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未来一路生花 > 第一章

高考结束,爸妈拉我去相亲。
奶奶知道后,大闹相亲局,拎着扫把打我爸。
你这个混账玩意儿,让你卖女儿,混账!
我爸捂着屁股满包间跑,她十八了,我又没让她马上结婚,只是相亲而已。早晚不都得嫁人吗
1
高考结束,走出考场,看到那么多同学都有父母来接,说不羡慕是假的。
爸妈应该不会来吧,毕竟他们那么忙。
小花!
我看见爸爸奋力地朝我招手,费力的从人群中挤出来,手上还拿着一支向日葵,因为没包装,怕被挤坏了所以一直高高的举着,一只手累了换另一只。
小花恭喜你终于考完了,祝你一举夺魁。
我接过花。
谢谢爸。
见我要走,我爸急忙说:小花,爸爸给你订了一桌庆功宴,一起去庆祝一下吧,你妈也去。
奶奶去吗
去,也去。
走吧。
我是留守儿童,从小跟着奶奶在农村长大。
自从妈妈生了弟弟和妹妹后就没再回来过,只是每年把我接到城里一起生活一两个月。
就算如此我也和他们亲昵不起来,总没有和奶奶待一起自在。
一路上我不说话,他也不说话。
还好他手机响个不停,避免了我俩一路无话的尴尬。
看到他第N次把来电挂断,我忍不住提醒:你有事儿可以先忙,我不着急过去。
哈哈,没事儿,今天的时间就是来陪女儿的,其他事情不重要。
爸爸七拐八拐把我带到一个高级酒楼,门口不仅有喷泉,还有站了两个保安。
像电视剧里的场景一样。
门口还有花篮,上面写着:祝某某旗开得胜。
一排花篮看过去,其中一个写着我的名字:祝李小花前程似锦。
看来爸妈这次是用心了,在他们心里我还是很重要的。
到了包厢,只有我妈在里面踱步。
我没进去,问我爸:奶奶呢
我爸敷衍道:叫了她,但是她说要喂猪,走不开,所以就没来。
奶奶不来,我也不吃了。
妈妈看到了我,出来接。
小花,怎么不进来呀,我们母女俩好久都没一起说话了。
我被妈妈拉进包厢,爸爸顺势把门也关上。
看这架势我感觉事情不简单,所以语气不太好:你们想干什么
爸爸把手包放桌子边上,语气温和:小花,我知道这些年我和你妈因为带弟弟妹妹有点忽略你了,今天没别的意思,我们只是想和你缓和一下关系。
妈妈接过话:是啊,小花,妈妈知道你这些年跟着奶奶在农村过得苦,但是我们也没办法。
你弟弟妹妹是双生子,你知道他们有多闹腾,如果再把你接身边妈妈是真的心有余力不足。
爸爸抹了把眼泪继续诉苦:虽然寒暑假都把你接出来玩儿,但是实际上我和你妈也没腾出多少时间带你出去玩儿。
反而是你过来,还帮着妈妈带弟弟和妹妹,我知道弟弟妹妹总调皮捣蛋,有些时候不是你的错,可我们还是把气撒你身上,让你受委屈了,爸爸也特别心疼。
很多时候爸爸都希望你能像妹妹一样,跟爸爸撒撒娇。
可是你太理智了。
如果能被偏爱,谁会不想在父母膝前撒娇发嗲呢
2
哟,老李怎么还哭上了。
一个大腹便便的人推门进来,不见其人,先见其肚。
我爸抹了把眼泪,拿纸巾擤了一把鼻涕,弓腰上前去握着来人的手。
嗐,跟闺女说说掏心话。
陈总您能亲自过来,是我们一家的荣幸。
陈总后面还跟着一个少年,他拍了拍少年的肩。
都是为了孩子嘛,这是我儿子陈一帆。
爸爸打着哈哈连忙应声:是是是,都是为了孩子。
陈总,这是我闺女李小花,刚考完。
陈总上下打量了一番,点点头:不错,姑娘长得很水灵,老李有福了。一看就是个孝顺孩子。
您儿子也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
陈总一脸骄傲,那是,我儿子像我,不仅聪明能干,长得还帅。
听到他儿子像他,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陈总敦实得像一只肥企鹅,他儿子瘦得像根随时能折断的豆芽菜。
小花。妈妈在桌下拧了一下我的手。
因为我这一声笑,爸爸的笑也僵在脸上。
陈总放下酒杯,脸色不悦。
我开口打破僵局:不好意思,突然想到今年语文的作文题目有点幽默,就笑了。
陈总沉声道:既然考完了,就别再想了。
我点头,微微一笑。
万一做了陈家的媳妇儿,这餐桌礼仪还得好好学。
这下换我笑不出来了。
爸,什么陈家媳妇儿
怎么老李,还没跟你闺女说这件事
爸爸向陈总赔笑道:正准备说呢,这不,您来了。现在说也不晚。
