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极速送餐
大晋朝长安,酉时三刻,朱雀街的青石板被落日染成琥珀色。胡杨怀抱着朱漆食盒,在巷道里七拐八绕,鞋底的青铜鼎纹章若隐若现。这枚纹章是他十三岁时在破庙偶然所得,当时指尖刚触到残像下的石板,便有一道金光钻入掌心,此后便发觉自己脚力惊人,寻常脚夫需半个时辰的路,他竟能压缩在一盏茶功夫。
怀中的怀表滴答作响,那是柳府千金赏的碎银换的,表盘上刻着寸阴是竞四字。胡杨盯着指针,忽然在巷口收势,从怀里掏出块猪油膏抹在鞋底——这是他自创的滑油步,能借着力道在青石板上溜出丈许。路过米铺时,他侧身避过挑夫,食盒却不慎擦到米袋,白米倾泻间,他足尖轻点,竟踩着米粒向前疾冲,那些米粒落地时竟排成整齐的直线。
柳府朱漆门前,铜环叩响的刹那,胡杨听见院内传来古琴声,正是《阳关三叠》。开门的丫鬟接过食盒,檀木盒盖掀开的瞬间,蒸腾的热气中裹着梅子酒香——他特意让醉仙居用暖炉煨着食盒,糖醋排骨的酱汁还在瓷盘里轻轻颤动。
这排骨……丫鬟惊叹间,廊下的琴声戛然而止。月白襦裙的女子款步而来,羊脂玉坠在腰间晃出细碎光影,正是慕容家嫡女慕容晴。她指尖抚过扇面青花,忽然抬眸,眼尾的丹砂痣在暮色中妖冶如血:胡小哥这‘踏风步’倒是得了几分食神真传,只是……
折扇哗地展开,扇骨处隐约可见金丝绣的饕餮纹。胡杨瞳孔骤缩,只见画中鲤鱼摆尾,墨色水痕竟凝成实质,破空而来时带起凛冽风声。他本能地旋身,食盒在怀中划出半圆,汤汁竟在盒内凝成琥珀状,险险避过这一击。水痕擦过耳际,在砖墙上蚀刻出三寸深的沟壑,露出里面藏着的半片青铜镜——那是食楼早年埋下的监听器。
慕容小姐好手段。胡杨垂眸,装出惶恐模样,却在袖中捏紧了一枚银针。这银针浸过韭菜汁,正是玄术的克星。慕容晴却忽然轻笑,折扇掩住半张脸:明日卯时,醉仙居三楼,胡小哥可敢来赴个早茶话音未落,她转身时袖中飘落半片金叶子,上面用朱砂写着食楼二字。
第二章
巅峰时刻
三日后,胡氏外卖的杏黄旗在朱雀街高高扬起。胡杨站在二楼,看着底下穿梭的脚夫,每人腰间都挂着刻有胡字的竹牌,牌内藏着他用糯米浆调和的食气符,可保食物半个时辰不凉。柜台后,账房先生拨着算盘,声音里带着喜气:胡老板,今日流水已过百两,醉仙居的王掌柜说,要给咱们供独家菜色呢!
正说着,门口传来骚动。胡杨抬眼,见慕容晴身着茜纱裙,在八个婢女簇拥下款步而入。她手中仍是那把鎏金折扇,却在扇柄处多了枚红宝石,正是食楼楼主赏赐的食魂珠。胡老板好气派。她扫过满堂宾客,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食气为天匾额上,听说你寻到了食神秘典
胡杨擦着桌子的手顿了顿,面上却笑道:慕容小姐说笑了,在下不过是个粗人,哪懂什么秘典。慕容晴忽然凑近,玉兰香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别装了,城西破庙的火,我父亲当年没找到的东西,你以为能藏得住
这话如重锤击心,胡杨险些捏碎手中茶盏。八岁那年的大火,老庙祝将他推进密道前,曾往他怀里塞了块烧得通红的纹章,那灼痛至今记忆犹新。他定了定神,从柜台下取出个食盒:慕容小姐既然来了,尝尝在下新创的‘乾坤烧卖’如何
烧卖掀开的瞬间,蒸汽中浮出八卦图案。慕容晴挑眉,用银筷夹起一个,却见烧卖皮薄如蝉翼,里面竟包着八种馅料,每咬一口,滋味便轮转一次。食气·八门她失声,这是失传已久的食气分脉术,需精准控制八种食材的食气走向。胡杨微笑:慕容小姐见多识广,这烧卖便当是在下的拜师礼了。
慕容晴盯着他,忽然展颜一笑:好个拜师礼。三日后,朱雀桥头,咱们来场‘食气竞速’如何输的人,要交出一样最珍贵的东西。她说着,指尖在食盒上轻轻一划,竟留下道血痕——那是食楼的血契术,若违约,食气便会逆流攻心。
第三章
秘火焚心
慕容府密室,烛火在青铜鼎前摇曳。胡杨盯着鼎中漂浮的秘典,金丝银线绣的字迹在火光中明灭不定。慕容晴站在他身后,罗裙下摆沾着夜露,显然刚从某处暗桩回来:只给你半炷香时间。
书页翻动间,胡杨忽然浑身一震。第二十三页上,赫然画着与他掌心
identical
