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韦菜农的盆栽故事 > 第一章

韦菜农退休后,闲赋在家,出于消磨时光需要,开始实践盆栽果树,西瓜和其他蔬菜。
一、盆栽李树
李子树(学名Prunus
salicina)是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的落叶乔木或灌木,广泛栽培于温带地区,以果实(李子)闻名。
李子树通常高3-6米,树冠开展,枝条多分枝,树皮灰褐色,老树皮粗糙。
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锯齿,叶面绿色光滑,背面淡绿色。
春季开花,白色(桃红李白),花瓣5枚,花径1-2厘米,成簇开放,具淡香。
果实有核,圆形或椭圆形,果皮颜色多样(红、紫、黄、绿等),果肉多汁,味甜或酸甜,内含一枚硬核。
适应温带气候,耐寒(可耐-20℃左右),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忌积水。
常用嫁接(砧木多用山桃或毛桃)、扦插或播种繁殖。
李子树常见品种有:中国李(Prunus
salicina),原产中国,果实大,风味浓,如黑宝石李红美人李。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紫黑色果实,常用于制果干,如西梅李。美洲李**(Prunus
americana),耐寒性强,果实较小,多用于加工。
李子果实成熟期易遭鸟类啄食,可套袋或架设防鸟网。部分品种需异花授粉,种植时需搭配授粉树(如不同品种混栽)。
韦菜农网购了李树苗,树龄8年,刚栽下,树倒是活了,但过了一段,李树开始长虫,吃树叶。韦菜农不想打药,就由她去。盆栽了两棵李树,过来一段,有一棵树叶全被食叶虫吃光了,没了树叶,树枝开始发干、发黑,进而树干开始发干、发黑,最后挂了,剩下一个空盆在风中凌乱。另一棵好一点,开始开花。开花后要授粉,说用毛笔尖可以进行人工授粉,韦菜农觉得太麻烦,就由她去,觉得应该有蜜蜂、蝴蝶给她授粉。李树开白花,开花时节树倒是开了不少花,等到花儿谢了,只接了五个李子。韦菜农心里想,嗯,也不错了,第一次栽种就有收获。过几天,果子挂不住掉了一个,只剩四个,韦菜农心里想也行,四个就四个。过几天果子挂不住又掉了一个,只剩下三个。韦菜农心里想,算了,由你去吧,有一个就行。也许李树猜到韦菜农心里想的,过几天又掉了两个,真的只剩下一个了。五去四得一。最后的一个还算争气,一直坚持到变青、发黄成熟。
黄了几天后,韦菜农把她从李树上摘下来,洗干净,试着咬了一口,味道还行,可以吃。
等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后,树枝又开始发干、发黑,继而树干开始发干发黑,最后也挂了,又剩下一个空盆在风中凌乱。
韦菜农第一次盆栽李树以收获一个李子,失败收场。失败的原因可能是雨天积水后,没有及时排水,根烂掉了。
二、麒麟西瓜
麒麟西瓜是一种经过科研培育的西瓜新品种,以其生长周期短、口感佳、经济效益高而广受欢迎。生长周期从种植到收获仅需60天左右,适合快速轮作。
种植技术要求高:需大棚覆盖、滴灌施肥,对土壤(沙壤土最佳)、温度(24-30℃)和光照要求严格。
主要品种有:玉麒麟、冰糖麒麟王、黑麒麟、小麒麟西瓜。
选择沙壤土,深翻晒土,施足基肥(有机肥+复合肥)。
12月育苗,30天后移栽,需保温防病。
膨瓜期保持30℃以上,成熟期降温促进糖分积累。
人工授粉,早晨7点进行,提高坐果率。
麒麟西瓜凭借短周期、高糖度、优品质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代表作物,但需精细化管理,适合大棚集约化种植。若计划种植,建议选择适宜品种(如8424、冰糖麒麟王),并严格把控温湿度及肥水管理。
韦菜农在盆栽李树的同时,也在盆栽西瓜,适合盆栽的麒麟西瓜。
韦菜农网购了四棵麒麟西瓜苗,为保险起见,选了两个盆,每个盆栽种了两棵。为此还专门网购了可升降可调节的支架。韦菜农每天早晚给西瓜用电子喷雾器喷水。过了一个月,每个盆只留了一棵。可能是水浇多了,一个不怎么晒得到太阳盆的西瓜开花后,结出的小西瓜过几天就烂掉了。另外一个盆要好一点,有三个小西瓜挂在藤上。韦菜农好像觉得给西瓜水浇多了,西瓜瓜农好像不给西瓜浇水,北方也无水可浇。韦菜农改一周浇一次。改浇水周期后,情况有好转,但过了一周,没怎么晒太阳的那棵叶子开始发黄,慢慢的,藤也枯了,韦菜农一看没救了,干脆就把它拔了。
