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屋中,张良度过了此生的至暗时刻。
他不知道自己在这里究竟待了几天,甚至感受不到外面的日月交替。
他只知道,自己快要崩溃了。
不是因为黑暗而崩溃,是因为他一身才华无处施展而崩溃。
他很清楚自己面临着什么。
这段小黑屋里的难忘时光,很可能就是他此生最后一段路程了。
一旦小皇帝那边失去了耐心,或者一直等不到张良低头服软。
小皇帝很有可能一个心情不好,就下令砍了张良的脑袋。
到那个时候,张良就不是身处小黑屋那么简单了。
而是,将会陷入永恒的黑暗。
再也见不到光明。
过往不知岁月的这段时光中,张良思考了许多。
或许因为遭遇人生滑铁卢的缘故吧,张良看到了以前许多看不到的问题。
他认识到,自己选择刘邦,或许并非最佳的方案。
刘邦是个什么性格,张良太清楚了。
小富即安,外加一点暴发户心态。
有朝一日若是让刘邦接管了大秦江山,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功高震主之人。
诸多名字中,张良必然是第一个要被划掉的。
因为,刘邦不允许有比他威望更高的人存在。
其实张良早就清楚这一点。
他之所以选择刘邦,也是无奈之举。
自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有能力稍微和暴秦掰掰手腕的,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个。
刘邦已经算是其中比较有前途的了。
只不过,刘邦不是最佳方案,小皇帝就是了吗?
当然不是!
张良走上这条路的初衷,就是想方设法推翻暴秦。
为灭亡的故国出一口气。
无论怎么选择,他都不会选择站在姓嬴的这边。
谁让暴君嬴政当初屠刀一挥,便让张良的故国灰飞烟灭了呢?
父债子偿。
嬴政造的孽,自然要由嬴疆来承担!
排除掉投效小皇帝的选项之后,张良内心中更加迷茫了。
就像此刻所处的小黑屋一样,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
复国,显然已经无望了。
建立新的王朝?
可在建立新王朝的过程中,不免会有流血牺牲。
将天下百姓重新置于战火之中。
和当初秦灭六国,又有什么区别?
张良甚至迷茫到,不知道自己坚定的推翻大秦,究竟是为了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还是为了一己私欲了。
要说拯救百姓的话。
平心而论,如今的大秦对天下百姓着实算不错了。
张良建议刘邦主推“约法三章”,不就是从大秦的国策中复制出来的吗?
要说为了一己私欲,张良又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国仇家恨摆在眼前,他想推翻大秦有什么错?
聪明如张良者,在黑暗中陷入了迷茫。
找不到标准答案。
越是如此,他的内心就越是茫然。
从坚定到质疑,一次次推翻之前自己定下的宏愿。
又一次次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试图为自己找到新的前进方向。
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因为他无奈的发现,小皇帝似乎已经堵死了他全部的道路。
让他无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