的纹章,旁边注着:食鼎传人,可通天地食气,然需以心为引,以血为祭。他想起这些日子送餐时,偶尔能看见食物上漂浮的金色纹路,原来那便是食气的具象化。
看完了吗慕容晴的声音带着不耐,却在转身时踉跄了一下。胡杨这才注意到她袖口渗着血,显然方才与人交手。秘典突然无风自动,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食神鼎碎裂的图案,旁边写着:四象归位,食神降世,若违天道,必遭反噬。
小心!胡杨忽然伸手,将慕容晴推开。一道幽蓝火焰从房梁射下,正是食楼的食魂火,专烧食气者的精元。他本能地举起食盒抵挡,却见盒中残余的烧卖突然爆发出金光,竟将火焰压了回去。慕容晴趁机挥扇,水龙破土而出,浇灭余火。
你怎么会……她盯着胡杨掌心的纹章,眼中闪过复杂神色,当年父亲说,纹章认主后,传人会有‘食气共鸣’之能,看来是真的。胡杨按住狂跳的心脏,只觉丹田处有热流翻涌,那些在秘典上看过的文字,竟自动在脑海中流转。
密室之外,突然传来铜锣声。慕容晴脸色大变:是食楼的‘催命锣’,他们来了!她抓起秘典,塞给胡杨一块碎玉:从密道走,去城西菜棚找刘叔,他有办法带你出城!胡杨却摇头,将纹章按在青铜鼎上,刹那间,鼎身浮现出完整的食神虚影,虚影手中托着的,正是他梦中见过的破庙残像。
原来……一切都是注定的。他低语,食气顺着纹路涌入四肢,竟在指尖凝聚出一枚米粒大小的金色光点。慕容晴见状,忽然咬破舌尖,在扇面画出血符:不管你要做什么,快!我撑不了多久了!
第四章
黄粱惊梦
醉仙居废墟,胡杨跪在掌柜身边,老人手中紧攥着半块木牌,上面用鲜血写着食楼二字。他合上老人眼帘,忽闻身后风铃作响,十二只铜铃在空中摆出北斗阵型,正是食楼催命十二响。
鼎传人,果然命硬。灰衣人从阴影中走出,弯刀在月光下泛着青芒,楼主说了,留你全尸,纹章带走。话音未落,铜铃齐震,胡杨只觉头骨欲裂,喉间腥甜,竟喷出一口血。他踉跄着后退,撞翻残桌上的酒坛,却见酒液落地时竟凝成冰晶——这是食楼的冻魂铃,能冻结食气者的血脉。
弯刀破空而来,胡杨本能地侧身,却听见咔嚓一声,自己的肩胛骨竟被震得骨裂。他咬碎口中藏着的姜片——这是刘叔给的醒神姜,含着能短暂压制食气逆流。果然,舌尖辛辣传来,眼前的铜铃虚影竟淡了几分。
食气·散!他大吼一声,将体内杂气逼出,那些连日来送过的包子、粥汤、糕点的食气,竟化作万千光点,撞向铜铃阵。灰衣人惊呼:你竟敢用凡食之气破阵!话音未落,光点已将铜铃震得东倒西歪,胡杨趁机抓起半块门板,砸向对方面门,趁其躲避时,纵身跃入河中。
河水冰冷刺骨,胡杨却不敢停留,他顺着水流漂了三里,才在下游爬上岸。怀中的碎玉忽然发热,照出一行小字:卯时三刻,破庙见。他抬头望向天际,启明星已在东方闪烁,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竟已是五更天。
破庙内,慕容晴蜷缩在食神残像下,脸色苍白如纸。她面前摆着三个食盒,分别装着热粥、伤药和一套乞丐服。换上。她哑着嗓子,食楼在全城搜捕你,只有扮成乞丐,才能避开他们的‘食气追踪术’。胡杨这才注意到她袖口的血已经凝固,凝成诡异的黑色——那是中了食楼腐骨咒的征兆。
你……他刚要开口,慕容晴却摆手:别问了,先活下来再说。从今天起,你就是城西的小叫花子‘阿福’,而我……她惨然一笑,是来破庙施舍的善人。说着,她从发间取下金步摇,换了根荆钗,罗裙也换成了粗布衣裳,竟真的化作寻常民女模样。
胡杨换上乞丐服,忽然摸到衣袋里有块硬饼,咬开后发现里面藏着半粒药丸。慕容晴见他疑惑,轻声道:是‘避息丹’,能掩盖食气波动。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食气,否则……她没说完,却指了指自己的手腕,那里缠着根红绳,绳上串着九枚铜铃——正是食楼用来控制手下的九命铃。
第五章
乞儿军师
城东破庙,正午的阳光透过瓦缝,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小石头蹲在胡杨身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长安地图:胡哥,城西菜棚能搞到烂菜叶,城南米铺每天申时会倒米糠,城北……
