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爱你的证据 > 第一章

第一章
雨夜追击
雨水砸在防弹头盔上的声响像极了七年前的解剖课。
林深晚蹲在废弃工厂通风管道口,食指摩挲着战术手套上的摩斯密码刺绣——那是大学时沈砚洲送她的生日礼物。耳麦里传来队长的指令:二楼有嫌犯逃窜,注意支援北侧狙击位。
她翻身跃下管道的瞬间,瞥见转角处闪过的黑色身影。
是他的战术靴。
那个总被她笑称走路像踩在证据链上的男人,此刻正持枪抵在墙角,雨水顺着寸头滴落在颌骨,左腕的旧疤在夜视仪下泛着冷光。沈砚洲转头的刹那,两人的目光撞进彼此瞳孔里的惊雷。
林警官,他的声音混着雨声,带着七年前未说完的尾音,好久不见。
七年前,C大刑侦实验室。
沈砚洲,你的指纹粉撒我解剖报告上了!林深晚挥着文件夹追过实验台,发梢还沾着模拟血迹。男人单手转着警徽闪身避开,白大褂口袋里掉出个便利店饭团——包装纸上歪歪扭扭写着给总熬夜的林学妹。
赔你份新的。他弯腰捡起报告,指尖扫过她耳后的泪痣,这次...加双份海苔。
实验室的紫外线灯突然熄灭,林深晚的后背抵上冰凉的试剂柜。黑暗中传来他的呼吸声,像极了此刻工厂外的暴雨。她听见自己加速的心跳,却在他掏出弹道模型的瞬间别过脸去。
这个给你,他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沙哑,拆解过的伯莱塔M9,零件号...是你的生日。
现实中的雨水突然灌进衣领。
林深晚猛地回神,发现沈砚洲已逼近她三步距离。嫌犯的枪响几乎同时响起,他突然扑过来将她按在锈迹斑斑的铁架后,子弹擦着他的肩章飞过,在墙面打出焦黑的弹孔。
发什么呆他的战术背心压着她的锁骨,声音里混着咬牙的闷响,当年你教我的侧摔术,忘了
她的膝盖本能地抵住他腰侧,却在触到熟悉的后腰弧度时骤然僵住。七年前在模拟犯罪现场,她曾用同样的姿势制住他,那时他藏在口袋里的戒指盒硌着她掌心,而此刻——
拿着。沈砚洲往她手里塞了枚子弹壳,上面刻着模糊的SZ缩写。远处传来支援的警笛声,他忽然低头,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实验室的紫外线灯...其实是我故意关掉的。
林深晚的瞳孔剧烈收缩。记忆如潮水漫过——那个夏夜里,他白大褂下的体温,还有他欲言又止时,喉结滚动的频率。
先抓人。她别过脸退后半步,却在转身时看见他战术腰带挂着的钥匙扣——是她大学时送的微型指纹刷。
工厂外的暴雨渐歇,两人在警戒线外交接证物袋时,沈砚洲的指尖忽然擦过她手腕。她抬头,撞上他眼底翻涌的暗潮,像极了当年他在她毕业纪念册里夹的那张纸条:
总有一天,我会让所有证据,都指向我喜欢你的事实。
第二章
实验室的指纹粉
沈砚洲的战术靴碾过刑侦实验室的地砖时,消毒水气味混着记忆里的柠檬草香突然漫上来。七年前的深秋,他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触到林深晚的指尖。
沈砚洲,递指纹刷。
少女的声音从档案架后传来,带着刚醒的沙哑。他转身时,看见她挽起的袖口露出半截小臂,腕骨处沾着星点银粉——那是他们熬夜提取的第十五枚指纹。
你的睫毛上有粉。他鬼使神差地开口,话出口才意识到不妥。林深晚抬头,高马尾扫过实验服领口,露出后颈那颗浅褐色泪痣。她伸手要揉眼睛,被他一把扣住手腕:别碰,用这个。
他递过去的棉签在她眼下轻轻扫过,触到皮肤的瞬间,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窗外的梧桐叶扑簌簌撞在玻璃上,解剖台上的人体模型沉默注视着两个僵硬的背影。
谢了。她退后半步,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实验服口袋,那里装着他今早塞的饭团——照烧鸡肉味,去生菜,温热的。他总是记得她所有习惯,像记得弹道学公式那样自然。
这次模拟凶案,她翻开现场报告,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度,被害人指甲缝里的纤维,会不会是......
