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辫子与邮戳
在二十世纪初的华夏大地,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剧烈变革。辛亥革命的烽火虽已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然而封建余孽仍妄图复辟旧制,军阀混战更是让这片古老的土地陷入了动荡与混乱之中。民主共和的理念虽已在一些进步人士的心中生根发芽,但旧思想、旧势力依旧根深蒂固,整个社会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巨轮,在迷茫与挣扎中探寻着前行的方向。
天津卫,这座位于渤海之滨的古老城市,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此时的它,既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也是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汇聚之地。街头巷尾,既有身着长袍马褂、留着长辫的遗老遗少,也有穿着西装革履、倡导革新的进步青年。洋行、教堂与传统的四合院、茶馆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独特而又复杂的城市画卷。
天津卫的洋灰马路总泛着潮气,仿佛是这座城市在动荡岁月中的沉重叹息。我踩着青石板往邮局走时,辫子尖儿还滴着昨夜的雨。昨夜的那场雨,似乎下得格外漫长,打在屋顶的瓦片上,滴答滴答,仿佛是历史的车轮在缓缓转动。那年我十九岁,青春的热血在我的胸膛中沸腾,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我不得不早早地扛起生活的重担。我刚在总局后院当上邮差,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已经实属不易。
王伯递给我那身蓝布制服时,特意指了指后襟,语重心长地说:剪辫子的革命党专挑后背开枪,这衣裳得穿旧些,别招眼。王伯是邮局里的老员工,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大半辈子,他经历过太多的风雨,深知在这个乱世中生存的不易。他的话让我心中一紧,仿佛感受到了潜藏在这平静生活背后的危险。在那个时代,革命党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日益激烈,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那身蓝布制服,不仅仅是一份工作的象征,更是我在这个乱世中保护自己的一层盔甲。
邮局大堂挂着袁大总统的画像,油墨都褪成灰了。头年他称帝不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郁郁而终。然而,他的倒台并没有让这个国家迎来和平与安宁。如今段祺瑞的兵又在城外和冯玉祥的部队对骂,战火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蔓延到这座城市。军阀们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不惜让百姓们生灵涂炭。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我分拣信件时总听见王伯嘀咕:这世道,连邮票都活不过三年。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满是无奈和悲哀。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邮票,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本应承载着人们的思念和希望,然而在战火的洗礼下,它们也变得脆弱不堪。有些信件还未送达收件人手中,就已经在战火中化为灰烬;有些邮票,还未来得及发挥它的作用,就因为政权的更迭而失去了价值。
但他说的不是实话——我爹留下的蟠龙邮票藏在樟木箱底,宣统三年的邮戳还泛着金。那套蟠龙邮票,是我爹留给我的唯一遗物。我爹是个老实巴交的邮差,一辈子都在为邮政事业默默奉献。他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都倾注在了那套邮票上。每当我看到那套邮票,就仿佛看到了父亲那慈祥的面容,听到了他那温和的教诲。那泛着金光的邮戳,不仅仅是时间的印记,更是我们家族对邮政事业传承的见证。
在邮局工作的日子里,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信件。有商人之间的商业信函,有家人之间的亲情问候,也有进步青年之间传递新思想的信件。每一封信件都像是一个窗口,透过它,我看到了这个时代的众生相。有些信件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有些信件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在这个信息交流并不发达的时代,邮政成为了人们沟通的重要桥梁。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南方的信件。信的内容很特别,它讲述了南方的革命形势以及一些进步青年为了实现民主共和而奋斗的故事。信中充满了激情和希望,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我开始对革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然而,这种期待很快就被现实的残酷所打破。一天,一群士兵冲进了邮局,他们翻箱倒柜地搜查着,说是要寻找革命党的信件。邮局里的工作人员都被吓得瑟瑟发抖,我也不例外。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革命虽然充满了希望,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们,随时都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那段时间里,天津卫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段祺瑞和冯玉祥的部队终于爆发了冲突,战火迅速蔓延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邮局也受到了影响,很多信件无法正常送达。我看着堆积如山的信件,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这些信件,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思念,然而在战火面前,却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
那年腊月,寒冷的气息如鬼魅一般笼罩着整个天津城。凛冽的北风呼啸着,像一头饥饿的野兽,肆意地啃噬着每一寸空气。总局的大门外,原本热闹的街道此刻却冷冷清清,行人寥寥无几,只有那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无助地打着旋儿。
作为这总局里的一名小邮差,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充满油墨和纸张气息的地方,处理着一封封承载着人们希望与思念的信件。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看似平静的生活。
