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37年,6岁阿囡在战火中与受伤大熊猫墨云和小熊猫蓉蓉相遇,开启流浪之旅,他们跨越山河,躲避追捕,历经艰险,最终为大熊猫族群寻得安宁家园,书写生命守护传奇。(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见谅)
1:《如影归墟》
1937年深秋,南京城的梧桐叶在炮火中打着时而坠落,6岁的阿囡,穿着褪色的虎头鞋,跌跌撞撞跑过满地瓦片里,手里拿着,母亲塞给他的最后一口饭团早已冰凉。
耳畔还回响着母亲说的那句日本人来了,阿囡快往栖霞山跑。
竹林深处传来一声闷哼,阿囡被绊倒的瞬间,看见一同斑竹后卷成这一个大灰泥,那是浑身沾满泥浆的大熊猫。
大熊猫左前爪被:兽夹勒的血肉模糊,琥珀色的眼睛着水雾。
阿囡想起母亲讲过的巜食铁兽大熊猫的故事》。
于是,壮着胆子解下头上红头布,学着母亲包扎伤口的样子,将手夹边缘垫上碎布。
别怕,我叫阿囡,让我来帮你。
他把剩下的饭团掰碎或者山泉水递过去,大熊猫喉间发出呜咽粗糙的舌头卷走食物时加了他满手温热的血。
此后三个月,阿南跟着这只唤做墨云的大熊猫穿行在江南山水间风云,教他辨认可食的野果,用熊掌拨开不想到鲜嫩的竹笋。
阿囡则用从废墟捡来的铜铃铛,系在墨云颈间防着陷阱。
他们见过苏州园林的断壁残垣,经过钱塘江的呜咽逃生,墨云总能在危险来临前带着他躲进隐秘的山洞。
两人辗转到了峨眉山脚下,寺庙里的老和尚收留了他们,阿囡这才知道墨云原是清廷进贡途中逃脱的御兽。
老和尚抚摸着墨云顶尖的铜陵叹息:这铃铛上的盘螭纹还是乾隆年间的老物件。
深夜,乌云突然焦躁不安的扒拉窗帘,俺们掀开草帘,看见山下火把连成狰狞的长龙,是日军进山搜捕珍稀动物。
老和尚说到有日本人搜山寻找珍稀动物,你们快往后山竹林跑。
宝宝回答道,谢谢师傅,墨云,我们走。
墨云叼起他的棉袄就往后山跑,竹林在月光下化作流动的银涛。
逃亡路上,阿囡在发现半卷残破的,《西蜀方志》,淡黄的枝叶间拿着片干枯的竹叶。
记载着唐宋时,青羌部落熊猫为图腾″的文字,墨云似乎听得懂,用爪子轻轻按住书页,喉间发生低沉的轰鸣。
2:《山河同行记》
1938年春天,从此,阿囡与墨云一人一兽踏上了流浪之旅,他们沿着长江顺流而下。
在武汉,长江的浪花拍打着岸边,阿图和墨云在码头边的货箱后,看着来来往往的船只,墨云灵巧的从船上拿来新鲜的竹笋和水果,阿囡子警惕的放哨。
当发现有日本兵在附近巡查时,墨云迅速背起阿囡翻过高高的围墙,躲进了一片幽静的竹林。
接着,他们来到了神秘的张家界,这里奇峰林立,云雾缭绕,墨云带着阿囡穿梭在陡峭的山间小道寻找隐秘的山洞牺牲白天他们探索着神奇的溶洞。
阿囡被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深深吸引,大熊猫墨云则在一旁守护着他,防止他不小心滑倒,夜晚阿囡依偎在大熊猫温暖的怀里。
听着山间的虫鸣鸟叫渐渐入睡之后,他们辗转到了云南大理,苍山洱海的美景让阿囡惊叹不已,大熊猫陪着他在洱海边玩耍。
阿囡,把彩色的石子串成项链,挂在大熊猫脖子上,然而好景不长,日军的魔掌也伸向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在一次躲避追捕时,熊猫带着阿囡躲进了古老的茶马古道,狭窄的山道上,阿囡紧紧抱住熊猫,听着他沉重的喘息声,嘴里面说着不怕不怕。
心中满是担忧,经过漫长的跋涉,他们来到了神秘的西藏雪山,皑皑高原的风呼啸而过。
熊猫和阿囡在藏民的帐篷里得到了短暂的休整,藏民用温暖的酥油茶和糌粑招待他们。
阿囡和藏民家的孩子们一起玩耍,熊猫好奇的看着藏族同胞们的传统歌舞。
