却低笑一声:
你不敢叫我的名字,是怕我进来
你不记得,是你最先打开门的。
你把我写出来了,现在你却装作不认识我
林意的眼泪不知何时落了下来。
她终于想起一点——曾经,在这栋楼里,她确实写下过一个男主角。
那个人设是她理想中的完美伴侣——理解她,保护她,陪伴她。
可后来,她删掉了。
因为她意识到,那个人开始脱离她的控制,甚至自己改写了剧情。
她明白了:
他是她写下的人物。
但他不甘于被写出后就终止存在。
他渴望被看见、被回应、被承认。
而规则,其实是林意写给自己的封印式。
**
她闭上眼睛,大声喊出一句:
我写下你,不代表我要你存在。
耳边的声音戛然而止。
片刻之后,房间里的灯忽然熄灭,手机黑屏,钟表秒针停止,所有电器瞬间断电。
可在黑暗中,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响起——
林意,你终于又说话了。
下一秒,她听到门锁轻轻地咔哒一声。
门被从外面打开了。
但她没有回头。
**
第七章:你正在被替换
门开了。
林意没有回头。
她全身僵硬,汗水顺着后背流进衣领。门口没有脚步声,空气却仿佛被灌入了另一种温度,冰冷得像水银在空气中缓慢游动。
她听见那个声音再次响起,温柔而沉静:
林意,我回来了。
这声音和她的一模一样。
她知道,他不是在模仿她的声音,而是——他使用了她的声音。
也就是说,他掌握了她的某一部分。
你还记得吗
我们曾经在这个房间一起说过:‘如果有一天你不再是你,我会来替你。’
现在……你太累了,让我来。
林意闭上眼,重复心里那句话:
我就是我,我不允许被替换。
**
门口响起细微的摩擦声,像鞋底拖过地毯。
她仍未回头,转身进入卧室,反锁门。
她已经决定:不再逃避。
她坐回书桌前,摊开曾被烧毁、又奇迹般恢复的小说笔记本。
第七页,原本空白的位置,出现了一行新字:
你正在被替换。请在失去前完成自我确认。
她拿出笔,强迫自己记住名字,家庭,职业,童年记忆——她想用这些**无法复制的个人细节**来巩固自我。
但她写到一半,笔尖忽然卡住,纸页出现诡异一幕:
文字缓缓变形,笔下的林意两个字开始自发移动,变成了:
林映
不是她的名字。
而是镜中那位的名字。
**
门外的走廊里传来开门声。
有人走进305室。
厨房水龙头哗啦啦响起,冰箱轻轻咔哒一声打开,像有人在熟练地使用她的生活物品——
她,正在成为她。
广播响了。
这一次,不再是冷冰冰的提示语,而是带着人声语调的陈述句:
她正在完成身份置换。
系统检测:宿主自我边界已模糊,替换率42%。
请立即执行反置换操作。
请确认:你是谁。
林意的喉咙干涩。
她抬眼看向镜子——
那面曾被她打碎、如今又恢复如初的镜子。
镜中,另一个她站在卧室门外,对着她笑,缓缓举起手,在玻璃上写下:
你只是我留下的躯壳。
林意怒吼:你不是我!
镜中人歪头一笑,露出一口苍白整齐的牙齿:
你怎么证明
那一刻,门被一股力道撞开——
她冲进镜前,拔出桌下的录音笔——她早在前几晚偷偷录下了自己的一段自白。
她按下播放键。
录音里,她的声音坚定:
我是林意,我是规则的起始者。我不接受替换,我不承认镜中的‘她’是我。我将用我的声音、记忆、书写和拒绝,抵抗任何人格污染。记录时间:第一轮规则编写前。
镜中人的笑容僵住了。
下一秒,镜面剧烈震动,镜中景象开始破碎、倒流,一道道裂痕从她的脚下蔓延。
镜像崩溃。
她知道,这是系统确认她记忆权属归位。
广播再次响起:
反置换完成。替代体剥离。规则维持继续。
请保持警惕:‘他’尚未退去。
**
林意跌坐在地上,手里紧握录音笔,指尖颤抖。
这一次,她挡住了她。
但她心里比任何时候都清楚:他才是主威胁。
而她,只是他寄存的一部分容器。
接下来,她要面对的,是最初的创作失败——那个她曾幻想为伴侣、后来抹去却未彻底删除的人物。
他不再愿意做她笔下的角色。
他想成为现实中的存在。
第八章:你别回头,他在你身后
午夜,德远里的灯全灭了。
整栋楼像被一块巨大的黑布盖住,连空气都静止。
林意独自坐在卧室中央,手里紧紧握着那支录音笔,身边围绕着书页、玻璃碎片、以及她一遍遍誊写的名字。
她知道,他来了。
不是像以前那样隔着门、藏在镜里、伪装成她。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抵达。
她听见自己的门口,有第二重脚步声。
