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引言
王阳明,名守仁,原名云,字伯安,明代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卒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铺,年五十七岁。按学界一般的观点,王阳明曾在会稽县东南二十里会稽山筑阳明洞,因以阳明自号,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他还有其他称呼:因军功获封新建伯,故可称王新建;隆庆元年(1567)四月,明穆宗下诏追赠王阳明为新建侯,谥文成,因之有王文成之谓。但阳明这一称呼名气太大,渐渐盖过本名守仁,因此,本书除引用史料原文外统以王阳明称之,以方便行文。
据其弟子钱德洪等人所撰《王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自幼便有效仿圣贤乃至成为圣贤之心。十二岁的王阳明在北京的一个私塾中,问教书先生何为第一等事,教书先生回答说:唯读书登第耳。王阳明很疑惑地再问道:登第恐未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其父王华笑了笑说:汝欲做圣贤耶其中或有弟子对老师夸饰的成分,但也不排除十二岁的王阳明已有自己的疑惑和思考。王阳明在并不长的一生中真正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因此获得很高的赞誉,如明末清初魏禧较早提出姚江王文成公以道学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清初王士祯评价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踞绝顶。
我们常说的三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唐代孔颖达将之阐释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故服(服虔,东汉经学家)以伏羲、神农,杜(杜预,西晋文学家、学者)以黄帝、尧、舜当之,言如此之类,乃是立德也……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故服、杜以禹、稷当之,言如此之类,乃是立功也……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使后世学习,皆是立言者也。
王阳明有三大事功:一、平定困扰明朝多年的江西、湖广、福建、广东交界地区的流民动乱,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局面;二、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有效地维护了王朝统一;三、平定西南地区思、田土司叛乱,稳定了边疆,为以后的改土归流和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因为这些功劳,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就明朝现实情况来说,除明太祖创业时期的从龙之士及明成祖靖难之役中有功之士外,被封公、侯者少之又少,文臣封爵者更少。《明史》予以王阳明很高的评价: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王阳明开创自己的心学理论体系:龙场悟道揭示了心即理——另外一种解释和运用儒家经典的方法、另外一种与圣贤沟通的方法,赋予自己解释儒家经典即与圣贤沟通的权利,是在定立何为圣人的标准,是要在解释孔子之道、先儒之道的基础上创立自己之道。王学三大要致良知亲民知行合一皆由心即理而出。虽饱受争议,万历十二年(1584)十一月十八日,明神宗诏准王阳明、陈献章、胡居仁三人从祀孔庙,王阳明也因此被称为先儒王子。整个明代,只有薛瑄、王阳明、陈献章、胡居仁四人从祀孔庙,这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至高荣誉,也意味着官方承认了王阳明的学说。阳明学说自创立以来,就不只是中国文化的无尽宝藏,已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终归是历史上的人物,他虽实现了三立,但相关贬斥之论从未止息。如万历元年(1573)三月,兵科给事中赵思诚斥之曰:[王]守仁党众立异非圣,毁朱有权谋之智,功备奸贪之丑状,使不焚其书,禁其徒,又从而祀之,恐圣学生一奸窦,其为世道人心之害不小,因列守仁异言叛道者八款。入清后,不少学者将明朝灭亡归咎于王学末流,康熙年间的尊朱派学者陆陇其毫不客气地斥责道:王氏之学遍天下,几以为圣人复起,而古先圣贤下学上达之遗法灭裂无疑,学术坏而风俗随之,其弊也……故愚以为,明之天下不亡于盗寇,不亡于朋党,而亡于学术,学术之坏,所以酿成寇盗朋党之祸也。王阳明是历史人物,在当下却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历史维度、社会应用维度、文化消费维度。以历史维度的王阳明言之,一切关于他的讨论必须以扎实的史料为依据,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剔除那些为尊者讳和神秘色彩的书写,尽量还原一个真实客观的王阳明,这不是一种史料能够达成的,非数种乃至十数种史料拼接、互证不可。如果不加考证,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考证虽很枯燥,确是历史研究的必需之法,也是历史迷人之处所在。在此基础上,才有社会应用维度和文化消费维度的王阳明。但把王阳明当作文化快餐,把王阳明抬上神坛,以之为万能之人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本书是笔者第一部独立完成的专著,自会全力为之,为推进王阳明相关问题研究,为普及阳明文化略尽绵薄。参引前辈时贤论著时直呼其名,并非不敬,指出其论述中的缺失也是本着对史料的解读而来,属学术范围内的讨论,绝非无妄之指摘。我供职的赣南师范大学很重视王阳明研究:2014年组建学校首批学科协同创新团队——王阳明与地域文化研究创新团队;2015年成立校级科研机构——王阳明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在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设王阳明与地域社会研究方向,并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年增设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并保留该研究方向;2019年3月获批成立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王阳明研究中心。近10年来,在各位同事、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良好的科研业绩。本书是笔者作为研究中心成员之一做出的一点贡献,部分内容是笔者为王阳明与地域社会方向硕士研究生讲授王阳明与地域社会研究课程,以及为本科生讲授走进王阳明课程时所发现问题的延伸。当然,错讹之处、偏颇之见终不可免,我很愿意接受社会各界师友亲朋的批评,这将是我不断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