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倒也不是他输的惨,实在是李凡开了上帝视角,武周时期的战争就是这样的。
二者互有胜负,但始终无法攻灭对方,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吐蕃国占领了大量的州县,大唐更是失去了西北屏障,长安两次被吐蕃攻陷。
而进攻的路数,也多从两路进攻。
换了身份的李世民,此刻雄心勃勃道:先生,如果我以同样的战略,您又该如何应对呢
李凡浅笑道:我如何作战很快你就知道了。
果然,李世民拿起酒杯,立刻便进攻松州,随后向西域进兵。
看着桌上的情形,李凡并没有吃惊,而是抽调出十五万,先以三万人支援西域。
先生,难道您不管松州了吗
天机不可泄露。
李凡做了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随后支出了七万大军防御松州一线。
剩下的五万大军先生打算如何安排
看着桌上的局势,李世民迫切的想知道他是如何用兵的。
直到最后,李凡把剩下一个酒杯放在了吐谷浑上。
2万人足够在西域拉扯,只要天
朝出兵,西域各国必然不敢归附吐蕃。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他作为天可汗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剩下的五万大军全部进驻吐谷浑,二者合军一处,随时威胁吐蕃大军后方。
这样一来,你们的粮草必然受到威胁,而后方我再派人不断袭扰,让你们成为孤悬在外的一支孤军。
如果你继续派兵南下,那我就派出小股部队深
入吐蕃国境掠夺烧杀,断你后勤。
看看桌上的形势,李世民傻眼了。
如果真这样做的话,他真是无法安稳进军。
况且大唐的城池每一座都是防御完备,突然袭击只能得一时之利,根本无法势如破竹。
部署到这时还没完,李凡继续指向大唐道:大唐此战并不能拼军力,你猜猜能拼什么
这句话引得李世民连连猜测:难不成是民心
盯着李世民,李凡嗤之以鼻的笑了。
两军对垒,民心何足道也。
袁天罡本想出言反驳,但现在还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此战完全无用。
因为吐蕃国本就是外族,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得民心。
况且两军对垒,民心也不能当饭吃,这拼的是后勤,拼的是国力,拼的是精锐。
先生,快明言吧!
最终,李世民还是没按耐下好奇之心主动开口询问,他实在太想知道拼的到底是什么
见李世民
主动开口询问,李凡直接指向了后方道:大唐最重要的是贸易,是铁,是粮食。
既然两军开战,便要坚壁清野,控制所有的道路,确保大唐的商人不会把大唐的铁器运往吐蕃。
这句话让李世民眼前一亮。
对啊!先生大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