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曼啊,你表姨又给你物色了个不错的,照片我发你了,抽空见见
老妈的微信又准时响了,简直比我的生物钟还准。我,林曼,今年四十五,别人眼里的金牌王老五——哦不,准确地说是钻石王老五级别的剩女。在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当副总,年薪嘛,七位数打底,长得也还算对得起观众,平时也注意身材管理和时尚穿搭。但在我妈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眼里,这些统统不作数,我人生唯一的、最重要的KPI指标,似乎就只剩下俩字儿:嫁人!赶紧嫁人!
说真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活像个动物园里的珍稀动物,走到哪儿都得被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一番。不是因为我开着那辆还算扎眼的跑车,也不是因为我刚签了个上千万的大单子,就单单因为我,林曼,四十五岁了,还没能成功地把自己处理出去。
每次家庭聚会,那简直就是我的个人专场吐槽大会外加未来出路研讨会。主题永远雷打不动——林曼的婚事到底啥时候能解决以及她再不抓紧就彻底没戏了大型深度剖析现场。发言的还净是些平时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一个个说得那叫一个语重心长、痛心疾首,仿佛我不结婚,就辜负了整个家族的殷切期望,拖了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后腿似的。
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到喉咙口的吐槽欲望,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几个字:妈,最近项目忙,真没空。发送。我知道这理由挺苍白,我自己都不信,更别说我那为女愁嫁了几十年的老妈了。
果不其然,老妈的电话立马追了过来,语气里带着一如既往的焦虑和那么一丝丝的恨铁不成钢:忙忙忙!你就知道忙!工作能跟你过一辈子啊钱能给你养老送终啊你表姨说了,这个男的条件真挺好的,自己开公司的,年纪也就比你大个三四岁,长得也精神,你见都不见一面,怎么就知道不合适
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一点:妈,我知道您为我好。但感情这事儿,真不是菜市场买白菜,看着差不多就行了的。我这年纪了,更不能瞎凑合,您说是不是
凑合什么叫凑合人家条件摆在那儿呢!你还想找个什么样的天仙下凡啊曼曼我跟你说,女人过了三十五,那就是一天不如一天,过了四十,那更是断崖式下跌!你现在还能挑挑拣拣,再过几年,可就真是人家挑你了,还是挑剩下的那种!老妈的语速越来越快,显然是有点上火了。
我只能无奈地苦笑。这种对话,这些年下来,没有一千遍也有八百遍了。我知道,在她朴素的价值观里,女儿再优秀,事业再成功,如果最终没有一个好归宿,那就是人生的重大缺憾,甚至是失败。这种观念,就像一个无形的紧箍咒,不仅套在她头上,也时时刻刻想往我头上套。
每次挂了老妈的电话,我都会有种深深的无力感。我明明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经济独立,精神自由,有三五知己,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年还能出国旅个游,看看不同的风景。这样的生活,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可为什么在她们眼里,就因为我没结婚,这一切就都黯然失色,甚至一文不值了呢
我不明白,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凭什么一个女人的价值,要被年龄和婚否这两把尺子来粗暴地衡量难道我们努力工作,提升自己,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最终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能找个好人家把自己嫁出去吗如果嫁不出去,或者不想嫁,那我们之前所有的奋斗和成就,就都没有意义了吗
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我心里,时不时地就隐隐作痛。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起高中时,政治老师在课上讲过的一句话:人,是社会性动物,会主动或被动地去适应环境。那时候听着,觉得挺有道理,但也没太往心里去。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这话简直是至理名言。
看看我妈,看看那些亲戚朋友,她们不就是被所谓的普世价值观给彻底格式化了吗在她们的认知体系里,女人到了一定年纪不结婚,就是不正常的,是有问题的,是会掉价的,是会失去选择的自由和权利的。她们自己深信不疑,并且还要不遗余力地把这种观念灌输给下一代,尤其是像我这样的顽固分子。
可这个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是谁规定的是哪个权威机构认证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好像空气一样,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无处不在,裹挟着你,让你喘不过气来。