一路上阿囡和熊猫墨云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也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他们互相依靠。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安宁与希望,每到一处,阿囡都会用木炭在石头上画出他们的经历,而熊猫墨云则会守护着这些珍贵的画作,这是他们流浪岁月里最美好的回忆。
3:《山河同行记》
离开西藏后,他们顺着雅鲁藏布江一路向东,来到了神秘的西双版纳。
茂密的热带雨林中,藤蔓如巨蟒般缠绕在参天古木上,各色热带花卉争奇斗艳。
阿囡被从未见过的奇异植物吸引,熊猫墨云却警惕的竖起耳朵,用爪子轻轻拨开挡路的芭蕉叶。
夜晚他们栖身在巨大的榕树气根间,听着远处象群低沉的鸣叫,阿囡把采集的野果分给熊猫墨云,自己嚼着三色的野枣。
抬头看着透过树叶洒下的点点星光,穿越雨林时,他们偶遇了一只赶马的大叔,见阿囡衣衫褴褛,便分给他一块烤的金黄的玉米饼。
当他发现阿囡身边的大熊猫时,惊讶的合不拢嘴,这大熊猫可是稀罕物″。
大叔感叹道:阿囡你带着大熊猫,太危险了,日本人正在到处搜寻珍稀动物。
叔叔,那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我们吗阿囡问道。大叔想了想,不如你们躲在这个茶叶的马坨子里。
接着,在大叔的帮助下,他们藏进了装满茶叶的马坨子,混过了日军的关卡,一路上阿囡听着马帮的汉子们唱着古老的歌谣。
阿囡逃避战乱这么久。
第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随后他们辗转来到了桂林,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倒映着两岸连绵的青山,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大熊猫带着阿囡爬上竹筏,用爪子滑动江水,竹筏缓缓前行。
阿囡伸手触碰水面,清凉的江水从指尖划过,然而平静的美景很快被打破。
日军的战机呼啸而过,炸弹在江面上炸开巨大的水花。
大熊猫急忙将阿囡护在身下,跳进漓江深处,他们顺着江水漂流在一处隐蔽的山洞口上岸,洞口长满了翠绿的蕨类植物,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他们准备的避难所。
当春天再次来临时,他们抵达了武夷山,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新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阿囡跟着采茶的茶农学习采茶,大熊猫墨云则在茶园里打滚,身上沾满了嫩绿的茶叶。
茶农们被这一人一兽的情谊感动,教阿囡制作茶叶的方法,阿南将亲手炒制的茶叶装在小布包里,打算留作纪念。
但危险总是不期而至,一天他们在山间觅食时,被一群日军巡逻兵发现发财了,大熊猫,快追!大熊猫墨云背起阿南拼命奔跑。
日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千钧一发之际。
他们冲进了一片巨大的竹林,竹子在大熊猫的冲撞下纷纷倒伏,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挡住了日军的去路。
阿囡和大熊猫墨云在竹林深处待了整整三天,直到确定危险解除才敢出来。