尼龙混纺,和嫌疑人背包材质吻合。他接过话头,故意忽略两人交叠在报告上的手背。窗外的暮色漫进来,将她侧脸的绒毛镀成金色。他突然想起上周在图书馆,她趴在他旁边睡着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的阴影,像振翅的蝶。
喂,学神。她忽然用肘部撞他肩膀,发什么呆教授说下周的刑侦竞赛,咱们还组队吗
她仰起脸看他,嘴角沾着没擦干净的指纹粉,像撒了把碎钻。他听见自己说当然,听见窗外的秋雨突然变大,噼里啪啦砸在玻璃上,却盖不住胸腔里轰鸣的浪潮。
那天晚上,他在宿舍楼下的自动贩卖机前犹豫了十分钟,才敢把纸袋塞进她怀里。里面是个木质礼盒,装着他亲手做的弹道模型,底座刻着极小的LSW。她拆开时眼睛亮起来,像发现关键线索的刑警,他却在她低头研究模型时,看见自己映在她瞳孔里的倒影。
沈砚洲,这个抛物线角度......她突然抬头,两人的鼻尖几乎相触。他闻到她洗发水的柠檬草香,看见她耳后的泪痣轻轻颤动。走廊尽头的声控灯突然熄灭,黑暗中传来她急促的呼吸,和他自己近乎失控的咚咚心跳。
模型送你了。他后退两步,喉结滚动着,晚安。
后来他才知道,那天她在礼盒里塞了回礼——一枚刻着摩斯密码的银手环,密码是他警号的后四位。而他攥着那枚戒指在她宿舍楼下徘徊的深夜,她正趴在窗台,用弹道公式计算他出现在路灯下的时间概率。
此刻,沈砚洲盯着证物袋里扭曲的手环残骸,金属链条上的密码清晰可辨。七年前那个没说出口的我喜欢你,此刻正以证物的形式躺在解剖台上,带着焦痕与血迹,却依然固执地闪着光。
手机震动,是林深晚发来的消息:第三现场的鞋印,和你大学时参加越野赛的步幅一样。
他指尖悬在键盘上,窗外的雨突然变大,恍惚间又看见实验室里那个沾着指纹粉的少女。这次他没有后退,拇指按下发送键:林深晚,当年的竞赛题,我其实有个附加答案。
发送键亮起的瞬间,他听见走廊尽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抬头时,她的高马尾扫过安全出口的绿色灯光,鲨鱼裤包裹的后腰线条绷紧,和记忆里那个在实验室转身的少女,终于重叠成同一个身影。
第三章
雨夜抓捕演习
林深晚的战术手电筒扫过废弃工厂时,忽然想起大二那年的抓捕演习。梅雨季的南城总是湿漉漉的,她蹲在教学楼天台边缘,透过雨幕看见沈砚洲的背影——他站在操场双杠前压腿,宽肩被雨水浇得发亮,警服裤管卷到膝盖,露出小腿肌肉的漂亮线条。
林队,目标进入西楼。耳麦里传来搭档的低唤,带着刻意压低的笑意。她咬牙切齿:沈砚洲,这是演习,别嬉皮笑脸。
是,林队。他故意拖长尾音,她甚至能想象他挑眉的模样。七年前的刑侦系实战课,他们总被分在对立阵营——她是毒贩头目,他是卧底刑警,在模拟巷战里上演猫鼠游戏。
雨滴顺着她的睫毛砸进衣领,她摸到后腰的道具枪,忽然听见楼下传来玻璃碎裂声。跃下窗台时,她在心里骂了句脏话——沈砚洲这家伙,永远不按剧本走。
别动。
后腰突然贴上温热的胸膛,带着雨水的体温透过战术背心渗进来。他的手掌覆住她持枪的手腕,指腹擦过她虎口的薄茧:二楼有监控死角,跟我从通风管道走。
她闻到他身上混着雨水的雪松味,那是他总用的肥皂。七年后在犯罪现场再次闻到时,她才惊觉这个味道早已刻进记忆。此刻他的下巴几乎抵住她发顶,呼吸扫过耳后:怕了
放屁。她肘击他腹部,换来低低的闷笑。他侧身让出路,战术靴在积水中踩出啪嗒声,却在她即将越过他时,突然抓住她手腕——
有陷阱。他的手电筒照向地面,铁架上挂着的假人颈间缠着钢丝,在雨夜里泛着冷光。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混着远处教授的哨音,突然分不清是因为陷阱还是因为他。
接着。他抛来个防水袋,里面是压缩饼干和暖宝宝。她挑眉:你早知道会被困
预判了你的预判。他靠着墙面滑坐下,雨水顺着喉结滚进衣领。她瞥见他左腕的红痕——上周攀岩课为了救她蹭的。鬼使神差地,她掏出手帕按上去:消毒了吗
他猛地抬头,两人距离近到能看清彼此瞳孔里的雨丝。她后知后觉地要收回手,却被他轻轻按住:林深晚,你紧张什么
远处传来搜救队的脚步声,她慌忙站起身,后腰撞到铁架发出声响。他伸手护住她的头,掌心在她发顶轻轻揉了揉:下次当‘反派’,记得带急救包。
