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兴二十三年,正正月初九,这一天是我的六十岁寿辰。相府里灯火阑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里院坐满了京中的皇亲国戚,王爵公侯,而三品以下更是只能坐到外院。
就连一直缠绵病榻的皇帝萧炎,竟然也拖着病体来给我贺寿。寿宴上,皇帝萧炎命太子萧明宇当场拜我为亚父,俨然有托孤之意。
次日早朝,大长公主萧清婉于蜀地就藩的旨意便颁布了下来。一时间,相府风光无限,朝堂上我再无对手。我更是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她赶赴蜀地的那天,满朝文武无一人给她送行,而我则早早在京郊她必经之路等待已久。
你是来看我笑话还是来向我炫耀你赢了的
她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孤冷高傲,坐在马车里冷声说道,竟是连面都不肯与我见上一见。
呵呵,想不到你我之间有朝一日竟到了相看两生厌的田地!我苦笑着说道。
我真后悔当年竟和你相知相爱,但愿下辈子你我永不相识!
冷冷的丢下这句话后,她便下令队伍开拔了!
咳咳咳……
马车渐渐远去,寒风里只剩下我的孤单身影。
相爷,你说你这是何必呢明知道长公主她恨你得紧!
管家老吴一边帮我拍打着后背,一边埋怨我道。
唉,或许这一别就再也看不到了,没想到她竟狠心至此,连见都不肯见我一面!
看着早已走远的车马,我满怀失落,不由得暗自吟道
一朝相识方相知,君念卿来卿不知。
秋风不解相思苦,君寻卿时卿拒之。
心结已结情难解,只叹鸳鸯各纷飞。
早知情爱乱人心,何若当初莫相识!
入冬后,一向身体强健的我身子骨却是越来越差了,为此,皇帝萧炎专门指派了御医常驻相府帮我调理身体。
而向来体弱的萧炎却是没能熬过这个寒冬,他走时留下遗诏,丧仪重简,着太子萧明宇克继大统,由我辅政,各地藩王公主无令不得进京奔丧!
京城的大雪掩盖不住风诡云涌的朝堂,也压不住各地蠢蠢欲动的藩王。只可惜,他们遇上了我,我以迅雷之势立即肃清朝堂,又将那几位不安份的藩王召回京都,之后又暗中命人掌握了他们各自的王府。至于她,我终究还是没有忍心对其下手,只是调了一支军队防范她。
我和太子亲自将大行皇帝萧炎送进了皇陵,和他的一生挚爱,萧明宇生母敬慈皇后合葬,他二人也实现了生同寢、死同穴的浪漫誓言!
上元佳节,新皇登基、改元昭明,一时间举国欢庆、万民同乐,新皇大赦天下。
然而我的身子骨却是愈来愈严重了,好在萧明宇在我的精心教育下,已经具备一个合格君主的资质了,剩下的就靠他自己去摸索了。
月末我到京郊玉京山三清观进香,观主玄云子和我是旧相识了,他见我身形消瘦,特意给我把了下脉。这一把确是令我大吃一惊,他说我的脉象不似身体有疾,反倒是像南疆一带的蛊毒。
回京后,我便未声张自己患蛊之事。只是秘密上折给新帝告之详情,然后便暗中谋划了起来。
三月初,蜀中传来羌人叛乱的消息。萧明宇派了三万精兵入蜀平叛,四月中旬叛乱平息,大军不日班师回朝。
萧明宇暗中从南疆请了位蛊师进京替我治病,那蛊师说我中了南疆三大奇蛊里的噬心蛊,能解此蛊之人极少,萧明宇再次派人进南疆寻找解蛊之人。
四月二十八,按惯例每年的这天,京中百姓都会到京郊药王宫祈福。此时的我已经被身体里的蛊虫折磨的不像人样了,于是新帝特意出官到京郊药王宫为我祈福!
和我猜想的一样,长公主萧婉清在这一天偷偷回了京师,并且潜入皇宫控制了御林军,靖安王萧明远起兵响应,包围了京师。
萧婉清带着羽林卫闯进了相府,她径直来到我房中,见我缠绵病榻的样子,她忍不住开怀大笑!
谢衡,想不到吧你终究还是败给了我!