我承认,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是在那些万家灯火通明的节日夜晚,我也会感到孤独。看着朋友圈里,同学们、同事们晒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照片,说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那是骗人的。我也会渴望一份温暖的陪伴,一个可以分享喜怒哀乐的伴侣,一个能让我卸下所有防备和铠甲的港湾。
但我更清楚,我想要的,绝不是为了摆脱孤独,或者为了迎合社会期待,而匆匆忙忙地找个人搭伙过日子。我想要的,是灵魂层面的契合,是三观一致的默契,是能一起探索世界、共同成长的伙伴。如果遇不到这样的人,我宁愿骄傲地单着,也不愿在一段将就的婚姻里,耗尽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爱情的向往。
毕竟,我有事业,有颜值(至少我自己觉得还过得去,不然那些高端护肤品和健身房的年卡不是白花钱了),有学历,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我凭什么不能对我的另一半有更高的要求凭什么要因为年纪大了几岁,就得放低标准,委曲求全这不公平,也不合理。
我甚至觉得,就算一个女人,没有我所拥有的这些外在条件,哪怕她一无所有,只要她内心有这样的坚持,有这种不向世俗妥协的勇气,她都值得被尊重,她都有权利去选择她认为对的人。说实话,如果真有这样的女人,在一无所有的境况下,还能保持这份清醒和执着,那她才拥有真正强大的内心,比我这种还有点资本可以依仗的人,牛逼多了。
我深吸一口气,把手机扔到一边,决定不再为这些烦心事影响心情。项目还等着我推进,团队还等着我带领。至于老妈那边,只能等她气消了,再慢慢沟通吧。虽然我知道,这种沟通,多半还是鸡同鸭讲,徒劳无功。
但,那又怎样呢路是自己选的,就算跪着,也得自己走完。更何况,我还没到要跪着走的地步呢。我林曼的人生,还没轮到别人来指手画脚,下定义,贴标签!
那年,为了彻底给自己换个心情,也为了躲避新一轮更猛烈的催婚攻势——因为我最小的表妹也赶在三十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了,我成了家族里唯一一个老大难,我心一横,给自己批了个长假,独自一人跑去了云南。
我想去看看那些纯粹的蓝天白云,闻闻那些清冽的空气,暂时忘掉城市里的喧嚣和那些没完没了的你应该。
data-fanqie-type=pay_tag>
在大理古城,我找了一家临着小溪、种满了花草的客栈住了下来。客栈老板娘是对很有意思的夫妇,男的写诗画画,女的弹琴种花,把小日子过得诗情画意。在那里,我还真就遇到了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人。
她是一位老太太,姓苏,听老板娘说,快七十了,但精神头那叫一个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素雅的棉布衣裳,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笑意。她不是游客,而是常年租住在客栈的一个小单间里,每天不是在院子里看书晒太阳,就是在古城里溜达写生,偶尔还会和老板娘一起抚琴品茗。
许是看我一个人,又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苏老师主动和我搭了几次话。一来二去,我们竟然很聊得来。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我们就坐在客栈院子里的那棵大桂花树下,一人一杯普洱,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我忍不住,还是把憋在心里好久的那些困惑和烦恼,一股脑儿地向她倾诉了。我说起我妈的催婚,亲戚的议论,社会对大龄未婚女性的种种偏见和不公。我说得有些激动,说到最后,眼圈都有点红了。
苏老师一直安静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理解和慈爱。等我说完了,她才慢慢开口,声音不高,却像一股清泉,缓缓流进我有些焦躁的心田。
孩子啊,她说,你现在经历的这些,我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甚至比你更甚。你想想,我们那个年代,女人要是过了二十五不结婚,那简直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是整个家族的耻辱,是没人要的‘老姑娘’,走到哪儿都会被人戳脊梁骨,吐唾沫星子。那压力,能把人活活逼疯。
我有些惊讶地看着她,没想到她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苏老师笑了笑,继续说:但我那时候啊,就认一个死理儿:这日子是过给我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那些催我结婚的人,他们能替我过日子吗他们能保证我嫁了人就一定幸福吗如果遇不到那个能让我心甘情愿点头的人,我宁可一辈子不嫁,也不能把自己随随便便就打发了。所以啊,我顶着巨大的压力,拒绝了所有那些我觉得不合适的人,一心扑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读书,写作,画画。后来,我确实一辈子没结婚,但你看我现在,不是也活得挺好吗那些当年嘲笑我、议论我的人,很多都过得不怎么样,婚姻一地鸡毛,自己也活成了黄脸婆。而我呢,虽然孤身一人,但我有我的精神世界,有我的兴趣爱好,我的灵魂从来没有因为将就而枯萎。我觉得,我这辈子,值了!
