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碧海苍茫隐玉楼,十绝残阵锁瀛洲。截教散修藏旧怨,沙门圣僧解新愁。同源非是分高下,共护方为。
“道兄可还记得,截教‘有教无类’的真意?”
慧明趁阵眼松动,将珊瑚图按在玄武岩柱
图中
“同源印”
与柱上
“有教无类”
符文共鸣,竟显化出通天教主当年在碧游宫讲道的场景:“众生皆可问道,不分飞禽走兽、凡夫俗子
——
这才是截教的根。”
云阳子手中天绝剑一颤,阵中岩浆突然化作清泉,风雪亦转成和风。
“可我们在封神中死的死、散的散,连三霄娘娘的九曲黄河阵都被破了!”
另一散修玄玑子祭出地烈幡,幡中却飞出无数截教弟子的残魂,“你让我们如何不恨?”
慧明见状,引动体内双生莲,血莲吸收残魂怨气,金莲绽放护世金光:“恨若成执,便是修罗;恨若化护,便是菩提。当年齐天大圣被压五行山五百年,终成斗战胜佛,这不也是‘困而后悟’?”
玄玑子幡面
“烈”
字忽裂,显露出
“护”
字真容。慧明趁势以金箍棒残光连接各阵眼,棒身所刻
“齐天大圣”
与
“截教玄功”
同时发亮,竟将十绝残阵转为
“十全护世阵”,每处阵眼都开始滋养海洋灵枢,而非困人戾气。
主峰牌楼前,云阳子望着渐渐透明的结界,眼中泛起泪光
他取出怀中半截万仙幡,幡上
“截教”
二字已被珊瑚图的
“同源印”
染成青金双色:“五百年前,我等遁入海外时,曾立誓‘不与阐教佛教共戴天’,却忘了老师说的‘有教无类,无分彼此’。”
慧明合十道:“道兄可知,金光仙、余元两位道兄已在长安破了水火阵,他们用的正是截阐互补之法
——
护世,才是最大的‘教’。”
话音未落,海面突然浮现多宝佛虚影,手中玉如意指向落仙岛:“当年通天教主在海外布灵根,本就是留一线生机给‘不愿服天定之人’。如今修罗族祸乱人间,正需你们这些‘根行浅而斗志坚’的修士,在海路设护世灯塔,让往来商队免受魔劫。”
云阳子浑身一震,万仙幡碎片突然与慧明的珊瑚图融合,在岛上升起一座七层八角塔,每一层都刻着截教法术与佛教经文
——
底层是
“玄龟驮海”
与
“金刚力士”,二层是
“焚天煮海”
与
“清凉甘露”,直至顶层
“万仙来朝”
与
“极乐莲台”
并立。
且说申公豹在幽冥血海,通过分水锥窥得落仙岛异变,气得七窍生烟
“好个慧明!竟把截教最后的避世阵,变成了护世灯塔!”
他望向血池深处的
“两极魔像”,其胸口
“护世”
金光愈发耀眼,“不过海路虽通,我还有‘归墟血涡’——
当年万仙阵沉入海底的怨气,正等着这些天真的散修!”
说罢祭起
“归墟引魂幡”,海中顿时涌现无数截教弟子的怨魂,披着残破的万仙幡,向落仙岛杀来。
落仙岛上,云阳子刚率散修完成护世阵祭炼,便见海天交界处黑云压境,怨魂口中皆呼
“还我公道”。“莫怕!”
慧明将双生莲抛向空中,血莲化出血海屏障,金莲洒下超度金光,“他们虽是怨魂,却仍是截教一脉。道兄可还记得,截教收徒最重‘本心’——
他们本心若在护世,怨魂亦可成护法!”
云阳子顿悟,取出当年通天教主亲赐的
“聚灵钟”,钟声里融入佛教
“阿弥陀佛”
名号,竟将怨魂身上的
“截教怨”
炼作
“护世甲”,每道怨魂都显化出当年在碧游宫听道的模样,手持法器,列成
“海外护世军”。
郑和船队趁势靠岸,随船的锦衣卫指挥使递上永乐皇帝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海外仙山,乃天地灵根所系。着落仙岛散修为‘海路护教仙’,赐金符玉册,与沿海卫所共护商道。”
云阳子接过圣旨,见册文里竟将截教
“有教无类”
与朝廷
“万国来朝”
并论,不禁感慨:“原来人间帝王,也懂‘护世不分仙凡’。”
慧明望着新立的护世塔,塔尖金光与东海定海神针、长安护世阵遥相呼应,形成一道贯穿东西的
“天道护世链”。他忽然想起在水晶宫看到的封神榜与西游路交叠地图,此刻落仙岛正是这地图上的关键节点
——
截教的
“留一线”
与佛教的
“渡众生”,终于在此处合流。
普陀洛伽山,观音大士与多宝佛见此景,皆点头微笑。“当年通天教主布下海外灵根,元始天尊默许阐教弟子入世,如来传法东土,原来都是为了今日的‘万教护世’。”
观音玉净瓶中,落仙岛的护世塔倒影清晰可见,“慧明此去,下一处该是‘归墟’了
——
那里沉睡着截教最深处的执念,亦是当年万仙阵的阵眼所在。”
多宝佛轻抚玉如意:“归墟之下,藏着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斗法时留下的‘天道裂痕’,唯有集‘同源印’‘互补印’‘护世印’三印,方能缝合。慧明已收落仙岛散修,得了‘同源印’圆满,接下来……”
他望向幽冥方向,申公豹正驱动
“归墟血涡”,掀起千丈黑浪,“该是直面‘截教最后一劫’的时候了。”
正是:
仙山藏得旧年心,悟彻真如破阵深。
截教遗民归护世,且看归墟起雷音。
欲知慧明如何在归墟面对万仙阵残魂,申公豹的
“血涡大阵”
能否得逞,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