婉儿,你为何要如此执迷不悟呢
我强撑起身体,面色沉重的看着她。
啍,我执迷不悟分明是你野心澎涨,企图独揽大权!萧清婉厉声喝道。
呵呵…咳咳…到现在你都还认为我是贪图权位之人咳咳…我要真是贪权之人,就不可能会让你回到蜀地去…咳咳…我苦笑道。
哈哈哈,要怪就怪你太过妇人之仁了,你要是让炎儿将我圈禁或是流放,我如今就不会站在这丞相府了!
看着此时疯狂的萧清婉,这个我深爱了多年的女人,此时却是让我感到十分的陌生。
咳咳…长公主殿下,收手吧!噗!!
此时的我已经是气若游丝之状,强忍着疼痛说最后一句话后,一口鲜血便从口里喷出,身体也随势倒了下去。见状,萧清婉显得略微有些慌张,忙问道
你…还好吗
呵呵,你这惺惺作态的样子给谁看呢噬心蛊!想不到你竟如此狠心呐…咳咳…
说罢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萧清婉一脸迷惑的看着我,而我此时躺在床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我心知大限将至,勉强睁开沉重的双眼看了看她:
早知……何若…当初…莫…相识…!
语毕,我只觉眼前一黑,再也感知不到任何事物了!
二
等再次睁开眼,我竟然回到了三十多年前,外出参学的这一天。
我出生于云州谢氏,以耕读之风传家,虽然朝堂上并没有身居高位的族人。但因为家族有外出参学的惯例,所以谢氏子弟遍布大江南北。许多达官显贵的幕僚里,都有我们谢氏子弟的身影,其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上一世,我就是到东海郡参学之时,结识的萧清婉和萧炎俩姐弟的。重来一世,我不想再和萧氏皇族有半点的联系,这一世我决定闭世不出。
家族里在云郡西麓青霞山脚有座山庄,有良田上千亩。因为位置偏远,族人都不愿意去管理山庄,于是我便主动跟族老们申请去管理山庄。
尽管有族老反对,奈何我大伯是当代族长,他巴之不得我离开家族,我自幼聪敏好学,品德言行更是上佳。在下任族长的竞选里,我是有很大的机率胜出的。
拜别父母后,我便只身一人去了青霞山庄。上一世我执掌相位十几载,把大夏治理的井然有序,这一世,管理一个小小的山庄,那还不是小事一桩!
不出半年,我就把庄里的那些欺上瞒下、为非作歹的下人一一摘除干净,换上了那些老实听话的。随后又将田亩和佃户一一核实记录,接着便是把庄规重新修订。
在我的一番整理下,当年在上交完族里规定的粮食外,还余下了一千多石粮食。次年我又带着周边村民开垦荒地荒山,并传授他们种植山地农作物和一些名贵药材的知识。
春去秋来,山庄里每年也就这俩个季节比较忙碌,其余时间我不是外出游玩,便是在庄上看书下棋,日子倒也快活。
我本想这一世就待在这庄上,逍遥自在的过活,直至老死。却不曾想,这一世她竟主动找了上来。
三
当二弟谢辞领着她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整个人霎时愣在了当场!
啪!
手中的茶杯不知觉间从手里脱落,随着茶杯掉在地上碎裂的声音传开,终于是打破了这死亡般的寂静!
上一世我和她的第一次相遇,她也似今天这般穿了一身淡黄色长裙。她那头乌黑的头发再配上她那倾国的容颜,足以迷倒万千男子,更何况她还有皇室身份的加持。
我没有再纠结她为何会出现在此,起身强装镇定的问谢辞道
老二,这位姑娘是谁呀
大哥,这位是当今圣上的孙女,吴王殿下的女儿永安郡主。谢辞一脸激动的介绍着。
哦,原来竟是郡主殿下,草民谢衡拜见郡主!
说着我俯身下拜,向其行了跪拜之礼。
其实像我这种士族嫡系子弟,除了当今天子和皇子王爷外,是可以不用行跪拜礼的,只需行拱手礼即可。然而重活一世,我不想再和她有任何的纠缠。
谢公子何必行此大礼,快快起来吧!
