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秦将士热血沸腾之际。
韩信登上了点将台。
代替嬴疆开始发号施令。
韩信不止一次展现过自己的指挥才能,是大秦如今当之无愧的第一帅才。
再加上他是嬴疆同门师弟的关系,各部将士都很尊敬韩信。
韩信再点兵,十万大秦将士各自领命而去。
按照韩信的部署,分头踏上了征程。
长城之北。
冒顿在撤退图中,多留了个心眼儿。
他把王牌部队和嫡系人马,留在了自己身边。
既能保护他自己,也能保护押送在中军的粮草物资。
老单于留下来的其他兵马,则是分散到各个部落队伍中。
对中军形成层层防护。
算上留在营地中的烟雾弹,一系列操作下来,冒顿总算是稍微松了口气。
可就在他心神放松,最为松弛的时刻。
铿锵的战鼓声骤然响起。
咚!
咚咚!
咚咚咚——
前方正好是大路与小路的交汇处。
路面从宽变窄,最适合打伏击!
冒顿一听到战鼓声,刚刚松弛下来的心态,瞬间绷紧到了极致。
匈奴人只有号角没有战鼓。
战鼓声响起,就代表着秦军杀到了。
擂鼓则进,鸣金则退。
是秦军铁一般的战术纪律。
“紧急备战!快!”
冒顿心急火燎的大声呼喊着,同时约束中军人马,竭尽全力的保护着粮草物资。
在草原上,吃的比人命值钱。
所以,第一批顶上去的匈奴兵,并不是王牌与嫡系。
只是普通的匈奴骑兵而已。
匈奴人战斗方式十分有限,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地形中,总习惯以骑兵开路。
即便是读过秦人兵书的冒顿,也不能免俗。
在他的下意识中,匈奴骑战永远是最有把握的作战方式。
要说冒顿善于兵法不假,但也仅仅是限于匈奴人之中。
可指挥大秦十万将士的人,是韩信。
兵书比冒顿多读多少就不说了,关键是他和嬴疆一样,得到了尉缭的倾囊相授。
就凭这一点,韩信早就算定了冒顿的第一反应。
肯定是派出骑兵!
所以,韩信调动的第一队大秦将士,便是专克骑兵的部队。
一队队羽林盾牌兵大步流星冲出。
快速冲到大路与小路的交汇口处,遏制住交通咽喉之后。
他们把手中的大盾狠狠戳在了地上。
一面面1米多高的阳兽大盾,立刻在地上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盾墙。
成为阻拦匈奴骑兵的最强屏障。
正面盾墙快速构筑完成,羽林盾牌手还亮出圆形小盾。
层层架在了阳兽大盾之上。
三维立体的防御工事,就这样出现在了匈奴人面前。
360度无死角!
就这坚固的程度,匈奴骑兵根本无法冲过去。
更没办法轻易破开封锁道路的防线。
战马不能冲锋,匈奴骑兵在空间有限的地形中,还能发挥什么作用?
可这就是韩信的当头一棒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羽林盾牌兵在宣威将军辛胜的率领下,最多只能算是阻碍了匈奴骑兵的攻势。
并没有太多反击的手段。
真正的杀手锏,是辛胜之后的李信。
宣威将军辛胜带领羽林盾牌兵主防。
射声将军李信自然是主攻!
机括上弦的拉动声响起,李信带领羽林弓弩手登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