历经无数次的生死考验,阿囡和大熊猫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每一处山水都留下了他们的故事。
每一次冒险都让他们的情谊更加深厚。
而阿囡始终相信,只要和大熊猫在一起,再艰难的旅程也终会迎来曙光。
4:《山河同行记:溪涧寻踪》
1940年春秋,阿囡的粗布衣裳已被山风磨得千疮百孔,他怀中抱着从猎户家得来的小熊仔蓉蓉。
看它圆滚滚的爪子,正扒着墨云大熊猫的脖颈,岷江支流的溪水在巨石间奔涌,墨云突然停住脚步,琥珀色的眼睛盯着水中翻涌的银铃。
哇,河里有鱼。阿囡把蓉蓉放在岸边的青石板上,小熊仔立刻全程毛球打滚,大熊猫则蹲坐在前滩,前爪如渔网般张开,静待鱼儿靠近。
阿囡想起在桂林学来的经验,捡起枯枝在水面拍打,惊的鱼群慌乱逃窜,正好撞进大熊猫墨云的埋伏圈。
一条尺长的鲤鱼刚跃出水面,大熊猫黑云闪电般挥爪,却因右爪旧伤打滑,鱼儿又落回水中,蓉蓉着急的呜呜直叫,摇摇晃晃跑到西边,用肉垫扑腾水花。
阿囡灵机一动,解下腰间母亲留下的红头绳,系在枯枝末端做成简易钓竿,从石缝里挖出蚯蚓当饵,喊黑云你在下游堵截。
接着,阿囡将钓竿甩进溪流,蓉蓉趴在他肩头目不转睛一动不动。
当鲤鱼咬住蚯蚓的瞬间,阿囡猛的提杆鱼儿在空中划出弧线,却被大熊猫黑云凌空拍进岸上。
小熊猫蓉蓉兴奋地冲过去,用爪子按住还在扭动的鱼,像模像样的看守战利品。
暮色渐浓时,他们在溪边燃起篝火,阿囡说到你们乖乖都别动啊,等我烤好鱼,我们在吃。
阿囡用尖锐的石块剖开鱼腹,学着茶农教的方法将鱼裹上湿泥埋进火堆。
大熊猫墨云捡来新鲜的野葱,蓉蓉则笨拙的用爪子扒拉柴火,当香喷喷的烤鱼香气四溢。
鱼烤好了,可以吃了。
阿囡撕下最嫩的鱼肉喂给蓉蓉,又掰下带着焦皮的鱼身递给墨云。
忽然远处传来犬吠与杂乱的脚步声,大熊猫立刻叼起蓉蓉,阿囡揣着剩下的半条鱼,一人两熊猫躲进西边的芦苇丛。
透过缝隙,阿囡看见几个带着红袖章的人举着火把经过一一正是前些日子征收所得税的稽查队员。
data-fanqie-type=pay_tag>
月光下队员们腰间的铜哨泛着冷光与大熊猫颈间的旧林遥遥呼应。
等脚步声远去,阿囡抱紧怀中的两个伙伴,溪水倒映着朦胧的月色,烤鱼的余温还在指尖萦绕。
她知道,在这动荡的岁月里,每一顿饱餐都来之不易,而与大熊猫墨,蓉蓉并肩寻找食物的时光,早已成为他生命中最温暖的庇护所。
1940年的深秋,阿囡和大熊猫墨云,小熊猫蓉蓉在四川平武的密林中穿行,闻着潮湿的雾气裹着竹叶的清香。
阿囡用冬笋和鱼从当地人那里换来的几枚铜板。心里盘算着能买多少玉米面。
自从进入人类聚集的村落边缘。
他渐渐懂得生存,不只是寻找食物和躲避危险,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规矩。
在山脚下的集市,阿囡用换五枚铜钱买了一小袋玉米面和半块盐巴。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带着红袖章的稽查员拦住了他小丫头,告诉阿囡,小朋友,交易所得要交两成税。
稽查员还一边指着墙上的告示,上面赫然写着暂时物资交易征收20%所得税。
阿囡攥着铜板的手微微发抖,稽查员说的:可这些是给大熊猫换药的钱。
稽查员看向躲在集市外竹林里的大熊猫团团受伤的爪子,还缠着破旧的布条。
稽查员皱着眉头往竹林方向看了一眼,最终叹了口气,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这样吧。
你帮我家干两天农活,抵了这笔税。
接下来的两天,阿囡跟着稽查员在田地里劳作,她学着插秧,除草,手上磨出了水泡。
大熊猫墨云就守在田埂边,时不时用爪子刨土帮忙。
