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没有推进剧情发展,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跳过)
周井文面前的屏幕上,是一份篇幅很长的作战计划,针对的是对水塬市的穿插进攻计划《水塬市进攻作战计划》
一、作战目标
成功穿插200
公里并在水塬北部建立空降场,消灭或驱逐敌军有生力量,控制关键要点,建立稳固的防御态势,同时有效阻截敌军增援,确保作战行动顺利完成。
二、作战编成
1先头1营:
-
主要任务是在穿插和突击过程中,作为先锋力量突破敌军防线,为后续部队开辟安全通道,并执行攻坚任务。
2
中型合成化2营:
-
在穿插行动中,跟随先头营推进,掩护侧翼,巩固突破口并防范敌军反击。
到达目标时,1营主要负责从主攻方向实施突击,肃清敌军;2
营从侧翼方向进攻,与1营形成夹击之势,协同推进。
3
中型合成化3
营:
-
作为旅预备队,在穿插过程中位于部队后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在进攻目标阶段,根据战场形势,适时投入到战斗激烈或进展受阻的区域,增强突击力量或填补防线漏洞,也可用于扩大防御圈。
4
炮兵营:
-
下辖120轨道炮连、电磁火箭炮连。轨道炮连主要负责为穿插部队提供重火力支援,压制敌军防御阵地、反制敌军炮兵;火箭炮连则侧重于精准支援,对敌军防御重点、后勤设施、指挥部等进行精确打击。
5
侦察营:
-
包含无人机连、地面侦察连。无人机连利用多种类型无人机,对200
公里穿插路线及目标周边进行持续的空中侦察,实时回传敌军兵力部署、装备调动、地形地貌等信息;地面侦察连则提前渗透至敌军防线后方,对重要目标如敌军指挥中心、通信枢纽等进行抵近侦察,为精确打击提供坐标信息。
6
防空营:
-
在穿插过程中,负责掩护部队免受敌军空中力量的袭击,并清理沿途空域的敌方无人机,为行军纵队提供防空保护伞;在到达目的地后,在区域周边建立防空阵地,防止敌军空中力量对我方作战行动造成干扰和破坏。
7
工兵营:
-
主要任务包括在穿插路线上开辟前进道路,排除敌军设置的地雷、爆破障碍物,保障部队顺利通行。在到达目的后,负责开辟空降场的相关工程工作。
8
通信营:
-
构建旅内多频段、多手段的通信网络,确保指挥机构与各作战营之间、各作战单元之间信息畅通无阻。负责保障量子中继通信、数据链的稳定运行,实时传递战场态势、作战指令等重要信息。
9
后勤保障营:
-
组织能源、弹药运输车队,在穿插路线和作战区域合理设置临时补给点,采用伴随保障与定点保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部队作战物资充足供应。配备专业的装备维修力量,包括坦克、装甲车辆、火炮等维修小组,及时抢修受损装备,使部队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
三、作战阶段
1
穿插准备阶段
-
侦察情报收集与分析(侦察营):
-
无人机连对200
公里穿插路线进行全面扫描,重点侦察敌军可能的阻击阵地、雷场、桥梁状况、兵力部署动态等信息,并制作详细的电子地图。
-
地面侦察连提前渗透至目的地周边,对水塬市周边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抵近侦察,标注敌军指挥中心、通信枢纽、弹药库等关键设施的精确位置,同时密切关注自由联邦机动部队的动向,确定其初始位置和可能的增援路线。
-
作战计划制定与下达(旅指挥中心):
-
根据侦察情报,旅指挥中心制定详细的穿插行军路线,确定各营的行进顺序、间隔距离、行军速度等参数,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尤其针对敌军装甲旅增援情况制定专门的阻援计划。
-
将作战计划下达至各营,组织各营指挥员进行战前协同演练,确保各部队明确任务和协同方式。
-
装备检查与物资准备(各营):
-
各营组织对所属装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主战坦克、装甲步兵战车、火炮等武器系统的性能测试,确保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
后勤保障营为各营补充足额的能源、弹药、食品、药品等作战物资,并为车辆、装备配备必要的维修零部件。
-
通信组网与测试(通信营):
-
通信营构建旅指挥中心与各营之间的量子通信、无人机中继通信,并进行全面测试,确保通信畅通。
-
为各作战单元配备便携式通信设备,建立备用通信链路,防止主通信网络受到干扰或破坏时影响作战指挥。
2
穿插行动阶段
-
先锋突破(先头1营):
-
