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幽默需要豁达的心态
林语堂在探讨幽默时曾说:幽默是由一个人旷达的心性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豁达的人生态度是生发幽默的源泉和土壤,因为豁达,人才会心境坦然,平和地看待一切,也才会在喜乐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与惊喜。
登上春晚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梦想,往年不少《星光大道》的选手都会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而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能够主持春晚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荣耀,老毕已经主持过两届的春晚了,而当被问到是否还有机会继续主持时。
老毕笑着说:春晚这事儿是大家都愿意去的,我也确实愿意,现在觉得没像头些年那么迫切,比较客观了,因为年龄到这个份上了。该需要你的时候,你自然就去,不需要你的时候,你自己玩命想也没有用。
老毕的豁达心态源于他跌宕不俗的人生经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始终笑着面对一切,培养出了他幽默的秉性,站在舞台上充满了年轻的活力,为观众们带去更多的精彩与欢笑。
一个心情沉重的人,往往会死板着脸,没有生气;一个满腹狐疑的人,话里多为冰封般的冷漠而缺乏活力;而一个心有旁骛的人,心里肯定也有着化不开的忧郁……只有心怀坦荡、超越了得与失的豁达之人,才会笑口常开,屡发惊人妙语,同时这种精神与心态感染着旁人,让他们也会产生信心与力量。
英国思想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人类种类各异的不快乐,一部分根源在于社会环境,一部分根源在于人的内在的心理,就象口渴之人见到到半瓶水时,有人会高兴地说:太好了,竟然还有半瓶水,这够我喝半天的了。但也有人会沮丧,他会认为:怎么只有半瓶呢要是有一瓶就好了。
华盛顿总统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三件事是真实的——上帝的存在、人类的愚蠢和令人好笑的事情。前两者是我们难以理喻的;所以我们必须利用第三者大做文章。幽默显现了一种洒脱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
有一次,苏格拉底同妻子吵架后,刚走出屋子,他妻子就把一桶水浇到了他的头上,弄得他浑身湿透,于是这老苏便随口叫到:雷声过后,这雨果然来了!这便是宽容的幽默,以快乐的心境,博大的胸怀来面对这个世界。
在中国,最乐观的人当属北宋的苏东坡了,有人统计,苏东坡一生中担任过30个官位,遭贬17次,频频往返于庙堂和江湖之间,而其真正屡升屡贬诠释的是他无限的乐观。挺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浮沉荣辱,江湖之远,不必其乐,庙堂之高,不淫其志。
居居高官时爱民情,遭贬时他走进自然,看山水,弄田园,谈佛论道,研究美食。有一次,他被贬到海南,当地无医无药,他就笑着跟朋友说道:每念京师无数人丧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苏轼的幽默不是超然物外地看破红尘,而是人生境界的一种提升,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困难中找寻幸福。诚然,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的,但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又合成不也是一种美呢
幽默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对豁达的性格、圆通的作风的一种肯定,一般来说,具有幽默口才的人,都具备豁达的精神,在任何事情上,他们都能从积极的角度去看问题,即使生活遇到困难也能洒脱的面对。
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有篇自制的陋室铭: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小崔说事》曾采访过他,面对听众和镜头,他依然诙谐幽默,妙语连珠,丝毫不落央视名嘴下风,让人惊叹,时光似乎在他身上停住了。他自己则自嘲上帝糊涂,把我给忘了……不叫我回去!周有光的豁达幽默不是一般的苦中作乐,而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笑眼旁观。
一个豁达的人,幽默有趣,学问大却不自居,名声高而不矫情,例如启功被任命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后,有人恭喜他说:这可是‘部级’呀!他诙谐地回答:不急,不急,我真的不急!;在学校里,每有人叫他博导时,他就笑眯眯地说:我是一拨就倒,一驳就倒,不驳自倒矣!这种豁达的幽默,让人开怀而敬重。
幽默是一个人豁达生活态度的反映,以一颗不过分看重得失、不过分看重外界对自己的褒贬评价的心来面对生活,你就会发现,自己也慢慢变得幽默洒脱起来:当有你说你海拔不高时,你不妨称自己是体积小魅力大,浓缩就是精华;有人嘲笑你谢顶,你不妨用葛优的话来回复:热闹的马路上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上不长毛。
一个人只有看淡得失荣辱,才能使语言变得诙谐轻松起来。因此,我们要时刻给自己一份旷达朗润如万里晴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