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能在夜深人静时,附身成动物。
有时是一只乌鸦,有时是一条流浪狗。
每一次,我都会看到那些死于非命的音乐人。
他们瞪大的眼睛里,映照着杀手的背影。
直到那个雨夜,我附身成了一只猫。
这一次,我看清了杀手的脸。
1
鸦影迷踪
第一次附身是在大学毕业那年。
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飞在高空。
黑色的翅膀,尖利的喙。
我成了一只乌鸦。
下方是一栋公寓楼。
三楼的窗户开着,窗帘随风飘动。
我落在窗台上,身体不受控制地往里跳。
房间里,一个男人靠墙站着。
他戴着手套,手中拿着一把细线。
床上躺着一个年轻女人,脖子上缠着那根线。
她的眼睛睁得很大,嘴唇发青。
男人收好绳子,走向浴室。
我想叫却发不出人声。
只能发出刺耳的呱呱声。
男人吓了一跳,一巴掌打过来。
我被击中,疼痛袭来。
眼前一片模糊时,我瞥见他脖子上挂着音符形状的吊坠。
然后我惊醒了。
浑身冷汗,喘不过气来。
这不是梦。
2
音符杀机
第二天,新闻报道了知名作曲家夏雨的离奇死亡。
照片上的脸,正是我梦中看到的女人。
被发现时,死者颈部有勒痕,疑似自杀。
我坐在法医解剖室外,双手发抖。
作为法医助理,我见过太多尸体。
但从未如此害怕。
林悦,进来帮忙。法医黄教授喊我。
我走进去,夏雨躺在解剖台上。
她的眼睛已经闭上了,但我记得那双不甘心的眼睛。
死亡时间昨晚十一点左右,死因是窒息。黄教授说。
但有几处细节不太对劲。
他指着颈部的勒痕:这不是自杀者的勒痕模式。
再看这里,手腕有反抗痕迹。
我忍住恶心,仔细观察。
黄教授转向刚进来的刑警:莫队长,建议按他杀处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莫言。
三十多岁,眉目清冷,沉稳内敛。
他点点头:已经开始调查了。
我想告诉他我看到的一切。
但谁会相信一个刚毕业的法医助理说自己能附身到动物身上
我会被当成疯子。
3
追凶迷雾
接下来几天,我辗转难眠。
那个带音符吊坠的男人,成了我噩梦中的常客。
周三,警方公布了初步结论。
夏雨确定是被杀害的。
凶器是一种特殊的钢琴弦,这让案件的方向指向了音乐圈。
我申请到警局旁听案情分析。
作为法医助理,这不算离谱的要求。
莫言在会议室内布置任务。
他身材高大,一身正装,眼神锐利。
死者夏雨,34岁,近十年来创作了多首畅销歌曲。
她最近在筹备一张新专辑,计划下个月发行。
现场没有明显打斗痕迹,凶手可能是熟人。
重点排查死者最近接触的人员。
我坐在角落,默默记着笔记。
莫言忽然看向我:林法医,有什么想法吗
我一愣,随即镇定下来。
那个杀她的人,脖子上可能戴着音符形状的吊坠。
所有人都看向我。
你怎么知道的莫言眉头微皱。
我...我之前在现场见过一个人,戴这样的吊坠。我撒了谎。
但不确定是他。
莫言示意继续调查。
散会后,他把我叫住。
林悦,有空喝杯咖啡吗
4
附身真相
我们在警局对面的咖啡馆坐下。
莫言直接问:你到底是怎么知道那个吊坠的
那双眼睛让人无处遁形。
我犹豫再三,决定赌一把。
莫队长,如果我说我能在梦中附身到动物身上,看到案发现场,你信吗
他表情不变,只是轻轻放下咖啡杯。
你尝试过测试这种能力吗
我没想到他会这样回应。
这不是我能控制的。只有在有人被杀时,我才会梦见。
那夏雨的案子,你梦见了什么
我把所有细节都告诉了他。
梦中的乌鸦,窗台,男人,音符吊坠。
莫言沉思片刻:这些细节,确实有些我们没公开过。
如果你再梦见什么,立刻联系我。
他留下电话,叮嘱我保密。
你这种直觉,暂时不要告诉别人。
我不知道他是否相信我。
但至少他没把我当疯子。
晚上回到家,我辗转难眠。
如果真有下一次,我要尽可能记住更多细节。
一周后,我又梦见了杀手。
5
雨中诡影
这次我成了一条狗。
流浪狗,跛着一条腿。
我在雨中蜷缩在垃圾桶旁。
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
