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嬴疆要留下守孝,可把夏无且急坏了。
六公子执意要留在内殿,陛下怎么办?
不行不行,得赶紧和找宁腾商议商议对策。
随便找了个理由,夏无且急匆匆告退,着急忙慌的去找宁腾了。
嬴疆则是带着韩终进入了内殿。
指着两尊大鼎说道:
“韩终,按照我稍后说的比例,把硝石分批次加入到鼎内。”
韩终不敢怠慢,把嬴疆接下来所说的比例牢记在心中。
然后将硝石按照分量,精准分成若干份,小心翼翼的加到清水中。
“你就在这盯着吧,鼎内清水有任何变化,立即报于我知晓。”
嬴疆丢给韩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安心当起了甩手掌柜。
硝石制冰之法,原理十分简单。
仅仅依靠硝石溶解于水后,会吸收热量的特性便可以了。
韩终被搞得摸不着头脑,暗自嘀咕:
六公子搞啥呢?清水就是清水,还能翻出浪花来不成?
不理会韩终的满腹疑惑,嬴疆迈步来到桌案前面。
看着满桌子的简牍,深深一声叹息:
“老头子啊老头子,我现在理解你的难处了。每天要批阅这么多奏折,你可真够累的。”
别忘了,眼下是在行宫之中。
要是回到咸阳城,奏折不知道比现在要多出多少倍呢。
“算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老头子能做到的,本公子没道理做不到。”
说干就干。
嬴疆坐到嬴政办公的椅子上,认真查看起奏章来。
凭着历史记忆,他对天下大势把握的很准。
但是一些细节之处的东西,他就没那么清楚了。
毕竟,他以前只是个无人问津的小透明。
就算有一些渠道,也不可能掌握全盘消息。
想要真正掌控全局,看奏章无疑是最快的途径。
这一看就是2个多小时,一晃就到了午饭时间。
“公子,该用午膳了。”
虫达端着红木托盘走上前来,提醒嬴疆到了吃饭时间。
嬴疆放下手中奏章,揉了揉微酸的手腕儿。
没错,看了这么久的奏章,累的不是眼睛。
而是手腕子。
秦朝是没有纸张的,人们习惯把文字写在竹简上,以此来传递信息。
相比轻薄的纸张,竹简还是很有分量的。
“唉,制造纸张的事情,也得赶紧提上日程了。每天拿着这么重的竹简翻来翻去,怪累的。”
虫达诧异的眨了眨眼睛:
“纸张?那是啥?”
嬴疆微笑着作出解释:
“类似于记载文字的布帛,十分轻便。但造价却要比布帛低廉很多。”
这个时代,织造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织布工具十分落后。
人们穿衣取暖还是大问题呢,谁舍得布帛来记载文字?
就算是财大气粗的嬴政,也只是偶尔用布帛写字罢了。
大部分时候用的还是竹简。
听到嬴疆的话,躺在帐幔后面的嬴政不由抽了抽嘴角:
老六,你小子净做白日大梦!
世上真要有这样的好东西,朕还用得着每天翻阅竹简?
你还是先把冰搞出来,再说其他大话吧。
一天到晚胡吹六哨的,能不能靠点谱?
然而打脸总是来的这么快。
守在大鼎旁的韩终忽然惊讶的呼喊道:
“六公子!鼎内结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