说着她便要来扶我,见状我当即腾得一下起身,她伸出的手尴尬的停在了半空。
郡主千金之躯,不知道来我这寒舍有何贵干
我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却只见其死死地盯着我看,神情略微显得有些激动。见萧清婉站在那半天都不发话,谢辞当即替其说道
大哥,郡主是陪同吴王殿下来我们云州视察民情的,最近正好在我们谢家做客。郡主听说你文采斐然,便想着来与你结交一番!
呃…是的!谢公子,我前几日拜读了你写的云江赋,只觉文中文词秀美,气势磅礴,便想着定要与你见上一面。听说你在这边的庄子里,这才拜托谢二公子带我来寻你!此时的萧清婉也回过了神来,跟我解释道。
原来如此,然而谢某不过一介草民,只不过是略通点文墨而已,恐怕得让郡主失望了!
谢公子何必自谦,本郡主说你的文章好,那必是极好的!
上一世我明明记得,她起初是最看不起我文人身份的,说是我写的文章太过粗俗,且杂乱无章。为何这一世却是两极反转,一时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她就这样在庄子里住了下来,为了跟她保持距离,她的衣食住行我都交给了二弟谢辞。每天天一亮,我就出门到田里巡察,跟田里的老农拉拉呱,直至太阳下山方回。晚上也是早早熄灯就寝,避免与她有过多的接触!后来我干脆直接上青霞山的道观里,和几位道士悟道打坐参习玄门术数。
饶是如此,她依旧死缠烂打的跟着我上山,用郡主的身份相要胁,使得观里的当家不得不让她住进了观里。
我本以为山上清苦的日子她待不了几天,却不料她竟甘之如饴。每天跟着观中的道长,先是从扫地洗碗开始学起,然后便是进山采药、开荒种地等。这一世的她和我上一世认识的她简直判若两人,要不是她也长了一张一模一样的脸,我都要怀疑她的身份了。
四
两个月后,吴王萧怀瑾巡察结束,她这才依依不舍的跟她爹回京复职去了。临走前,她将她随身配带的荷包送给了我,她离开后我转身就把荷包和她留下的一封信丢进了灶台里。
上一世,我和她姐弟二人结识,在她的举荐下我被吴王招进了府里,成为了吴王府的幕僚之一。
京城里的水很深,朝堂上派系林立,背地里又有诸位皇子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彼时太子东宫早就有了主子,嫡长子萧怀宇早在十年前就被立为了太子。
一开始老皇帝也是极力扶持太子,亲自教导他为君之道。然而随着太子萧怀宁的声望越来越大,处理政务也愈发的得心应手,老皇帝慌了,他怕太子夺权,更怕臣子推举太子上位。
于是乎他开始提防萧怀宇,一边暗自削减他的助力,一边在背地里给他使绊子。如此一来,就给了那些一直觊觎大位的皇子有了可乘之机。
很快萧怀宇纸就被陷害谋反,老皇帝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把太子押进了天牢,等案子审到一半时,天牢就传来了太子暴毙的消息。太子谋反案就这样不了不了之了,一国储君就这样冤死狱中,何其可笑!
我重生的时候,刚好是太子萧怀宇被害死的那年。太子萧怀宇死后,几位皇子更是争得头破血流。先是大皇子齐王萧怀文被刺客刺杀而亡,紧接着就是五皇子赵王坠马身亡、七皇子安王患疫病而死。
如此一来,加上二皇子早夭,老皇帝成年了的皇子就只剩下了三皇子秦王萧怀民、四皇子吴王萧怀谨、六皇子楚王萧怀亮、九皇子梁王萧怀德!
