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委婉——温和的表达更易被接受
1.委婉说不,让对方愉快地接受
有时候,面对朋友的请求,我们不得不拒绝,可是又不伤害朋友之间的和气,这种情况下,幽默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了。用幽默的语言拒绝对方,显得很婉转、含蓄,更容易被朋友所接受。
2012年央视《国庆七天乐》录制活动在客天下景区隆重举行。录制进入倒计时,原本安静的现场一阵骚动,紧接着一声哗的尖叫声,原来翘首以盼的观众们终于看到了毕福剑的身影从客家小镇街道走来。
毕福剑被隆重推出——他身穿喜庆的紫红色带花纹衬衫,坐在客家
鸡公车上被推出来了。观众被这一幕逗乐了,献上了狂热的掌声与尖叫声。
录制期间,有人上台献花,一位女士一边把鲜花往老毕怀里塞,一边说:毕姥爷,我很希望像于文华老师(老毕的录制搭档)那样坐上花轿做您的新娘……大家一听,全场爆笑,一时间内,尖叫声此起彼伏。毕福剑则风趣回应:我很高兴你这么说,但是我担心节目一播出,你姥姥不同意。下辈子吧!说罢,他脸朝观众席,悄声说:哪有什么下辈子,哄哄她!台下观众又是一阵大笑。
老毕的幽默向来都是这么朴实自然,在他身上丝毫看不到做作的元素,始终一副乐呵呵的表情,不愠不火的话语间却让人不禁捧腹大笑。即使是在调侃女观众的仰慕之情,也不直接拒绝,而是自然地将姥姥牵出来,既给对方留了面子,又娱乐了大众。
直接拒绝,势必会在语言和心灵上给别人造成一定的伤害。若能幽默说不,既不得罪对方,又能得到对方的谅解,同时还能将对方的失望和不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内。幽默高手总是能在事情得以圆满解决的情况下,给大家带来欢笑。
明朝郭子章所著的《谐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朋友求苏东坡为他谋个差使,苏东坡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对来求他的这个朋友说了一个故事:以前有个盗墓人,掘开第一个墓的时候,发现一个赤身裸体的人,这是王阳孙,因为他主张裸体下葬的;掘开第二个墓的时候,竟然掘出了汉文帝,他是个不准随葬金银玉器的皇帝;第三个墓里掘出了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盗墓人还想继续掘第四个墓,伯夷说:‘别费心了,我弟弟叔齐也无门路!’对苏东坡有所求的人听完了这个故事,知趣地走了。苏东坡就这样,幽默风趣,又没有得罪朋友地回绝了他。
幽默风趣的拒绝是一门艺术,在社交活动中,对于他人提出的观点和请求勉为其难地接受,最终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一个人要会说好,也要在该拒绝的时候会说不。不会说不,你就不是一个品格完整的人,你会变成一个不情愿的奴隶,你会成为别人的需要和欲望下的牺牲品。
清代的郑板桥在当潍县县令时,查处了一个叫李卿的恶霸。李卿的父亲李君是刑部官,得讯后急忙赶回潍县为儿子求情。李君以访友的名义拜访郑板桥,郑知李的来意,故意不动声色地看李君如何扯到正题。李君看到郑板桥房中有文房四宝,于是向郑板桥要来笔墨纸砚,提笔在纸上写道:燮乃才子。郑板桥一看,人家是在夸自己呢,自己也得表示表示,于是也提笔写道:卿本佳人。李君一看心里一亮:郑兄,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我这个‘燮’字可是郑兄大名,这个卿字……
当然是贵公子宝号啦!
李君心里高兴极了:承蒙郑兄关照,既然我子是佳人,那就请郑兄手下留情。
李大人,你怎么‘糊涂’了唐代李延寿不是说过‘卿本佳人,奈何作贼’吗
李君脸一红,只好拱手作别了。郑板桥巧妙地利用李卿的卿与现成话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的卿字同音同义的关系,委婉含蓄地拒绝了李天官的求情,既坚持了原则,又不使对方太难堪。
郑板桥不能答应李君的请求,因为那样违反了自己的原则,但是也不能直接的抛给对方一个冷冰冰的不字,那只会让对方恼羞成怒。用委婉幽默的语气拒绝对方,给对方充分的时间做心理准备,这样也不失礼貌,比直接说不让人容易接受。
用幽默的方式拒绝别人,有时可以故作神秘、深沉,然后突然点破,让对方在毫无准备的大笑中失望。如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部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一项军事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那么,我也能。朋友一愣,继而不好意思地笑了。
罗斯福的幽默含蓄的拒绝艺术,表现了他为人处世的高尚风范。他在朋友面前既坚持了不能泄露的原则立场,又没有使朋友陷入难堪,取得了极好的语言交际效果。以至于在罗斯福过世后多年,这位朋友还能愉快地谈及这段总统轶事。相反,如果罗斯福表情严肃、义正词严地说不,甚至心怀疑虑,认真盘问对方为什么打听这个、有什么目的、受谁指使,岂不是小题大做,其结果必然是两人之间的友情出现裂痕甚至危机。
简单来说,一个不字,虽然只是对于某个问题的回答方式;但如果一个人遭遇到尴尬境地,或在面对他人提出的无理甚至恶意要求时,能在拒绝的时候幽默一把,却是一项高明的手段。因此,当我们遇到此类情况时,不妨在说出不的时候加点幽默的调料,既回避了问题,又不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