车里走出一个男人,戴着帽子和口罩。
他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没发现我。
男人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拖出一个大袋子。
他艰难地将袋子拖向老旧的音乐学院后门。
我本能地跟上去。
门没锁,很快他消失在楼道里。
我蹒跚着爬上台阶,顺着气味找到了排练室。
男人将袋子打开,里面是一个昏迷的男人。
他费力地将人抬到钢琴边,摆好姿势。
然后取出一根琴弦,绕在男人脖子上。
一点点收紧。
男人在窒息中惊醒,拼命挣扎。
但凶手力气更大,琴弦越陷越深。
死前,受害者看到了我。
那眼神让我的心脏几乎停跳。
凶手处理完现场,转身离开。
这次我看到了他的鞋子——黑色皮鞋,鞋底有特殊的花纹。
第二天早上,音乐学院的清洁工发现了尸体。
死者是知名音乐制作人陈伟。
6
守护之誓
莫言接到我电话后,立刻赶来我家。
我详细描述了梦中的一切。
黑色轿车,车牌号最后两位是86或68,我记不太清了。
音乐学院西侧的老排练室,凶手穿着黑色皮鞋,有特殊花纹。
莫言快速记录:还有什么
他比第一次更谨慎,全程戴着手套、帽子和口罩。
但他放松时摘下了口罩,我看到他下巴有一道疤痕。
莫言立刻打电话布置任务。
查一下音乐学院周围的监控记录,黑色轿车,车牌尾号86或68。
另外,排查与陈伟有联系的人,特别是下巴有疤痕的。
放下电话,他看着我。
林悦,你的消息非常关键。但这件事必须保密。
凶手如果知道有人以这种方式追踪他,你会有危险。
我感到一丝寒意。
莫言却安慰我:不用担心,我会保护你。
他在我家装了新锁,并安排便衣在楼下盯梢。
临走时,他说:我相信你的能力。它可以救人。
这是第一次有人完全接受这个诅咒。
我忽然不那么恐惧了。
7
旋律之殇
警方很快确认了陈伟的死因与夏雨相同。
两人都是被钢琴弦勒死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刚合作完成了一首新歌。
一首据说会改变音乐圈格局的作品。
莫言带我去了陈伟的工作室。
房间里堆满了唱片和乐器。
他的电脑上还留着未完成的工作。
最近他一直在处理这个项目。同事小王说。
他很兴奋,说这是可能让他获得大奖的作品。
莫言问:知道具体内容吗
小王摇头:他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只说过这首歌'让人听了会想起很多事'。
我好奇地环顾四周,忽然被墙上的照片吸引。
那是一张团体照,大概十几个人,应该是音乐学院的同学。
这张照片里的人都是谁我问。
小王走过来:哦,这是陈总的大学同学。他们当年组过乐队。
好像挺有名的,叫'旋律守护者'。
我仔细看着照片中的每个人。
莫言则翻看着陈伟的日程表。
林悦,过来看这个。
在死亡前一天,陈伟约见了一个叫李明的人。
地点就是他被杀的音乐学院。
查一下这个李明,看他是否在这张照片里。
8
夜雨琴声
夜里我做了噩梦,但不是附身梦。
梦里我看见凶手向我走来,手里拿着琴弦。
我惊醒时已是凌晨三点。
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
我接了杯水,心跳才慢慢平复。
手机响了,是莫言。
你还好吗我刚查到一些消息。
那个李明是陈伟大学时的乐队成员,现在是音乐学院的老师。
还有,夏雨生前最后联系的也是他。
我已经安排明天去找他,你要一起来吗
我犹豫了。这意味着直接参与调查。
但如果能提前认出凶手,或许能救下下一个受害者。
好,我去。
挂了电话,我重新躺下。
雨声渐渐变大,拍打着窗户。
恍惚间,我感到身体越来越轻。
视线模糊,然后清晰。
我变成了一只猫。
蜷缩在音乐学院走廊的暖气片旁。
走廊尽头的琴房亮着灯。
我轻手轻脚靠近,从门缝看进去。
一个男人坐在钢琴前,弹奏着一首哀伤的曲子。
他停下来,喃喃自语:你们都背叛了音乐...