小花,你已经十八岁了,换以前都该结婚了,爸爸觉得既然高考完了,学习的事情咱们暂时可以放一边了。
反正高考完这两个月也没什么事情,正好相个亲,等你大学毕业就可以直接结婚了。
之前你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婚恋市场有多激烈,好多女的三十好几了还没嫁出去。
爸爸这是在为你未雨绸缪。
妈妈附和:是啊,一毕业就结婚。别人还在辛苦打拼的时候,你已经可以在家当全职太太享福了,多好啊。
我讽刺:全职太太真这么好,怎么弟弟妹妹一上学您就去找工作了呢
我记得那时候我爸的生意挺好的,您就算不上班应该也养得起。
妈妈不说话了。
爸爸继续诱导:陈总的儿子知道了你,说很喜欢你,如果能看中彩礼他们愿意出八十八万,重庆的三套房子,其中有一套愿意只写上你的名字。
将来生了孩子,无论男女,还会再给你奖金,作为生育孩子的辛苦费。
当然带孩子还会请月嫂,不会让你累着。
你看,爸爸给你挑的,不错吧。
我怒极反笑,刚才被那番话打动了一点的心,再次冰封起来。
我把手中的向日葵砸在他脸上。
不错,非常不错!不管成不成,你作为介绍人应该得了不少好处吧
刚刚你们夫妻俩说的那番话,差一点点我真的相信了。
我信我的爸妈能理解我的委屈,我信我的爸妈会为了我伤怀,我信我的爸妈是有一点点爱我的。
结果这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下套,让我心甘情愿为你们付出
你们还是这样,以前为了打工抛下我,现在为了拉拢关系牺牲我。我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总要先放弃我,就因为我是老大
妈妈在旁边哭得泣不成声,摇头:不是的,小花,真的不是你想的这样。
你爸的生意出现了问题,资金链断了,需要陈总的帮助。
陈总答应,只要你和他儿子相亲,就给你爸支援。
我本来不想哭的,可胸腔里那股酸涩澎湃的气浪咽不下也吐不出,只能从眼眶里释放出来。
这一哭显得我气势全无,让他们洋洋自得的以为我多爱他们似的。
这一刻我宣布,再对他们还有一丝期待就是狗!
所以就拿我的感情或者婚姻去交换
真的只是相亲吗
你们不是连彩礼,结婚,生孩子等后续都谈好了吗
凭什么他一句喜欢我,我就要跟他相亲
凭什么你们生意做失败了,就要拿我的人生去给你们做周转
陈总见我大吵大闹,不满的看了一眼我爸。
老李,相亲的事情你应该早点跟孩子说的。
这事儿闹的,像是我们在强买强卖。
我爸被训得点头哈腰,端起桌面上的酒敬了陈总一杯。
是,应该早点说。
转头对我说:小花,爸爸没想拿你去交换什么。
可是爸爸真的走投无路了,资金一旦周转不开,不仅员工的工资发不出来,咱家的房贷也还不出,你弟弟和妹妹还在上学,你妈妈的工资根本入不敷出。
女儿啊,爸爸是真的没办法了。能借的都借了,只是去堵这个缺口是堵不上的。
陈总愿意给我注入资金,也愿意介绍一些合作伙伴,有了这些资源,我们才能真正的盘活。
可是这些资源的前提是我们之间能有一个斩不断的纽带,这样他才放心。
陈总接过话:对,你爸这种小买卖又不能给我带来多少价值。如果不能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我凭什么花那么多钱,又不是冤大头。
刚好我无意得知陈总的儿子对一个也叫李小花的女孩儿念念不忘,为了她十多年都不愿意结交新朋友,也不愿意交流,每天抱着画板画那个女孩儿。
我挑了挑眉,撇过眼,不想看他。
所以你就起了,让我代替那个也叫李小花的姑娘
你们一厢情愿的找个同名同姓的人去代替他念念不忘的人,问过他愿意吗你们这群自以为是的大人。
陈总说:李小花这口才可以呀,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我们。
我儿子的意愿当然重要,但前提是他能清楚的表达,现在他已经无法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心理医生说再见李小花是一帆的心结,我能有什么办法,我的儿子反复念叨一个女孩整整十二年!