停。胡杨打断他,往嘴里塞了口冷粥——这是用馊饭熬的,却被他用食气提炼出了米香,咱们不捡垃圾,咱们要‘收泔水’。小石头瞪大眼:收泔水那多臭啊!胡杨轻笑,从怀里掏出个陶罐,里面装着他昨夜提炼的残食气,呈灰黑色,却隐约有光泽:臭这可是宝贝,能救人的宝贝。
三日后,破庙门口支起了一口大锅。胡杨戴着斗笠,指挥着十几个乞丐,将各家各户的泔水倒入锅中,用竹筛过滤。围观的百姓掩鼻而过,却见一个瘸腿乞丐喝了碗过滤后的汤,竟当场能站起来走路——那是胡杨在汤里加了从猪骨泔水中提炼的健骨气。
真神了!人群中发出惊呼,越来越多人围过来,就连路过的轿夫也停下脚步。胡杨趁机拿出观音土饼,表面撒着从菜帮子里提炼的清肠气:尝尝,管饱还治病。一位老妇人咬了口,忽然老泪纵横:这味道……像我年轻时吃的麦饼……
就在这时,一顶青竹轿停在破庙前。帘子掀开,露出李公子苍白的脸:听闻此处有位奇人,能化腐朽为神奇,可是真的胡杨抬头,看见他腰间挂着的和田玉佩,正是那日在柳府见过的。他装傻充愣:啥奇人,就是个要饭的,公子要是可怜我们,赏点碎银吧。
李公子却摆手,示意随从退下,低声道:不瞒先生,我中了食楼的‘百日食毒’,如今已是第七十三日,若无解药,必死无疑。听闻先生能提炼杂气,特来求助。胡杨挑眉,装作听不懂:食楼那是啥楼比醉仙居的包子还好吃李公子急了,从怀中掏出半块令牌,上面刻着大梁遗民四字:先生可知,三十年前,大梁国便是因食楼垄断食气而亡
胡杨心中震动,他曾在秘典残页中见过类似记载,却没想到竟能从李公子口中得到证实。他收起玩笑之色,从陶罐中取出一枚黑色药丸:这是用七十二种残食气炼的‘百毒散’,公子且试试。李公子接过药丸,刚放进嘴里,便觉一股热流从丹田升起,多年来堵在胸口的闷气竟消散了大半。
先生大恩,李某没齿难忘。他跪地叩首,若有需要,李某愿赴汤蹈火!胡杨扶起他,目光投向远处的晴雨楼:别的不敢劳烦,公子且帮我打听件事——慕容晴,她到底是什么人
第六章
菜棚玄机
城西菜棚,卯时的露水还凝在菜叶上。刘叔掀开草帘,露出菜窖入口时,胡杨注意到他袖口绣着的麦穗图案——那是大梁国御膳房的标志。菜窖内湿气重,石墙上的符文被苔藓覆盖,却仍能看出食气通脉四个古篆。
data-fanqie-type=pay_tag>
老东家临终前说,这是大梁皇室秘辛。刘叔用油纸包着《野菜谱》,油纸散发着艾草香,当年梁武帝为抗衡食楼,命人在长安地下埋了七十二处食气眼,用百姓炊火气滋养,可惜……他声音哽咽,胡杨这才发现老人拇指残缺,正是被食楼刑具所伤。
慕容晴摸着石墙上的北斗图,指尖在天权位停顿:这里对应的,是不是慕容府的胭脂井我小时候曾在井里见过青铜刻纹。刘叔点头:正是,那井直通食神祠遗址,当年梁帝想借此重塑食神鼎,却被食楼破坏。
胡杨忽然想起秘典中地脉食气,生于烟火的记载,抓起一把带泥的萝卜,运转食气时,竟看见泥土中缠绕着细如发丝的金色脉络。那些脉络相互交织,形成一张覆盖整个长安的网络,而菜棚下方,正是其中最密集的节点。
刘叔,这些菜……他指着叶面的光斑,是用各家厨余的杂气浇灌的吧刘叔惊得后退半步:胡老板果然慧眼,老东家说过,只有真正的鼎传人,才能看见食气脉络。您看这香葱——他掐断一根葱,断口处竟渗出淡金色汁液,这是用百家熬汤的残气养的,虽不能飞天,却能治百病。
慕容晴忽然按住胡杨手腕,他这才惊觉自己掌心纹章正在发烫,与石墙上的符文产生共鸣。墙缝中渗出细沙,在地上堆成食神鼎的形状,鼎中隐约可见顺民者昌四字。远处传来梆子声,已是卯时三刻,胡杨想起慕容晴袖口的腐骨咒,从怀中掏出半颗百毒散:刘叔,劳烦您帮我炼一味药,用菜棚的杂气做药引……
第七章
乞儿食堂
破庙院内,百余名乞丐排成三列,每人手中捧着粗陶碗。胡杨站在锅前,用柳木勺搅动粥汤,那些泔水中提炼的残肉气、菜帮气、米糠气,在沸汤中化作七彩光点,如星子般沉浮。小石头举着木牌跑过:胡哥,李公子带了个大夫来!
来人正是太医院的王太医,他捏着胡子凑近锅边,忽然瞳孔骤缩:这、这是‘万应汤’传说中汇聚百种食气的圣品胡杨装傻:大夫说啥呢,就是泔水粥呗。王太医却扑通跪下:小人曾在太医院典籍中见过记载,当年医圣孙思邈曾用此汤救活瘟疫患者,没想到今日得见!
