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老臣有奏!”
右丞相冯去疾手持笏板走出班列,站到了台阶下距离嬴疆最近的地方。
把章邯、周勃等人挡在了身后。
冯去疾算是看出来了,嬴疆启用这么多少壮派。
就是想彻底抹去千古一帝嬴政的痕迹。
那么,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御驾亲征。
带领这帮少壮派将官,把匈奴人赶出长城。
可嬴政已经“躺”进了帝陵,嬴疆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大秦江山怎么办?
贤王扶苏虽然贤能,但他毕竟没有获得册立诏书啊。
至于胡亥等其他的公子们......不提也罢。
所以,冯去疾的治国理念虽然和嬴疆不对路,却无法眼睁睁看着嬴疆去长城冒险。
退一万步说,在冯去疾眼里,嬴疆从未上过战场。
年轻气盛的他,到了战场难免会贪功冒进。
直接插手蒙恬的排兵布阵,很有可能会导致一场大败。
李信在10年前血淋淋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于是冯去疾便站了出来,打算抢在嬴疆开口之前,先把他亲征的路给堵上。
嬴疆目视冯去疾:
“右相有何高论?”
冯去疾大声说道:
“先帝驾崩,太子殿下便是我大秦国本。国本不可轻动,还望太子殿下坐镇咸阳,派遣上将分兵拒敌。”
其实冯去疾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一国之君,岂可轻易出动?
指挥官理应在指挥官的位置上,怎么能跑到前线去当先锋呢?
然而嬴疆深知自己的情况和其他的国君不同。
刚才大臣们蛐蛐的时候,有多少提到了始皇嬴政?
至少半数!
说明在大臣们心中,嬴疆的地位远远比不上嬴政。
这也不奇怪,嬴政做了数十年秦王,又做了数十年皇帝。
一生战绩彪炳,被人尊称为千古一帝。
而嬴疆刚刚上位不足半年,怎么可能全方位超过嬴政?
这次匈奴与百越同时大举犯境,正是嬴疆证明自己的好机会。
其中的凶险固然难以预料,但越是凶险就代表着回报越高。
启强老哥说过:
我是打鱼的,我会怕风浪大?风浪越大,鱼越贵!
嬴疆在击退匈奴和百越之后,必将被整个大秦的人奉为新的救世主。
匈奴人和百越人被打的越惨,嬴疆未来的地位就会越稳固!
到那个时候,再推行儒术治国、科举制等新政,阻力便会小上许多。
至于失败......抱歉,嬴疆不支持出现这样的选项。
他虽然没有穿越小说中的主角金手指,但他有脑子。
胡乱插手蒙恬排兵布阵、贪功冒进等等低级错误,嬴疆是绝不会犯的。
武则天做寡妇,失去李治(理智)这种事,那不是嬴疆的做事风格。
冯去疾身后,跟着站出几名大臣。
他们似乎也嗅到了苗头,顺着冯去疾的口风,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只不过,他们和冯去疾的心思却有些不同。
冯去疾一心考虑的是江山社稷。
而这几位大臣,更多考虑到的是自身利益。
让他们带兵出征,他们肯定是没这个能耐了。
可也不想让嬴疆出征。
输了,大秦江山动摇,他们便再也不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尽管匈奴不可能灭掉大秦,然而嬴疆总要为战败付出代价,勒紧裤腰带过上几年,为大秦恢复元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