作为父亲能做的治疗都带他去试过了,现在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尽力找个相似的李小花去唤醒他。
至于为什么要用相亲这种方式,因为凭我主观臆断能让我儿子心心念念十二年,不是喜欢就是爱,不管是真是假,先下手为强。
就像你爸说的,相亲而已嘛,又不是马上结婚。
我冷笑一声,您的想法不敢苟同。
说了这么多,我想问问男主角的意愿,可以吗
陈总开始自斟自酌,无所谓耸肩,请便,只要你能问得出来,你就问。
3
刚刚我们动静闹得这么大,陈一帆头都没抬过,一直拿着画笔在平板上画画。
从另一个角度想,这也许是命运给他开的另一扇窗。
因为自闭症不想交流,所以拥有了超强专注力。
陈一帆,陈一帆。我叫了两声也没反应。
陈总说:来,你离近点再喊。
既然他这么说,
我也不客气,绕了圆桌半圈去陈一帆左边。
他的画乍一看一塌糊涂,仔细看能分辨出在一团乱七八糟的黑线中,彩色的圆点似乎在讲一个故事。
你是在讲故事吗我指了指黑线团里面的彩色圆点。
陈一帆抬头,没被头发挡住的那只眼睛瞪得亮晶晶的,嘴巴张了张却没发出声音。
他似乎很激动,那只瘦的只剩一张皮包裹着的手抓着我使劲儿晃。
欸,你别激动。我们尝试着慢慢说话好嘛
陈总看到这一幕,也没心情喝酒了,起身推开了我,你干什么了
我什么都还没做呀我也一脸懵。
陈一帆站起来想阻止陈总推搡我,结果情绪大于动作,还没做出有效行动,就因为情绪太激动癫痫发作了。
我爸马上打了120,陈总随车去了医院。
这场闹剧居然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我把陈一帆落下的平板捡起来翻看了一下,基本和这个是大同小异,有黑线里用彩色线条讲的故事,也有黑线里用彩色的小方块讲的故事,不过一样的是这些故事除了他,其他人都看不懂。
再往前翻出现了人物画,是一个小男孩蹲在地上哭,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给他擦眼泪。
小女孩手上拎着一个塑料袋子,袋子里有两瓶啤酒,啤酒上还有水珠,这是两瓶冰啤酒。
这一幕怎么有点熟悉呢
4
我想起来了。
六岁那年暑假来重庆跟爸妈培养亲情的时候,那也是我度过的,最小心翼翼的两个月。
回忆实在是太不美好了。
妹妹调皮,喜欢撕作业本,把我给爸爸妈妈写的小作文都撕了。
他们还没来得及看。
弟弟倒是安静,只在我的本子上写写画画。
他们抢了我的东西还不能反抗,只要伸手拿回来,他们就会大哭大叫。
妈妈知道了,也只会批评我。
说我为什么总要惹弟弟妹妹哭。
所以我很讨厌他们,但是我不能说。
也讨厌妈妈,为什么要生下他们。
有我一个还不够吗
没有他们的时候,爸爸妈妈只对我好。
爸爸只会对我亲亲抱抱举高高,会抱着我飞。
这一切都被弟弟妹妹霸占了。
遇到事情他们只会反复告诉我,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
你要带好弟弟妹妹,不要让他们受伤了。
他们磕了碰了,我要被骂,可是我受伤了妈妈只会叫我自己去买药擦擦。
有一次被弟弟抓花了脸,妈妈只说下次小心点。
爸爸看到我的脸,还笑了,说我脸上三道血痕太滑稽了。
那一刻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有些话我虽然听不懂,但是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嘲笑。
他们的开怀大笑是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
这个暑假唯一开心的事情,就是妈妈叫我去超市帮爸爸买啤酒的时候。
这样我就可以一个人出门了,从小区到超市的这段路上耳边没有吵闹声,没有取笑声,只有鸟语花香声。
在平凡的某一天傍晚买完酒回来,发现一个白白嫩嫩的小男孩站在小卖部门口正抱着玩具哭。