先头1营作为先锋部队,沿预定穿插路线快速推进,如遭遇敌军,利用强大火力和机动性,迅速展开攻击,歼灭敌人,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
-
在突破过程中,保持与旅指挥中心和侦察营的密切通信,及时报告敌军防御情况和战场态势变化。
-
跟进巩固(中型合成化2
营):
-
中型合成化2
营紧随先头1营之后,在到达目标地点后,迅速展开兵力,占领周边有利地形,巩固突破口,防止敌军反击封闭通道。
-
对先头1营侧翼和后方进行掩护,防范敌军小股部队的袭扰和伏击,确保穿插部队的安全。
-
与先头1营保持紧密协同,根据敌军防御情况,适时调整行进队形和作战部署。
-
火力支援与掩护(炮兵营):
-
轨道炮连在穿插过程中,根据前方部队的需求,提供火力支援。对敌军的防御阵地、炮兵阵地、装甲目标等进行覆盖打击,压制敌军火力,为部队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
火箭炮连在部队行进至敌军防御较为薄弱的区域时,适时进行火力急袭,对敌军的物资仓库,通讯节点,指挥部进行精确打击。
-
防空警戒(防空营):
-
防空营在穿插部队行进过程中,在部队上空建立防空保护伞。自行防空系统在行军纵队中合理配置,应对可能的空中威胁;同时清理整个空域的敌无人机。
-
加强对空侦察,与侦察营的无人机连协同,及时发现敌空中力量并发出预警,引导防空力量进行抗击。
-
工程保障(工兵营):
-
工兵营在穿插过程中,位于部队前方,开辟道路,对敌军设置的地雷场、障碍物进行排除和爆破。快速清理道路,确保部队安全通过。
-
在遇到受损桥梁等情况时,迅速组织抢修或搭建临时便桥,保障部队行军路线的畅通。
-
预备队待机(中型合成化3营):
-
中型合成化3营在穿插过程中,作为旅预备队在部队后方跟进。保持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对敌军的遭遇战、迂回包抄、伏击等突发情况。
-
根据旅指挥中心的命令,在必要时迅速前出,支援前方作战部队,确保穿插行动的顺利进行。
3
进攻水塬阶段
-
火力准备(炮兵营):
-
炮兵营在空降场四十公里处建立阵地,进行火力准备。轨道炮连对敌军防御工事、火力点进行精确打击,摧毁敌军的设施和重武器。
-
火箭炮连对敌军指挥中心、通信节点、弹药库等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瘫痪敌军的指挥和作战体系,削弱敌军的抵抗能力。
-
多方向突击(1营、2营、3营):
-
先头1营向水塬西北部方向发起突击,扩大占领区,并在30公里位置建立防御阵地,阻击自由联邦的机动增援部队。
-
中型合成化2
营向水塬主城区方向突击,在到达城市边缘后建立阻击阵地,防范和监视水塬城内的小股敌军。
-
各营在突击过程中,保持密切协同,保持适当距离,形成立体作战态势,逐步扩大空降场。
-
预备队投入(中型合成化
3
营):
-
根据战场形势,当进攻部队在某一方向遭遇敌军顽强抵抗或进展受阻时,旅指挥中心适时命令3营投入战斗。
-
如各方向进攻顺利,3营在队伍后方原地建立防御阵地,三个营分别在西北、西、西南三个方向阻击敌机动部队,水塬守军和京阳守军可能的增援和袭扰。
-
防空(防空营):
-
防空营在空降场周边建立防空阵地,防止敌军空中力量对我方作战行动造成干扰和破坏。自行防空系统对来袭敌空中力量进行拦截,机动防空小组在周围进行防空警戒,清理无人机等小型空中目标。
-
加强与空军部队的协同,及时获取空情信息,在必要时引导空军力量对敌军进行反击。
-
空降场建设与战场管制(工兵营):
-
占领区扩大到预设范围后,工兵营工程设施进场,平整土地,架设能源,设置空降场配套设施。
-
对区域内的原有设施,如官网,道路进行评估和保护,防止作战行动对原有设施造成过度破坏。同时,协助后勤保障营建立作战临时补给点和伤员救治点,保障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
通信保障与指挥控制(通信营):
-
通信营在作战环境下,加强通信网络的维护和优化。利用各类设施,增强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
为各作战单元配备便携式通信中继设备,确保在复杂作战形势下指挥机构与作战部队之间的信息畅通。旅指挥中心通过通信网络实时掌握战场态势,根据作战进展及时调整作战部署和下达作战指令。
4
阻援作战阶段
-
侦察预警(侦察营):
-
侦察营加强对西北方向自由联邦机动部队的侦察力度,利用无人机、地面侦察力量等多种手段,实时掌握敌增援部队的兵力、装备、行军路线等信息。在敌军装甲部队出发后,持续跟踪其行动,每隔
15
分钟向旅指挥中心报告一次位置和行进情况。
-
在敌军机动部队可能的行进路线上设置多个侦察观察点,建立预警网络,及时发现敌军并向旅指挥中心报告。当敌军装甲旅进入距水塬市西北100公里范围时,启动一级预警。