然后他拨通了电话:喂,小林,明天能来学院一趟吗
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关于那首歌的...
我心一颤。
他在打给下一个受害者!
男人转过身,我终于看清了他的脸。
下巴的疤痕,眼中的疯狂。
正是照片中的李明。
9
死亡预兆
我想逃,却被脚步声惊动。
一个年轻男孩推门进来。
李老师,您找我
李明笑了:小林,这么晚还没回去
来,听听这首曲子,我改良了一下。
他开始弹奏,旋律悠扬。
男孩站在他身后,闭上眼睛。
就在这时,李明猛地站起来,一根琴弦已到了男孩脖子上!
我尖叫着扑上去,却穿过了他们的身体。
我忘了这只是附身状态,我什么也做不了。
男孩挣扎着,但很快不动了。
李明面无表情地处理着现场。
他拿出手机,翻到通讯录。
我看到了我的名字。
林悦。
我是下一个目标。
醒来时我几乎喘不过气。
立刻拨通莫言电话。
莫队长,李明就是凶手!他刚杀了一个叫小林的男孩!
而且,我可能是下一个目标。
10
暗夜追踪
半小时后,莫言带着警员破门进入音乐学院。
琴房里,年轻男孩已经死亡。
李明不见踪影。
全城通缉李明。莫言下令。
然后他把我带到警局。
从现在开始,你必须有人保护。
我被安置在临时安全屋。
警员24小时守在门外。
莫言带来了关于李明的资料。
李明,42岁,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
十年前和陈伟、夏雨等人组过乐队,后来解散。
他有抑郁症病史,曾经自杀未遂,那道疤就是那时留下的。
我翻看着资料:他为什么要杀他们
目前的推测是,他们之前合作的那首歌有问题。
可能是抄袭,或者有其他见不得人的秘密。
我忽然想到什么:他打电话给我时,提到了'那首歌'。
如果能找到那首歌,也许能知道真相。
莫言点头:技术人员正在检查陈伟的电脑和云端备份。
不过李明可能已经删除了证据。
他看着我,眼中有担忧。
林悦,接下来几天你哪也不要去。
这栋公寓很安全,有警力保护。
我点点头,但内心不安。
如果李明铁了心要找我,总会有办法的。
11
生死对决
当晚,电闪雷鸣。
我辗转难眠,总担心会再次附身。
莫言打来电话,说在外面守着,让我安心睡。
他的声音像一剂镇定剂。
迷迷糊糊中,我听到窗户传来轻微的响动。
随后是细微的脚步声。
我猛地惊醒,屏住呼吸。
漆黑的房间里,一个人影站在床边。
月光照出他脸上的疤痕。
李明!
我想尖叫,但他已经扑了过来。
一只手捂住我的嘴,另一只手举起琴弦。
你不该管闲事的,小丫头。
我拼命挣扎,咬住他的手。
他吃痛松开,我立刻滚下床。
救命!有人!救命!