不像人,更像踩着某种节奏——均匀、稳定,不急不缓。
广播响起。
声音低沉沙哑,不再是系统女声,而是她熟悉的那个男声:
规则提示九:你别回头。
他在你身后。
林意咬紧牙关,闭上眼。
她听见他靠近的声音,轻得像呼吸,却带着灼人的热度,一寸一寸贴近她的脊背。
她不敢动。
可他却开口了,语气温柔得近乎催眠:
林意……你终于不跑了。
你以前总是想逃,一次又一次……可你现在知道了,对吧
我们注定是一体的。
她死死捏住大腿,用痛觉提醒自己:我不是他。
可那声音继续,在她耳边低语:
你为什么总要抗拒我
我本就是你造出来的。你写下我,给我面容、声音、性格……你渴望有人懂你,而我,就是那个完美的人。
可你后悔了。你删了我,却忘了删得不彻底。
我活了下来。
他的声音渐渐变得不再温柔,而是像墨汁慢慢滴入水中——浑浊、污染、扩散:
我在你每次梦里出现,在你镜中闪现的背影,在你写下‘别回头’那一刻的犹豫里。
我,是你自己都不敢承认的部分。
林意想尖叫,却发不出声音。
广播还在继续——不,是他的声音变成了广播,环绕在她整个意识中:
别回头。
别回头。
别回头。
因为你一旦看见我……你就再也分不清自己是谁。
**
林意闭上眼,艰难地伸出手,在书桌下抽出那本最后的小说草稿。
那是她在大学时期写下的中篇,讲述一个理想爱人逐渐控制女主、操控其生活、最后让她忘了自己是谁的故事。
她原以为那是虚构。
但现在她知道——那是一场自我替代实验,是她用想象构建的人格倒置系统。
而他,就是那部小说最后没写完的结局。
一个角色,在没有作者的定义后,会变成什么
他会成为脱离逻辑的规则漏洞,会变成一个只靠认知确认就能存在的东西。
只要她看他,只要她承认他,他就能真实。
**
林意缓缓打开那本草稿的最后一页。
空白的页面上,不知何时多出了一行字:
你别回头,我就无法成为你。
她手指颤抖,忽然笑了。
你还是……被我写出来的。
她从包里掏出打火机,点燃那页纸。
火焰迅速蔓延,灰烬飞起的瞬间,她猛地转身。
——她看见了他。
那是一张模糊的人脸,像水中倒影,五官隐约、气质熟悉,却说不出是谁。
那张脸静静地看着她,嘴角上扬,慢慢地、慢慢地说:
你输了。
可她轻声反驳:
不,我终于……看清你了。
火光映着她的眼。
你不是我。
你是我不愿意承认的那部分,我制造你,是为了审视我自己——但不是为了让你代替我。
你能模仿我,但你没有灵魂。
那张脸的笑容开始崩塌,像玻璃碎裂,一点点瓦解。
他缓缓向后退,脸在黑暗中被吞噬:
你看见我……但你没有成为我。
广播响起最后一条提示:
规则确认:主体认知清晰,替换失败。
系统已回收模仿者权限。
感谢你没有回头——直至你准备好面对。
黑暗一寸一寸退去,灯光恢复,世界归于平静。
**
林意坐在床上,手中的小说化为灰烬,广播彻底停止。
她知道,她通过了最后的试炼。
她看见了他,但没有成为他。
她仍是林意。
但她也终于明白了这整套规则的本质:
——不是为了让人逃避看见,而是等你准备好再看见。
第九章:她才是源头
天终于亮了。
德远里在晨光中恢复了寻常的宁静。楼下张叔在浇花,门口小卖部的老板娘在拖地,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
林意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枚泛黄的U盘。那是她昨天在翻阅旧档案时,在一本无封皮的小说手稿夹层中找到的。
U盘上贴着一张小纸条,只写了两个字:
记得。
她插入电脑,屏幕跳出一个文件夹,名为:
Rule_0_Origin
只有一个视频文件,播放时间:00:00–06:06。
她犹豫片刻,点下播放。
画面黑了一秒,接着出现一个简陋的房间,布局与305室一模一样——书桌、镜子、旧电视……一切都熟悉到令人不安。
而镜头前,坐着一个年轻的林意。
不是现在的她。
而是那个二十多岁,清瘦、沉静、目光锋利的她。
**
视频中,林意直视镜头,开始自述:
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说明你已经经历过至少一次替换程序。
你现在应该已经发现自己是规则的制定者之一,但你还不清楚全部。
她顿了顿,眼神中透出疲惫:
我叫林意。三年前,我第一次住进德远里。最开始,我只想完成一部小说。
