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疆无比坚定的驳回了将士们缩减口粮的请求。
这一幕,让上将军蒙恬先是轻轻摇了摇头,随即又重重的点了点头。
从军事角度而言。
缩减口粮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把三顿饭减成两顿饭,既不会大幅度降低将士们的战斗力。
还能保证粮草供应。
有利于把部队拉到巴蜀,展开后续的战斗。
何况,自从嬴疆监国之后,推行兵马制改革以来。
秦军各部将士的伙食标准比以前高了不少。
顿顿有肉,每天都能吃到新鲜蔬菜。
用餐次数也从原来的一天两顿,增加到一天三顿。
相比以前,膳食标准不知提高了多少倍。
正因为如此。
远征匈奴之前,大军的粮草筹措才会成为挠头的问题。
不然的话,就凭嬴疆推广的三大农作物和改良的地瓜,将士们根本不愁吃的。
还用为粮草问题发愁?
如今将士们主动请命,不过是提议恢复到曾经的一天两顿而已。
以前吃两顿,照样横扫六国。
现在反而不能了吗?
所以,蒙恬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他觉得自家这位陛下,哪哪都好。
就是有时候太认死理儿了,一生要强的程度,比千古一帝太上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站在长远的角度来想。
缩减口粮虽然只是权宜之计,但却不利于大秦军事力量的未来发展。
一遇到难题,就得靠将士们勒紧裤腰带打仗。
日后还有人愿意应征入伍吗?
现在这帮将士,都是嬴疆一手培养起来的。
他们对嬴疆的忠诚和狂热,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
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10年、20年之后,他们终将会老去。
等这批死忠精锐光荣退伍了,难道指望下一批新兵蛋子们,也能做到这种程度?
嬴疆之所以不愿意做出让步,开这个口子。
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大秦从来不会克扣将士们的粮饷。
大秦天子,从来都是爱兵如子。
这是大秦王朝永远不会改变的铁律!
蒙恬自然是明白的,因此在轻轻摇头之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当如是也!
陛下英明神武,是我等大秦将士之幸!
跟着这样的陛下,就算是死,亦无怨无悔!
蒙恬明白的道理,萧何当然也是明白的。
然而明白归明白,粮草的问题怎么解决?
萧何脸上,不由露出了为难之色。
他是此次远征的后勤大总管。
虽说能在战败匈奴后获得战利品中,凑合出一些口粮来。
可那毕竟有限,而且品质也不咋滴。
远远比不上秦军将士平时的伙食标准。
剩下的粮食去哪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善于经营的大管家也挠了头。
与李斯狡猾程度不相上下的范增,以及毒士陈平同样一筹莫展。
他们是聪明绝顶的顶级谋士,又不是陆地神仙。
不会撒豆成兵、凭空变出粮食的法术啊。
危难之际。
马蹄声突然响起。
几匹快马飞驰入营,看身上的铠甲,一眼便知是禁军精锐。
很明显,他们是受扶苏之命,再次前来报讯的。
“报——”
“禀陛下!贤王特派我等先来禀告陛下,贤王已筹措出2万石粮草供给,留守咸阳的禁军、咸阳军团将士,也已经做好轮换出战的准备。”
嬴疆远征匈奴,除了羽林八部全体出动外。
禁军精锐只调动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