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秦精兵收复阆中没几天,可是看看百姓们对他们是什么态度?
对比简直不要太鲜明!
如果说,百姓们前段时间是迫于刀斧,不得不被动接受蜀军的话。
那么现在,他们就是全心全意的欢迎秦军。
真正把秦军当做了自家的子弟兵啊!
差距太大了!
带着好奇的心思,张良上前来到一户人家门前。
和颜悦色的问道:
“老人家,你们为什么要把家中的食物拿出来,送给这些当兵的?”
那位老人家看了张良一眼,显然并未认出张良的身份,捋着花白的胡须说道:
“年轻人,看你的样子应该不是本地人吧?如果你是本地人,就不会这样问了。”
“老朽说与你知晓,当今陛下爱民如子,这两年来,每到耕种的季节,朝廷就会发放作物种子,我们一家五口能吃上饱饭,全赖陛下发放的小麦种子;能穿的暖,全是因为陛下推广的棉花啊。”
老人身旁,一个三十多岁的农妇笑道:
“陛下还让我们有了织绫机,农闲之时,我靠着织绫机织一些布料,不但能让全家人穿的更体面一些,还能拿出去换钱呢。”
农妇手中牵着的十几岁孩童,更是喜笑颜开的咧着小嘴:
“兵哥哥们对我很好的,经常会拿出高粱饴给我吃。不像以前那些人,凶巴巴的,还来抢东西吓唬人。”
老少三代人的回答,让张良羞愧的抬不起头。
他虽然足智多谋,但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蜀军之中,素质本就参差不齐。
还有一些人原为江洋大盗出身。
想要让所有蜀军对百姓们秋毫无犯,那是不现实的。
张良之前主抓军事,对其他方面自然有所忽略。
他虽然也复制了刘邦在蜀军颁布的《约法三章》,但由于战事吃紧,导致他的监督力度不够。
有些心存侥幸的老兵油子,趁机鱼肉百姓是在所难免的。
别说张良不知道,就算他知道了,只要事情闹的不是特别大。
他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太过计较。
毕竟,刘邦手下的兵力有限,张良还要靠有限的兵力对抗秦军呢。
怎么可能把本就不多的士兵,挨个开刀问斩以正军法?
今天,看到秦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张良心中真的触动很大。
归根结底,百姓们的生活无非“衣食住行”这四个字。
谁能让他们衣食无忧,他们就会拥戴谁。
很显然,小皇帝在这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得民心者的天下啊。
告别了这户人家,张良沿着街道又向前走了一段路。
恰好看到一队巡查的大秦精兵迎面而来。
张良假装是普通的百姓,凑上去问道:
“军爷,刚才我看到百姓们给你们送食物,你们劳苦功高的,收点东西也不过分,可你们怎么不收呢?”
为首的一名秦军士兵就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张良:
“保境安民本就是我们的职责,有什么功不功的?再说了,百姓们辛苦劳作不容易,我们有军饷有福利,伸手去拿百姓的东西,丢的起那个人吗?你这人脑子有病吧?”
额......好吧。
自诩足智多谋的张良,被一个普通的秦军士兵教育了。
他抬头看向城主府的方向,心中忍不住有感而发:
这就是大国的底气吗?果然,勇气和底气是不一样的。我有再造江山的勇气,但却没有你的这份底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