稽查员的妻子被这一幕打动,不仅给阿囡煮了热汤,还拿出自家的草药帮大熊猫治疗伤口。
离开之时,稽查员塞给阿南一个油纸包,里面是新烤的玉米饼,说到记住纳税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吃饱饭,能赶走日本侵略者。
他摸了摸阿囡的头,带着你的朋友们,好好的活下去。″
阿囡把玉米饼分给小熊猫蓉蓉一半,看着他吃的香甜,忽然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原来在这乱世中,每一份微薄的所得都成为承载着对家国的担当。
远处的山峦被夕阳染成金色,阿囡握紧了手中的玉米饼,和大熊猫们一起。继续踏上旅程。
而那20%的所得税不仅是生存的代价,更是乱世中人与人,人与动物相互扶持的见证。
这个意外的插曲让阿囡和大能猫们在流浪途中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规则与温情的交织。
他们明白要在这个动荡的世界活下去,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理解和担当。
5:《山河同行记:暗涌惊澜》
芦苇丛的露水打湿了阿囡的裤脚,怀中的蓉蓉突然发出细微的呜咽。
大熊猫将鼻尖贴在她手背,示意远处传来陌生的脚步声。
借着月光,阿囡看见几个黑影正沿着溪流散开,腰间晃动的不是稽查队的童少,而是寒光闪闪的刺刀。
是日本人…阿囡的指甲掐进掌心,三个月前在西双版纳,她曾亲眼见过这些人用枪托砸开傣族人的竹楼。
大熊猫迅速叼起小熊猫蓉蓉,她们踩着浅滩的鹅卵石往上游跑去,爪子在湿润的泥地上留下深色的印记。
转过山湾,阿囡发现了一处天然溶洞,洞口垂落的藤蔓像绿色莲木,将内部的黑暗遮掩的严严实实。
洞内弥漫着潮湿的青苔气息,蓉蓉突然挣脱团的嘴,跌跌撞撞地钻进角落,那里堆积着干枯的竹叶和兽骨,还有半枚刻着樱花图案的徽章。
日本人他们来过…″阿囡捡起徽章,冰凉的金属让她想起在武汉码头被日军搜查的货船。
大熊猫用爪子扒开瘦骨堆,露出下面几根完整的熊猫肋骨,颈骨上还挂着褪色的红绸。
阿囡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这些都是和蓉蓉一样被抓走的同伴。
洞外传来日语呵斥声蓉蓉,吓得浑身发抖。
大熊猫立刻用身体挡住洞口,阿囡想起在桂林学到的法子,将剩下的半条烤鱼撕碎,拌上溶洞里找到的辣椒粉,用枯叶包好。
阿囡把诱饵悄悄放在洞外的岩石上,刺鼻的气味很快被风送进日军鼻腔。
让大熊猫嗷嗷叫…。伪装成受伤野兽的墨云发出痛苦嚎叫,日军举着枪循声靠近。
当他们弯腰查看诱饵时。
阿囡猛的拉动提前系好的藤索,上方松动的石块轰然坠落,混乱中,她抱起蓉蓉,跳上大熊猫的后背,借着夜色冲进密林。
身后传来的枪声惊飞了整片竹林的山雀,阿囡紧紧搂着蓉蓉,感觉到大熊猫的心跳枕着他的小腹。
月光在竹叶间碎成银箔,他们在熟悉又危险的土地上奔逃,每一步都带着对逝去同伴的怀念,也带着活下去的倔强。
6:《山河同行记:隐匿之图》
在密林深处,阿囡紧紧贴在大熊猫的背上,风声在耳边呼啸,蓉蓉害怕的蜷缩在她怀里,浑身颤抖。
日军的枪声渐渐远去,但阿囡知道危险并未真正解除。
大熊猫墨云在一处隐蔽的山谷停下,山谷里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和不知名的野花。
阿囡轻轻滑下大熊猫的背,双腿因为长时间的紧张而发软,她把蓉蓉放在地上,自己则靠在墨云身上,大口喘着粗气。
我们得找个更安全的地方。