其中四皇子萧怀谨为人行事低调,从不争权站位,是众皇子里公认的老好好人。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他的伪装而已,毕竟上一世众皇子之争只有他笑到了最后。
前世,我直到他登上帝位后才反应过来,这位世人眼里的贤王,或许并不像表面这样。我暗中调查了一番,果然后期的楚王、梁王之争以及后来的三皇子秦王谋反,都有他的手笔。
也是直到此时我才明白,这位人畜无害最终获得帝位的吴王殿下,手段及心机都要比其他几位皇子高明的多。一上位,他就以雷霆手段,将朝堂上下清洗一空,就连边军统帅也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如此一来,朝堂上就空出来了大量的官职,而他也急需寒门士族的支持。我因为在潜邸时就已经跟随他,刚进入朝堂就给了我吏部侍郎的职位,负责官员的调度以及升迁考察。
一时间我成为了天子近臣,彼时的我才刚刚二十出头,正是意气风发,满怀壮志的年纪。因为我出身寒门,背后也不涉及任何势力,皇帝对我十分重视。经常把那些牵连较深、涉及到皇亲国戚的案件交给我处理。
而我也是兢兢业业,秉公处理好每一件差事。此外皇帝不仅重用我,还招募了几十个谢氏子弟入朝为官。我知道他这是要扶持新的士族,用来抗衡那些旧士族。
士族子弟虽然可以通过举荐或者是朝廷招募进入朝堂,但在此之前是需要通过吏部的考核的。考核通过后才会被委任官职。而我作为吏部侍郎,这考核也基本都是我在负责,像那些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都尊我为师,以我的门生自居。
因此前世有不少人上赶着巴结我、拉拢我,但我深知,我的这一切皆是天子所赐。他既然能赐予也能将其剥夺,因此我也从不攀附任何势力,也不屑恶拉帮结派之举。也正因为这样,皇帝对我很是放心。
只是后来看到他为了巩固皇权,不惜大开杀戒、甚至于是滥杀无辜。我便暗自生了隐退之意。皇帝见我有了退隐之心竟颁下旨意,将永安公主萧清婉许配给了我。
五
永安公主是皇帝的嫡长公主,深受宠爱,登基后连皇子都没有来得及册封就颁发了赐封她为公主的旨意。我当年也是因为她,才能进入吴王府,才能进入朝堂身居高位,因此我一直非常感激她。
她虽出身皇室,却与其他皇室成员大不相同。她心地善良,待人真诚,从来不以皇室身份压人,更难得的是还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再加上她那倾城之姿,先皇在世就对其喜爱的不得了,永安二字便是老皇帝亲自挑选册封的。
前世我入吴王府后,她经常找我讨论诗词歌赋,也时常请教我典籍文章,渐渐的我发觉我不知从何时开始,竟喜欢上了她。只是我自己深知身份低微,配不上她,所以一直未对她吐露心迹。另外再加上家里早就给我订下了一份亲事,所以我好把这份情感埋藏于心。
和我订下婚约的是青州大族崔家的女儿崔欣妍,其父与我父亲是至交好友。赐婚圣旨下来后,我心中确实有几分欢喜,但思考了片刻后我还是具实上疏,奏明了我已有婚约的事实。却不料奏折呈上去后,却是迟迟没有得到回复。
恰在此时,云州老家传来书信,说是崔家与我的婚约已经作废,来信说因为我和崔欣妍岁数悬殊太大,崔家怕耽误了我谢家繁衍子嗣,因此崔父主动前往谢家商讨两家婚约作废之事。
确实如信中所说,我与崔欣妍岁数相差太大,我十岁时她才出生。当年崔家夫人和我母亲同年生产,我母亲生下了我,崔夫人则是生下了一个女婴。两家于是便签下婚书订了亲。
然而崔家的那个女婴不久后便夭折了,后来两家便商定,等以后崔家再产下女婴,便是我未来的妻子。只是这一等,就等了十年之久。崔家一连几胎都是男婴,直到我十岁那年,崔家方才产下一个女婴,这个女婴也就是后来的崔欣妍。
我父亲因为与崔家的交情也就一直默许了这份婚约的存在,如今崔家主动选择退婚,父亲自然也就乐呵的在退婚书上签了字。毕竟此时我已经二十出头,族中与我同辈之人早就娶妻生子,而此时崔家女才十岁出头,属实是有些等不起了。
于是前世我与萧清婉顺利完婚,婚后我俩一直相敬如宾,毕竟她贵为皇室公主,是居:我虽官居尚书之位,但到底也还是臣。更何况我清楚的知道,萧清婉并不想嫁给我,她一直心悦的都是宁远伯府世子顾长枫。
宁远伯府顾家乃是京中五大世家之一,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纵使当年曾参与楚王与梁王的储君之争,事情败露后依然能从中抽身而出,可见其影响。
刚登上帝位的萧怀瑾自然不可能助长五大世家的势力,和他们联姻。萧清婉向来聪颖,自然也看透了这一层,否则也不会心甘情愿的嫁给我!
