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再度陷入了沉默。
反复的转折,令所有人都不敢再轻易开口了。
嬴政最初现身之时,就像一道晴天霹雳。
狠狠砸在了咸阳宫上空。
就连嬴疆都被当场劈懵了。
之后,嬴政以帝王之威镇压朝堂。
大秦三公向嬴政开口求情,却并未得到千古一帝的松口。
眼看着,今日的登基大典就要泡汤了。
处于劣势的嬴疆毅然选择了对抗。
虎卫双雄义无反顾的选择跟从。
他们的举动,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却邪在嬴政的眼神示意下,发出召唤铁鹰锐士的指令。
而铁鹰锐士之名,又让满朝文武倒抽一口冷气。
这支神秘而精锐的部队,堪称是大秦最强战力。
没有之一!
他们若是出现了,今日的事情基本上就算是尘埃落定了。
可谁知道,尉缭半路杀出,直接预判了千古一帝的预判。
一波三折啊......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谁还敢轻易下判断?
众人沉默之时。
嬴疆向前的脚步再次启动。
“不如,朕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什么情况?
如此紧张的时刻,陛下(殿下)还有心情讲故事?
在内心中对嬴疆的称呼,不同阵营的人,自然是不同的。
不管两大阵营的人们怎么想,也未能耽误嬴疆心血来潮,继续讲着他要讲的故事:
“从前,有个将军叫做李渊。他很宠爱自己的长子李建成,从小便对李建成青睐有加。”
“后来,乱世出现,李渊趁机起兵夺得了天下,成为了一国帝王。在他问鼎天下的十余年间,为他出力最多的是次子李世民。”
“可是李渊称帝之后,并没有把功劳最大的李世民视为接班人。这就引起了李世民部下文武众人的极度不满。”
“十余年的征战过程中,李世民南征北战,部下人才济济,深的民心。可李渊就像没看到一样,反而在长子李建成的恶语中伤下,逐渐疏远了李世民,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冷漠。”
“再后来,李渊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治理国家了,便让长子李建成代他处理国事。然而李建成手握大权之后,不是想着怎么去治理国家,反而将屠刀对准了二弟李世民,欲要处之而后快。”
“甚至,李建成还设下了毒计,联合四子李元吉一起,假借李渊的名义,召李世民入宫。准备在宫中将李世民杀死。面对种种不公,李世民终于做出了决定。”
“最后,李世民带着部下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了狠毒狡诈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得知消息之后,自知已无法挽回,于是便禅位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之后,尊称李渊为太上皇,供养在宫中颐养天年。”
“之后的几年间,在平淡的日子中,李渊再也没有当初对李世民的成见,父子重归于好,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得美好时光。”
嬴疆讲述的故事告一段落。
在场的所有人却陷入了深思之中。
玄武门之变?
这故事并未记载于任何一本史书中,恐怕是陛下(殿下)临时编出来的吧?
不过,故事中讲述的内容,还是值得深思的。
里面的李渊,不就是嬴政吗?
深受宠爱且心思阴毒的李建成,对标的不就是胡亥?
与李建成沆瀣一气,设下毒计的四子李元吉。
那就是四公子的原型啊!
连辈分排位都没变,同样是老四。
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至于遭遇重重不公平待遇,还想努力修复父子关系的人。
岂不就是陛下(殿下)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