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所以我可动用的军力最多不超过十五万。
我就以这15万人攻破你的吐蕃军团。
自信的李世民立刻调兵遣将,派大将尉迟敬德为先锋,自己为主帅,亲率大军前往松州。
李凡心道:不过,区区十五万人,这一场仗稳了。
大军调集并且来到松州至少要十天时间,如果再加上粮草和资重的安排,可能至少要十五日。
而这几天的功夫,我已造好了攻城车进攻松州,以我吐蕃国的军力,弹指可破城。
李凡十分自信道,当然也不是他自信,实在是松州的守军并不多,打满算也就一万出头,吐蕃军自高原而下,再加上先进的武器,破城并不困难。
闻言,李世民皱紧了眉头。
这先进的工艺确实给唐
军带来了麻烦。
李世民已经做好了松州失守的准备。
不过,李凡却并不停手,要是分兵让大将率五万人向北扩张,一路占领西域,威胁河西走廊,在战略上压制唐
军。
大唐的主要防御在高句丽和突厥,陇右之地反倒空虚,我率军威胁西域,以李二的脾气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救援。
这让李世民懵了!这小子太狠了。
一出手就掘自己的根,一旦河西走廊有失,那就彻底阻断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
如救援那么松州必然失守,如果不救援,那么大唐的安西四镇就完了。
如果分兵,那问题就更大了,两边兵力不能相同,定然是一边重一边轻。
如果有一路失败,那么大军便可以顺着中原之地直逼长安,这是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
看着李世民紧皱眉头的模样,李凡催促道:你如何应对如今松州失守,西域即将被切断。
两者你必然有一取舍,倘若都不能防住,那么长安便是我的囊中之物。
看着李世民还想说些什么,李凡当即打断道:无论是松州还是西域,边境线漫长,你不可能短时间内击溃我的大军,只可能消耗,但是你们耗不起。
这句话让李世民眉头皱了起来。
先生,此话何意
李凡并未卖关子,而是指向了桌子另一角道。
大唐的敌人绝非吐蕃一个,突厥人自然就不必说了,最反骨的当属高句丽,如果大唐陷入守势,那么,就连吐谷浑也会倒向我吐蕃。
战况刚刚开始,便已到达高
潮。
原本还在吃喝的袁天罡听了这番话,顿时没了吃喝的心思。
抄起板凳,便在桌前看了起来,袁天罡也是眉头紧皱,他竟然想不出破解之法。
无论是西域还是松州,都需要庞大的大军才能够击败对方。
十五万兵马怎么算都不够
李世民虽然善战,可这大战略上的事情,他真的是难以抉择,选择救松州还是救西域
随后,李世民已有抉择,他目露精光道:天下万民皆是我的子民,我怎可轻易弃之。
当今圣天子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袁天罡立刻脸色惨白道:陛下这些番邦蛮夷,岂能和我大唐子民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