前世我因为喜欢她,甘愿成为皇家的一把利刃,率领新士族打压五大世家,成为了五大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后来皇帝萧怀谨立皇长子萧景为太子,而为了防止东宫一家独大,便册封萧清婉为皇嫡辅国永安公主,并特许其开府治世、入朝参政!
萧怀谨为吴王时,共育有五子三女,其中长女萧清婉,次子萧炎和四子萧尘为正妃刘氏所生。长子萧景、五子萧阳和次女为侧妃李氏所生,三子萧昂和三女为侧妃王氏所生。
正妃刘氏出身清流世家,与萧怀谨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婚后两人感情十分要好。然而因生产亏损了身子,早早就亡故了。萧怀谨一登基,就追封其为皇后,并上谥号贞德。
而萧景虽然是庶出,但其生母李氏却出自五大世家之首李氏。李氏一族人丁兴旺,在朝中为官者不计其数,势力庞大,萧景能登上太子之位也少不了李家的背后助力。萧怀谨也因忌惮李家,虽将萧景立为太子,却只是将其生母李氏封为贵妃,掌六宫之权。
萧炎和萧尘与萧清婉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前世的她一直和太子萧景在朝堂上分庭抗礼。而皇帝萧怀谨也一直在背后谋划清洗五大世家,所以一直在其背后默默给予支持!
而我为了助她打压太子,故意和她装出表情不和之像,以引来太子党的拉扰。我表面上谁也不支持,只做朝堂上的一位纯臣,但私下里却是对付五大世家的一柄暗器。
面对新士族的崛起,五大世家果然狗急跳墙起兵支持太子谋反,跳进了早就谋划好的圈套里。
五大世家的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萧景也在收押之后不久便畏罪自尽,太子之位也就一直空悬了下来。几位成年皇子皆封了王位,至于太子之位朝堂上也无人敢提,毕竟前太子叛乱刚刚才平息。
我因功在史部尚书之职上兼任空缺的兵部尚书之职,主管六部中最重要的两个部门,我也成为了新士族的门面代表。
我本以为收扰皇权后的萧怀谨会成为一代明君圣主,却不想为了皇权他胡乱猜忌、滥杀无辜。不仅将五大世家屠戮殆尽,甚至将刀口对准了各州府县的世家大族。皇帝将此事交给了萧清婉,而此时的萧清婉也因为权力带来的快感,渐渐的被萧怀谨蛊惑。
她开始对各地的世家大族进行清洗,只要是查出违法犯罪的,一律按重罪论处,为此她还成立了一个暗影卫的组织,用来暗中调查世家大族的罪证。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我也因为极力上谏,引得皇帝不满,被贬为了青州刺史。不久后,崔家作为青州世家大族之一,也成为了暗影卫的调查对象。
很快崔家就查出了侵占田亩,欺压百姓的行为,而崔家族长恰好是崔欣妍的父亲。我因两家的交情和父亲的哀求,向萧清婉替萧家求情。却不曾想,此举引来了萧清婉的大怒,下令着重处置崔家。
好在后面经我极力从中周旋,只是将崔氏族长和几位族老收押问斩,对于其余族人,不予追责,然而此事也成为了我和萧清婉感情破烈的导火索。
对世家大族的清洗,表面上看虽然对百姓,对皇权都是有利的,但却太过急功近利。大夏百分之六十的官员皆出自各地世家,如此一来不仅全国上下大小官员陷入恐慌,就连后续朝廷新官员的选拔也陷入困境,造成无人报名之险境。
恰好南方黎国见我夏朝朝野动荡不止,率军二十万进攻大夏靖安府。边境太平久了,守关边军的战力也直线下降。面对南黎的进攻,大夏军队连连败退,不过月余便有十座城池沦陷!