那天,总局忽然被一群军警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身着黑色的军装,头戴钢盔,手中的长枪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带队的是个留洋回来的稽察,他身材挺拔,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傲慢与冷酷。他带着一群手下,像一群恶狼冲进了总局的办公室,开始四处翻找着什么。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看着这些如狼似虎的军警,我不禁暗自揣测:这是怎么回事总局怎么会突然被围难道是出了什么大事我紧张地站在一旁,手中紧紧握着一摞待盖章的邮件,手指因为用力而泛出了白色。
稽查和他的手下在文件堆里翻找着,突然,他们从一个角落里翻出了几封寄往日本的信。我的心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只见稽察一把抓起其中一封,刚要撕开,我正巧递过那摞待盖章的邮件。就在那一瞬间,信纸飘落下来,上头清晰地写着德式马克沁机枪,津海关暗仓交接。
这是什么稽查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在办公室里回荡,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仿佛抓到了什么重要的把柄。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这下麻烦大了。
data-fanqie-type=pay_tag>
稽察一脚踹翻了旁边的邮筐,里面的信件和杂物散落一地。王伯的铜钥匙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然后骨碌碌地滚到了我脚边。通敌!稽察恶狠狠地喊道,他的皮靴重重地碾过那封信件,仿佛要把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这上面。全天津的邮局都得查!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和不容置疑。
我看着地上的钥匙,犹豫了一下,然后慢慢地弯腰去捡。就在我的手指触碰到钥匙的那一刻,我感觉到指甲缝里沾了一些黏糊糊的东西。我下意识地看了看手指,借着微弱的光线,我发现那竟然是墨——后来才知道,那是王伯的血。
我抬起头,看到王伯正被几个军警按在地上,他的脸上满是痛苦和愤怒。他护着那摞学生寄的《新青年》,那是他视为珍宝的东西。可是,那些军警却毫不留情地对他拳打脚,他的肋骨断了三根,鲜血从嘴角不断地流出来。
王伯!我心中一阵刺痛,想要冲过去救他,可是却被旁边的一个军警拦住了。别动!军警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手中的枪指着我的胸口。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伯被折磨,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愤。
顺子,别过来!王伯艰难地喘着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邮差的手不能脏……脏了,信就死了。他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如同一把重锤,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
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钥匙,仿佛握住了王伯的信念和希望。王伯,我记住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夜里,总局里一片死寂。那些军警在搜刮完之后,终于离开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手中拿着那把沾着王伯鲜血的钥匙。借着微弱的烛光,我仔细地擦着钥匙上的血渍,铜面上刻着大清邮政丙午年制。
这把钥匙,见证了大清邮政的兴衰,也见证了王伯一生的坚守。王伯是总局里的老邮差,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对每一封信件都充满了敬畏和热爱。他总是说:信是人们的心声,是连接彼此的桥梁,我们邮差就是这桥梁上的守护者。
可是,如今王伯却因为守护这些信件而惨遭毒手。我抚摸着钥匙上的字迹,心中五味杂陈。王伯,你放心,我一定会继承你的遗志,让信继续传递下去。我暗暗发誓。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天津的邮局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稽查带着军警四处搜查,每一个邮局都被翻了个底朝天。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试图找出那些所谓的通敌信件。
我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工作着,生怕一不小心就触碰到了那些军警的神经。可是,我的心中却始终有一个疑问:那些寄往日本的信件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是有人通敌吗还是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更大的阴谋
2
药瓶与断桥
北伐军进城那日,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亢奋与喧嚣之中。街道上挤满了人,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仿佛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我夹在人群里,看着那支浩浩荡荡的北伐军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城,心中却五味杂陈。租界的洋人居然也放起了鞭炮庆贺,那噼里啪啦的声响在我听来,格外刺耳。他们的笑容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算计呢我不禁暗自思忖。这些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作威作福已久,如今却这般积极地迎合北伐军,难道真的是真心拥护革命吗我心里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而此时,我的媳妇玉芬正病得厉害。她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呼吸微弱。我心急如焚,四处奔走为她寻医问药。好不容易从革命军那里拿到了药,满心以为能救她一命。可当我看到那药瓶标签上印着的青天白日时,心里却莫名地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我送信的时候,曾见过法租界药房的老板往药粉里掺石灰,那副贪婪又丑恶的嘴脸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革命军的药,会不会也是从那黑心药房偷运来的呢我越想越害怕,可看着玉芬那痛苦的模样,又不得不把药喂给她。
