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位于云梯上的秦军,却是无处闪避。
只能凭着精湛的刀法与蜀军长枪不断抗衡。
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长枪刺中。
然后从高高的云梯上一头倒栽下去。
在战斗力和装备方面占优的秦军,与占据了地利的蜀军打的不可开交。
双方互有损伤,一时之间谁也未能压制住对方。
陷入了僵持之中。
好在,秦军这边不只有司马欣一人在战斗。
横野将军王离根据战场形势,迅速做出了调整:
“上井阑!临冲车!”
羽林战车兵根据王离的指令,把井阑和临冲车推上了前沿阵地。
井阑,说白了就是可以移动的塔楼。
底部安装着可移动车轮,上面是三层高的平台。
弓弩手们可以顺着阶梯攀上井阑平台,站在较高的地方,对敌军城头进行火力覆盖。
而临冲车,是专门用来撞击城门所用的。
两侧是密不透风的护甲,确保临冲车不会遭受敌军的侵袭而损毁。
中间部位,竖着一根巨大的撞城槌,槌头上包裹着厚厚的青铜。
将士们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推动撞城槌撞击城门。
随着轰天雷、东风闪送等高精尖的重型武器出现。
旧有的战场器械使用率大不如前。
但也没有完全被淘汰,关键时刻用出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比如现在。
城头上一场盛大的烟花秀之后,所有的防御器械全部被毁。
蜀军士兵能称作防御器械的,便只有盾牌一样了。
王离及时的把井阑推送到射程范围内,只要弓弩手到位,随时可以对城头发起进攻。
在压制蜀军的同时,为云梯上的同袍减缓压力。
秦军羽林八部向来荣辱与共,同气连枝。
见到井阑就位,射声将军李信立刻大手一挥:
“上!”
羽林弓弩手们毫不犹豫的冲了上去,顺着井阑上的阶梯快速登顶。
分别站到了井阑的上、中两层平台上。
井阑顶部的上层平台高达10余米,几乎都要赶上蜀郡城墙的三分之二了。
而中部平台高度略低,但也能和城墙的一半高度持平。
羽林弓弩手们纷纷登上井阑之后,毫不犹豫的激发了五连发秦弩。
一上一下两层箭雨,以抛射的方式,呼啸着向城头上落去。
听到空中传来尖锐的呼啸之声,蜀军们连忙进行闪避。
距离城头最近的一部分蜀军,把身体紧紧依靠在了城墙上。
距离稍远一些的,则是快速举起手中盾牌遮挡在头顶。
无论是近距离还是远距离,他们的闪避动作,注定会打断原本的进攻节奏。
云梯上的羽林军将士顿时感到压力大减,趁势从云梯上跃到了城墙垛口处。
只等箭雨停歇之后,便将纵身跃下,跳到城墙内部去。
噗噗噗噗——
箭雨如约而至。
密集的利刃破体声、撞击盾牌声响起。
蜀军士兵中,不是所有人都配备了盾牌的。
之前那些握着长枪猛刺的选手,哪还有多余的手臂来拿盾牌?
眨眼之间,就被射倒了一大片。
从他们身体中流出来的鲜血,顺着台阶一阶一阶往下流。
城头上尚未燃尽的火焰,竟是被这股血水给浸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