李公子扶着老妇人走来,胡杨认出她是城东卖花的张婆婆,此刻却满脸紫斑,显然中了食毒。他盛了碗粥,趁人不注意,用指尖点入一丝金气——那是从食神鼎残像中引出的本源食气。张婆婆喝完,竟咳出一块黑色痰块,里面裹着半枚食楼的毒饭团。
食楼!王太医惊呼,当年先皇就是被这‘毒饭团’坏了心肺……他忽然意识到失言,慌忙掩口。胡杨却递给他一碗粥:医者仁心,王太医若想救更多人,便把这粥的方子传开吧,就说……是食神托梦。
暮色四合时,破庙来了个不速之客。灰衣小头目蒙着脸,怀里抱着个昏迷的少女:求、求胡宗师救她,她是我妹妹,被食楼抓去炼‘食心咒’……胡杨掀开少女衣袖,只见她腕间刻着食楼的心字烙印,心脏处缠绕着黑色食气,竟与慕容晴体内的腐骨咒同源。
小石头,去把慕容小姐请来。胡杨低声吩咐,转而对灰衣人说,你妹妹中的是‘双生咒’,需用至亲的食气为引才能解。你可敢……灰衣人咬牙:只要能救她,在下万死不辞!胡杨点头,取出观音土饼,在饼中混入两人的血液,运转食气时,竟看见两股食气在饼中纠缠,最终化作纯白光晕。
少女醒来时,灰衣人已晕倒在旁。胡杨将饼渣撒在破庙食神像前,忽然听见石像发出轻微震动,底座裂缝中渗出金色液体,正是传说中的食神涎。慕容晴赶到时,正看见胡杨用金液涂抹灰衣人的伤口,那些伤口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你不要命了她按住他手腕,食神涎可遇不可求,你竟用来救人胡杨轻笑:食神若连救人都不肯,还算什么食神他看着慕容晴袖口的黑咒,忽然握住她手,将剩余的金液滴在咒文上,只见黑咒如冰雪遇阳,渐渐消退。慕容晴浑身一颤,别过脸去:谁要你救……
第八章
夜探晴雨楼
子时三刻,晴雨楼后厨的烟囱冒出淡淡青烟。胡杨贴着瓦面爬行,听见下面传来争吵声:楼主说了,祭典要用童男童女血,你竟敢私藏!那些孩子都是良民,我……我下不了手!是慕容晴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颤抖。
他掀起瓦片,只见慕容晴被绑在石柱上,面前站着个疤面男人,正是食楼左使。她鬓发散乱,罗裙撕破半幅,露出肩头的朱砂痣——那是慕容家女眷的标志,却被疤面男人用匕首抵住:慕容晴,别以为楼主宠你,就敢坏规矩。当年你父亲可是亲手杀了破庙三十七口人,你以为你能逃得过因果
胡杨浑身血液凝固,耳边响起老庙祝临终前的惨叫。他摸出怀中的韭菜银针,却见慕容晴忽然冷笑:我父亲他不过是食楼的一条狗,当年破庙的纹章,根本不在老庙祝手里!疤面男人愣住:你说什么
纹章在那个小乞丐手里,可惜你们永远找不到他了。慕容晴勾起嘴角,眼中闪过狠厉,而我,早就把真正的碎片藏在了……她忽然剧烈咳嗽,鲜血溅在疤面男人手上,那血竟带着蚀骨的毒性,瞬间将男人手背灼出水泡。
胡杨趁机射出银针,正中男人后心。他翻身跃下,割断绑住慕容晴的绳子,却见她胸前衣襟已被血浸透,露出里面戴着的银锁——锁上刻着平安二字,正是他小时候在破庙见过的款式。你……他震惊失语,慕容晴却按住他嘴,往他怀里塞了个油纸包:别问,快走!丑时前必须赶到食神祠!
两人从密道逃出时,胡杨看见密道墙壁上刻着无数名字,都是慕容家历代为食楼卖命的族人。慕容晴摸着墙面,声音低沉:我母亲临死前告诉我,慕容家本姓梁,是大梁皇室旁支,当年为了卧底食楼,才改姓慕容……她没说完,忽闻远处传来十二声铜铃,正是食楼楼主驾到。
拿着这个!她将银锁塞给胡杨,锁内竟藏着半块碎片,卯时三刻,用你的血滴在食神眼,就能打开地宫入口。别管我,快走!胡杨咬牙,在她额头轻轻一吻:等我回来,带你去吃真正的糖醋排骨。说完,他展开踏风步,消失在夜色中,身后传来慕容晴的低笑,带着释然与悲凉。
第九章
碎片迷局
食神祠地宫,胡杨举着火折子,照亮墙上的壁画。壁画描绘着大梁皇帝与食神对话的场景,食神手中托着鼎,鼎下有万千百姓炊烟。他将银锁碎片与纹章贴合,忽然听见石壁轰鸣,露出一间密室,室内石台上放着另外两块碎片,分别刻着民与天二字。
原来四块碎片合起来,是‘民以食为天’。他低语,将碎片依次嵌入石台,刹那间,四道光芒冲天而起,在地面投射出完整的食神鼎图案。鼎中飞出一张残卷,正是秘典缺失的最后三页,上面写着:鼎传现世,需集四方烟火,化千万食气为一剑,斩尽世间不公。
胡杨刚读完,便听见地面传来脚步声。他迅速藏好碎片,却见李公子带着王太医等人赶来,每人手中都提着食盒:胡宗师,百姓们听说您要祭鼎,纷纷送来自家饭菜,说是要助您一臂之力!胡杨掀开食盒,只见里面有馒头、饺子、粽子、汤圆,每一样都带着百姓的体温与祈愿,食气凝聚成七彩祥云,在室内飘荡。
好!他振臂高呼,今日,我等便以人间烟火为兵,斩破食楼的千年阴霾!说着,他将所有食盒倒入鼎中,运转秘典最高心法,那些食物竟化作万千光箭,悬浮在空中。李公子见状,跪地叩首:大梁遗民,今日终于等到这一天!
