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杨一木只能借着上辈子一些经验,先从低端开始,至于其他高端行业,毕竟现实不允许,只能慢慢做了,总要起步吧,哪里能一口吃个胖子。
现在是一九八二,如果让杨一木来总结,八十年代初是小商品流通个体户时代,八十年代中后期是制造业开启的时代,九十年代初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后随着知识分子的加入,代表着以个体户和下岗工人为主体的暴发户时代的结束。
从眼下看,自己必须抓住这个窗口期。
隔天,刘茂才梳着大背头,穿得人模狗样,带着一个漂亮的女助理,终于来了。
这一点杨一木早就打算好了,让刘茂才代表太平洋公司的资方经理来谈。
虽然他也不是合适的人选,但杨一木没得选。
于红旗对这次合作非常重视,早就腾空了这两天工作安排,带着乡里班子专门在汶中等着刘茂才,毕竟这是汶河乡历史上第一笔外来投资,而且还是香港来的。
杨一木事先早做了介绍,太平洋投资公司背靠两个美国投资公司,是一个很有实力的港企。本来港资不屑跟乡里这种校办厂合作的,硬是冲着他朋友的面子来的。
刘茂才和漂亮女助理一下车,于红旗很热情,挨个握手。
“等我嚟介绍一下,呢位系我哋太平洋投资公司嘅资方经理——刘德旺先生,我係佢嘅助理趙麗莎。”女助理也不是省油的灯,说话一直嗲里嗲气的,千娇百媚。
于红旗一听这口音,和电影里演的香港人简直一模一样呀,就是听不懂粤语,不知道说的啥,只好转向杨一木,毕竟资方是他联系来的。
杨一木差点没笑出声,只好临时充当起了翻译,“哦,于书记,这位是太平洋公司的刘德旺经理,这位是他的助理赵丽莎。”
于红旗又紧紧握住刘茂才的手,道:“哎呀,刘先生,幸会幸会!你的大名如雷贯耳啊,早听杨校长介绍过你,我代表汶河乡党委政府表示热烈欢迎。”
刘茂才推了推大眼镜框,谦逊地说道:“唔敢當,于先生你太誇獎啦。楊生係我老友,佢介紹嘅項目實冇錯,就係咁先有你呢段緣份!”
一阵寒暄后,一行人先参观了校办厂厂址,就去了会议室。
会议室由教师办公室临时改成的,方校长让方师娘专门扯了结婚用的新被面,做了块台布铺上。
几个喝几口热茶,就开始谈事情。
赵丽莎拿着文件和资料,从投资环境,再到资金投入、技术设备等等里外外分析了一遍,就连后面厂房扩建的排水沟都考虑在内,这一通分析下来,直接把于红旗和乡里的头头脑脑都讲懵了。
赵丽莎道:“于生,所以我哋要求持股比例按三七分,我哋占七成,你哋占三成,你点睇......”
旁边的工商所长虽然听不懂粤语,但三七开倒是听明白了,立即对于红旗说,“书记,这恐怕不行。按照规定,我方必须控股51%以上啊?”
赵丽莎冷笑道:“你哋除咗嗰几间旧楼之外,仲有冇其他筹码?我哋系带住诚意嚟倾合作,51%?呢啲就系你哋嘅诚意?”
于红旗其实心里也很清楚,除了一块地、几间破教室,乡里根本没什么筹码,缓了缓神道:”刘先生,赵小姐,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