-
阻援阵地构筑(1营):
-
根据敌军行进方向,在西北方向,正西方向合适位置构筑阻援阵地。利用地形优势,设置反坦克壕、雷场、障碍物等防御设施,在阵地中部、后部修建大量车辆掩体。同时利用2米级盾构机,建设地下防御工事,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防御体系。
-
将轮式突击炮隐蔽部署在阵地中部掩体,作为主要的直射火力点,轮式迫榴炮部署在阵地后方,形成曲射增援火力;步兵依托阵地内的工事、官网、掩体等,使用步兵武器和车载武器,对敌军步兵和轻型装备进行攻击。
-
火力拦阻(炮兵营):
-
炮兵营根据侦察营提供的敌军增援情报,提前调整火炮阵地和射击参数。当敌军增援部队进入预设的火力打击范围时,轨道炮连和火箭炮连对敌军进行火力拦阻射击。
-
采用集火射击、弹幕射击等方式,打击敌军的行军纵队、先头部队。迟滞敌军增援速度,削弱敌军增援力量。在敌军装甲部队距阻击阵地40公里时,炮兵营进行第一轮大规模火力拦阻。
-
机动打击(临时合成营):
-
抽调部分装甲车连、步兵连和自行突击炮连组成合成营,作为机动打击力量。在敌军增援部队受阻或出现混乱时,临时合成营迅速出击,从敌军侧翼发起攻击,打乱敌军增援部署,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
临时合成营在机动过程中,保持与旅指挥中心和侦察营的密切通信,根据战场态势灵活调整作战行动,确保阻援作战的有效性。当敌军装甲旅被火力拦阻后出现停滞或混乱时,合成营立即从其侧翼发起攻击,分割敌军部队并逐个击破。
四、作战保障
1
通信保障:
-
通信营构建多频段、多手段的通信网络,包括无人机中继、短距量子通信、数据链、有线通信等。确保指挥机构与各作战营之间、各作战单元之间信息畅通无阻,实时传递战场态势、作战指令等重要信息。
-
为各作战单元配备便携式通信设备,建立备用通信链路,防止主通信网络受到干扰或破坏时影响作战指挥。加强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防止敌军对通信系统的窃听、干扰和破坏。
2
后勤保障:
-
后勤保障营组织多批次的能源、弹药、生活物资运输车队,在穿插路线和作战区域合理设置临时补给点,采用伴随保障与定点保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部队作战物资充足供应。
-
配备专业的装备维修力量,包括装甲车辆、火炮等维修小组,在部队行进过程中和作战区域内,及时抢修受损装备,使部队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
-
食物饮水等保障由各部所属炊事班自行完成,确保战士们保持旺盛的作战状态。
3
医疗保障:
-
设立前沿医疗救护所和后送医疗队,在穿插和作战过程中对受伤官兵进行及时救治和后送。前沿医疗救护所跟随部队推进,在战场上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后送医疗队负责将重伤员安全后送至后方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
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包括急救药品、救护机器人、智能救护车、野战手术车等,确保受伤官兵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五、指挥控制
1
旅指挥中心:
-
建立旅指挥中心,作为整个作战行动的指挥核心。旅指挥员通过指挥信息系统实时掌握战场态势,根据作战进展及时调整作战部署和下达作战指令。
-
旅指挥中心与各营指挥机构建立稳定的通信联络,接收各营的作战报告和情报信息,对各营的作战行动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
-
组织作战参谋人员进行战场态势分析、作战计划制定和作战效能评估,为旅指挥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阻援作战过程中,密切关注敌军装甲旅的动态,根据其行动及时调整阻援部队的部署和作战策略。
2
营指挥机构:
-
各营建立指挥机构,负责本营内部的指挥控制。营指挥员根据旅指挥中心的命令,组织本营的作战行动,合理调配兵力、火力和装备资源。
-
各营指挥机构与下属作战单元建立有效的通信联络,及时掌握本营的作战进展和战场态势变化,对下属作战单元的行动进行指挥和调整。
-
在作战过程中,各营指挥机构加强与友邻营的协同配合,形成整体作战合力,确保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