直至此时,皇帝才不得不停了对世家的清洗,集中精力研究御敌之策。青州因与南黎相近,朝廷下令将我恢复原职,并命我集结兵马火速支援靖安府。得到诏令后,我一边清点附近府县的兵马,一边令各府县下发募兵告示,火速招兵。与此同时赵王萧尘也被朝廷任命为镇南大将军,率领精兵五万南下御敌。
在我和萧尘率领的两路大军的夹击下,很快就将沦陷的城池夺了回来,大军也在不久后打进了南黎国境,很快南黎就派出使臣求和。
然而皇帝萧怀谨和朝中一些重臣却拒绝南黎的议和,一个劲的想将南黎灭国。我深知此时的夏朝,只有议和才是上上之策。南黎立国百年,底蕴雄厚。若是其集结境内全部兵力与夏军背水一战,那么我军绝无求胜之路。
更何况西边还有羌国虎视眈眈,若是其在此时选择犯边,那么夏朝腹背受敌,定有亡国之风险。遂即我将其中利害上奏皇帝,希望其答应南黎的议合请求。却不想等来的依旧是开战,因为萧尘本就好战,大军胜利后他就一直率年追击,一连夺下南黎数十城!
因此皇帝认为我的言论是无稽之谈,在我继续拒绝出兵之后,他直接下令将我押回京城关进了大理寺牢中。
然而我只在牢中待了半月,南境就任来了兵败的消息,而西境羌国果然如我所料趁机入侵。北境也在此时传来雪灾。霎时间朝野上下深受震动,皇帝萧怀谨也终于悔悟过来,将我从牢里放出,并任命我为尚书令,管辖六部。
此时的我也早已看出萧怀谨除了腹黑阴险,狂妄自大外,毫无一丝为君之姿。我也于此后开始暗自筹划为夏朝另觅一位明君。
为了御敌抗灾,萧怀谨不得不重新启用被打压清洗的世家大族,此前他所做的一切也算是功亏一篑。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边境南黎和西羌才被夏军打退,夏朝的灭国风险也才就此消除。
只是此时的夏国,国库亏损,国力也大打折扣。皇帝萧怀瑾也经此一疫,彻底躺平,几乎不在参与朝中政事,直接放权让萧清婉和一众皇子入朝参政。
因此朝中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萧清婉为首的皇亲国戚,一派则是由我带领的各部官员。我俩虽然是夫妻,却往往在政事上意见相佐,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有名无实的夫妻,我也搬离了公主府,另立门庭。
在之后的立储一事上,我推举温文儒雅的周王萧炎,而她则是看重能争擅战的赵王萧尘,为此我俩没少发生争吵。
不久后,我父亲病重。临终前他将一个女子托付给我,让我帮她找个好婆家。而此女子竟然就是曾经和我有过婚约的,崔家女儿崔欣妍。
原来当年崔家被清算后,父亲暗中将崔家的几个儿女带回云州安置,父亲一生常常因为没有闺女而感失落,于是便将崔欣妍认作义女,养在膝下。
父亲病故后,我依制在老家为其守孝三年。三年期满,皇帝就迫不及待的召我回京。毕竟京中没我,就让萧清婉一家独大了,深谙权衡之道的皇帝当然不想看到此幕。
当时家中二弟三弟皆在外地做官,崔家几个儿子又已成家。我只好将崔欣妍带回京,寻找合适机会帮她找个夫家。
不曾想,我的此举却被萧清婉误认为我有纳妾的想法,对我渐生恨意。不久后,我与崔欣妍的谣言在京中四起,我与萧清婉的婚姻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皇帝下令我和她和离,为了能立足于朝堂,也为了我心中的大计,我不得不和她和离。我深知,我和她都是皇帝萧怀瑾制衡朝堂的棋子而已,指不定哪天就被他放弃了!
于是我暗中培植势力,试图扶周王萧炎上位。至于我为何会选周炎,则是因为大夏需要一位明辩是非,眼光长远的治世仁君,而周炎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随着我和萧清婉对于储君人选的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我敏锐的查觉到萧怀瑾已经在暗中对我出手。为了麻痹他,我直接在府中装病不出,以养病为由请辞尚书令之职。萧怀瑾欣然应允,还派了几名御医入府为我诊治,我又如何不知他这是监视我。
正当一切局势都对我不利之时,赵王萧尘却在率军平匪时,染上疫病不治身亡。如此一来,萧清婉也不得不转头支持萧炎上位太子储君。
只是她想不到,平日里对她宠爱有加的父皇,会为了防止太子萧炎势力过大而对她出手。很快她就被剥夺了参政权力,幽禁在了公主府!