阿囡看着大熊猫墨云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墨云似乎听懂了他的话,用爪子在地上刨了刨,示意往山谷深处走。
山谷的尽头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叶沙沙作响,阿囡惊喜的发现,竹林中有一个被藤蔓覆盖的洞穴,洞穴的入口很低,只有墨云和蓉蓉能轻松钻进去,阿南囡小心的拨开藤蔓,洞穴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
这里应该能躲一阵子,阿囡轻声说道。
她从洞穴的角落里找到一些干草,铺在地上,让蓉蓉和大熊猫能舒服一些,大熊猫墨云则用爪子在洞穴的墙壁上抓了抓,似乎在检查洞穴的安全性。
夜晚,阿囡躺在干草上,看着洞穴顶部的缝隙中透出的月光,蓉蓉已经在她怀里睡着了,墨云守在洞穴口,警惕的盯着外面。
阿囡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我们一定会活下去的。
阿囡对着月光喃喃自语,她知道,在这乱世中只有和墨云、蓉蓉在一起,她才有勇气面对一切。
第二天清晨,阿囡被一阵鸟鸣声吵醒,他坐起身发现大熊猫和小熊猫蓉蓉都不见了,她的心猛的一紧,迅速跑出洞穴。
在竹林里,他看见墨云和蓉蓉正在追逐一只野兔。
你们吓死我了。
阿囡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看着团团和蓉蓉玩耍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温暖。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阿南的笑容凝固了,他知道,危险又一次降临了。
7:《山河同行记,雾隐迷踪》
马蹄声由远及近,带着令人心悸的节奏。阿囡一把将蓉蓉抱在怀里,大熊猫立即挡在她们身前,喉间发出低沉的嘶吼。
透过竹叶缝隙,她看见几匹东阳马踏步而来,马背上的日军军刀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快!往雾里跑!阿囡扯住大熊猫的皮毛,山谷间不知何时涌起浓稠的白雾,像老天爷降下的天然屏障。
大熊猫驮着两人冲进雾中,潮湿的水汽,瞬间模糊了视线。
蓉蓉吓的爪子紧紧揪住阿囡的衣襟,而阿囡则在记忆里搜寻着昨天路过的地形,那里有一处布满青苔的断崖。
马蹄声越来越近,日军的对话声穿透雾气,那只大熊猫一定就在附近!活捉了,可是大功一件。
阿囡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突然想起在武夷山躲避追捕时,茶农教过的迷惑追踪法。
墨云,往回走!她在大熊猫耳边急促说道。大熊猫愣了一瞬,立刻转身用爪子在潮湿的泥土上刻意留下凌乱的脚印,又捡起一根断指拖行,制造出仓皇奔逃的假象,做完这一切。
墨云带着阿囡和蓉蓉绕到断崖侧面,顺着垂落的藤蔓小心翼翼往下爬。
崖底是条暗河,冰凉的河水漫过脚踝,阿囡咬着牙不让自己颤抖,怀中的蓉蓉连呜咽都不敢发出,头顶传来日军的叫骂声,在这里快追!
马蹄声朝着错误的方向远去,阿囡却不敢放松,他知道这些人绝不会轻易放弃,
暗河尽头是个中儒洞洞顶,垂下的石笋,滴滴答答落着水。
大熊猫用爪子在地上扒拉出一个浅坑,将阿囡和蓉蓉推进去,又用枯叶和碎石仔细掩盖,它自己则趴在洞口将灰黑色的皮毛融入阴影中,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
深夜,阿囡被一阵细微的响动惊醒。洞口的大熊猫突然绷紧身体,阿囡透过枯叶缝隙看见几盏忧绿的灯笼在黑暗中晃动,是日军放出的狼犬!
