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按照嬴疆的计划进行着。
玉漱公主带领着数十名宫女,悉心培育着高粱。
把原始高粱向红高粱转变。
虞姬和吕素,则是向熊大等20名“行政主厨”们,传授来自后世的西安菜谱。
蒙毅四处调派黑冰台精锐,搜寻原始高粱的种子与果实。
顺便寻找适宜高粱种植的黄土地。
而嬴疆自己,把重心调整回高温烧窑那边。
开始着手进行第一批瓷器的烧制了。
消息传到帝陵,嬴政更加好奇了:
“孟子曰,君子远庖厨。老六罢黜法家独尊儒术,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如今却让自己的女人抛头露面,带着一群伙夫扎在厨房中,此事实在蹊跷!老六一定没憋什么好屁!”
“也罢,朕便拭目以待,看看这小犊子究竟能搞出什么花样来。如果他真的是玩物丧志不思进取,朕再提前出关也不迟。”
这段日子,嬴政一直派他留在咸阳宫的各方暗探,打探老三和老十误杀对方的真相。
可无论是什么渠道收集来的情报,基本上都和蒙毅与宁腾传来的情报相似。
老三和老十纯属是自己把自己玩死了,跟老六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这就让嬴政对嬴疆的态度再次发生了变化。
或许,老六真的是清白的?
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嬴政最想看到的。
他已经失去了2个儿子,真的承受不住再失去1个了。
既然没有实证来证实,2个儿子的死因与老六有关。
这件事暂且算作翻篇了,就当是朕多疑好了。
出于愧疚的心理,嬴政对老六的“玩物丧志”,多了一份难得的包容。
并没有像之前一样,听到老六那边的消息,就要风风火火的回到朝堂去。
时间在忙碌的时候,速度跟飞一样。
一眨眼,半个月时间便过去了。
一大清早,百官们便收到禁军送来的通知:
今日早朝改在正午进行,太子殿下要留百官们在兴乐宫午膳。
一边吃饭,一边谈朝政。
这个消息,让某些人不免心怀忐忑。
太子殿下最近一个多月,除了每天的早朝,平时根本见不到面儿。
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捣鼓些什么。
忽然之间要请客吃饭,这是几个意思?
不会是又抓到了谁的小辫子,准备在宴会上玩一出人头滚滚吧?
类似的事情,太子殿下以前可不是没干过!
而且还没少干!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感到忐忑不安。
诸如扶苏、李斯等人,仅仅只是稍微好奇了一下,然后便坦然来到了兴乐宫。
从百官们抵达兴乐宫的顺序,就能看出谁人心怀坦荡,谁人暗怀鬼胎。
第一批来到兴乐宫的,除了扶苏和李斯之外,还有右丞相萧何、上卿蒙毅等人。
他们都是嬴疆的铁杆支持者。
稍后赶到的第二批人,由内史宁腾、廷尉姚贾、侍医夏无且等人组成。
他们都是嬴政留下来的心腹班底。
说不上是嬴疆的铁杆,但也绝不会拖嬴疆的后腿。
宁腾等人之后,陆陆续续又来了两、三批人。
这些人就没有前两批人那么坦然了,各怀各的心思。
有的人看在运营司红利的份上,暂时站到了嬴疆这边。
有的人则是迫于“人头滚滚”的威胁,不得不对嬴疆表面应承。
也有一部分人,始终保持着中立,大有独善其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