李明追过来,手里的琴弦泛着冷光。
没用的,外面的警察已经被我解决了。
我抓起床头的台灯砸向他。
他躲开,灯砸碎在地上。
我趁机冲向门口,但他速度更快。
琴弦缠上了我的手腕,疼痛让我尖叫。
就在这时,窗户玻璃碎裂。
莫言一脚踹开窗户,直接扑向李明!
两人撞到墙上,李明手中的琴弦掉落。
拳拳到肉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
我摸索着开灯,看到莫言将李明压在地上。
李明,你被捕了。
李明却诡异地笑了:来不及了...你们都听不到的...
他猛地用头撞向地面,咬破了藏在牙齿里的毒囊。
莫言试图阻止,但已经晚了。
林悦,他自杀了。
12
回声之谜
李明的死让案子一度陷入僵局。
他为什么要杀这些人那首神秘的歌又是什么
我们回到起点,重新审视每一条线索。
莫言带我去了李明的住处。
公寓很简陋,摆满了乐器和乐谱。
墙上贴满了音乐会的海报和照片。
他生活得很孤独。莫言翻看着书架。
这里全是音乐理论和历史的书。
我注意到角落有台老式录音机。
旁边整齐摆放着几盒磁带。
其中一盒标着最终版本。
我小心地放入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沙沙的背景音后,响起一段旋律。
简单却感人,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莫言凑过来:这就是那首歌
我仔细听着,忽然感到一丝熟悉。
这旋律...我在哪里听过...
莫言也皱起眉:确实有点耳熟。
音乐播放到一半,突然变调。
原本温柔的旋律变得刺耳、混乱。
像是两段完全不同的音乐被强行拼接。
录音结束,磁带自动弹出。
我翻看磁带盒背面,发现一行小字。
他们毁了它,所以我毁了他们。
莫言立刻拍照发给技术科。
让他们对比这段音乐和市面上的歌曲。
看看是否存在抄袭或被抄袭的情况。
13
旋律守护者
回警局的路上,我一直回想那段音乐。
莫队长,我觉得那首歌与案件有关。
音乐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风格完全不同。
莫言点头:你是说李明可能认为有人抄袭或破坏了他的作品
很可能。他写的'他们毁了它'就是这个意思。
音乐学院同学提到,陈伟最近在处理一个能'让人获大奖'的项目。
到了警局,技术科已有结果。
磁带里的前半段旋律与最近大热的歌曲《回声》非常相似。
而《回声》的词曲创作人正是夏雨和陈伟。
更关键的是,《回声》报名了今年的金曲奖。
获奖几率很高。
莫言思考了片刻。
所以,李明创作了原曲,但夏雨和陈伟拿去改编,并以自己名义发表
技术员点头:从时间线来看,李明的磁带录制时间早于《回声》发行日期。
我忽然明白了:难怪李明那么愤怒。他的作品被盗用了。
莫言拿出手机:我们得找到受害者的其他同学。
看看这个'旋律守护者'乐队的其他成员。
说不定还有人知道内情。
14
背叛之音
通过乐队成员名单,我们找到了当年的吉他手赵杰。
他现在是一家音乐制作公司的老板。
赵杰见到我们,显得很紧张。
李明...他真的杀了夏雨和陈伟
莫言直接问:十年前发生了什么
赵杰沉默片刻,终于开口。
那时我们都是学生,组了乐队想出名。
李明最有才华,写了很多好歌。
有一首特别好,叫《灵魂回声》,是他的代表作。
我们都觉得这首歌能让乐队走红。
但就在录制前夕,录音室失火了。
李明的谱子和样带都烧毁了,他没有备份。
之后乐队解散,大家各奔东西。
李明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后来还自杀过。
莫言追问:那夏雨和陈伟的《回声》呢
赵杰低下头:就是李明那首歌...改编版。
夏雨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记住了旋律。
陈伟改编了编曲,他们合作发表了。
他们没有告诉李明,也没有署名他为原创。
我劝过他们,但他们说李明已经疯了,没人会信他。
我感到一阵心寒:所以李明的作品被盗用了,而且没人承认。
赵杰点头:《回声》大火后,李明肯定认出了自己的旋律。
那是他的心血,却成了别人的荣誉。
莫言问:还有其他知情者吗
当年在场的人都知道真相。赵杰疲惫地说。
李明可能是想杀掉所有知情者。
我心一惊:所有人还有谁在名单上
赵杰拿出手机,翻出一张老照片。
乐队成员,还有三个人活着。
我,还有张小林和郑晓。
莫言猛地站起来:张小林音乐学院的学生
对,他是李明的学生,也是唯一知道真相后站在李明这边的人。
他找李明合作,想帮他重新演奏那首歌,还原真相。
我和莫言对视一眼。
小林不是李明的受害者,而是他的帮手!