将我俩都从朝堂清除后,他就开始打压太子萧炎,扶持三皇子齐王赵昂与其抗衡。让皇帝萧怀瑾想不到的是,他一直认为乖巧听话的三皇子赵昂也像他一样心机深沉,心狠手辣。
齐王赵昂在获得京中兵权之后,马上就发动了兵变包围了皇宫,逼迫萧怀瑾让位。正当齐王赵昂以为胜券在握之时,我的出现彻底的打破了他的皇帝梦。
我执掌吏部、兵部近十年,又在尚书令上待了数年。朝野上下都有我的亲信和耳目,而齐王赵昂的谋反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他怎么也想不到,他费尽心思发动的宫变到头来却成了他人的嫁衣。
次日,皇宫里便颁出旨意:齐王以谋反之罪,流放圈禁。其余参与者,一律处死。此外皇帝萧怀瑾身体抱恙,由太子萧炎监国,而我也官复原职,萧清婉也解除了幽禁。
此时的我心里还是喜欢着她的,当初的和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正当我想找她道名其中原由,向她道歉企求她的原谅之时。她竟然为了一个参与齐王谋反案的男人,进宫向太子萧炎求情。而此人也正是她此前一直心悦的宁远伯府世子,顾长风!
六
在萧清婉的极力求情和担保下,顾长风免去了死刑,罚没到公主府成为了一个奴隶!只是进了公主府后,他干的却是只有公主近侍才能做的活,我也因此再没有了和萧清婉重归于好的想法。
一年后,萧怀瑾下诏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萧炎,萧炎上位后改年号为文兴。而我也被封为了上柱国,兼领丞相之职。萧清婉也获得了镇国长公主的称号。
萧炎上位后,和我想的一样,励精图治,勤政治国。他同样也想打压那些世家大族,毕竟他们在地方上的权力太大。不加以制止的话,迟早会影响夏朝的统治。和萧怀瑾强硬的手段不一样的是,萧炎的方法就好了很多。
他一边暗自命令地方官员对境内的世家大族加以打压,面对违法犯罪者绝不姑息。一边拨发资金,在各府县设立书院和学堂,让普通百姓的孩子也进入学堂念书,如此一来,以后朝廷选拔官员就不需要在世家大族中挑选。
为了支持萧炎的这一政策,我辞去了丞相之职,改任太学令一职。出京游走于各州府县的书院、学堂、一边讲学一边为朝廷选拔优质人才。
我离京后,朝堂上便由萧清婉在一旁协助萧炎处理朝政。只是萧清婉的处事方式有些过于激烈,和萧炎循序渐进的处事方法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此对于一些政事,俩人也经常发生争执。
文兴九年,萧清婉于京郊国安寺上香祈福时,遭遇刺客。好在侍卫有所发觉,其并未受到伤害。我也正好在此时回京复职,闻听她遇刺的消息后,我马不停蹄的赶到公主府探望。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她和顾长风在饮酒作乐,看着二人有说有笑的样子,我心中竟涌起一股醋意。
我将给她准备的礼品交给公主府侍女后,便失落的离开了,心中对她的歉意也在此刻荡然无存。只是不久后,我却又不得不有求于她!
几天后,大理寺便查出了刺杀萧清婉的背后元凶。我怎么也想不到,背后凶手竟然是广平候罗晋的夫人姜欣妍!
当年姜欣妍随我入京之后,京中关于我和她的谣言频出,为了制止谣言,我便为其挑选了还是广平候府世子的罗晋为夫,我备了十里红妆送其出嫁,心想总算完成了父亲的嘱托!
却不想她一直对其父当年被处死的事怀恨于心,而萧清婉作为当年的主审,自然就成为了报复对象!很快广平侯府全府人员就被投进了诏犾,只等大理寺审讯定罪。
碍于父亲临终时将崔欣妍托付给我,以及我将其视作亲妹之情,我终究还是去了公主府,求其高抬贵手放过崔欣妍,毕竟当年她下令处死崔父时,此事确有不妥。崔父虽为崔氏族长,但对族内子弟违法犯罪之行为实无所知。
却不料,她不仅连面都不让我见,甚至还让府兵将我驱逐出府。过了几日,大理寺便传来了崔欣妍于狱中自尽的消息。我依稀还记得,我去狱中探望她,临别之际她对我说的谢衡哥,你多保重身体!