与此同时,慕容府内,慕容晴被押到楼主面前。楼主把玩着她的银锁,忽然冷笑:原来你就是当年漏网的梁国公主可惜啊,胡杨此刻正在地宫,等着他的,是我专门为鼎传人准备的‘万鬼食气阵’!慕容晴瞪大双眼,想要挣扎,却被锁魂铃制住,只能眼睁睁看着楼主带着碎片离去。
第十章
杂气逆袭
祭典当日,食神祠外人山人海。胡杨混在乞丐队伍中,看着台上的十二具尸体,每具尸体心口都插着刻有食楼标志的铜铃。楼主身着黑袍,站在鼎前,手中握着慕容晴的碎片:诸位,今日食神降世,从此天下食气尽归食楼!
百姓们面面相觑,却有不少人暗中捏紧了胡杨给的观音土饼——那是用杂气炼制的抗魂饼,能抵御食楼的精神控制。李公子站在前排,忽然咳嗽三声,这是约定的信号。胡杨摸了摸怀中的百衲粥陶罐,罐底的食气炸弹正在微微发烫。
祭典开始!楼主挥手,十二铜铃齐鸣,尸体突然坐起,眼中泛着幽光。胡杨看见慕容晴被绑在鼎后,嘴角挂着血,却仍用眼神示意他动手。他深吸一口气,将陶罐踢向祭坛下方的食气眼,同时大喊:百姓们,拿出你们的食物!
霎时间,无数食盒被抛向空中,包子、馒头、糕点如雨点般落下,每个食物上都闪烁着百姓的念力食气。胡杨运转普渡诀,双手结印,那些食物竟组成一道巨大的屏风,挡住了楼主射出的食魂火。这是……众生食气!楼主惊呼,不可能,只有大宗师才能……
食楼已亡,楼主还是束手就擒吧!胡杨踏剑而起,脚下踩着的,是万千光箭凝聚成的烟火剑。剑过之处,铜铃纷纷碎裂,露出里面被困的灵魂。慕容晴看着他,忽然想起破庙中那个吃着馊粥的小乞丐,如今竟真的成了拯救天下的食神传人。
楼主疯狂反击,祭出压箱底的食魔大法,化作饕餮虚影,想要吞噬胡杨。却见胡杨挥剑斩向鼎中,万千食气化作金龙,与饕餮虚影激烈缠斗。最终,金龙冲破虚影,楼主惨叫着倒飞出去,手中碎片跌落,与胡杨的纹章合为一体。
第十一章
双面间谍
战后的食神祠,阳光透过裂缝照在鼎上。胡杨扶起慕容晴,她看着完整的鼎,忽然落泪:父亲临终前说,慕容家欠破庙的血债,只有鼎传人能化解。如今……总算还清了。胡杨为她擦去泪水,忽然看见鼎中浮现出老庙祝的虚影。
孩子,当年大火前,我已将纹章传给你,只可惜……虚影叹息,食楼的根太深,即便是鼎传人,也需要帮手。说着,虚影化作金光,融入慕容晴体内,她袖口的腐骨咒竟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枚金色的麦穗胎记——那是大梁皇室的标志。
原来……我才是真正的鼎守护人。慕容晴低语,胡杨,以后我便跟着你,一起守护这人间烟火。胡杨轻笑,牵起她的手:好,不过先说好,你得学会做糖醋排骨,不能再用食魂火烤焦了。慕容晴脸红,却故意板脸:堂堂鼎传人,竟只想着吃
两人正说着,李公子带着人赶来,身后跟着灰衣小头目和一众改邪归正的食楼弟子。胡杨将食神鼎的管理权交给李公子:以后,由你们来守护食气脉,记住,食气属于百姓,谁也不能垄断。李公子郑重点头,忽然想起什么:胡宗师,朝廷的册封……
什么宗师不宗师的。胡杨摆手,我还是喜欢别人叫我胡老板,走,咱们回去看看乞丐食堂的粥熬好了没,今天还要送三百单外卖呢。慕容晴笑着摇头,任由他牵着走,阳光下,两人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就像食神鼎上的阴阳双鱼,再也无法分开。
第十二章
食神涎涌
食神祠内,胡杨将手按在食神鼎上,纹章与鼎身纹路瞬间共鸣,一道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入云霄。光柱中浮现出万千光点,如蒲公英般飘向长安城的各个角落。
那是什么!百姓们惊呼,只见光点落入病人床头、乞丐碗中、产妇榻前,所到之处,病痛消散,饥肠得饱。一位盲眼老妇忽然抓住胡杨衣袖:公子,我……我看见光了!她浑浊的眼珠竟泛起清明,倒映着鼎上的食神虚影。
慕容晴站在一旁,看着百姓们跪地叩首,忽然解下腰间的慕容家玉佩,随手抛入火中。玉佩碎裂时,露出里面刻着的梁字印记。她转身对李公子说:从今日起,我复姓梁,字明烛,取‘以食气为烛,照破长夜’之意。李公子激动得热泪盈眶,率领大梁遗民行三跪九叩大礼。
胡杨却皱起眉头,他看见光柱中竟有一丝黑气逆流,直向城西而去。慕容晴见状,轻声道:是食楼楼主的‘续命咒’,他躲在城西乱葬岗,妄图用生魂续力。胡杨点头,从鼎中舀出一勺食神涎:你留在这里安抚百姓,我去去就回。
