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被相府抛弃后,她成了太子心尖宠 > 第5章  夫妇贵和
赵彦之脸色铁青,李知安竟敢如此揭他的短,端的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你当真就别以为我不敢动你吗!离了我,离了相府千金名头,你算什么东西?”他压低声音威胁道,眼中闪过一抹狠厉。
李知安却毫不在意,甚至有些想笑:“我算什么东西?一年前南阳盐政烂账,还有淮水铁税窟窿……”
说着她边靠近赵彦之:“若和你的好妹妹同住,哪天我一个不高兴,这些事情上达天听。”
后面的话她没有再说下去,但凡赵彦之不是个蠢的,都知晓个中利害。
赵彦之脸上血色骤褪,喉结上下滚动。
一桩桩一件件,就算单拎一个出来,都是抄家灭门的大罪。
李知安倒是有办法全身而退,他却是逃不掉。
“好,你先暂且搬到别院去住,财帛……也可以搬走。”赵彦之声音干涩如同砂纸。
他不信相府当真不管怜音,日后定然会帮衬着,思及此面色才缓和了些。
其实遑论赵彦之同不同意,李知安都一定要搬,刚刚一番话只是敲打敲打他。
她拿出中馈钥匙,吩咐春夏大开库房,把这些年赵家所有靠着她得来的全都搬走。
怜音知道赵彦之有把柄在李知安手上,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可心里还是不甘。
这些金银财帛都应该是她的,她才是这里的女主人!
“姐姐,你当真要如此绝情,带走赵家的根基吗?你这是要将彦之哥哥逼上绝路啊。”
说完又转头,双眸盈泪看向赵彦之:“彦之哥哥,都怪我害得你和姐姐离心,我马上就走,可孩子是无辜的。”
听到怜音的话,赵彦之脸色又是一变,他瞪了李知安一眼,赶忙将怜音放在软塌上,转身吩咐下人快去请大夫。
看着他的背影,李知安心底却是一片悲凉,赵彦之何曾对自己如此上心过。
今天赵彦之和怜音这一出戏,无非就是想给自己一点颜色瞧瞧。
可两个人目的又有所不同,赵彦之是想让自己认下怜音,乖乖接受抬她做平妻。
而怜音则是想让她滚出侍郎府,最好是丞相府那边也不要认她。
但她李知安岂是任人摆布之辈?既然他们想玩,那她就陪到底!
不多时,大夫被请了进来,为怜音把脉诊断,赵彦之紧张地站在一旁,生怕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反观李知安则坐在一旁,悠闲地品着茶,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大夫诊断完毕,起身对赵彦之道:“大人且宽心,这位夫人并无大碍,只是有些动了胎气,需得好生休养。”
赵彦之闻言,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怜音眼中含泪,堪堪斜倚在赵彦之的怀里,泫然欲泣的模样任谁不我见犹怜。
“彦之哥哥,我们的孩子没事就好,姐姐想必也不是故意的,莫要怪罪姐姐。”说着似作害怕地看了一眼李知安。
李知安懒得看他们演戏,转头吩咐春夏:“叫人把房中所有我的东西都收拾好,一锱一铢都不要留下,不然容易叫老鼠啃了。”
怜音要被气死了,李知安居然拐着弯骂她老鼠。
明明她才是赵彦之的心头好,才是丞相府的真千金,李知安她有什么资格神气。
梳妆台上的金银朱钗一件件被收走,春夏更是直接走过来,哼的一声,把她头上的珠钗都一并拔了下来,头发都连带着拽掉几根,疼得怜音眼泪直流。
赵彦之怒不可遏:“李知安,你个贱妇,放纵你的狗奴才骑到主人头上!”
“主人?春夏的主人只是我,你算哪门子主人?哦不对,你算哪门子人?”
向来被顺从惯了的赵彦之气极,站起来打算给李知安一点教训,却遇到门房来报。
“大人,福公公来了。”
福公公是太后身边的掌事公公,在外行事代表的都是太后。
还不等他思索此番福公公来是为何,一群人就已经进来了。
为首的人身穿青灰色宫袍,进门看向李知安时还带着笑意,微微福身。
李知安知道,是太后安排福公公来的,可不知为何,总感觉这福公公笑意不达眼底。
转眼,福公公敛了神色,声色冷硬:“传太后娘娘口谕。”
他的声音不算高,却盖过了堂前的慌乱。
李知安和赵彦之等一行人无不跪下参拜,唯有怜音还卧在软榻上,没有做何动作。
她方才被认回,就算多了上一世经验,对宫中礼数也不甚了解。
福公公眉梢微挑,淡淡开口:“榻上何人?娘娘口谕当前,竟如此衣冠不整,涕泪满面,成何体统!”
说完,给边上的小公公使了个眼色:“掌嘴。”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压得怜音喘不上气,也不知道作何反应。
小公公做事也是麻利,话都没让怜音说一句就把人从软榻上拽了下来,接连又掌嘴。
每一巴掌都伴随着怜音的痛呼,听得赵彦之心头狂跳,再这么打下去,只怕是胎儿也保不住了。
本想开口,却被福公公一记眼神给压了下去,他只能暗暗剜了一眼李知安。
定是这女人跑到太后面前去嚼舌根,太后才会如此针对怜音。
事实上李知安却不觉得这是件好事,反而有种不安之感。
等到掌嘴完,怜音如一滩烂泥般瘫软在地,脸上遍布着青紫的掌印。
小公公利落离开,回到福公公身边。
福公公见惯了这些场面,掸了掸袖袍:“太后娘娘口谕,李氏嫡女李知安,尔素来温良贤淑,治家有方,德行堪为典范,哀家甚慰。”
前面的都还好,听到治家有方四个字,李知安终于察觉到了不对。
“然,”福公公话音一转,温和的语调陡然变得沉涩凝重,“齐家之道,夫妇贵和,尔与赵卿结发多年,纵有微澜,亦当重家宅和睦,方不负哀家一片苦心与期许。”
宣读完太后口谕,福公公嘴角勾起一个意味不明的弧度:“李氏,你可听明白否?”
事到如今,李知安内心虽有疑惑,也只能把手举过头顶,领旨谢恩。
福公公满意地点头,转身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