过了一周,结了三个小西瓜的,有两个有点鄢了,又过一周,那两个烂了,只剩下最后一个了!过了一个月,最后一个瓜还在藤上挂着,但藤叶开始发黄,后来藤干也开始发黄发枯。韦菜农只好把那个宝贝瓜摘了,放进冰箱零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瓜洗净切开,尝了尝还有西瓜味,请家人一起尝尝,说还不错,不过成本太高,不如买瓜。
韦菜农这次盆栽西瓜,总体来说又失败了,好在还结了一个可吃的小西瓜。
种植麒麟西瓜失败,回头看,应该是盆栽的土壤有问题,太板结了,不松软,不适合种植麒麟西瓜。
三、盆栽黄瓜
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又称胡瓜、青瓜,是葫芦科黄瓜属的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北部,后传入中国及世界各地,是全球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以其清爽多汁的口感和丰富的用途深受喜爱。
黄瓜的形状通常呈长圆柱形,表面有细小突起或光滑。颜色,未成熟时呈深绿色或浅绿色,成熟后可能变黄(但通常食用嫩果)。
黄瓜品种丰富,普通黄瓜:较长,表皮有刺,需削皮或搓洗。水果黄瓜(荷兰黄瓜):短小光滑,口感脆甜,可直接生食。
腌渍黄瓜:较小,适合做酸黄瓜或酱菜。
黄瓜脆嫩多汁,清淡微甜,含水量高达95%以上,是夏季解暑佳品。
靠近果柄处略带苦味(含**葫芦素C**,过量可能引起不适)。
低热量(约16kcal/100g),高水分,富含维生素K、钾和膳食纤维。含硅元素,可能有助于皮肤和关节健康。
印度已种植超过3000年,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国。
今年是韦菜农第二年盆栽黄瓜。黄瓜地栽盆栽均可。
去年是韦菜农第一年盆栽黄瓜,韦菜农从网上查了查三月份就可以栽种黄瓜,韦菜农网购了黄瓜苗,水果黄瓜苗4棵,土黄瓜苗6棵,栽了五个盆,为了保险起见,2棵栽一个盆,一起栽两棵是为了保险起见黄瓜,用了5个种菜盆。3月底一场倒春寒,10棵苗陆续都挂了。韦菜农只得再从网上购买黄瓜苗,还是水果黄瓜苗4棵,土黄瓜苗6棵。邻居送了4棵。这次韦菜农除了上次的5个种菜盆,还用了2个废弃的花盆。(5+2)*2七个盆栽种了3种黄瓜,清明的一场持续细雨,黄瓜苗都长起来了。韦菜农从网上查询了一下,黄瓜苗主茎很脆,容易折断,生长过程需要吊秧。韦菜农网购了吊秧绳、吊秧夹,金属塑包杆。刚开始,韦菜农并不知道啥叫吊秧。慢慢的,韦菜农在不停的摸索中,明白啥叫吊秧。黄瓜既怕干也怕涝,晴天要浇水,大雨天要搬进来。黄瓜还爱长虫,蜗牛、食叶虫、跳甲虫都容易发生,叶子还爱发霉菌病。到了4月中下旬,黄瓜已开始开花了。好不容易,韦菜农舍不得把最底下的花、叶剪掉。5月初,韦菜农采摘了第一批黄瓜,成就感满满。慢慢的,韦菜农发现黄瓜叶出现斑点,在网上查询,说是通风不良所致,黄瓜初期,应剪除底层10-20公分高的瓜叶和瓜果,保持通风良好,加快黄瓜长高。玉女黄瓜长的不错,产量也很高,黄瓜是一叶一瓜,黄瓜采摘后,就把底下的叶子剪掉。黄瓜是主蔓结瓜,主蔓在结瓜过程不断长高,黄瓜吊秧不可能无限高,所以随着黄瓜主蔓长高,底层的瓜叶剪掉后,把底层的藤蔓慢慢盘起来,行话叫落蔓。到了秋天,藤蔓越来越长,营养跟不上,距离太远营养送不上去,叶子就慢慢黄了,就不再结瓜了,即便结瓜也挂不住。
网上说秋天也可以种植黄瓜,但韦菜农没有成功。
第二年,韦菜农再种黄瓜就有经验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有了第一年的经验,韦菜农第二年试着用黄瓜种子自己育苗,但种子在预定的时间没有发芽出苗,韦菜农只好网购黄瓜苗,还是水果黄瓜苗和土黄瓜苗,等网购的黄瓜苗栽种好,高度开始吊秧后,韦菜农自己用黄瓜种子育的苗又发芽长出来了,韦菜农等种子发芽想到可以移栽后,带土移栽,长势良好。黄瓜想到6-8片真叶,就可以把黄瓜苗的两片稚叶剪掉,这样可以加快黄瓜苗的生长。黄瓜是主蔓结瓜,10cm以下的侧枝侧蔓要舍得剪掉。黄瓜苗和冬瓜苗在长成形前很相像,韦菜农第二年刚开始就搞错了,把黄瓜苗和冬瓜苗放在一起缓苗,等缓苗后,没有分清黄瓜苗和冬瓜苗,韦菜农本想多种黄瓜的,结果等瓜苗长成形后,发现是冬瓜苗,不是黄瓜苗,韦菜农又舍不得去掉,只好将错就错了。五一一过,气温上升,玉女黄瓜已有一棵结出可以采摘的黄瓜了,土黄瓜已采摘了一根黄瓜!看来韦菜农今年的黄瓜会有不错的收获。