蓉蓉吓得浑身站立,阿囡赶紧捂住他的嘴,自己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狼犬的鼻息声越来越近,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洞外传来山洪暴发的轰鸣声。
上游连日暴雨,浑浊的洪水咆哮着冲向下游,日军的叫骂声和狼犬的哀嚎被水声吞没,还能紧紧抱住,阿囡听着洪水在洞口肆虐。
这一刻他第一次觉得大自然的愤怒或许也是对他们的庇佑。
8:《山河同行记.破晓之路》
洪水的怒吼持续了整整一夜,阿囡全都在枯叶堆里听着洞外传来树木断裂的声响,大能猫用宽厚的身躯死死抵住洞口。
飞溅的泥水不断拍打在它的皮毛上,蓉蓉早已吓得昏睡过去,小爪子还紧紧揪住阿囡的衣角。
当晨光刺破云层时,洪水渐渐退去。
阿囡扒开湿漉漉的枯叶,只见洞外一片狼藉,浑浊的泥浆中漂浮着枯枝败叶,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腥气。
原本的竹林已被冲的七零八落,却也意外的暴露出一条隐藏在藤蔓后的狭窄山道。
这时,阿囡顺着山道望去,远处山坳间隐约可见几缕炊烟。
团团突然用鼻子轻推他的后背,喉间发出一切的呼噜声,他敏锐的捕捉到了人类活动的气息。
阿囡拿着怀中的竹哨,但是母亲留给他的最后念想,此刻却成了她唯一的勇气来源。
一人两熊,小心翼翼的沿着山道前行。
蓉蓉突然竖起耳朵,朝着右侧的灌木丛发出低低的叫,阿囡拨开枝叶,发现了半埋在泥里的陶瓷碗,上面还印着褪色的川军字样。
他心头一颤,想起采药老人曾说过:这一带是川军与日军交战的战场。
就在这时,山道前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大熊猫立刻将阿囡和蓉蓉护在身后。
只见几个背着步枪,浑身泥泞的士兵转过弯来,什么人士兵们齐刷刷端起枪。
士兵们却在看清他们后,微微颤抖,为首的年轻战士腰间赫然挂着与大熊猫颈间一模一样的铜铃。
小娃娃别怕,我们是川军。战士蹲下身,露出布满雪茄的手掌,我们是川军127师的。
在找失散的兄弟,他的目光落在大熊猫身上,声音突然哽咽,三年前,我们师部有只叫平安的大熊猫,是老乡送的吉祥物,后来在转移时……
阿囡解下大熊猫顶尖的铜铃,铃铛碰撞的声响让战士红了眼眶。
原来,当年那支运送共寿的队伍在战火中与川军相遇,为了保护大熊猫,士兵们将统领系在他们紧当作识别信号。
而眼前的战士,正是平安最后一任饲养员的弟弟。
跟我们走吧。战士抹去眼泪,前面的镇子刚被收复,有粥棚和药铺。
他抱起瑟瑟发抖的蓉蓉,另一名士兵则将阿囡扛上肩头。
大熊猫跟在队伍旁边,脚步却突然顿住,他嗅着风中的气息,朝着西边的山岗发出长鸣。
夕阳西下时,众人在山岗上发现了蜷缩在一起的三只幼年小熊猫。
他们颈间的红绸早已褪色,却仍倔强的系在毛茸茸的脖颈上。
阿囡看着战士们脱下军大衣裹住幼崽,突然想起溶洞里那几根熊猫肋骨。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自己和团团这一路的流浪,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完成一个跨越战火的承诺。
夜幕降临时,队伍朝着镇子走去。
阿囡骑在大熊猫背上,看着战士们手中的火把连成蜿蜒的光带,照亮了满是疮的土地。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犬吠,不再是日军狼犬的凶嚎声,而是老乡家守护平平安的声音。
蓉蓉在战士怀里打了个哈欠,阿囡摸了摸墨云大熊猫的耳朵。
忽然觉得,也许真正的家,从来不是某个固定的地方,而是在相互守护的温暖里,在终于能安心睡去的夜晚中。
9:《山河同行记.归途灯火》
队伍抵达镇子时,暮色已浓。
镇口的粥棚飘出米粥的香气,阿囡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起来。
蓉蓉从战士怀中探出脑袋,圆溜溜的眼睛盯着热气腾腾的铁锅。
先带孩子们去安置点。