听着苏老师云淡风轻地讲述着她当年的离经叛道和如今的怡然自得,我心里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是啊,幸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走完社会为我们设定好的程序吗如果偏离了这个轨道,就一定是不幸的,是失败的吗
苏老师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郁结已久的那把锁。我突然觉得,自己之前那些纠结和痛苦,显得有些可笑了。我为什么要那么在乎别人的眼光我为什么要被那些所谓的你应该和必须所绑架我为什么不能像苏老师一样,勇敢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追求自己真正渴望的幸福那种纯粹的,不打折扣的,与灵魂相契合的幸福
从云南回来,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彻底的精神按摩,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我开始更主动地去思考这些问题,也开始尝试着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用更直接、更口语化的方式,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我会发这样的状态:姐今年四十五,有房有车有事业,貌美如花,经济独立。想找个三观合、聊得来、能一起进步的伴侣,有错吗那些说我‘太挑’、‘年纪大了就该认命’的人,麻烦先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货色。姐的人生,姐做主!
这样的虎狼之词,自然是引来了一片哗然。有拍手叫好的,说我道出了她们的心声,简直是人间清醒、独立女性代言人;也有破口大骂的,说我不知好歹、活该单身、老妖婆心态崩了;还有一些看似中立的,劝我说话别太冲、现实点好、毕竟年纪不饶人。
对于这些形形色色的评论,我一开始还会忍不住去怼几句,后来也懒得搭理了。我知道,我不可能改变所有人的想法,也没必要去讨好所有人。我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够了。
真正的自由,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内心强大了,挣来的!
日子一天天过,工作上的事情依旧忙碌。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永远有新的项目,新的挑战,新的风口。我带领着我的团队,打了一个又一个硬仗,也取得了不少亮眼的成绩。我在事业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掌控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在情感生活上的缺失,也让我更有底气去坚持自己的原则。
当然,我妈的催婚电话和微信,依旧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只不过,我的应对方式,也从最初的无奈、烦躁,变得越来越油盐不进,甚至还会偶尔反将她一军。
比如,她再说:你看隔壁王阿姨的女儿,比你还小两岁,孩子都上小学了,多幸福!
我就会回她:妈,您怎么知道人家就一定幸福呢说不定人家夫妻俩天天吵架,孩子也不听话,只是您看不见罢了。再说了,幸福是比出来的吗我觉得我现在就挺幸福的,自己挣钱自己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用看谁脸色,多自在!
气得我妈在电话那头直喘粗气,最后只能恨恨地甩下一句:你啊你,真是油盐不进!我看你以后老了怎么办!
老了怎么办老了我就住最好的养老院,请最专业的护工,再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或者组个夕阳红旅行团,环游世界去!谁规定老了就一定得有儿孙绕膝才叫幸福
这种想法,我当然不敢直接跟我妈说,怕她真被我气出个好歹来。但我的内心,确实是越来越坚定了。
就在我以为,我的生活就会这样,在事业的攀升和与老妈的斗智斗勇中继续下去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妈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一系列的检查做下来,医生的表情很凝重,最后给出的诊断是需要立刻住院手术,而且术后恢复期会比较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那一刻,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我立刻向公司请了长假,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医院。挂号、缴费、陪同检查、与医生沟通病情、签署各种同意书……所有的事情都得我一个人扛。那段时间,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心力交瘁,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病床上的老妈,褪去了往日的强势和唠叨,变得异常脆弱和依赖。她会像个孩子一样,紧紧拉着我的手,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而我,也收起了所有的叛逆和不耐烦,用尽全部的耐心和温柔去照顾她,安慰她。
在那些守着输液瓶,听着仪器滴答声的漫长夜晚,我们母女俩反而有了更多平静交流的机会。没有了往日的剑拔弩张,我们开始像朋友一样,聊起了很多以前从未触及过的话题。
有一次,老妈大概是疼得厉害,额头上全是冷汗。她攥着我的手,眼泪汪汪地说:曼曼啊,妈要是过不去这一关,你可怎么办啊你一个人,无依无靠的……
我强忍着泪水,帮她擦去额角的汗珠,尽量用轻松的语气说:妈,您别胡思乱想,医生都说了,手术成功率很高的,您肯定能好起来。再说了,谁说我一个人无依无靠了我不是还有您吗等您好了,我还得带您去欧洲玩呢!