却不想那一别竟成为了永别,站在为官的角度上,她犯了重罪本就是取死之道。可站在平常人的角度上,她也是我的义妹啊。
之后在我担保下广平候府只是被罚了两年的俸禄。站在崔欣妍的墓前,我感到深深的自责。我不恨任何人,只恨自己没早早发觉她心中的仇恨,若是早些知道,好好引导,或许就不会有今日!
崔欣妍的死似乎将我和萧清婉之间仅剩的情谊也斩断了,此后她便一直好像在与我唱反调。朝堂上只要是我提出或者是支持的事,她总是反对。时间长了,我也不想和她争辩,转身到皇宫里教导皇子公主。
比起夏朝前几任君主萧炎是最贤明的一位,皇子公主的数量也是最多的一位。前世直到他驾崩,足足有二十位皇子和二十五位公主长大成人,这还没算夭折早亡的。
上一世,我也真的算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了,上到朝廷官员、皇子公主,下到民间百姓,都有我的学生门人。因此我虽然远离朝堂,但在后来和萧清婉的斗争中仍是胜她一筹。
文兴十九年,萧炎大病了一场后,身体就大不如前了。我不得不又回到了朝中帮他处理朝政,和他爹不同,他十分信可我。也正因为这份信任,我才一直竭立辅佐他。
在立储上,我再一次和萧清婉产生了分歧。她看好二皇子安王萧明远,而我则是更看好酷似萧炎的大皇子萧明宇。萧炎和我一样,也认为萧明宇有为君之姿。
次年,萧明宇被册封为东宫太子,参与政事决策。因为有我的支持和保护,面对萧清婉的各种手段,萧明宇依旧是稳坐太子之位。
前世萧炎驾崩后,萧明宇仍旧是一个勤政爱民,眼光长远的明主圣君。前世我被人暗害中了噬心蛊,此后发生的一切便都在他的谋划中。
彼时萧清婉和萧明远虽占据了京城,却不曾想过,这正中了萧明宇的瓮中捉鳖之计。可惜前世我死于蛊毒,不知道当看到萧明宇带兵回京平叛时,萧清婉是何感想。
七
重活一世,我再也不想卷入朝堂的尔虞我诈和明争暗斗了。这一世,我只想做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百姓。所以面对萧清婉的招揽,我直接将其投入了火中。
这一世,依然是吴王萧怀瑾坐上帝位,只是和前世不冋的是,这一世萧清婉竟被封为皇亲辅国永安长公主。我分明记得前世她只是被封为辅国公主,而非长公主。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这一世说什么我也不愿再入朝做官了!哪怕是后来,萧清婉邀请我入京,我直接拒绝了。重活一世,我不想和她再有任何的牵扯。
当她再一次来到青霞山庄,亲自以公主之名招我入朝做官。遭到我的再次拒绝后,她竟然想将我绑到京城!惊诧之余也不得不让我怀疑,其是否也和我一样重生了。
果然,在我的数次测试下,她真的和我一样重生了。原来上一世我死后不久,萧明宇便带军反围了京城,顾长风见大势已去,竟然将萧明远斩杀,然后又绑了萧清婉将其送给萧明宇,用以投诚。
只不过后来顾长风终是死于萧明宇刀下,直到此时萧清婉才知道她这个平日里看起来老实本分的侄子丝毫不逊色于其弟萧炎。
前世,萧明宇并未为难她,只将她囚禁在公主府。只是作为失败者的她却是在侮恨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晚,她跟我说,前世她从未想过要我的命。她只是命人在我的饭菜中投入会使人身体衰弱的药物,至于噬心蛊是顾长风背着她弄的。
其实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上一世的爱恨情仇就让他随风而去吧。这一世,我对她,无恨亦无爱!
次日一早,伴着朦朦天际,我悄悄的离开了青霞山庄,这一世我只想做一个闲云野鹤!
这一世我的那个小未婚妻,想来也有十多岁了吧,愿她这一世幸福安康,家庭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