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宗泽心中欢喜,却没有立刻答应,郑重道:官家不以臣粗鄙,委以重任,臣本该立刻答应。
不过臣是文官,出任枢密副使,恐怕会有官员劝谏官家,说官家胡乱安排,让官家难办。
不如臣这里,暂时还是担任磁州知府。
赵桓问道:宗公是瞧不起武人,才不愿意担任武官吗
枢密副使是武职。
文官在枢密院担任枢密副使,应是同知枢密院事。
赵桓却不愿意,要彻底改变文武区分的界限。
宗泽站起身,解释道:官家,臣绝对没有轻视的心思。
大宋的万里江山,是靠将士们的浴血拼杀得来的。金人南下,也是将士拼死作战才守住的。
臣没有瞧不起武人,反而觉得朝廷应该重视武人,不该处处打压。
朝廷政策,不应该一成不变。
太祖和太宗时,武人乱国,要杯酒释兵权,要重文轻武。现在天下一统,皇权深入人心,该改变了。
提拔武人,重用武人,才能改变大宋的弊端和孱弱。
宗泽一番肺腑之言后,拱手道:臣是担心官家遭到非议,使得官家为难。
赵桓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宗泽的大局观,也是宗泽和种师道的区别。
种师道是名将,也可以统率大军,却无法跳出武将的限制。
宗泽却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具备了政治家的眼光。
赵桓赞许道:宗公提及的问题,朕将来会逐一的改变。未来文官兼任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会消失。
一方面,枢密院安排武将出任,让懂得战事的人主持枢密院。
另一方面,就算安排知兵的文官出任,也不再区分文武,直接担任枢密使、枢密副使。
一番话后,赵桓说道:所以宗公出任枢密副使很合理,不必有任何的担心。
臣领旨!
宗泽也不是扭捏的人,直接答应了下来。
赵桓继续道:要对付金人的铁浮屠,除了宗公提及的战车阵,朕觉得可以依靠火器。
宗泽说道:臣也知道火器有用,譬如猛火油柜、霹雳火球、毒药球、烟火球和蒺藜球等。
乃至于床弩、火箭等。
这些器械主要在东京,守城用很好。要在野外使用,一方面根本没有什么器械,另一方面也需要地形配合。
赵桓笑了笑,说道:朕带了很多来。
宗泽眼中瞬间明亮,激动道:官家圣明,我们有无数的器械,臣建议单独组建火器营,专门用来阻击金人。
赵桓点头道:组建火器营,谁来任职呢
宗泽毫不犹豫道:臣在磁州对抗金人,召集有能力的义士参战。恰巧有这么一个知兵且善战的人。
赵桓身体微微前倾,好奇问:谁
宗泽解释道:此人名叫李彦仙,本名李孝忠,曾参加东京城的保卫战,立功后补为承节郎。
可惜此人耿直,上奏朝廷说李纲不知兵,应该换知兵的人主持大局,被朝廷追捕,一路北逃,恰好被臣碰到。
臣和李彦仙交谈后,发现此人颇有能力。
他的性格有问题,却不是不能用。在抗金的关键时候,应该团结能团结的人,所以臣留下了李彦仙。
赵桓眼前一亮。
宗泽的胸襟比李纲更大些,更有胸襟抱负。
李纲是抗金的一面旗帜,旗帜鲜明的要对抗金人,却忌惮着武人,也会考虑压制武人。
李纲的方向,适合在朝廷主持政务,稳定后方大局。
军事上,要熟悉的人。
恰是如此,赵桓才明确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关系,不能老是政事堂的宰相兼任枢密院。
李彦仙在历史上,的确能征善战,也的确是锋芒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