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他‘狡猾’把这事儿上升到‘国家政策、知青、建设农村’这个高度上。
刘科长满脸堆笑,心中暗骂:老狐狸,想走后门,直说就得了呗,偏偏跟他打官腔。
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过,能让赵领导这个‘老滑头’,带着亲自领着来讨‘指标’,这事儿应该不像表面这么简单。
说不定是上面那尊‘大佛’,拐着弯的亲戚朋友。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科长识趣应道:老赵说的是,正好,旁边的鱼场新培育了一批鱼苗,都是好活的鲤鱼和草鱼。
这样吧,我给你开个条子,回头你们鱼塘建成了,你就直接去那儿捞鱼苗,其余的东西,也都由他们提供。
但作为国家补助的项目,局里需要时时关注,你们要把鱼苗的成长情况,饲料的喂养情况,每隔一段时间,汇总报告给我们。
行,这没问题,我们鱼塘是知青办的,都有文化,这点事肯定能给您办好。
宋念华笑着保证。
拿着刘科长特批的报告,宋念华美滋滋的走出农业局,鱼苗、饲料、补助......全搞定。
只等鱼塘挖完,就齐活了!
小丫头,事儿我给你办完,你是不是该回村了。赵领导沉声,别忘了你答应我的事。
要是在外面乱说一个字,我绝饶不了你。
哎呀,安了安了,赵领导,这事儿我肯定烂在肚子里,跟谁都不说。宋念华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你和郑如兰自己不露馅,就不会有人知道。
说完,她转头一路小跑的走了。
次日,宋念华和林娇娇坐上了宋家屯的火车。
跟上次一样,挖掘机和推土机这些大机器,林主任找车帮她们运回去。
宋念华只贴身带着机械的说明书,和鱼塘项目的报告。
回村后,她先去了村支部,把这次城里办的事,跟大家伙说说。
此时正是下午,宋传根和村干部们都在办公室,身为妇女干事的孙春梅也在,大家伙听到宋念华不但搞到机械,还申请到了免费的鱼苗啥的,都惊讶不已。
真的,念华,你说那补助项目,真白给咱们鱼苗和饲料
宋传根简直不敢相信。
当然了,我们享受的可是国家政策,正规的。
宋念华笑应着,把刘科长开的文件拿出来给大家看。
众人一个个传着看,看完啧啧出声。
哎哟,我这四十多年,可都白活了,咋从来都不知道,国家还有这政策呢
村里会计宋招财,拿着文件使劲儿看。
你没听过就对了,这种好事能轮到咱们。村文书宋青山一把抢过文件,这次,要不是念华,这事也落不到咱们村儿。
念华啊,你真是这个......村里民兵队长宋大虎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这有文化的人办事就是不一样,那些大领导们,我光看着他们就害怕,话都不会说了。
你看看念华,不但能跟领导说说笑笑,还能把事办了,就是遇到京市的大领导,也不打怵,真能耐。
他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