玉芬喝下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了。她在床上痛苦地挣扎着,双手紧紧地抓住床单,指甲都抠进了布料里。我握着她的手,试图给她一些安慰,可她却用尽全力,指甲抠进了我的掌心。那钻心的疼痛让我几乎落泪,但我更心疼她此刻所遭受的折磨。她的眼神渐渐迷离,嘴唇微微蠕动,最后吐出了一个假字。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把利刃狠狠地刺中。原来,她也察觉到了这药的不对劲。我望着她渐渐闭上的双眼,泪水夺眶而出,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愤怒。我恨自己没能保护好她,恨这黑暗的世道让她无辜丧命。
邮局换了新邮戳,王伯的旧钥匙早被收走。我看着那崭新的邮戳,上面中华民国四个字格外醒目。可在我心里,却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和虚假。我在盖章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中华民国字样盖得模糊。我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也许是内心深处对过去那个时代还有着一丝眷恋,也许是对这个所谓的新政权充满了怀疑。局长发现后,狠狠地骂了我一顿,说我是老古董,还罚我值夜班。
夜晚,邮局里格外安静,只有那盏昏黄的灯在微微摇曳。我坐在桌前,手里拿着爹留下的铜钥匙,思绪飘得很远很远。爹曾经也是一名邮差,他把这把铜钥匙传给我,就像把一生的使命和责任都交给了我。我抚摸着那把钥匙,感受着上面的纹理和温度,仿佛能触摸到爹的灵魂。子夜时分,四周万籁俱寂,我鬼使神差地摸出爹的铜钥匙,在邮戳边缘偷偷刻上宣统三年。刀尖划进金属的那一刻,发出了细微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从心底深处传来的。每划一下,都像是在刻自己的寿数。我知道,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仿佛在以这种方式,向过去的时代致敬,向那些被遗忘的传统和尊严致敬。
1932年春,海河铁桥被奉军炸了。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心里猛地一沉。那座铁桥,曾经是这座城市的骄傲,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如今却被炸得千疮百孔,成了一片废墟。我背着邮包,小心翼翼地匍匐过断桥。桥墩的缝隙里塞着抗日传单,那鲜艳的颜色在灰暗的背景下格外刺眼。我心中一阵激动,这些传单代表着人们的反抗精神,代表着对侵略者的不屈和抗争。可同时,我也担心会因此惹上麻烦。油墨蹭脏了邮袋,我心里暗暗叫苦,这可怎么回去交代啊。
回到邮局,还没等我解释,就被警察揪住了。他瞪大了眼睛,恶狠狠地骂道:赤匪!他们翻出了桥墩缝隙里的传单,在我怀里搜到了一封从东北寄来的家书,信纸上贴着伪满洲国的邮票。家书能脏了我攥着信,愤怒地反问。我知道自己是清白的,这封家书只是远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与那些所谓的赤匪毫无关系。稽查啐了口唾沫,不屑地说:这年头,连邮差都得学狗闻味儿!他的话像一把火,点燃了我心中的怒火。我看着他那嚣张的嘴脸,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但我知道,在这个黑暗的世道里,我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我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心中的痛苦和无奈如潮水般汹涌。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我害怕会因为那封家书和那些传单而被抓起来,害怕会失去这份赖以生存的工作。我变得小心翼翼,走路都不敢大声喘气。每次看到警察的身影,我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可即便如此,我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我知道,这个国家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需要有人站出来反抗,需要有人为了正义和尊严而奋斗。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邮差,但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开始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为抗日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有一天,我在送信的路上,遇到了一个神秘的老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的长袍,眼神深邃而锐利。他拦住我,问我有没有看到过一些特殊的信件。我心里一惊,不知道他的来意。但看着他那坚定的眼神,我决定相信他。我告诉他,我在海河铁桥的桥墩缝隙里看到过抗日传单。他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悄悄地塞给我一个纸条,让我交给一个叫老李的人。我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口袋里。我不知道这纸条上写着什么,也不知道老李是谁,但我知道,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回到邮局后,我一直寻找着机会把纸条交给老李。可几天过去了,我始终没有打听到老李的下落。我心里越来越着急,担心会耽误了大事。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我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长得眉清目秀,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问我是不是在找老李,我点了点头。他说他可以带我去见老李,但要我先把纸条交给他。我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但想到事情的紧急,我还是把纸条交给了他。他接过纸条,仔细地看了看,然后带着我来到了一个破旧的仓库。
仓库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昏暗的灯光下,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正坐在桌前。他就是老李。他看了我一眼,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信任。他接过纸条,看完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告诉我,我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些抗日传单就是他们组织散发的。他希望我能继续为他们传递消息,为抗日事业出一份力。我听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从那以后,我成了他们的秘密联络员。我利用送信件的机会,为他们传递各种情报。每一次传递情报,我都小心翼翼,生怕被敌人发现。我知道,一旦被发现,不仅我自己会有生命危险,还会连累到很多人。但我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我心中有一股信念,那就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我愿意付出一切。