四、盆栽辣椒
辣椒是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现广泛栽培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
喜温暖,生长适温20-30℃,低于15℃生长缓慢,0℃以下易冻死。需充足阳光,每天至少6-8小时光照。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pH
6.0-7.0。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易烂根)。基肥,腐熟有机肥+复合肥(N-P-K均衡)。开花前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整枝,去除底部老叶、病叶,促进通风。
辣椒栽培需注意温度、光照、肥水管理,选择合适的品种(如微辣的杭椒或超辣的魔鬼椒),并做好病虫害防治。
辣椒富含维生素A,地栽盆栽均可。韦菜农从去年开始盆栽辣椒,网购了薄皮辣椒,朝天椒,港椒三个品种,每个品种盆栽了2*4棵。
韦菜农从网上查询到,辣椒需要双珠定植,间距10cm。辣椒长到10-25cm打顶,这样可以在打顶的高度分支。第一个门椒下面的枝叶全部打掉,便于辣椒快速长高,开花挂果。
春节一过,韦菜农就网购了三种辣椒苗,每种10棵,双株定植,间距10cm。3月初气温转暖,辣椒快速长高,韦菜农舍不得给辣椒苗在10-25cm的高度打顶,刚开始也没有用支撑物支撑,有的长到一定高度自己折断了,这时韦菜农才发现,辣椒虽然不用吊秧,但也要用支撑物固定。
三种辣椒都长势良好。韦菜农把10cm以下的枝叶都剪掉,保持通风良好。
朝天椒一簇一簇的生长,辣椒尖向上,故名朝天椒。刚开始是青色,慢慢变成红色。红色就意味着成熟了,可以采摘。朝天椒生长旺盛,四棵辣椒根本吃不完。吃不完的朝天椒,韦菜农拿来做成辣椒酱,用玻璃瓶密封放冰箱里。
网上说,给辣椒树保温,辣椒树可以过冬,第二年继续结辣椒。韦菜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冬天气温低的时候,特别是零度以下,韦菜农就把辣椒盆搬到室内,气温高于零度时,搬出来晒晒太阳。虽然搬进来搬出去有点辛苦,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辣椒树冬天没有被冻死,第二年继续结果。家里人说朝天椒太辣,韦菜农第二年就没再种。
第二年韦菜农换种了红辣椒,准备用自己种的红辣椒做泡椒。
韦菜农网购了红辣椒苗,在菜盆里栽了2*2(双珠定位),有了前面的经验,红辣椒苗长势良好,结了不少辣椒,但不是可以做泡椒的红辣椒,是皮肉较厚实的青辣椒。
总体来说,韦菜农盆栽种植辣椒是成功的。
五、盆栽西红柿
西红柿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又称番茄、洋柿子,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16世纪传入欧洲后广泛种植,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兼具蔬菜和水果的双重属性。
西红柿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如圣女果)、梨形等。颜色常见红色,另有黄色、绿色、紫色、黑色等品种(如黑番茄)。
大小从樱桃番茄(直径1-3cm)到牛排番茄(可达10cm以上)。成熟后果肉多汁,酸甜平衡,富含谷氨酸(鲜味来源)。
西红柿未成熟时含少量龙葵碱(有毒,需避免食用青绿色未熟果)。
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强抗氧化剂,熟食更易吸收)、维生素C、钾和膳食纤维。低热量(约18kcal/100g),适合减肥人群。
西红柿炒鸡蛋尤其味美,医学上说,对男性前列腺也非常有益。
韦菜农按照家人的要求种了小番茄和土番茄。
