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花海词心织春韵
鹿门山的春天总比别处来得热烈。当梨花瓣还在青石上打着旋儿,山背的野杜鹃已漫成橙红色的海,顺着坡势一直铺到云麓书院新修的竹篱外。昱明搁下手中的《楚辞注疏》,见阿蘅正蹲在廊下替小梨编花环,月白裙角沾满细碎的花瓣,像落了一身的流霞。
“父亲快看,娘亲把春天戴在我头上了!”小梨举着铜镜蹦跳着跑来,发间缠绕的杜鹃花枝随着动作轻颤,橙红花瓣落在她眉间,倒比画里的春神更添三分灵动。昱明伸手替她扶正歪了的花环,指尖掠过那些柔软的花瓣,忽然想起去年清明在市集见过的波斯画——层层叠叠的暖色调里,总藏着让人想提笔描摹的冲动。
“明日带你去看向阳坡的金盏菊。”阿蘅擦了擦手上的花汁,腕间的梨花银簪闪过微光,“你陈伯伯说,今年花田比往年大了三倍,蜜蜂窠都多出三个。”话音未落,竹篱外忽然传来清脆的马铃声,书童抱着个油纸包进来,说是山脚下的货郎捎来的汴京信笺。
展开信笺时,几片干花瓣簌簌落下——是国子监旧友寄来的《春日杂咏》诗稿,墨字间夹着半幅未完成的工笔画,画的正是汴京城郊的油菜花海。昱明望着画中舒展的金浪,忽然想起二十岁那年,他与阿蘅在汴河旁初见的情景。那时她跟着父亲进京游学,鬓边别着从相国寺买来的绢花,偏说比真花还多三分雅致。
“原来金盏菊的画法,要顺着阳光的走向勾叶脉。”次日午后,昱明蹲在花田里调色,小梨趴在他膝头看笔尖游走。向阳坡的金盏菊开得正盛,橙色花盘在风中轻晃,像千万盏跳动的小太阳。阿蘅提着竹篮过来,篮里装着新采的蕨菜和山花蜜,发间还别着朵半开的金盏菊,倒比画中的花魂更添三分温柔。
三人在花田中央的老槐树下铺开画毡。昱明刚勾出几笔花茎,小梨忽然指着远处的蝴蝶笑喊:“娘亲快看,黄蝶落在‘金波’上了!”阿蘅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只粉蝶正绕着高茎金盏菊翻飞,花瓣随翅影颤动,倒像是花与蝶在共舞一曲春之谣。
“还记得你在书院教我的,不在墨香里,而在眼前人带笑的眉眼间,在女儿奔跑的脚步声里,在每一朵为懂得而绽放的花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