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嬴疆的中军大帐中烛火摇曳。
左后边坐着姚贾、范增、陈平等文臣。
右手边坐在项羽、韩信等大将。
烛火映照在嬴疆的面庞上,与他眼中的战意相互生辉。
“诸卿,刘邦焚毁栈道,欲要断绝我军的进兵路线。栈道修建不易,我军若是先修栈道,然后进兵,势必会将战线跨度大幅拉长。”
“刘邦一定会趁此机会,借着蜀郡无人掌管之际,一举夺得蜀郡,再以蜀郡为根基,走向发展壮大。”
“朕意,在十日之内,以小股精锐突袭刘邦,尽可能阻止他对蜀郡动兵;同时抓紧修建栈道,为大军进入蜀地夯实基础。具体如何运作,诸卿议一议吧。”
众人一听,陛下已经定出了基调,绝不会再更改了。
群臣们能做的,就是在已经奠定的基调之上添砖加瓦。
让整个进程,进行的更加顺利一些。
姚贾起身献策:
“陛下,刘邦乃市井之徒、地痞无赖出身。若是以重利相诱,他有可能会心动。即便他不心动,也能让他认为,我军没有进兵蜀郡的条件,退而求其次的开始讲和了。”
“臣愿携带金银珠宝前往蜀地那边,游说刘邦,为我军多争取一些时间。”
姚贾的口才天下皆知。
四国联盟就是被他活生生给忽悠散架的。
曾几何时,四国的君王也不是傻子,随便拿出来谁都绝不比刘邦差。
姚贾的这条缓兵之计,可行性很高。
虽然不能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却能制造假象。
让刘邦以为嬴疆无法大规模的调动兵马进入蜀地,因此而做出了让步。
再者说,以姚贾的口才,忽悠起来谁能拦得住?
只要刘邦看见他,他就能成功浪费掉刘邦的半天时间。
眼下,秦军最缺的就是时间。
刘邦最缺的,同样是时间啊!
至于刘邦会不会跟姚贾见面,这一点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这是不成文的规定。
要是连使者都不敢见,刘邦岂不是主动示弱了?
嬴疆思索了一阵,点头同意了姚贾的建议:
“上卿便辛苦一趟吧,只要能拖住刘邦半日,便是你的功劳!不过,刘邦厚颜无耻,小人行径。上卿此去恐怕会有些风险,朕派500名铁鹰锐士给你,护你来去平安。”
栈道被焚毁,大部队无法通行。
前往蜀地只能走一些崎岖的山间小路。
500人已经是极限了。
而且嬴疆调派的这500人,还是赫赫有名的铁鹰锐士。
可见他对姚贾的安危是很在意的。
对此,姚贾在深表感激的同时,洒脱一笑:
“老太尉为国捐躯,死得其所!我姚贾深以老太尉为荣,又岂会在乎自己这条命?此行,微臣只带5个随从即可,人多无益。”
他没说的是,其实相对安全归来,他更愿意死在刘邦的手上。
那样的话,刘邦就打破了不斩来使的规矩。
苦心经营多年的形象,顷刻间就会毁于一旦。
别说今后还会不会有人愿意跟从他,加入到他的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