3
血色邮路
卢沟桥的炮声如同一声惊雷,在华夏大地上炸响,那沉重而又震撼的声响,跨越了山川河流,终于传到了天津。那一刻,整个天津城都仿佛被这炮声震得颤抖起来。我站在邮局的门口,听着那隐隐约约传来的炮声,心中满是忧虑和不安。这炮声,意味着战争的来临,意味着这片土地即将陷入无尽的苦难之中。
唉,这日子怕是越来越难了。我暗自叹息着,走进了邮局。一进邮局,就看到了那令人心酸的一幕,邮局已经开始改用五色旗邮票了。看着那些陌生的邮票,我心中一阵苦涩。这不仅仅是邮票的更换,更是一种无奈的屈服,一种对侵略者的妥协。难道我们真的要这样任人欺凌吗我在心里愤怒地呐喊着,但却又无能为力。
我有一个女儿,名叫小芸,她正在女中念书。小芸是个勇敢又有正义感的孩子,她从小就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每次我回家,她总会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往我的邮包里塞抗日传单。看着那些传单,我既为女儿的勇敢感到骄傲,又为她的安危感到担忧。孩子啊,你这样做太危险了,万一被敌人发现了可怎么办我常常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但又不忍心阻止她。毕竟,她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抗争。
时间就这样在战火的硝烟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到了1941年的冬天。那是一个寒冷而又灰暗的日子,稽查队突然冲进了总局。我当时正在整理邮件,听到外面嘈杂的声音,心中猛地一紧。我抬起头,看到领头的是个戴着日军袖章的汉奸。那汉奸的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凶狠和贪婪。完了,怕是要有麻烦了。我在心里暗暗叫苦。
稽查队在总局里横冲直撞,翻箱倒柜地搜查着。他们撬开了我的樟木箱,当他们翻出蟠龙邮票时,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那些蟠龙邮票是我多年的珍藏,更是我心中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份眷恋。我想都没想,就扑了上去,一口咬在了那个汉奸的手腕上。老东西!那汉奸恼羞成怒,扬起手狠狠地抽了我一个耳光。我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在地。就在这时,一把钥匙从那汉奸的兜里掉了出来。当我看到那把钥匙时,我的心猛地一颤——正是王伯那柄,铜面上刻的宣统已经被磨平了。看着那把钥匙,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过去,想起了和王伯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王伯,你要是还在该多好啊,我们一起面对这乱世,一起为了祖国的尊严而奋斗。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稽查队走后,总局里一片狼藉。我蜷缩在墙角,手里紧紧地握着那带血的邮票。我把邮票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齿间尽是油墨的苦。这苦,就像我们这个民族所遭受的苦难一样,何时才能结束啊我泪流满面,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
日子在痛苦和煎熬中继续着,终于,到了1945年8月15日。这一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这个消息传来时,整个天津城都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小芸兴奋地跑回家,塞给我一捆家书,信纸里夹着最后一张传单。看着那传单,我知道,这是小芸对这段抗争岁月的一种纪念。爸爸,把这些都送出去吧,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胜利了!小芸坚定地说道。我点了点头,把家书和传单混在普通邮件里,准备送出。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日军撤退前夜,一场轰炸突如其来。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我的邮包也在这场轰炸中被烧了。看着那熊熊燃烧的火光,我的心仿佛也被点燃了。我不顾一切地冲进废墟,扒开那些焦黑的残骸。在邮袋的裂口处,我看到了家书与传单的碎片,它们竟然拼成了一个V字。看着这个V字,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是胜利的象征,我们终于胜利了!我激动地喊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纪。总局拆了,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新来的邮差对蟠龙邮票一无所知,更不认识铜钥匙上的旧刻痕。每次看到他们对那些珍贵的东西毫不在意的样子,我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失落和悲哀。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所承载的历史和意义啊。我常常在心里感叹着。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去旧货市场闲逛。在市场的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他手里举着一个青天白日邮戳,说是文物。我走近一看,发现戳面边缘有处模糊,像极了当年我刻下的宣统三年。我的心猛地一紧,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孩子,你这邮戳是从哪里来的我急切地问道。孩子看着我,天真地说:爷爷,这是我在一个旧房子里找到的。我看着那邮戳,心中五味杂陈。这邮戳,见证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苦难和抗争,你一定要好好保存啊。我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道。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我缓缓地转身离开,心中思绪万千。回顾自己的一生,我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见证了祖国从苦难走向胜利的过程。那些蟠龙邮票、铜钥匙、青天白日邮戳,它们不仅仅是一件件物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虽然现在的生活已经安定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苦难,不能忘记那些为了祖国的尊严和自由而奋斗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