乱葬岗内,楼主蜷缩在枯井中,周身缠绕着数百条生魂锁链。鼎传人,你以为杀了我就能天下太平他嘶哑着笑,食楼的根,深扎在每一个贪念里……胡杨不答话,将食神涎泼在锁链上,那些锁链竟如冰雪遇阳,纷纷消融。生魂们获得自由,化作光点融入胡杨体内,他只觉丹田处一阵温暖,竟又领悟了秘典中食气渡魂的真谛。
楼主瞪大双眼:你……你竟能吸收生魂食气你到底是谁!胡杨伸手按在他眉心: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食气不该成为控制人的工具。楼主浑身颤抖,忽然咳出一块黑色晶体——那是他多年来吞噬的生魂精元。晶体落地碎裂,楼主瞬间苍老三十岁,变成佝偻的老者。
去吧,去城东烟火食堂,用余生熬粥赎罪。胡杨转身离去,身后传来楼主的啜泣声,混着清晨的鸟鸣,渐渐消散在晨雾中。
第十三章
新规风波
太和殿上,皇帝握着《食气惠民令》卷轴,沉吟不决:胡爱卿,这‘禁止食气垄断’一条,恐遭世家反对……胡杨叩首:陛下可知,三十年前大梁国为何灭亡正是因食楼垄断食气,百姓易子而食,最终民心尽失。殿上众人皆惊,李公子趁机呈上大梁国破城时的血书,上面写着食气不均,国将不国。
皇帝动容,朱笔一挥,盖上玉玺。三日后,长安街头张贴皇榜,凡私藏食气术、垄断食材者,斩立决。胡杨带着慕容晴巡视各坊,在城西设立第一家烟火食堂,门口挂着他亲题的对联:杂菜残羹皆入鼎,平民百姓俱成仙。
开张首日,却有十几个壮汉砸场,为首的正是食楼余孽铁刀会。他们挥着砍刀冲进食堂,却见胡杨手持汤勺,轻轻一扬,锅中残羹竟化作无数面团,缠住众人手腕。食气·缚!胡杨低喝,面团越勒越紧,露出里面藏着的韭菜碎——正是玄术克星。
胡宗师饶命!铁刀会老大跪地求饶,楼主说您要赶尽杀绝,我们才……胡杨叹气,盛了碗杂菜粥递给他:尝尝,这粥里有猪肉铺的边角料、菜农的烂菜叶,还有馒头铺的剩面团,可好喝老大含泪喝下,忽然泣不成声:好喝,像我娘做的……
胡杨趁机宣布:烟火食堂永远为穷苦人敞开,你们若想悔改,便留下帮忙,否则……他指了指墙上的皇榜,国法无情。众人纷纷放下武器,加入熬粥队伍。慕容晴看着这一切,轻声道:你这招‘以粥化人’,比千军万马还厉害。胡杨轻笑:因为粥里有民心啊。
第十四章
鼎纹悟医
深夜,食神祠内。胡杨对着铜镜,解开衣襟,只见胸前纹章发出微光,竟与鼎身纹路一一对应。他忽然想起秘典中食气者,通百脉的记载,取来银针,按照鼎纹脉络刺入穴位,同时运转食气。
胡杨,你在做什么!慕容晴推门而入,见状惊呼。却见胡杨睁开眼,眼中闪过精光:我发现,鼎纹其实是人体经络图!你看——他取来白纸,泼上食气墨水,挥手间,纸上竟浮现出复杂的脉络图,与鼎纹分毫不差。
次日,烟火食堂来了位瘫痪三年的老汉。胡杨让他喝下通脉粥,同时按照鼎纹脉络为他推拿,食气顺着指尖渗入穴位,老汉竟当场能下地行走。消息传开,百姓们称胡杨为食气华佗,各地医者纷纷前来求教。
胡杨索性创作出食气养生操,将日常饮食与穴位按摩结合。他在朱雀街亲自示范,带着百姓们一边拍打经络,一边
chant:早餐米,养脾胃;午间肉,补气血;晚来汤,安神寐……慕容晴看着他手舞足蹈的模样,忍俊不禁,却也跟着学起来,裙角飞扬间,竟也有模有样。
三个月后,长安百姓体质大增,连太医院的药材用量都减少了七成。王太医感慨:胡宗师这不是医术,是天道啊!胡杨却摇头:哪有什么天道,不过是让食气归位罢了。他望着街头奔跑的孩童,忽然想起老庙祝的话,嘴角泛起微笑——这,才是食气该有的样子。
第十五章
魔宗暗计
秋分日,长安外来了一队骆驼商队,为首的女子蒙着面纱,腰间挂着水晶瓶,里面装着流动的金色液体。西域食魔宗,求见鼎传人。她的声音如夜莺啼血,带着异域风情。
胡杨在烟火食堂接见她,只见她取下纱巾,露出眉心的朱砂魔纹,竟是食魔宗圣女乌玛。听闻中原食气术冠绝天下,小女子特来领教。她挥手,水晶瓶中飞出一道金光,落在桌上的馒头里,馒头竟瞬间膨胀,化作黄金巨馍。
黄金食气慕容晴皱眉,你们竟用邪术将食物异化乌玛轻笑:食气本无正邪,能让人饱腹的,便是好食气。胡杨却看出端倪,这黄金馍虽华丽,却没有一丝烟火气,反而透着死气。他取来一个窝窝头,滴入一滴食神涎,窝窝头顿时散发出麦香,竟引来了窗外的麻雀。
你看,真正的食气,是能吸引生灵的。胡杨说,而你的黄金食气,不过是镜花水月。乌玛脸色微变,忽然揭开衣襟,露出心口的食魔印记:实不相瞒,我中了食魔诅咒,唯有鼎传人能解。胡杨定睛一看,那印记竟与当年楼主体内的黑晶同源,显然与食楼余孽有关。
