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公社里。
宋念华立刻直起板腰,用最精神的,气血十足的面貌。
她扬声道:这位领导,我是二十多天前,来到宋家屯插队的,经过我这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包括咱们公社所属的大队,生产力低下,大家都很辛苦。
特别是女知青们,她们从来干过农活,体力又确实有困难,每天累的腰都直不起来,常常躲在被窝里哭。
我看着可心疼,就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从京市机械厂搞到了几台机器,想着开这个厂子,方便大家,同时,也提高生产力,一举两得了。
公社领导跟宋传根可不一样,他们见多识广,眼界和觉悟更高,越是真诚,一心为公,越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果然那干事和旁边的孙主任听了宋念华这番‘掏心窝’子的话,脸上露出笑容:
这小同志,别看年纪小,思想觉悟倒是挺高,也务实,比那些整天只会空喊口号的,可强多了。
同志教导我们,要把事情落到实处,我们既然来到农村,就要做到‘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不辜负党和领导对我们知青的期望。
宋念华振振有词。
好,好,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这小同志,说的好。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迈着大步走进办公室,满眼赞赏的看着宋念华。
小宋同志,这是咱们公社的郑书记。孙主任连忙起身介绍,郑书记,这是宋家屯的知青小宋......
他快速把宋念华办厂的事,说了一遍。
郑书记听了,越发满意:这小同志,不得了啊,帮忙乡亲们,又解决的知青的问题,果然是‘做好事,做实事’。
公社书记!
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最大的官,管着十多个大队,两三万人!
意外收获啊!!
宋念华连忙上前,主动伸出手,郑书记您好,我叫宋念华,是宋家屯的知青,我就是把心里想的,做出来而已,你的夸奖,我可不敢当。
郑书记握着宋念华的手,夸奖道:这读过书的,有知识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有想法,敢干能干,难得!
又转头看向孙主任几人,必须支持,大力支持,咱们公社就需要像小宋同志,这样热血青年。
孙主任几人连连附合,书记说的对,您放心,我们一定支持。
小宋同志,希望你一直保持下去,为建设农村添砖加瓦!郑书记夸着,随后又道:等小宋同志的厂子办起来,你们开会时,替她向各大队宣传宣传。
跃进公社管理着附近十几个大队,他们宣传起来的力量绝对不小。
省多少宣传费啊!
本来办这个厂,我心里还挺担心,生怕自己干不好,谁知道遇见您和大家这样为民办事的好领导,都这么支持我,我就吃了‘定心丸’,不担心害怕了。
宋念华连忙说,随即又肃然保证道:请你们放心,我会的。
郑书记满意地离开了,有了他的话,孙主任带着宋念华一路畅通无阻,一个上午就把手续全办完了,看着手里,新鲜‘出炉’的工厂证明,宋念华满意地笑起来。
她这小厂子算是过了明路,又是到领导的免费宣传,公社一行,收获满满。
告别了孙主任,宋念华就往回走了。
厂子和机械都定下来了,剩下就是搞定工人了。
——
回到知青点,正赶上知青们中午休息,看着走进来的宋念华,手里还拿着个挺大的档案袋,女知青们相互看了看,连忙迎了上去。
她们还记得,昨晚宋念华说‘好事’,早上看她没出工,去了县里,就一直惦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