旁边的大人们都行色匆匆,没人理他。
我递了一包餐巾纸给他:擦擦眼泪吧。
小男孩拿过去没有说话,也没有用纸巾,只是不哭了。
我看着快掉在衣服上的鼻涕,拿回纸巾抽了一张出来递给他。
你自己擦一下吧。
小男孩懵懂的看着我,像是听不懂,也许他是听不见。
善心大发的我,用纸给他把鼻涕眼泪擦干净,又看见他胸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的什么有些看不懂,但是有一串号码是十一位数,应该是他爸爸的电话号码。
我给了小卖部阿姨一块钱,帮小男孩打了电话,电话里的男人感激涕零,问我叫什么名字非要感谢我。
这时候我还没学当雷锋不留名的精神,所以说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叮嘱小男孩站在原地不要动等他爸来接。
回家说了这件事,妈妈还奖励了我两个卤鸡腿,弟弟妹妹一人才一个。
这一刻我好像又感觉到了一点点母爱,人都是贪心的,有了一点就想要更多。
后来为了讨好妈妈,我帮她洗碗、拖地,给弟弟妹妹念童话故事书。
妈妈都看在眼里,却没有再表扬我。
没想到,只是举手之劳帮助的小男孩却记了我十几年。
5
包厢门被一脚踹开,奶奶来了。
丫头,没事儿吧
我摇摇头,没事儿,奶奶你怎么来了
奶奶从角落里拿起扫把,趁其不备一棒子打在我爸屁股上。
哎哟,妈,你干嘛呀
哼,干嘛,你卖我孙女儿,你说自己该不该打!奶奶急得啪啪又是两棍子,这次是打在大腿上,疼得我爸跳脚。
我爸一边躲一边解释:妈,妈,妈,只是相亲!
听到相亲两字奶奶更气了,我当初就是被家里安排的相亲,所以我一个黄花闺女嫁给了你爸这个二婚,给你大哥和姐姐当后妈。
我比你更清楚什么是相亲,媒婆尽挑好的说,缺点是一点没有。
等生米煮成熟饭,想后悔就来不及了。
你还是读过大学的大学生,这思想怎么比老顽固还封建。
毛主席早就倡导自由恋爱,咋地,你还要去复兴包办婚姻
我爸无话反驳,只能狡辩:我又没让她马上结婚,只是相亲而已。就算自由恋爱早晚不都得嫁人吗
现在好多小姑娘自由恋爱不谈,家里安排相亲不去,坚定唯自己主义,你说大家都这样以后谁来给她们养老。
我还不是怕小花也走上这条路,提早物色,能多选、优选。
我浅浅一笑,爸,你还敢去选陈总啊陈总知道吗
我妈拉着我,不让我火上浇油。
你今天要是不退了这门亲,就不是我儿子!
奶奶把扫把狠狠地扔在地上,正好像一条分界线,划开了奶奶和爸爸。
我上前帮奶奶顺气,劝道:奶奶今天这门相亲搞砸了,陈总的儿子去医院了,我想这门亲应该结不成了。
您别气了,别把身体气坏了。
我们回家吧。
奶奶说:好,咱们回家。
突然我爸跪着走过来,一把鼻涕一把泪,拉着奶奶和我的裤脚。
小花,算爸爸求你了,你帮帮爸爸吧。
妈,没有陈总的帮忙,我就毁了,我们整个家也就毁了。
我妈也跪下来请求,小花,你爸不能垮呀,你弟弟妹妹还在上学,再过两年他们也要高考了。这个家不能背负巨额负债。
我转过眼,不看他们,冷声道:这世上只有陈总一个老板了吗
做了这么久的生意,不会拉投资
我爸瘫坐在地上,掩面哭泣,试过了,这些都试过了,陈总已经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奶奶平静的说:再难,也不能用一个人的人生去交换。
儿啊,你的书白读了。
奶奶牵着我离开了。
data-fanqie-type=pay_tag>
6
折腾了几个小时,我和奶奶都饿了,准备吃碗小面再回家。
我嗦了一口面问奶奶,奶奶你怎么知道我被带到这里了我爸要做蠢事儿,肯定不会告诉你。
奶奶说:你不是今天考完吗,我想着高考结束会有很多家长来接孩子,我不能让我的小花没人接啊,所以我就坐汽车来了。
结果到学校门口等啊等啊,都没人了也没看见你,我还以为人多和你错过了,结果你有个同班同学说看见你被你爸带走了。
我想你爸这么多年也没管过你,突然来接你肯定有猫腻,一路打听就过来了。