是谁给你下的咒慕容晴厉声问。乌玛低头:是……是我师兄,他说只要拿到鼎纹,就能让食魔宗称霸天下。胡杨叹气,取出食神涎涂抹在她印记上,金光闪过,印记逐渐消退。乌玛感激涕零,取出一张羊皮地图:这是食魔宗秘境的地图,里面藏着能克制食魔的‘清凉食神瓜’,或许对你们有用。
送走乌玛,慕容晴看着地图,忽然握紧拳头:食楼余孽竟与西域魔宗勾结,看来咱们的麻烦才刚开始。胡杨却笑着搂住她肩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何况咱们有这么多百姓撑腰。走,先去尝尝你新学的糖醋排骨,我都快馋死了。慕容晴被他逗笑,心中的阴霾也散了几分。
第十六章
万国食宴
阳春三月,长安举办首届万国食气大会。朱雀街张灯结彩,各国使者带来奇珍异馐:波斯的火焰烤羊、大食的夜光葡萄酿、东瀛的生鱼片忍术……胡杨作为东道主,带着慕容晴一一品鉴,却始终眉头不展。
怎么了慕容晴轻声问。胡杨摇头:这些食气术固然华丽,却少了人间烟火气。正说着,忽闻场外传来喧哗,一群百姓抬着大木桶赶来:胡宗师,这是俺们自家酿的米酒!这是我娘腌的酸黄瓜!这是咱村的打糕!
胡杨眼睛一亮,立刻让人将百姓的食物摆上展台。他亲自下厨,将酸黄瓜切丝、米酒入锅、打糕煎至金黄,再撒上从西域带回的清凉食神瓜碎,一道百家乱炖就此完成。当盖子掀开的刹那,香气四溢,竟引来上百只飞鸟盘旋,久久不肯离去。
这……这是‘百鸟朝凤’食气术!波斯使者惊呼,传说只有真正的食神传人才能施展!胡杨却摇头:不是我施展的,是百姓们的心意引来的。说着,他挥手让百姓们上台,与各国使者分享食物,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朱雀街上。
夜幕降临时,胡杨用食气在天空中画出万里江山图,每一处都点缀着各地的特色美食。慕容晴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宗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能让所有人都能笑着吃饭的人。
第十七章
魔窟惊变
西域沙漠,胡杨与慕容晴骑着骆驼,跟随乌玛前往食魔宗秘境。三日后,他们来到一座死火山前,乌玛念动咒语,火山口竟浮现出一座青铜门,门上刻着狰狞的食魔像。
秘境中有三重考验,分别是‘贪’‘嗔’‘痴’。乌玛解释,当年食魔宗祖师为警示后人,才设下此阵。胡杨点头,牵紧慕容晴的手,率先踏入石门。
第一重考验是贪之殿,殿内堆满金银珠宝,中央摆着一碗看似普通的白米饭。胡杨刚要触碰,米饭突然化作毒蛇,慕容晴挥扇欲击,却被胡杨拦住:别动,这是心魔幻象。他闭目冥想,再睁眼时,毒蛇已变回米饭,散发着诱人的米香。
第二重考验是嗔之谷,谷中回荡着冤魂惨叫,竟与破庙大火时的声音一模一样。胡杨握紧拳头,指甲刺入掌心: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我要守护的,是未来。话音未落,惨叫戛然而止,谷中开出满地莲花,每朵莲花上都托着一碗热粥。
第三重考验是痴之镜,镜中映出胡杨的倒影,却穿着食楼楼主的黑袍:你以为自己是救世主其实你和我一样,骨子里都想掌控食气。胡杨盯着镜中自己,忽然轻笑:我确实想掌控食气,但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吃饭。镜面应声而碎,露出后面的清凉食神瓜田。
三人刚摘下瓜,便听见地动山摇,食楼余孽带着魔宗叛徒杀来。胡杨挥剑斩瓜,瓜汁化作冰晶,竟将敌人全部冻住。慕容晴趁机点燃信号弹,远处传来李公子率领的大梁铁骑声。
走吧,胡杨擦去额头汗水,咱们该回去了,还有好多百姓等着咱们的清凉瓜粥呢。慕容晴看着他,忽然觉得眼前的男子比任何时候都要耀眼——他不是神,却比神更懂人间疾苦。
第十八章
楼主新生
城东烟火食堂,昔日楼主如今化名老粥,正在灶台前搅动大锅。他的手早已没了当年的狠辣,反而多了几分笨拙,粥汤溅在手上,他也只是笑笑,继续搅动。
老粥,来碗粥!一个小乞丐跑来。老粥舀了碗粥,特意多放了块糖:慢点喝,不够再添。小乞丐喝完,忽然指着他手腕:爷爷,你这儿有个疤!老粥一愣,那是当年被胡杨用食神涎治愈的伤,如今却成了他新生的印记。
