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于盛怒之中,勉强保留了最后一丝理智。
小皇帝太狡猾了,刘邦前前后后不知吃了他多少次亏。
万一这次也是小皇帝故布疑阵,或者是离间计呢?
曹参把头点的跟拨浪鼓一样,急忙转身去落实刘邦的命令了。
就在曹参的脚掌即将踏出房门的时候,刘邦忽然抬头喊住了他:
“且慢!”
曹参一个原地飘移,身体快速转了回来。
刘邦面色沉凝的吩咐着:
“此次派去的探子,不仅要有打探消息的能力,还要有终结的能力!一旦事实查明,张良确有投敌之嫌,不必再来回报,就地格杀!”
听着刘邦冰冷到没有丝毫感情色彩的声音,曹参心中不免有些悲凉。
若没有张良鼎力相助,何来如今的汉王?
飞鸟尚未尽,良弓便要藏。
何其薄情?
不过曹参也知道,张良知道的太多了。
绝不能让他成为小皇帝那边的人。
没办法,只好让他英年早逝了,对彼此都好。
见到刘邦没有了其他的吩咐,曹参再次调转身形,用小碎步倒退着向外走去。
走着走着,屁股快要拱到门外了,只听刘邦又是一声招呼。
强行把曹参召唤了回来:
“且慢!”
倒车变前进,踩着小碎步,曹参一路来到了刘邦面前。
等待着他的下文。
“通知诸将,迅速调整兵力布防!张良以前留下的痕迹,给孤统统抹除,半点不留!”
曾经地痞无赖出身的刘邦,今时今日居然也能自称为“孤”了。
说的还挺顺嘴!
曹参把刘邦的吩咐记下,然后躬着腰弯在原地。
并没有立刻离去的意思。
都两次了,他都没走成。
万一大王还有其他的吩咐呢?
还是再等等吧。
众所周知,萧规曹随。
萧何是制定规则的人,曹参是执行规则的人。
让曹参像张良和萧何一样去主观创造,属实有点难为他了。
他最大的优点在于,不管你多么难以执行的命令,他都能完美的执行下去。
可在创造力方面,不是他的长项啊。
看到曹参弯着腰杵在那里不走,刘邦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心烦。
若是张良还在,哪里用得着刘邦操这么多心?
现在张良不在了,曹参又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提案。
刘邦不得不从花天酒地的百忙之中,抽出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去想更多的事情。
他能不心烦吗?
以前张良在的时候,刘邦并没有感到张良有多重要。
因为无论交代给他什么事情,甚至是刘邦想不到的事情,张良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美办妥。
以至于让刘邦形成了一种错觉:
那些事情并没有多难,长个脑袋就能办的好。
可现在失去了张良这个首席军师,刘邦才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办起来有多难了。
唉......
还真是怀念吾之子房的日子啊。
可惜,吾之子房,大概率要成为别人的子房了。
可恼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