幸好你爸做人高调,年轻那会儿经常在这一片混,随便一打听就知道他把你带哪儿去了。
我给奶奶竖了个大拇指,奶奶真厉害,你都可以去当侦探了,分析得头头是道。
哈哈哈,小丫头快点吃,等下面坨了。
等坐车回村时,天都黑了。
我从小就怕黑,只要天一黑就不敢出门。
连上厕所都要奶奶陪着,奶奶走前面,我闭着眼睛手搭在她肩上走后面。
奶奶说这样走,前面不管有什么妖魔鬼怪,都有奶奶替小花挡着。
幸好今晚的月亮够大够圆,将回家的路照得亮堂堂,奶奶的温度安抚着我每一寸神经。
从村口走回家,大概还需要走二十分钟。
奶奶讲起了她年轻的时候,她说今天知道我爸是带我去相亲,她都快气炸了。
她16岁那年就是相亲,经媒人介绍嫁给了爷爷,媒人上门说的时候说得非常好听,说爷爷是村委书记长得斯文秀气,手底下还管着几号人,大小也算是个当官的,嫁过去也是个官太太。
等她走了十几里山路嫁过去才知道爷爷是二婚,他前妻生病去世了留下两个孩子,为了孩子才续弦的。
16岁莫名奇妙当了后妈,嫁过来的第二天就开始给孩子洗尿片,大的孩子3岁,小的才1岁都不好带。
她自己都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两个孩子拉屎拉尿都需要她帮忙,有时候其中一个来不及就拉裤子里了,爷爷看到后非但不帮忙,还责怪她怎么动作那么慢,一点都不麻利。
思及此,奶奶后悔过无数次,当初过来看到他是二婚还带两个孩子就应该走了。
当时她虽然不满意,但是想都没想过要走,只觉得既然答应了这门亲事,就要允诺。
现在想想当初真是太傻了,不懂拒绝,害怕拒绝,就搭进去了自己的一辈子。
作为村委书记的爷爷不但不管孩子,家里的家务也不管,他说这些是女人做的事情。男人只需要管好外面,所以他负责地里的农活和村里干部之间的应酬。
所谓的应酬就是请客吃饭喝酒,爷爷只要喝多了就控制不住脾气,如果奶奶和他呛两句,他就会动手打人。
最严重的一次是奶奶挺着七个月大的肚子,爷爷喝醉回家要喝水,奶奶端水端慢了,爷爷接过水就把碗砸地上,然后把奶奶推倒在床上,用衣架去打奶奶的手和脚,一边打一边骂蠢婆娘!
奶奶知道爷爷专门避开了肚子打,她就借着避开肚子的空隙去抢衣架,结果一下子被爷爷从床上拉下来,肚子着地。
掉下来的时候奶奶用手撑了一下地,给肚子缓冲了一下,但还是流血了。
她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被送去医院的,她只记得那天流了很多血,感觉身体里的血都要流干了。
我爸就这样剖腹提前来到这个世上。
后来我爸办满月酒那天爷爷又喝多了,喝到半夜都没尽兴,来吃席的朋友实在扛不住想走,爷爷拉着不放喊着再喝一会儿,拉扯间爷爷没站稳摔倒了,这一下倒下去再也没起来了。
爷爷去世后,奶奶一个人把三个孩子拉扯大,每天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鸡打鸣就起床割猪草喂猪喂鸡鸭,然后做饭洗衣,天亮完之后扛着锄头上山,一直忙到太阳西斜才回家继续喂猪喂鸡鸭,煮人吃的食物。
每天清汤寡水的只吃两顿,三个孩子常常饿得闻着别人家的米香流口水。
虽然奶奶很勤快,但是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经济收支始终不如以前,所以奶奶很穷。穷到家里过年才舍得买二两肉给孩子们解馋,她继续吃煮红薯。
村长知道奶奶孤儿寡母不容易,常常不动声色的接济,家里吃肉都会叫上三个孩子去吃一顿。
就算穷,到了读书的年纪奶奶还是咬着牙供三个孩子去上学。当时很多人都劝她别自讨苦吃,她一个人供不起三个孩子的学费,奶奶不信。
奶奶前半辈子懵懂无知没有自己的主见,所有的决定都是听别人的。后半辈子都在反抗,她也不知道反抗什么,只知道命运要她认命低头,她偏不。
她不求他们能读出什么结果,只觉得就算是多认识几个字,赚钱的途径也比她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多。