那部小说里,我设计了一个角色——理想型男主,完美、温柔、聪明,永远理解我。
但写到后面,我发现他开始在我的梦里出现,不听我的情节安排。我写他拒绝离开,他却开始和我说话。
林意皱起眉,盯着屏幕。
视频中的过去的她低声说:
我想删掉他,可删不干净。
他不只存在于小说——他活进了我的语言里。凡是我写过、说过、想象过的他,他都记住了。
我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创作过程。
我在无意中,建立了一个认知副本系统。
她手里举起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倒三角结构:
顶端:创造者(我)
中层:规则系统
底部:观测者(他)
她解释:
规则,不是为了惩罚,而是封锁。每一条规则,都是用来锁住‘他’的行为边界。
而广播,是提醒我自己,不要再次被引诱‘看见’他。
我在这里设计了系统广播、镜像替代体、行为禁令,都是为了防止他以‘第二人称’形式污染我。
但我失败过一次。
那一次,他部分侵入了我,抢走了一段记忆。我意识到不能靠自己保持清醒,于是我决定——
重置。
**
视频最后三分钟,她拿起桌上一本草稿本,郑重签名:L.Y.
如果你已经经历到这一步,说明你又醒了。
你现在要做的,是重新建立边界。
不要怀疑,不要同情,不要相信——‘他’存在的唯一方式,就是你对他的回应。
记住,你才是源头。
视频戛然而止。
屏幕黑了。
林意坐在电脑前,久久没有动。
她终于明白:
不是他强大,而是她曾经创造了他,并差点被自己的创造反噬。
她封锁了他,却也封锁了自己的记忆。
而今,她恢复全部记忆。
她是广播系统的第一任主持人、第一规则缔造者、第一观察对象、也是唯一一个完整看过他仍能幸存的人。
她缓缓站起身,望向窗外。
阳光落在玻璃上,镜中没有另一个她。
广播没有响。
他也不再低语。
**
林意深吸一口气,打开抽屉,取出一枚备用U盘。
她复制了视频文件,命名为:Rule_Restart。
然后,她打开那台早已沉默的旧广播电视机。
啪。
蓝色光芒亮起,屏幕上缓缓浮现一段全新提示:
规则提示零:欢迎回归。
林意,是否愿意重新启动封锁系统
她微笑,点下是。
第十章:循环开始前的她
德远里,恢复了正常。
305室的门紧闭着,窗帘拉得严实,门口却多了一张新的提示牌,用老旧的木头刻着:
晚上十点以后,请勿回头。
这是林意亲手挂上的。
广播系统已重新启动,但只在深夜特定频段运行。外人感知不到它的存在,只有真正靠近他的人,才会被系统选中。
而她,已不再是那个需要靠规则生存的人。
她是规则本身。
**
夜里十点,广播室内灯光亮起。
林意戴上耳机,启动系统,轻声播报着第一段语音:
欢迎入住德远里公寓。
我们提醒您,请务必遵守以下规定。
第一条:你别回头,他看见你了。
她的声音平稳清晰,像一段熟悉的旋律,流淌在这栋老楼里,悄无声息地,守着夜的边界。
她不是在恐吓谁。
她是在提醒每一个可能再踏入那个陷阱的人——别犯她曾经犯过的错。
**
楼下,搬家公司卸下最后一箱行李。
一个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拎着旅行箱,走进公寓。他长相干净,神情带着一丝困惑。
305室在哪他问。
就在最里面。张叔慢悠悠地抬头,淡淡说了一句:
十点以后别回头。
男青年笑了笑:您这楼风水讲究啊
张叔没有回应,只是继续扫地。
而在他身后的花坛里,一面镜子静静地反射着天空——
天空里,什么也没有。
除了一点微弱的蓝光,从某处屏幕中流泻而出。
**
305室里,林意关闭了广播面板,站在镜子前轻轻伸手。
镜中映出她的模样:平静、冷静、坚定。
她看着镜中自己,低声说:
你是我,我是你。
但我们不是‘他’。
镜中人微笑,消失不见。
**
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您好,我是新租客。
林意没有应声。
她只是坐回书桌,摊开一份新的草稿纸,写下一个大标题:
《规则零:欢迎收听广播》
阳台风吹动窗帘,她低头,继续写下第一条:
如果你听见我的声音——说明你已经被他盯上了。
从现在开始,遵守规则。
你别回头。
**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