老妈被我逗得露出了一丝笑容,但很快又黯淡下去,她叹了口气说:曼曼,妈知道你孝顺,也知道你有本事。可妈还是操心你啊。你这年纪,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妈……妈不放心啊。
我知道,她又想说婚事了。但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打断她,或者跟她争辩。我只是轻轻拍着她的手,柔声说:妈,我知道您担心我。但您也要相信我,我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而且,感情这事儿,真的急不来。如果为了让您放心,我就随便找个人嫁了,过得不开心,那您心里能踏实吗
老妈沉默了很久,眼神复杂地看着我。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缓缓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地说:妈……妈知道了。只要你……你真的觉得开心,妈……也就不逼你了。
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我知道,这句话,对固执了一辈子的老妈来说,有多么不容易。这比任何灵丹妙药都更能抚慰我这些年积压在心底的委屈和不甘。我们母女之间那道看不见的墙,似乎在那一刻,悄然崩塌了一角。
老妈的手术很成功,术后的恢复也比预想的要顺利。在她住院的那段日子,公司里一位很有潜力,跟我关系也比较亲近的年轻女下属小艾,经常会主动帮我分担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还时不时地发微信关心我和我妈的情况。
小艾其实也面临着和当年我相似的困境。她快三十了,家里催婚催得厉害,自己也有些焦虑,工作上也遇到了瓶颈,觉得前途渺茫。她常常在微信上向我倒苦水:曼姐,你说我是不是特失败啊年纪不小了,对象没有,事业也就这样了,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我看着她发来的信息,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没有直接给她灌鸡汤,而是结合我妈生病的这段经历,跟她分享了一些我的感悟。
我说:小艾啊,你看,以前我妈也老催我结婚,我觉得她特不理解我。但这次她生病,我才发现,她那些唠叨背后,其实都是对我最深沉的爱和担忧。她只是用了一种我们不太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而已。所以啊,有时候,家人的催促,咱们也别太往心里去,也别跟他们硬碰硬。咱们自己心里得有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坚定地去追求就行了。
至于工作上的瓶颈,我继续说,谁都会遇到。关键是怎么去突破。别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我是个女的’或者‘我年纪大了’。咱们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能力不够是方法不对还是缺乏机会找到症结,然后去提升,去改变,去争取。记住,你的价值,从来不是由你的年龄或者婚恋状况来决定的,而是由你自己创造的。别自己先把自己看扁了。
小艾听了我的话,沉默了很久,然后给我回了一句:曼姐,谢谢你,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我笑了。其实,在开导她的同时,我自己也对很多事情看得更通透了。有时候,给予别人力量,也是在给自己充电。
老妈出院后,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我也重新回到了忙碌的工作岗位。经历了这场变故,我感觉自己的心态平和了很多,对很多以前耿耿于怀的事情,也看淡了不少。
受此启发,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公司内部组织了几场小型的女性成长分享会。我邀请了一些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就,或者有着独特人生经历的女性朋友,来分享她们的故事和感悟。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女性,能从这些分享中获得一些启发和力量,勇敢地去思考,去选择,去成为那个真正想成为的自己,而不是被动地被环境所裹挟,被那些陈腐的观念所束缚。
我想,这也是我逆流而上的一种方式吧。用自己微弱的光,去尝试照亮更多可能被阴影笼罩的角落,哪怕只能影响一小部分人,也是有意义的。
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我的内心,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我开始更主动地去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不再仅仅局限于工作和少数几个闺蜜。我报名参加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比如油画、陶艺,还加入了一个周末徒步的社群。
