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上午一上午,吆喝着卖肉,嗓子都要冒烟了。
这是三才叔给的,他们家不缺这个。
陈建国从兜里掏出三十块,递给母亲说道:妈,这钱你收着,下次两个姐姐回来了,就买到好东西给她们做了吃。
郭玉兰看着手里沉甸甸的三十块,有些激动。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五味杂陈。
陈建国也不说什么,家里这情况,其实一直都是村里最穷的,不少村里人都等着看笑话呢。
尤其是几个本家的近亲,几乎都不来往。
重生一世,陈建国怎么也要混出个人样,让这些人看看。
六十块,陈建国给自己留了三十块,这三十块是去市里参加拍卖会的路费。
妈,三才叔分给我六十块,我自己留下三十,过两天去市里!
陈建国朝着母亲郭玉兰说道,算是提前报备了。
郭玉兰有些担忧道:咱们庄稼人,种地就是本行,你弄这些东西,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三百块也不是小数目啊。
郭玉兰担忧的叹息,并没有影响到陈建国的决心。
这些古董文玩,就是陈建国的第一桶金。
而且日积月累,等到十几年二十几年以后,这些东西价值不可估量。
可以说,这些古董,就是他陈建国的原始积累。
妈,你就别担心了,这东西我是有把握的。
陈建国也不想多说什么,毕竟隔行如隔山,母亲郭玉兰不懂,说了也听不懂。
好好好,妈不管你,你是男子汉,自己拿主意。
郭玉兰笑了笑,脸上都是慈爱。
当第一轮朝阳升上来的时候,陈建国已经在地里挥汗如雨的干了半个多小时了。
家里的耕牛很争气,一个大早上的时间,就把半亩地给彻底犁的蓬松了。
马上就要开春了,油菜也要种上了。
吃——饭——
母亲郭玉兰站在田埂上,朝着远处田畈上的陈建国大声说道。
陈建国应了一声,就背着犁耙,赶着耕牛朝着家里的方向走去。
方月娥的大哥方奎也在地里犁地,只不过陈建国路过的时候打招呼,方奎权当是没听到。
陈建国笑了笑,也不在意。
时代变了!
种地种不出金疙瘩,农村马上就会迎来长达二十年的打工潮。
大量的农村人会南下淘金,干一个月,挣的钱都比在农村干一年。只不过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出门打工还是需要勇气的,再过两三年就不那么一定了。
方奎看着陈建国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为什么,他对陈建国没什么恨意。
反倒是自家妹妹方月娥,让方奎操碎了心。
至今,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方奎都还没弄清楚。
......
周六的时候,大姐陈丹从城里回来了,又带来了兰英的一封信。
信封里夹着五十块钱,陈建国抽出信的时候掉落下来,全家人都看到了。
弟弟,兰英给你钱了
二姐陈雪惊讶道。
母亲郭玉兰和大姐陈丹都凑过来,看到那张五十元面值的钱,都有些吃惊。
这年头,五十块可不少,定的少多少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兰英就这么大方,把这么多钱直接给了陈建国了
建国,咱不能花人家姑娘的钱!
母亲郭玉兰严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