胡杨走进食堂,看见这一幕,欣慰地点头。慕容晴跟在后面,手里提着食盒:今天做了糖醋排骨,给你尝尝。老粥慌忙擦手,却不小心碰倒了盐罐。胡杨却笑着帮他收拾:当年你用食魂火差点烧死我,如今却怕碰倒盐罐,人真是会变啊。
老粥低头:胡宗师,我……胡杨摆手:别叫宗师,叫我胡杨就行。你看这粥,当年你觉得它廉价,如今却成了最珍贵的东西。老粥望着锅中翻滚的粥,忽然泪流满面——他终于明白,食气的真谛,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操控,而是脚踏实地的温暖。
冬至那日,老粥在食堂门口看见一个迷路的孩子,他牵着孩子的手,一边熬粥一边讲故事,故事里没有食楼的阴谋,只有香喷喷的米饭和暖呼呼的汤。孩子听着听着,竟在他怀里睡着了。胡杨路过看见,轻轻为他们盖上毯子,慕容晴见状,偷偷拍下这一幕,打算裱起来挂在食堂墙上。
次年春天,老粥无疾而终,临终前手里紧攥着半块馒头——那是一个小乞丐送给他的。胡杨将他葬在破庙旁,墓碑上刻着粥翁二字,每当有人路过,总会放下一碗热粥,就像他生前做的那样。
第十九章
烟火婚典
谷雨时节,食神祠前铺满了花瓣。胡杨穿着大梁国传统婚服,胸前绣着食神鼎纹,手里捧着用食气凝成的捧花,每一朵花都是百姓们送来的食物精魂。慕容晴身着红衣,头戴金步摇,步摇上挂着的,是胡杨用三年时间收集的各地食气露珠。
一拜天地——李公子担任司仪,声音颤抖中带着喜悦,二拜食神——胡杨和慕容晴对着鼎叩首,鼎中忽然飞出两道金光,落在他们发间,化作一对金簪。
夫妻对拜——话音未落,长安百姓们忽然齐声高呼:胡老板,梁小姐,百年好合!声音震天动地,惊起一群白鸽,鸽群掠过,洒下无数糯米小旗,上面写着食气绵长。
胡杨为慕容晴戴上食气婚戒,戒指在阳光下闪烁,竟能映出两人从相杀到相爱的画面。慕容晴笑着落泪:没想到,我慕容晴(梁明烛)竟能嫁给一个送外卖的。胡杨轻笑:谁说送外卖的不能娶公主
婚宴设在烟火食堂,每一道菜都是百姓们亲手做的:张婆婆的桂花糕、李公子的清蒸鲈鱼、小石头的创意包子……胡杨和慕容晴挨桌敬酒,喝的是用百家米酿的合欢酒,每喝一口,都能尝到不同的温暖味道。
夜深了,胡杨牵着慕容晴登上城墙,俯瞰长安的万家灯火。慕容晴靠在他肩头:你说,食神会羡慕咱们吗胡杨望着星空,轻轻摇头:食神就在这些灯火里,在每一碗热粥里,在每一张笑脸里。说着,他吻了吻她的额头,而我,只羡慕此刻的自己。
第二十章
永恒烟火
十年后,长安街头。胡杨推着食车,车上坐着五岁的儿子胡小厨,怀里抱着三岁的女儿胡小汤。爹爹,今天咱们去哪儿送外卖小厨晃着小腿,手里抓着个会发光的包子——那是他偷学的初级食气术。
去破庙。胡杨笑着回答。小汤听见破庙,立刻来了精神:是不是去听爹爹和娘亲的故事慕容晴跟在后面,手里提着食盒,里面装着刚出炉的糖醋排骨:对,去给食神像讲讲,这些年咱们都做了什么。
破庙依旧古朴,食神残像前摆着百姓们送来的食物。胡杨将食盒放下,忽然看见残像嘴角似乎有一丝微笑。小厨和小汤跪在像前,奶声奶气地说:食神爷爷,爹爹说您住在每个人的肚子里,那您今天有没有吃饱呀
慕容晴笑着摇头,取出一块观音土饼,递给路过的小乞丐。小乞丐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好吃!比我昨天偷的馒头还好吃!胡杨见状,从车上取下大锅,开始熬粥:今天熬的是‘十全大补粥’,有红枣、桂圆、核桃……还有你们娘亲的爱心。
小厨和小汤立刻开始帮忙,一个往锅里加米,一个往灶里添柴。慕容晴看着他们,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在破庙吃馊粥的小乞丐,如今竟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眼中满是温柔。
夕阳西下时,粥香飘满破庙。胡杨坐在残像前,给孩子们讲起当年的故事:那时啊,爹爹还是个小叫花子,有一天遇见了一个穿红裙的姐姐,她拿着折扇,眼睛比星星还亮……小汤听得入神,忽然指着远处:爹爹,你看!
只见长安上空,万千食气光点汇聚成食神鼎的形状,鼎中飘出阵阵饭香,那是百姓们的晚餐时刻。胡杨握住慕容晴的手,相视一笑——这,就是他们用一生守护的烟火,永恒不灭,温暖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