演习结束后,她在更衣室门口被他拦住。他递来个纸袋就跑,里面是烘干的警服外套,口袋里掉出张字条:你的后颈沾到我的血,算证据吗
此刻,林深晚摸着案发现场的钢丝陷阱,指尖突然触到熟悉的纹路——和七年前演习时的材质一模一样。手机震动,沈砚洲发来张照片:当年你落在这里的口红,我还留着。
照片里是支磨掉logo的豆沙色口红,躺在证物袋里,标签上写着2018.9.17
西楼通风管道。她想起那天从管道钻出来时,他盯着她的嘴唇轻笑:林队,妆花了。
而她当时没告诉他,那支口红在钻进管道前就被她扔了——因为发现他盯着她涂口红时,耳尖红得比色号还鲜艳。
走廊尽头传来沈砚洲的脚步声,这次他没有穿战术靴,而是当年那双磨旧的马丁靴。她转身时,看见他手里攥着个纸袋,里面露出照烧鸡肉饭团的包装纸。
买错了,他挑眉,将饭团塞进她手里,去生菜的。
雨声渐大,她咬下第一口时,尝到温热的米香混着七年前未说出口的心悸。他的指尖蹭过她嘴角:这次没沾指纹粉,不过......
不过什么
他低头,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像极了那年雨夜的自动贩卖机前。远处警笛声由远及近,他忽然凑近她耳边,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
你的后颈,还沾着我的心跳声。
第五章
天台夜风与未拆封的汽水
林深晚的战术手表显示凌晨两点十七分,解剖室的白炽灯将沈砚洲的侧脸切出冷硬的轮廓。她忽然想起大三那年的跨校刑侦竞赛,他们在天台熬夜复盘案件时,他的影子也是这样投在消防水箱上,像块被月光淬过的冷铁。
喝汽水吗她晃了晃手里的易拉罐,拉环的轻响刺破深夜的寂静。沈砚洲从卷宗里抬头,目光扫过她汗湿的后颈——她刚跑完五公里体能训练,鲨鱼裤包裹的腰臀线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冰的他接过罐子时,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枪留下的痕迹,和他虎口的老茧位置刚好吻合。她哼了声,仰头灌下半罐橘子汽水,喉结滚动的弧度让他想起实验室里那枚总在她后颈晃动的泪痣。
这次竞赛题的弹道角度...她用易拉罐抵着下巴,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嫌疑人用了改良版的韦弗式狙枪,对吧
他没回答,而是抽出草稿纸,用钢笔在纸上画出抛物线。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她忽然伸手按住他的手腕,将弹道图向右偏转十五度:这样更接近现场痕迹。
两人的手腕交叠在图纸上,他闻到她身上混着汗水的柠檬草香。远处的钟楼敲了三下,天台的夜风突然卷来,将她的马尾吹向他的肩膀。他听见自己说:林深晚,你头发里有汽水味。
她猛地抬头,易拉罐在指尖打滑,橙色液体溅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他看着她耳尖迅速漫开的红,突然松开手,从背包里翻出个纸袋:给你的。
纸袋里是个方方正正的盒子,包装纸上印着便利店的LOGO。她拆开时,发现是个精致的木质首饰盒,掀开盖子的瞬间,一枚银质手环在月光下泛着微光,链条上刻着细密的摩斯密码。
警号后四位她指尖抚过凹凸的纹路,心跳突然漏掉半拍。沈砚洲的喉结滚动着,目光落在她后颈的泪痣上:是...竞赛加油。
夜风掀起他的警服外套,她看见他内袋露出一角蓝色包装纸——那是她今早塞在他书包里的润喉糖,草莓味,他说过不喜欢太甜的东西。
其实我...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沉默。远处传来早班地铁的轰鸣,她突然抓起他腕间的手表,将表盘转向月光:三点零七分,该去模拟现场了。
他看着她转身时晃荡的易拉罐拉环,突然伸手握住她的手腕。她的皮肤带着汽水的黏腻,体温透过脉搏传到他掌心。他听见自己说:等竞赛结束,我有话想告诉你。
她的睫毛剧烈颤动,却在这时,口袋里的对讲机突然爆响。队长的声音刺破夜色:所有人注意,模拟现场发现新线索——
