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朕记得你当年在东南驻军来是吧。
皇帝的目光落到萧华漓身上,东南你熟,留下听听吧。太子先退下吧。
萧华漓压抑住眼底的情绪波动,恭敬开口,儿臣遵旨。
十八岁他被勒令回京,去年被夺了兵权。这是这一年来他第一次重新回到朝堂。
小太监手脚麻利的打扫干净地上的墨渍,给皇帝换上新的砚台。
户部尚书叫张凌,他和太子擦肩而过。
东南水灾受灾严重,事关民生,这么大的事情皇上竟然将太子赶走,将靖王留下了。
坊间流言他有所耳闻,朝堂风向好像要变了。
皇帝清了清嗓子,示意二人落座,都坐吧,朕今日收到了东南江阳府知府的折子,正要召你入宫议事呢。
皇帝从一沓子奏折里翻出江阳府知府的奏折,许是雨太大了,奏折送到京城都能感受到潮湿。
陛下,东南已经连着下了半个月的大雨了,江阳府临着海,还是边境,若海水倒灌,必会淹没大批房屋,而且......
张凌看了眼萧华漓,继续道,而且这几年吴国蠢蠢欲动,一直在盯着东南那块肥沃土地。微臣怕......怕他们再次趁着天灾卷土重来。
吴国就是当年偷袭萧华漓的敌军。
皇帝叹了口气,户部如今能拨多少银子。
张凌沉默了,过了半晌才道,一百万两白银。
听到这个数字,皇帝又一次拍桌站起来,五十万两
当朝平民百姓一年花费二十两银子,五十万两听着不少,但是得分别做赈灾,灾后安置,军费等一系列作用,远远不够。
怎么这么少钱呢钱呢!皇帝急得拍桌子。
好在御书房里一个是老臣,一个是皇帝的亲子,都见怪不怪了。
水灾之前,中州是连年旱灾,百姓食不果腹,陛下下令免了三年赋税。西北那边还在打仗......张凌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皇帝。
户部管钱,听着是个肥差,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今的国库里有几个子儿。
水灾,旱灾,战争......皇帝呢喃着,声音沙哑。
萧华漓知道,他一定是想起了那句荧惑守心。
国君将亡,国将大乱。
皇帝目光一转,看向萧华漓,你在东南待了五年,那边你熟,你来说说看。
萧华漓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天灾,人祸,敌国虎视眈眈,怎么看都像那年的复刻版。
先赈灾安抚人心,等雨停了之后,收复吴国。
皇帝点点头,如果朕将此事交给你,你能做好吗
这不是个好差事,户部没钱,没有军费,东南的情况不知道得有多糟糕。
但这是萧华漓为数不多的机会。
他必须光明正大的回到朝堂,光明正大的和萧止逸抗争,只有这样才能给外祖家洗清冤屈。
萧华漓跪到地上,朝皇帝磕了个头,声音郑重,儿臣领旨。
皇帝疲惫的摆摆手,别跪来跪去的了,这样,孙福,去请王江海,许三明和钱楷来。
王江海是兵部尚书,许三明是骠骑将军,钱楷是中书令,文官武将都有了。
是。孙福就要退出去。
等等。皇帝叫住孙福,声音有些犹豫和无奈,仿佛很久才下定决心,将丞相请过来吧。
萧华漓和张凌同时面露惊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