就在一次城中独立书店墨香斋举办的关于现当代文学思潮的读书分享会上,我遇到了顾远。
他大约三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干净的白衬衫和卡其色的休闲裤,戴着一副细边眼镜,看起来斯文儒雅。他在分享会上的发言并不多,但每一次开口,观点都鞭辟入里,言辞温和却不失犀利,总能引发我的深思。
几次活动下来,我们渐渐熟悉起来。他是一位大学的客座教授,研究社会学和文化批评,也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我们惊奇地发现,彼此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竟然高度一致,那种遇到知音的欣喜感,是久违的。
我们开始像老朋友一样,经常相约在墨香斋,或者一起去看画展,听音乐会。我们聊文学,聊艺术,聊社会现象,聊各自的人生感悟。和顾远在一起,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他从不问我的年龄,我的职位,我的收入,他只关注我的思想,我的观点,我的喜怒哀乐。在他面前,我不需要伪装,不需要设防,可以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我审视着自己内心泛起的涟漪,那是一种久违的心动,但又不仅仅是心动。它更像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和吸引。我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因为一点点好感就奋不顾身,而是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懂得和默契。
我知道,顾远比我小几岁,在世俗的眼光看来,这或许又会成为一个新的槽点。但这一次,我没有太多的顾虑和犹豫。因为我已经明白,真正的幸福,与年龄无关,与他人的评价无关,只与自己的内心感受有关。
我们没有刻意去定义彼此的关系,也没有急于去发展成某种模式。我们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相处着,彼此滋养,共同成长。我觉得,这或许就是我一直以来寻觅的那种最舒服、最自在的亲密关系吧。
有一天,顾远带我去参加了他参与的一个社会调研项目的分享会。在会上,我听到了很多生活在城市边缘,物质条件极为匮乏,却依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独立人格的女性的故事。比如那位独自拉扯两个孩子,靠打三份零工维持生计,却依然坚持学习的兰姐;还有那位因工伤致残,却通过自己的手工艺创作实现自我价值,并积极帮助他人的编织姑娘。
她们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所谓的有事业、有颜值、有学历,凭什么不能提高择偶要求,其实潜意识里,还是给自己和别人设定了条件的门槛。而这些一无所有的女性,她们所拥有的那种纯粹发自内心的力量,那种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肯定,那种在绝境中依然追求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的勇气,才是真正无坚不摧的强大。
那一刻,我对强大的理解,又有了新的升华。
如今的我,依然是我,林曼,四十五岁,未婚。但我不再是那个会被催婚逼得焦头烂额,会被剩女标签刺痛得辗转反侧的我了。
我依然在努力工作,享受事业带来的成就感。我依然和我妈保持着相爱相杀但多了几分理解和尊重的母女关系。我依然和顾远保持着那份独特的、灵魂相依的联系,我们共同探索着精神世界的无限可能。
我知道,这个社会对于大龄未婚女性的议论和标签,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但那又如何呢我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价值体系。我不再需要用婚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不再需要用他人的认可来获取安全感。
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声音,那些试图用年龄和婚姻来定义我的枷锁,如今在我听来,不过是些遥远而模糊的噪音。我已经学会了屏蔽它们,或者说,我已经强大到足以与它们和平共处,而不被其扰动分毫。
因为我深知,一个女人的价值,从来都应该由她自己来定义。年龄,不应该是束缚,而应该是阅历的馈赠,是智慧的沉淀。真正的强大,在于拥有独立自主的灵魂和丰盈的内心世界。而这份强大,一旦拥有,便谁也夺不走。
我的故事,或许只是千千万万个林曼中的一个缩影。但我希望,它能像一粒小小的火种,点亮一些人心中的微光,给予她们一些温暖和力量。让她们知道,她们并不孤单,她们的选择值得被尊重,她们的人生,同样可以精彩纷呈,光芒万丈。
逆流而上,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我,林曼,会一直在这条路上,勇敢地,自由地,走下去。至于那个赶紧嫁人的KPI,去他妈的吧!姐的人生,姐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