那么,谁才是第三个被杀的人
15
未完之曲
回警局途中,莫言接到报告。
音乐学院琴房里的尸体身份确认了。
死者是郑晓,'旋律守护者'的鼓手。
我忽然明白:第三个受害者不是张小林,而是郑晓!
李明假装打电话给'小林',其实是在引郑晓上钩。
莫言立刻布置任务:立即查找张小林的下落。
他很可能是李明的共犯,而且还在逃。
查一下赵杰今晚有什么安排。他可能是下一个目标。
我问:那我呢李明临死前说我是目标。
你可能是意外卷入的。莫言说。
李明可能发现了你的能力,所以想除掉你。
一小时后,张小林的资料出来了。
23岁,钢琴系学生,李明的得意门生。
半小时前,有人看到他出现在赵杰公司附近。
莫言立刻带队赶往赵杰公司。
保持警戒,嫌疑人可能有琴弦作为武器。
我们赶到时,公司已经下班。
只有顶楼的灯还亮着。
那是赵杰的办公室。
电梯坏了,我们只能走楼梯。
十七层,每一步都让人心跳加速。
终于到了顶层,莫言示意大家安静。
办公室门虚掩着,里面传来钢琴声。
那熟悉的旋律——《灵魂回声》。
莫言做了手势,警员们分散两侧。
然后他一脚踹开门。
警察!不许动!
钢琴前,张小林抬起头。
赵杰被绑在椅子上,脖子上已经缠着琴弦。
放下武器,双手举起来!
张小林微笑着:来得正好,听听这首歌的完整版吧。
这是李老师的杰作,被这些人毁了。
他突然拉紧琴弦,赵杰痛苦地挣扎。
莫言一枪击中了张小林的肩膀。
他倒下,琴弦松开。
警员们迅速制服了他。
赵杰获救,但吓得不轻。
他颤抖着说:他要我录视频,承认抄袭。
说完成李明的心愿后,就杀了我。
莫言问张小林:为什么要这么做
音乐是纯洁的。他平静地说。
李老师的灵魂已经进入了音乐。
而我只是在替他完成净化。
案件终于告破。
三起命案,都源于十年前的一首被盗的歌曲。
因为荣誉,因为嫉妒,因为背叛。
而我,只是一个恰好能听见音乐背后杀机的旁观者。
一年后,我依然偶尔会附身到动物身上。
但不再只看到死亡。
有时我会看到一对老人在公园下棋。
有时会看到孩子们在学校操场奔跑。
莫言说这可能是我的能力在进化。
也许你不只是死亡的见证者,还是生活的守护者。
我们偶尔会一起喝咖啡,聊案子,也聊生活。
他不再是那个冷峻的刑警队长。
至少对我不是。
某个雨夜,我又一次附身成了一只猫。
窗外的雨声中,隐约传来钢琴声。
那首《灵魂回声》,纯净而忧伤。
我循声看去,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
那是张小林,他出狱了
他回头,冲我诡异地笑了笑。
还有人没有听见真正的回声呢。
我猛地惊醒,浑身冷汗。
窗外真的下着雨。
电话响了,是莫言。
林悦,有新案子,你愿意一起来看看吗
可能,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