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哦皇帝眉梢一动,你这想法来得还真突然。
科考再有几天就开始了,这时候大皇子就算有什么想法,又如何能派的上用场
大皇子拱了拱手:父皇放心,若父皇觉得儿臣此计可行的话,哪怕科举明天开始,也能用得上。
这话倒是勾起了皇帝的好奇:你且说说。
说来也简单,只需要在糊名易书之后,把两个相邻州府的试卷调换一下即可。
见皇帝眼睛微亮,大皇子的话也越说越有底气:如此一来,就算有人提前买通了当地的帘官也无济于事。
糊名易书是指在把卷子收上来以后,隐藏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然后由专人统一进行抄录,以此便能防止帘官被人收买,行徇私舞弊之事,但是自先帝开始,便有心术不正之人钻研出了新的作弊之法。
即帘官和交了银子的考生事先约定,让考生在某段某处写上固定的字,以此作为暗号,帘官认出暗号,便批出高分。朝廷苦其久矣,却一直没有应对之法,皇帝也很是头疼。
除此之外,调换试卷的州府也可以多番排列组合,叫底下人摸不清楚,舞弊之风自可压制。
听到最后,皇帝脸上尽是满意: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时间都能赶得上,今年就能试试了!
大皇子拱了拱手:能为父皇分忧,实在是儿臣之幸。
皇帝连连点头。
但是很快,他又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可这运输试卷,万一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又该如何是好
试卷都是轻飘飘的纸,一粒火星子、一阵风,甚至一场雨就能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总之,运输试卷极容易出岔子,而但凡出一丁点岔子,酿成的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
显然大皇子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直接当场愣住了。
沈让站立一旁,身形挺拔,如松如竹。
他正将皇帝和大皇子方才所说的一字一句都记录下来,字迹遒劲有力,笔墨横姿。
他落下最后一个字,见大皇子还没说话,就朝着皇帝拱手行礼。
哦沈卿有何见解
回陛下,臣觉得卷子不必动,叫人动就行了。沈让道,若要运送试卷,稍有差池便无可挽回,到时候便是一整个州府的心血倾洒,可若是叫帘官去往相邻州府,便可省去这些麻烦。
他话音刚落,大皇子便开了口:没错,儿臣方才也是这么想的,还是子容嘴快啊!
沈让朝他拱了拱手,又开始持笔记录。
皇帝看向大皇子,道:这主意不错,朕会叫人安排,你进宫一趟也辛苦了,回去吧。
大皇子连忙起身告辞。
没过一会儿,御书房内的事情就传到了太子耳中。
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太子无奈地看着面前大发雷霆的老者,缓声劝慰道:太师勿恼,孤那大哥素来就是这样的性子,下回再有什么主意,孤会小心一些的。
太子太师名为和风华,是当朝中书令,极受皇帝倚重,又在太子还小的时候便负责教授其文典,很是亲厚,平日二人可谓无话不说。
这次调换试卷的法子是太子在翻阅典籍的时候想出来的,当即就把和风华请了过来,但是还不等太子去皇帝面前把话说出来,大皇子倒是提前了一步。
当日我与殿下议事的时候,殿中有什么人,殿下可还记得
太子摇了摇头:总归是近前伺候的人。
和风华重重地叹了口气:看来,这东宫里的下人,是该好好筛一遍了!
还是不必了,太子道,一有动作,便会给人可乘之机,到时候万一再出什么乱子就不好了。
太子说完,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眼中闪过一抹暗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