战士们将三只幼年大熊猫小心翼翼地放进临时搭建的竹笼,转头对阿囡说:小妹子,你和熊猫们今晚就住这儿,天亮后我们送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安置点是一间宽敞的祠堂,地上铺满了厚厚的干草安刚把蓉蓉放下,大熊猫就熟练的用爪子扒着干草,为几只幼崽搭出一个温暖的小窝。
祠堂外传来阵阵喧闹,阿囡好奇的掀开布帘,只见镇上的百姓正围着战士们嘘寒问暖,有人送来刚烤好的红薯,有人捧着新缝的棉衣。
来,孩子吃点热乎的。一位老奶奶颤巍巍的端来一碗粥,慈祥的看着阿囡,可怜的孩子,这一路上受苦了。
阿囡双手接过碗,滚烫的粥水,温暖了她冰凉的指尖。她想起了母亲,眼眶不禁湿润了。
夜深了,祠堂里渐渐安静下来。
阿囡躺在干草上,听着大熊猫均匀的呼吸声和幼崽们偶尔的呼噜声,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
突然,蓉蓉发出一声低低的呜咽,阿囡伸手将它搂进怀里,轻轻哼唱着母亲教的童谣。
阿囡,睡了吗门外传来战士的声音。
阿囡起身打开门,只见战士抱着一个油纸包,这是镇上百姓特意留的给,熊猫们的竹笋。
他将油纸包放在大熊猫面前,又掏出一个小布包递给阿囡,这是给你的,明天路上吃。
打开布包,里面是几个白面馒头和一小袋炒黄豆,他想起在流浪途中为了一口吃的要付出多少艰辛,泪水再次夺眶而出,谢谢叔叔,他哽咽着说。
第二天清晨,阿囡被一阵欢快的鸟鸣声唤醒。
祠堂外战士们已经准备好马车车上装满了食物和草药。
三只幼年大熊猫在竹笼里活蹦乱跳,大熊猫则站在马车旁,像是在等待出发。
我们打听到成都有个保护大熊猫的地方,那里很安全,战士摸着团团的脑袋说,我们送你们去,阿囡爬上马车,将蓉蓉抱在腿上。
马车缓缓驶出镇子,百姓们站在路边挥手送别,有人还往车上塞了几个苹果。
一路上阿囡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曾经这些山川带给他的是无尽的恐惧和漂泊,而现在他感受到的是希望和温暖。
马车经过一片竹林时,大熊猫墨云突然兴奋的叫了起来,它用爪子指着竹林深处,那里还有几只大熊猫正在悠闲地啃食竹子。
它们也是在等回家的路吧。阿囡轻声说,战士们相视一笑,马车继续朝着成都的方向前进,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照亮了这条充满希望的归途。
10:《山河同行记:新生之路》
马车颠簸着驶入成都平原,远处的城墙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阿囡在车间望着街边店铺新贴的庆祝胜利红纸忽然听见人群中爆发出欢呼。
几个孩童追逐着从马车旁跑过,手里挥舞着用竹篾扎成了熊猫灯笼,蓉蓉兴奋的扒着车篮,想要去抓晃动的灯穗。
到了,这就是华西协和大学的生物研究所。战士指着青砖灰瓦的建筑群说,到研究所门口带着圆框眼镜的教授正焦急地来回踱步,看到马车上的熊猫,它激动的快步上前:快!把幼崽小心抱下来。
阿囡紧紧抱着蓉蓉跟在大熊猫墨云身后,看着教授用带着听诊器的仪器贴近熊猫幼崽的胸口。
实验室里玻璃罐中浸泡着动植物标本,墙上挂着蛋黄的四川兽类图谱,阿能点脚细看,发现其中一页画着与团团极为相似的大熊猫肖像。
这些孩子受过太多苦了。教授抚摸着团团结痂的爪伤,眼眶泛红,我们正在筹建熊猫保护基地,这里会成为他们真正的家。
他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铁皮盒,里面整齐排列着泛黄的档案,从乾隆年间的贡兽记录。到如今战乱中的保护日志,我们从未停止过寻找这些活化石。
深夜,阿安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他悄悄走到实验室门口,看见教授正和战士们围在地图前讨论日军虽然投降,但黑市上仍有人倒卖珍稀动物,教授用红笔在唐家河一段画了个圈,必须尽快建立保护区,守护他们最后的栖息地。
阿囡握紧拳头,推门而入,我和团团可以帮忙,我们走过很多地方,知道哪里有熊猫,他从怀里掏出珍藏的西蜀方志,泛黄的枝叶间花落几片竹叶标本,这里面记着他们的古老家园。
三个月后,当第一面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木牌竖起时,阿安站在熟悉的竹林前,身旁是已经康复的蓉蓉和几只大熊猫幼崽,团团用脑袋轻轻顶他的后背,指向山脚下新落成的观测站,那里飘着五星红旗,窗台上摆放着他和教授共同绘制的熊猫分布图。