第一年没有仔细查阅种植技巧。小番茄长的很好,很快结果了,果子味道也不错。
土番茄长势也很好,但一直不见开花结果。韦菜农在网上仔细查阅种植技巧,发现要打顶,摘腋芽,剪除底层枝叶,保证通风和光照。
韦菜农按照查阅的种植技巧,给西红柿打顶,去腋芽,剪除底层枝叶。过了一段,土番茄开始开花,挂果。但还是不得法。西红柿容易染病害,剪除底层枝叶,去腋芽应选在晴天的中午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切口遭病害攻击。韦菜农随心所欲,剪除底层枝叶,去腋芽没有严格按照晴天中午的时间进行,过了一段,西红柿开始出现卷叶,叶子出现霉斑。
韦菜农只好又在网上仔细查阅治理办法。
磷酸二氢钾,兑水稀释,喷施页面。白醋加食盐稀释,喷施叶面,一周一次。
盆栽西红柿第二个要面临的问题是鸟害。西红柿一红,鸟儿早于主人的采摘,把红了的西红柿琢了。为防止鸟害,韦菜农网购了套袋,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没套牢的,还是被鸟琢了。
第二年再种,韦菜农就明显有经验了,前期倒伏,让它好生根,开六层花时打顶。底层的枝叶剪掉透风,定期检查腋芽,选晴天中午剪掉。
西红柿快成熟时及时套袋,防止被鸟啄了。
西红柿要避免和黄瓜种一起,要间隔一米以上。所以西红柿的盆和黄瓜盆要远距离摆放。第一年,韦菜农按网上查询的知识,西红柿可以越冬,零度以下时搬进室内,出太阳时搬到室外,人很累,西红柿盆也没见结几个西红柿,所以第二年,韦菜农不再尝试西红柿越冬。
五、盆栽秋葵
秋葵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又称黄秋葵、咖啡黄葵、羊角豆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锦葵科秋葵属。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现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因其营养丰富和独特口感而备受青睐。秋葵的果实呈长锥形(类似羊角),表面有棱,横切面呈五角或六角形。未成熟时果皮为绿色或紫红色(紫秋葵),成熟后木质化,不可食用。
秋葵嫩果黏滑多汁,口感清脆,内部有大量黏液,主要成分为果胶和多糖类物质。
秋葵低热量、高膳食纤维,富含维生素A、C、K及矿物质(钙、镁、钾)。
黏液中的多糖类物质可能有助于调节血糖和肠道健康。
韦菜农第一年盆栽秋葵,第一次买苗太早,结果都挂了,五月再网购苗,以为晚了,其实正好,秋葵喜欢高温。第一次种植,没给秋葵打顶,结果秋葵长到2米多高。第二年,韦菜农通过第一年的实践有了些经验,清明后,等气温稳定在15℃以上再网购秋葵苗,长到1.5米左右打顶,让其长侧枝,这样挂果点更多,也方便采摘。
自己种植的秋葵安全放心,吃起来也简单,过水,凉拌。
六、盆栽木耳菜
木耳菜,学名落葵(Basella
alba),又称藤菜、胭脂菜、软浆叶,是落葵科(Basellaceae)落葵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亚洲和非洲,在中国南方广泛栽培,因其叶片肥厚、口感滑嫩,类似木耳,故得名木耳菜。
木耳菜有绿茎木耳菜(Basella
alba),茎叶绿色,最常见,口感嫩滑。红茎木耳菜(Basella
rubra),茎叶紫红色,观赏性强,营养价值更高。
木耳菜的喜温暖,生长适温20-30℃,耐热不耐寒(低于10℃生长停滞)。喜光但耐半阴,夏季强光需适当遮阴。适应性强,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佳。
保持土壤湿润,忌积水(易烂根)。
嫩梢采摘:长到15-20cm时掐尖,促进侧枝生长。
叶片采摘:选择肥厚嫩叶,避免过度采摘影响植株生长。
清炒:蒜蓉炒木耳菜,口感滑嫩。
凉拌:焯水后加调料凉拌,清爽可口。
煮汤:与豆腐、鸡蛋同煮,营养丰富。
富含维生素A、C、钙、铁,尤其适合缺铁性贫血人群。
含黏液质,有助于润肠通便。
韦菜农网上查询了一下,木耳菜营养丰富,可盆栽,种植难度不高。于是网购了绿茎木耳菜苗,长势良好。木耳菜可以反复采收,成就感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