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接下来就轮到了沈宁嘉。
在看了她的策划书之后,车群玉半晌没吭声,最后皱着眉问:宁嘉,你觉得你这份策划做得怎么样
车总,您曾说过,重点选题策划一定要在‘新’字上做文章,注重新视角、新故事、新启发。此次策划,我选择通过‘女性主义’视角发声,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挖掘几位女性榜样人物的奋斗故事,将社会‘硬新闻’以女性特色‘软着陆’,既迎合当下的社会热点,也体现出对女性发展的关切和情感体恤,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谨慎地表达完自己的观点,沈宁嘉顿了下,转了个弯继续说:但也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采访对象比较单一,涉及领域不够宽泛等等,这些都是我目前正在苦恼的问题,所以今天我想要借此机会,听听各位领导们的意见。
是,这个选题的确是当下的热点选题,不可否认你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能够紧跟时事,很好地将‘新闻价值’与‘读者兴趣’‘市场效益’相连接。
车群玉说着,脸色忽然严肃起来:但我就不明白了,现在是什么选题都要沾上点女性主义的边吗,你们是不是觉得但凡跟女性主义扯上点关系,稿件的档次就会提高沈宁嘉你要明白,我们这是人物杂志,人物杂志要专注于展现人物本身,而不是像命题作文那样通过特定主题去框住人物,否则就会陷入本末倒置的误区当中。
策划与采写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市场敏感度,要新鲜,这点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了人物专刊本身的意义。紧紧围绕人物特色做文章,努力实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统一,这才是我们作为一名杂志社记者需要去做的。他最后说。
沈宁嘉额头微微出汗,语气诚恳地说:我明白了车总,后续我会对策划进行修改,采写过程中也会尽量地做到不偏离方向,感谢您的指教。
车群玉闻言督她一眼,继续说:还有就是,就这样一个选题,给你配个实习生不够,还要再专门配个摄影记者,这不是浪费人力物力吗作为采编部的骨干记者,不能只顾着埋头写稿,也要与时俱进,学习一些新本领,我建议你可以自己尝试着去拍摄与剪辑视频。
不是她不想去做,实在是没那个时间与精力呀……沈宁嘉抬头对上车群玉的视线,不卑不亢地说:车总,目前我手头上除了这个重点选题以外,还有四个人物专栏需要进行采写,实在无法身兼数职……两头抓,最后很可能会两头都抓不到。
车总,我觉得宁嘉提出的这个要求挺合理的……季晴笑眯眯地对车群玉说:分配给采访部的实习生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宁嘉又要写稿又要带她,已经很不容易,又怎么能够再抽出时间和精力去负责视频的事情呢
车群玉沉吟几秒,点点头:行,那就这样吧,给你配个年轻一点的摄影记者……看下一个吧。
策划会从上午十点开到了中午一点,报上选题的每一个记者都被车群玉骂了一遍,个个脸上愁云惨淡。
沈宁嘉情绪倒还算稳定,毕竟刚开始进入杂志社时她就被分到了车群玉的手下,在他手下干了四年,早已习惯了他拐弯抹角却又直击人心的批评方式。况且车群玉虽然嘴上不留情,但业务能力极强,她从他那里学到过很多东西,也算是受益匪浅。
散会后,沈宁嘉到楼下食堂简单吃了个饭,随后召集阮棠和新加入的摄影记者马骋到小会议室开会。
马骋是两年前杂志社通过校招招进来的摄影记者,小伙子虽然话不多,但很有才华,好多摄影作品都曾经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摄影新闻奖。
大家到齐后,沈宁嘉开始讲述自己对于这次人物专刊的策划内容,从主题到规划,再到采访对象与采访领域,她以最简单的概述向他们讲解。
阮棠与马骋两人都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问题,并且给出了改进意见。
年轻人的脑子就是活络,跟他们聊过之后,沈宁嘉感觉自己思维开阔了许多。
她花了一整晚的时间,改好了策划案,通过邮箱发送给季晴,由季晴汇总后报送到总编办。
三天后,策划案终于通过了。
沈宁嘉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怀着愉快的心情去了趟菜市场,买了一大堆食材。
结果回到家里一看……得,她白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