就算是种地,读过书的人种地也比她这个文盲庄稼人种得好。
村里有个人小学文凭,在别人只知道种玉米、土豆这些粮食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种橘子了。
橘子成熟后,直接找收购商收了,收购商挑剔出来品相不好的再拉去镇上便宜卖。
这种售卖模式,在村里还是第一次见,以往大家都只知道卖零售。
就算有人知道找源头,也不知道怎么找。
见识决定认知,人是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所以想要发财,还得多读书走出去见世面。
三个孩子读书后奶奶更穷了,家里的鸡、鸭、鹅、牛、猪都养着卖钱,收了粮食把卖相好的都拖到街上卖钱,拿到了钱一分一毛都不敢花,都要攒着给孩子们读书用。
叔叔和爸爸都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只有二姨读到了初中就学不下去了,然后去深圳打工。
二姨虽然没上大学,但是她也很厉害。
早年在电子厂上班,后来厂里不景气她就出来卖电子零件,她利用在厂里积累的人脉资源,用成本价拿货,再用市场价卖出,其中差价就能得到不少利润。
再后来她不满足自拿自销,开始找零售老板合作,让零售老板从自己这儿拿货,也是赚差价,不过这样比自己卖零售快。
奶奶最后告诫我:只有自己有了学识才能有更多选择。
7
半个月后陈一帆来家里了,一定是我那不靠谱的爸泄露的信息。
见他是一个人,我问他:你爸没陪你来
他说:在村口。
第一次听他开口说话,声音不算难听,但也不好听,似乎变声期的男生都这样。
你......病好了我知道这样直戳别人痛处不好,但我是一个不会拐弯抹角的人。
陈一帆摇头。
然后结结巴巴的说:我...来是想......给你......看一件......东西。
说完,他展开了手里的画纸。
这是平板上面的画。
他把平板上分开的画组合在了一起,这一次我看懂了。
在黑色线条背景下,彩色的圆点是被黑色线条覆盖了一大半的天空,在线条间隙中依然五彩斑斓。
彩色的线条就是路人,每个人都急着赶路,在杂乱的黑色线条中只来得及留下一道道一闪而过的光。
彩色方块搭建的是我们第一次相见的小卖部,在小卖部门口,小女孩给小男孩擦眼泪。
他是想告诉我,以前他的生活是黑色无序的,因为我这个举动温暖了他,让他的生活里有了彩色。
所以......你知道我是那个小女孩了
陈一帆点头。
你是怎么知道的
毕竟酒楼那次是我们长大后第一次见面,还没来得及交流他就倒了。
陈一帆指了指我鼻梁右侧的痣,这颗痣可能是黑色素沉淀不够,颜色是浅棕色的。
特殊的位置+特殊的颜色,确实不多见。
观察得挺仔细呀,不愧是画画的。
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会这么执着于想再见到我呢
我记得当时并没有约定还会再见呀。
陈一帆小心卷好画纸,努力把话说通顺:那天...有人...也要帮我,可是...他们...发现...我不一样,就...走了。
只有你......没有走......还帮我擦眼泪......帮我找到了爸爸。
我......很遗憾...当时....没说...谢谢。
老师说......得到帮助后不说谢谢......不礼貌。
我仰面转了转眼球,努力把眼眶里的泪水憋回去。
所以你就记了这么多年
陈一帆迅速点了几下头。
那你爸说你之后都不找其他小伙伴玩儿了,还说喜欢我,是怎么回事儿
陈一帆:那些人都没有你好......爸爸在对我好......爸爸不在对我不好。
你不一样......爸爸不在......你也对我好......所以我喜欢你......只想和你玩儿。
原来此喜欢非彼喜欢啊。
我找了两把小椅子和他在院子里并排坐下,教他深呼吸,感受空气里大自然的味道。
还和他一起撸狗,看夕阳。
摸了我的狗,以后就是好朋友啦。
陈一帆笑得露出一排大板牙,嗯!