手环在她掌心轻轻发烫,她低头时,看见他耳尖红得要滴血。后来她才知道,那个清晨他没说出口的话,被折成纸条塞进了她的弹道模型底座,直到七年后的爆炸现场,才随着飞扬的木屑重新飘落眼前。
此刻,林深晚盯着证物袋里焦黑的纸条,勉强辨认出我喜——的字迹。解剖室的白炽灯下,沈砚洲的战术靴轻轻碰到她的鞋尖,像当年天台夜风里那个未完成的触碰。
当年的汽水,她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其实我买了两瓶。
他转身看她,发现她耳后的泪痣沾着枚细小的木屑。她从口袋里摸出枚银色拉环,放在他掌心:另一瓶的拉环,我一直留着。
金属拉环的齿痕硌着掌心,他想起那年她递来的橘子汽水,气泡在舌尖炸开时,她耳尖的红和现在如出一辙。远处的警笛声由远及近,他听见自己说:这次,换我拆你的拉环。
她抬头看他,发现他瞳孔里映着自己的倒影,和七年前那个天台风夜里的少女,终于在岁月的河流里温柔重逢。
第六章
毕业季的未发送邮件
毕业典礼那天,沈砚洲的警服第二颗纽扣始终松着。
林深晚站在礼堂台阶上看他,阳光穿过他肩章的金属纹路,在他锁骨下方投下一片菱形阴影。她想起昨夜在实验室赶论文时,他曾把警服披在她肩头,那片阴影恰好落在她写满弹道公式的草稿纸上。
深晚,来拍张合照。
室友的呼声打断思绪。她转身时,沈砚洲的目光恰好扫过来,四目相对的瞬间,他耳尖微微发烫。镜头咔嚓声里,她听见自己胸腔里的轰鸣,盖过了礼堂外此起彼伏的毕业歌。
散场时,他忽然叫住她:有东西给你。
梧桐树影在他侧脸上晃成碎金,他递过来的纸袋方方正正,边角压得极平整,像他每次整理的案件卷宗。她指尖触到袋口时,他突然说:路上再看。
不等她回答,便转身汇入穿学士服的人流,战术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利落的声响。
纸袋里是个黑色礼盒,打开时,一枚银色戒指躺在丝绒衬垫上。戒圈内侧刻着极小的字母:SYZ&LSW。
她攥着礼盒跑到操场时,毕业典礼的抛帽仪式正热闹。无数学士帽飞向天空,她看见沈砚洲的背影在人群中格外挺拔,警服领口露出后颈淡色的枪伤疤痕——那是他们大二时模拟解救人质,他替她挡下的子弹。
沈砚洲!她的声音被欢呼声吞没。他转身的刹那,她看见他口袋里露出半截信封,粉色信纸上是她熟悉的笔迹——那是她昨夜写的情书,终究没敢塞进他的储物柜。
原来他们都在等一个开口的契机,却在毕业的喧嚣里彼此错过。
那天晚上,她在机场候机厅写下邮件:其实我也......
点击发送前,她想起他在实验室给她擦指纹粉的清晨,想起他总在便利店买温热的照烧鸡肉饭团,想起他看她时,眼底暗涌般的潮声。
邮件最终沉在草稿箱里,如同他藏在后备箱七年的警服外套,如同她电脑里始终没删的毕业照——他的侧脸被她用待破案件的便签挡住,却在阳光斜照时,映出清晰的轮廓。
此刻,林深晚站在跨城专案组的白板前,指尖划过沈砚洲的警员档案。毕业照上的他穿着挺括的警服,领口纽扣严丝合缝,只有她知道,那枚刻着名字的戒指,此刻正躺在他证物箱的最底层,和她当年未寄出的情书,隔着两千公里的距离,静静等待重逢的时刻。
林队,现场有新发现。
技术员的声音打断回忆。她转身时,沈砚洲正举着证物袋走进来,袋中扭曲的摩斯密码手环在灯光下闪着银光。他抬头看她,目光扫过她耳后的泪痣,像七年前那个没说完的问句。
她打开物证袋的动作顿了顿,忽然想起毕业那天他欲言又止的神情。原来有些线索,早在七年前就已埋下——他的戒指,她的情书,还有他们共同刻在弹道模型底座的坐标,此刻正以罪案为引,将两条平行线重新扭成莫比乌斯环。
这个手环的磨损痕迹,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平稳如常,和你当年送我的那枚......
是同批次材质。他接过话头,指腹摩挲着证物袋边缘,或许该聊聊,七年前没说完的事。
窗外的暮色漫进来,将他肩章上的警号染成金色。她看见他口袋里露出半截信封角,粉色信纸在气流中轻轻颤动——那是她今早在他后备箱发现的、被雨水洇开字迹的旧情书。
原来有些邮件,终究会跨越时光送达。
原来有些话,不必说出口,也会在证据链的闭环里,成为最确凿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