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逼近年关,新的一年要来了。
算算时间,嬴疆坐到监国太子的位置上已经快半年了。
再过一年半,他就能转正成为大秦二世帝王。
真真正正成为手握江山的当家人。
过去近半年时光,嬴疆在朝野上下声威日隆。
他推行的各项制度成效显著。
不仅让大秦将士们欢欣鼓舞,凝聚力再上新的台阶。
还使得老百姓们对其拍手称赞。
短短180天而已,百姓们几乎要彻底把嬴政给遗忘了。
在百姓们心中,他们只认得嬴疆!
形势一片大好,嬴疆决定趁着年关之际,把官职改革的事情推下去。
大秦没有九品官制,官阶高低完全取决于俸禄多寡。
导致各级官员之间时常分不清谁是上级、谁是下级。
而且除了三公九卿之外,朝臣们的职责分工并不明确。
有些事情,这个大臣可以管,那个大臣也有插手的权力。
正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就没水吃了。
如此模糊不清的官职制度,不但不能完全发挥出大臣们的能力,甚至还会滋生“躺平”现象。
反正别人也有权力插手,那就让别人去做呗。
大家拿的俸禄一样,凭什么我要多做事?
今天,嬴疆准备和大臣们谈谈改革官制事宜。
早点把这件事敲定,他才能顺利成长的推行科举、尊崇儒家思想。
乱世用重典。
当初,嬴政以法家思想治国,是为了让权力集中。
为扫灭六国打下基础。
如今六国已成为历史,最后一个被灭的齐国,距今也有10年之久了。
经过这10年时光的沉淀。
在书同文、车同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各国的百姓们,其实已经和秦人没有太大的分别了。
严苛的法家思想自然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大秦。
是时候转变思路,改用相对柔和的儒术取代严苛的法家了。
嬴疆高坐于章台殿之上,刚要把改革官制的章程亮出来。
上卿蒙毅忽然脸色沉凝的跨出班列。
沉声禀道:
“禀太子殿下,刚刚收到北边传来的消息,匈奴人得知我大秦由太子监国,竟然集结了数十万大军,意欲越过长城侵犯我大秦疆土!”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嬴政活着的时候,再给匈奴人10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轻易挑衅。
想必,匈奴人收到了大秦改朝换代的消息。
认为嬴疆还年轻,远不如嬴政那么强硬。
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又行了,打算狠狠地来打一波草谷。
这一变故,令朝堂上响起一阵蛐蛐声。
“糟了!糟了!匈奴人此次大举来犯,先帝又......这可如何是好?”
“匈奴人生长在草原上,成年男子个个弓马娴熟,不好对付啊。”
“是啊,虽说有上将军率领长城军团镇守北疆,可长城那么长,上将军怎么守得过来?”
“唉......要是先帝还在就好了,我等何须如此担心?”
最后这一句才是重点。
满朝文武都知道嬴疆有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心,且新政效果很好。
但并不代表他能抵挡住匈奴人的入侵。
匈奴人的凶悍天下皆知,岂是年纪轻轻的嬴疆能应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