夕阳西下,阿南吹响了母亲留下的竹哨,悠扬的哨声略过竹海,惊起归巢的飞鸟,远处更多大熊猫从密林深处走出,他们颈肩没有了红绸和铜陵,却在自由生长的竹林里留下了属于这个新时代的足迹。
11.《山河同行记.传承之责》
时光荏苒,他们从当年那个懵懂的小女孩保护区里备受尊敬的守护者蓉蓉和当年的几只幼崽早已长大,在山林间复杂的嬉戏。
一天,一群背着书包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保护区,阿南微笑着迎上去,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
阿囡阿姨,这些大熊猫真的是你和墨云一起救下来的吗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拉着阿楠的衣角问道。
安安点点头,带着孩子们来到观测站,拿出当年的旧物,那半卷西蜀方志母亲留下的竹哨,还有几枚磨损的铜铃,孩子们当年就是他们陪着我和团团在战火中寻找大熊猫的栖息地,阿南轻声讲述着那段艰辛的岁月,孩子们听得入了神。
突然,观测站的警报声响起,原来是一只成年大熊猫悟出了猎人设下的陷阱,阿南神色凝重,带着孩子们迅速赶往现场,只见团团早已守在陷阱旁,焦急的用爪子刨着泥土,阿南熟练的解开陷阱,看着受伤的大熊猫眼中满是心疼。
孩子们猎人的陷阱对大熊猫来说是致命的威胁,阿南对孩子们说道,我们不仅要保护大熊猫,还要告诉更多的人,他们是我们的朋友,不能伤害他们,孩子们纷纷点头帮忙抬着担架将受伤的大熊猫送往救助站。
在救助站里阿能和孩子们一起为大熊猫处理伤口。阿姨,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守护大熊猫。一个小男孩坚定的说道,阿楠摸摸他的头,好,阿姨等你长大和我们一起守护这片山林。
夜晚,阿安坐在观测站的屋顶,望着满天繁星,团团趴在他身旁,发出轻轻的呼噜声,阿南想起当年和团团一起在战火中流浪的日子,要看看如今保护区里茁壮成长的大熊猫们。
墨云,我们做到了。阿南轻声说道,但守护他们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人需要知道他们的故事,需要一起守护这片山林,团团蹭了蹭阿南的腿,仿佛在回应他。
此后的日子里,阿南带着孩子们在山林间种下一棵棵竹子,看着新的生命在这片土土地上延续。
她知道,传承保护大熊猫的责任就像接力棒一样交到了孩子们的手中,而这片山林,将永远是大熊猫们温暖的家。
12.《山河同行记.岁月回响》
二十年后,唐家河保护区的竹林博物馆里,你两鬓斑白的阿楠轻轻擦拭着展柜里的文物,褪色的红头绳,磨损的铜陵人角的西数方志玻璃倒影里当年那个抱着小熊仔跟着大熊猫流浪的小女孩,仿佛还在时光深处朝他微笑。
奶奶,这个竹哨真的吹响过抗战的竹林吗稚嫩的声音响起,阿囡转身看见小孙女指着那只母亲留下的竹哨,圆圆的眼睛里盛满好奇展厅外,蓉蓉大熊猫的第三代幼崽正在玻璃幕墙后竹笋,雪白的皮毛在阳光下泛着柔光。
她接过竹哨,走到博物馆的观景台,远处成片的竹林随着山峰翻涌,几只大熊猫慵懒的躺在树杈间,井间没有任何束缚,山脚下当年的观测站已扩建成科研中心,无人机盘旋在天际,替代了曾经用肉眼守望的岁月。
暮色渐浓时,阿安独自来到保护区最深处的纪念林,这里每一棵竹子都刻着名有逝去的战士,有牺牲的熊猫,还有那些在流浪路上帮助过他们的陌生人,大熊猫墨云的铜像立在中央,永远保持着守护的姿态,在石碑上刻着孩子们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写。下的誓言,我们会继续守护。
晚风拂过,竹哨发出清脆的声响,阿尔恍惚看见1937年的深秋,那个在南京废墟中奔跑的小女孩正牵着大熊猫墨云的爪子,穿越战火,跨越山河,最终在这片土地上迎来永恒的春天。
她闭上眼睛,任由泪水滑落,原来最美好的怀念不是停留在过去,而是看着自己守护的一切,在未来绽放出最灿烂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