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暗想这招亲大会先不说武比,就是文比也比那诸国大比紧张刺激,嫁个女帝可真不容易啊。
其实文赋是自己最弱的一环,只能搬抄前世的古文才行。林风搜肠刮肚,终于想起了一篇古文,就它了。
他立刻蘸墨起笔,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
“时间到!”
“请各位参赛之人立刻停笔!别忘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国家。”
男侍从们收文后,都交给了文机阁。
也不都是文机阁说了算,文机阁看完后写好名次,把文章又交给三大道门和佛门再次核实阅卷,最终再得出名次后交给了百里曼雯。
令人紧张的时刻再次到来。
百里曼雯说道:“下面我念读文赋,如果参加的其他人认为林风的文章不如你,可以当众再念读你的文章,在场所有人都是评判,如果有人觉得你的文章比林风好,那你就可以得到就取消成绩。”
李元昊刚想说话,白展堂立刻对他摇了摇头,暗中传音道:“不要冲动,先听听他的文章再说。”
李元昊点点头。他对自己的文章非常有信心,而且西川国的摄政王提前问了文机阁,然后透露给了自己文赋比试的内容,因此他提前让跟随他来的大夏国最盛名的学士府大学士给他写了此文章,还经过了几次修改,不得!”
“……”
林风的文章引得满堂喝彩。
副阁主说道:“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很值得称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可以使人发奋,安乐可以松懈斗志。逆境中求生,顺境中灭亡,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自觉磨炼的精神,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担当起的重任。”
吴道子说道:“林公子此文堪称经典,我们公认为可以比之,不服者可以尽管挑战。”
李元昊面色阴沉不定,不过最终他还是放弃挑战了。
这林风的文章确实写得比自己好这么一点点。
还是稳妥为主吧,这次他和白展堂得了十分,即便林风得了,不但要论证无为而治的精髓,也能将无为而治契合治国之道。时间为一炷香,规则跟刚才一样,定好名次后,只念读。”
百里曼雯念读道:
上古之世,鸿蒙初辟,天地化生万物,各循其道,咸臻自然之妙境。当是时也,未有政教直繁苟,百姓熙熙攮攮,自安其业,此无为而治之滥觞也。
乃乎人文渐启,垂衣裳而天下治。观其为政。顺四时之序,调阴阳之和,不尚智巧,不务纷华。任民之自化,不饶其生,不夺其时,是以物丰民康,风淳俗美,后世颂为至治之世……
百里曼雯念读完,全场掌声如雷。
王楚山捋着胡须赞道:“林风公子此文,深谙道家四字真言,深得治国之道,我甚为赞赏。”
开言大师说道:“我以前不太赞同无为而治,不过看完林风此文,才知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顺应万物规律,然后加以循导,最终达到天地人文合一之目的,此文使我备受启发。”
众皆点头。
王楚山说道:“林公子十分有道心,不知愿不愿意来我武当上领个俗家弟子?”
林风心想本人对武当派的武功倒是蛮有兴趣的。
王楚山说道:“本人就是俗家弟子,不受门派戒律束缚,而且来去自由,还能学习武当派的功夫和道法……”
“难道我昆仑派没有俗家弟子不成?”吴道子说道:“本道虽然不是俗家弟子,但我们昆仑派对待俗家弟子跟道家弟子一视同仁……”
“难道我们青城派不是吗?”无机道长说道。
“还有没有个先来后到?”王楚山不悦道。
“……”
林风抱拳道:“现在本人是大楚国朝廷命官,是不可能进入道门的。”
“这不耽误,林公子不也是文机阁的先生吗?”吴道子说道:“不一样继续在朝堂当官?我们昆仑派也有俗家弟子高居庙堂的。”
千叶女帝说道:“林公子说的很明白了,他既然已经在大楚朝堂,加入道门是需要大楚皇帝同意的,道长们不要让林公子为难。”
“也是,是我心急了。”王楚山笑道。
百里曼雯说道:“有没有那位才俊想挑战林风的这篇文赋?”
下面鸦雀无声。
这次不用白展堂提醒李元昊也老实了,不老实不行啊,有准备都弄不过林风,更别说没准备了。
不过综合而言,他还是最终胜利者,两场文赋他得了十五分,而林风只得了六分。
只要淡定应对,说不定文比方面就能拿到……当然也可以用诗词的方式,解读这三句禅语。规则不变还是一炷香的时间,现在开始。”
一炷香交上文卷后,很多人都摇头叹息,真是太难了,招个亲还得懂道法禅语。
经过批阅后,百里曼雯念读名次:“第一名大楚林风,得三分……”
除了欢呼雀跃的大楚助威团,其他国家的助威团俱都无语问苍天。
这林风咋又是第一,还有没有人性?
戒嗔长老说道:“林风公子是用诗歌来解释了三句禅语,可谓句句禅偈,让老衲都汗颜无对。”他念读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众人听了林风的禅诗,都陷入了沉思之态,脑海中闪过过往的种种,一种释然顿悟的感觉涌上心头。
文机阁的副阁主说道:“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心里本来就空无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五台山的慧聪大师说道:“虚空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