我知道......你不想做我媳妇儿,所以....我让爸爸不要为难你。
你放心飞.....没人会困住你。我们...是朋友...是兄弟,我永远都在你身后......支持你。我们对拳碰了一下,好兄弟!谢谢。
我送陈一帆去村口,陈总告诉我,感谢我帮陈一帆解开心结,我爸那边他还是会给予一定的帮助。
果然好人有好运,奶奶说得对,投机取巧不可靠,脚踏实地才安心。
8
到了查分的时候,我和奶奶守在座机前一遍又一遍的拨打查分电话,终于拨通了,我考了六百分,刚好可以去读成都的那所985。
我上大学父母以资金困难没给我钱,我申请了助学贷款,学费解决了,还差生活费。
奶奶把家里的稻谷、玉米面、腊肉,山上的树,屋后的竹子等值钱的,能卖的都卖了,堪堪凑齐一千块。
我捏着沉甸甸的一千元去上学了,发誓一定要努力上学,努力搞钱,让我和奶奶的生活好起来。
得益于小时候在奶奶的影响下,看了许多书,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
初中开始在班主任的提醒下,开始一点点写日记、写读后感,锻炼了输出能力。
所以在大学流行写网文的时候,我也能抓住风口飞了一把。
在别人还在外面苦苦找兼职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寝室用手机沉浸式码字。
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我就钻进小说的世界里,吭哧吭哧搭建小说世界。
一年下来,我也小赚一笔。
把助学贷款还完,还有一点余钱,给奶奶买了一个智能手机。
在家期间,我教会了奶奶使用智能手机,奶奶学得很快,基本操作两个小时就掌握了。
甚至自己还摸索出怎么用浏览器搜索,奶奶不会拼音,所以她把键盘设置成手写。
从我初一开始一直到现在,这些年奶奶每天都在坚持练习写字,我留在家里的作业本都写完了。
但是她舍不得买新的,于是作业本上的边上,格子中间,只要能塞进她的字,她都写了,一个空隙都没放过。
所以使用手写键盘,对于她来说非常简单,甚至还优化了她握笔手抖的缺点。
写字这么多年,奶奶的字没有特别好看的原因是只要握笔她的手就会控制不住的发抖,她的字都像一个个小蝌蚪组成的,特别可爱。
过完年准备返校时,我提议奶奶跟我一起去成都,奶奶拒绝了。
奶奶你不是一直想出去看看吗现在孙女儿能走出这条山沟沟了,也想带你一起走,小时候不是说好了吗,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奶奶始终不愿意跟我去成都,她说她的根在这里。
9
离开时,奶奶送我去车站。
等车的时候,我靠着奶奶休息,她用布满老茧的手抚摸我时,我能清楚的感受到奶奶这操劳的一生。
当初暑假去妈妈那里回来,奶奶摸到我的手糙了,马上就打电话问我妈,是不是让我干活儿了。
她对我妈说:别让我孙女儿做家务,这不是她这个年纪该做的。
我在家奶奶也从来不让我干活,她说活儿一旦上手,就卸不掉了。
我这个年纪应该去读书,长大了有的是活儿干,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
奶奶说她小时候也有机会上学的,那时候不懂读书的重要。
每天只记得家里那几头猪有没有吃饱,猪吃饱了能长膘,肥了就能卖钱了。
所以经常逃课早退去割猪草,久而久之就跟不上学习进度了,考试常常考三四分,越来越没信心最后就不读了在家干农活,到了年龄就嫁人了。
后来听说有个同班女同学一直读书,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读到了博士,最后留校当了老师。
从此一飞冲天,读书改写了她的命运。
她去了奶奶听都没听过的城市旅游,还会说英语,可以和外国人交流,知道了另一个国家的文化。
奶奶除了羡慕,更多的是后悔,曾经她和她拥有一样的机会,只是她先放弃了。
她现在懂了,读书能改变命运。
验证这个道理她用了一辈子,所以她不希望自己的孙女儿再走歪了路。
小时候奶奶总是跟我说,读书是让你有选择,不是让你被选择。
如果不读书,一辈子也不能真正走出这座大山。
听多了,我也从只听,到后来也劝奶奶:奶奶我今天学到一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既然读书这么有用,你也可以跟我一起读。
奶奶摆手:奶奶这把年纪还学什么呀,已经晚了。
奶奶不晚。
你现在又不用考试,不为其他任何事情读,只为自己想读书的那份心去读。我们老师说只要行动起来,任何时候都不会晚。
奶奶捏了捏我的脸,笑着说:我们小花懂得真多。
因为我读了很多很多书呀。
奶奶又担心自己本来就不认识几个字,给她一本书能认的没几个,这不跟天书差不多。
我拍着胸脯保证:我来教奶奶,如果我也不会,就查字典,咱们一起学。
等我们都学会读书写字后,小花就带着奶奶去那些很远很远的城市看风景,奶奶也可以选择留还是不留下。
10
奶奶跟着我读了六年的书,从大字不识几个,到整个小学的教材上面的字、词都认识。
她是我最好的读书榜样,奶奶没能学会拼音,不认识的字问了我之后只能反复看反复读,直到把它认熟为止。
奶奶白天干田地里的农活,回来还要煮饭打扫卫生,忙完这一切才能上床读一读书,有时候读到兴头上一读就是一晚上。
奶奶总说她记性不好,可我觉得她记性最好了,她把所有出现频率最高的陌生字词都记住了,而且还记住了意思。
现在给她一份报纸,基本上不用问我也可以读完了,也能读懂是什么意思。
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我和奶奶都不满足于只看课本上的那点知识,我跟奶奶说想借书看。
可是农村里,家家户户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有,唯独书是非常稀缺的。
学校里也没有图书馆。
奶奶打电话给爸爸,让他给我买点书回来,爸爸却说课外书读那么多有什么用,学生应该先学好课本上的知识。
因为爸爸读书那会儿就是死磕的课本。
我看着翻卷边的课本,帮奶奶挂断了电话,别求他了,他不会买的。
奶奶摸着我的头说:没关系,奶奶还有办法。
没想到奶奶会去求我初中的班主任,初中班主任和奶奶家沾了点亲。
奶奶数了三十个鸡蛋,走了五里地去班主任家里给我借了三本中学生课外读物。
当天晚上我是抱着这三本书睡觉的。
班主任还跟奶奶说,书只看不动笔,只能算是认字。
于是我和奶奶开始了第二步,写!
