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殿上。
嬴疆大婚之时,运营司敬献的“金砖”已经铺好了。
金碧辉煌的同时,108块“金砖”组成的江山社稷图分外雄壮。
令上朝的群臣们心情激荡,腰板都比平时更硬了一些。
我骄傲!
轻缓而又有力的脚步声响起,嬴疆来了。
“臣等参见殿下,殿下圣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嬴疆一甩袍袖,在龙椅上落座:
“孤安,众卿平身。”
群臣们纷纷站起,快速整理着褶皱的朝服。
嬴疆停顿了半分钟,开口说道:
“诸卿,踩在这‘江山社稷图’上,感觉如何?”
不是疑难问题,第一个做出回答的总是左丞相李斯:
“禀殿下,臣深深感受到我大秦山河之雄壮,大秦社稷之雄壮!此刻,臣心中激流澎湃,几乎不能言语!”
不能言语?
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说了这么一长串,还不能言语?
你个老狐狸!
嬴疆看破不说破,微笑着对李斯说道:
“左相,我大秦的江山固然雄壮,可江山之根本,还是在于黎民百姓。所以,孤决定把每月的初五,定为接待百姓日子,邀请一定数量的百姓进入宫中,君民并耕!”
李斯闻言,立即转头看向了文臣班列中,站位中下游的太仓令许衡。
许衡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表示这个主意并不是他出的。
开什么玩笑呢?
君民并耕虽然是他祖父许行提出来的,许衡也很乐于见到这一幕。
但其中牵扯的事情太复杂了。
万一有刺客混进了百姓中,进宫之后行刺殿下呢?
还有,每次进入宫中的百姓数量,定为多少人合适?
多了容易引起宫中混乱。
少了,也起不到宣传君民并耕的作用,没有异议嘛。
这么复杂的问题,怎么可能是我许衡提出来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左相,你不用看太仓令,这个想法是孤自己想出来的。”
“你只管带领百官,议一议宫中安保防卫措施,以及每次入宫的百姓人数便好。”
嬴疆笑着强行让李斯转回了头。
把这个复杂的问题,硬拍到了他的手中。
万事开头难,嬴疆也知道创立一项新的举措,必定会遭受诸多阻力。
可是,让百姓入宫参与试验田的耕种。
这件事意义重大。
不仅可以让百姓们分批次的真实感受到,改良水稻、小麦以及麻桑的进程。
对日后推广三大改良农作物,有着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还能宣扬嬴疆以民为贵的治国思想。
在百姓们当中,进一步树立起他光辉伟岸的人设。
嬴疆这么做,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诚然,选择固定的日期让百姓入宫。
其中的确存在风险。
容易让刺客轻松混进来。
可反过来想,主动给刺客一个机会,让刺客在嬴疆预定的日子进入宫中。
不就等于提前洞察了刺客行刺的时间吗?
防范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总比刺客来无影、去无踪,没有任何规律要好吧?
这就好比温水煮青蛙。
刺客一次不上钩,两次不上钩。
多次之后呢?
总会有上钩的时候。
毕竟,咸阳宫的防御是很严密的。
错过这样的机会,刺客们还真不容易找到其他的好时机,能够轻松混入宫中了。
而他们一旦上钩了,再想挣脱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虎卫双雄和咸阳宫中数万禁军,难道是摆设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