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火候差不多了。
嬴疆站在高位,低头看向姚贾三人。
姚贾那条瓦解四国联盟的三寸不烂之舌,瞬间火力全开:
“赵高密谋造反,六公子力挽狂澜于即倒,有大功于江山社稷。”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本官建议,暂由六公子主持大局。”
顿弱紧接着输出:
“陛下大行时虽并未明确太子人选,可眼下诸事繁杂,总归要有一言而决之人做主。否则,大家办事没有主心骨儿,江山岂不乱了套?”
“赵高假传诏书陷害大公子与蒙将军,六公子已经派人火速赶往长城那边,可谁也不能保证,是否能保大公子安然无恙。”
“因此,我同意廷尉大人所言,支持六公子暂时主持大局。”
太史令胡毋敬手持笏板站了出来:
“昨夜及今日之事,我已记在笏板之上,将来必定如实记入史册。”
“是忠是奸,历史自会证明!”
得嘞。
听到这三位话里的弦外之音,或多或少流露出支持嬴疆的意思。
其他的大臣们还能说些什么?
六公子嬴疆从一个啥也不是的小透明,一夜之间布了这么大的局。
手段何其高明?谁还敢再把他当做废物看待?
他要是小透明,在场的所有人都要沦为空气了。
更何况。
左丞相李斯再加上眼前这三位,哦,还有手持利剑的李信。
光是这几个人,便足以左右行宫了。
现在不选择站队,还等什么时候?
等到嬴疆的屁股落到那张龙椅上,再选择表态吗?
黄花菜都凉了!
最关键的是,大公子扶苏生死不明,十八公子......唉,不说也罢。
这两个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人,先后被排除掉了。
剩余的公子当中,不选六公子选谁?
“六公子大智若愚、英明神武,为我大秦平息一场天大祸乱!实乃江山社稷之幸啊!”
“六公子不光英武,还仁义!换做旁人,可未必会派人前往长城送信。”
“六公子颇有陛下......哦,颇有先帝昔年之风采,我等愿听从六公子吩咐。”
一些保持中立,从不参与诸位公子明争暗斗的大臣。
一些原本支持扶苏,却被嬴疆折服的大臣。
还有一些墙头草,望风而倒的大臣......
纷纷作出选择,站到了嬴疆这边。
“你们......你们这群趋炎附势之徒,竟敢罔顾陛下心愿,不支持十八公子反而支持这个废物,你们怎么敢?”
事到如今,赵成还在嘴硬。
奢望能够打出感情牌,打动一些文武官员,为胡亥也为自己续命。
御史大夫冯劫等人眼含不屑看向赵成。
赵高经营多年,却在一夕之间变成了人彘。
六公子明明是韬光养晦,一旦爆发,便打的赵高毫无还手之力。
废物?谁是废物?
可笑你赵成到了这般地步,居然还是看不清?
龙椅前,嬴疆用最平淡的声音,说着最刚硬的话。
掐断了赵成最后一丝希望:
“我是大秦六公子,我的名讳也是你能随意叫的吗?目无法纪,论罪当诛!”
“李信将军,把赵成连同反贼一党全部拿下,就地问斩。”
李信亮出沾染着血迹未干的宝剑,一剑将赵成捅翻在地。
直接赏了他一个透心儿凉!
当初李信战败被贬,赵高和赵成没少在嬴政面前拱火。
这笔账,李信一直记着呢。
朝会上见了血,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赵高的女婿阎乐见状,心知今日之事不能善了。
干脆把心一横,绕开李信所在的位置。
抢出几步登上台阶,直奔嬴疆而去。
他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只可惜他忘记了一点,嬴疆是大秦六公子,并非是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