她学习怎么写自己的名字,我写看完书之后的读后感,或者是看到某段能打动我的段落的感受,总之想到什么写什么。
写多了,作文果然有非常大的进步,有几篇都被语文老师拿来当范例了。
学校有征文活动,语文老师也推荐我参加,第一次参加虽然没得名次,但是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我就知道征文的方向了,这次得了优秀奖,还获得了三百元奖金。
我紧紧捏着三百元跑回家告诉奶奶,当晚奶奶杀了只鸡庆贺。
奶奶还专门给爸爸打电话炫耀:你说读课外书没用,小花就是因为读课外书比较多,作文写得好,获奖了,还得了三百块呢。
挂了电话奶奶继续鼓励我:小花咱们好好写,努力写,将来当个大作家。
能不能当作家不要紧,我只想赚很多很多钱,然后带奶奶走遍中国大好河山。
让您不需要羡慕别人,人老了一样可以走出大山,一样能实现梦想。
11
大学四年,我也写了四年的小说。
专业我学的是英语专业,我是个贪心的人,毕业后我结合专业和爱好去翻译了网文小说。
中国网络小说在外网上大受好评,这次我又抓住了风口,赚到了美金。
刚开始翻译网文小说的议员都是散户,外国友人常说更新太慢,于是我组织了一支翻译队伍,我们建立了一个网文语录库,把已经翻译好的常用网络用语收集在一起,需要的时候直接调用,这样大大提升了翻译的速度。
好景不长这波风口只持续了半年,随着AI的诞生,再也不需要大量的人工翻译去翻译网文,只需要一个翻译去核对AI翻译好的文章,主要检查一下分段,或者个别词汇的语境问题。
感受了半年当老板的瘾,我是个不会求变、求生存的老板,红利期过去,我也不想折腾干脆解散团队,去旅游了。
这期间我也多次邀请奶奶过来和我一起住,都被奶奶拒绝了。
这位已经七十二岁的老太太,比年轻的时候固执多了,不管怎么劝就是不肯离开,她说城里的人都不认识,无聊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我说,有我在,可以跟我说。
她说,我要上班。
是啊,我忙起来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后来也不再劝她随她去。
在某一天奶奶知道我累晕后,终于愿意带着狗搬来和我一起住了。
美名其曰是照顾我。
可是现在她和小区里的老太太混熟后,常常一起出去旅游,不仅不管我了,连狗也不管了。
人呐,还是要靠自己走出舒适圈,这样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害怕的事情也不过如此嘛。
小区里组织老头老太太们免费学习智能手机,奶奶的那些老姐妹们学得都非常吃力。
有些老太太不认字儿,读不懂APP上面的字,不知道这个是干什么,那个有什么功能。
甚至有些老太太学急了,一直学不会,还哭了。
奶奶因为早就掌握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所以主动去帮助他们熟悉智能手机,甚至开始分享自己读书认字的心得。
没想到,在小区里掀起了一股老年学习热潮,物业还给奶奶颁发了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
奶奶说读书的时候最羡慕三好学生了,没想到老了还能得到这张奖状,她也成为了民选的三好学生。
年少不可得之物,终有一天会得到的。
我和奶奶正如她所说,靠读书改变了命运,走向了鲜花盛开的未来,未来的未来我们还将砥砺前行,不负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