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傻孩子,受苦了。虞老夫人拉住她的手,掌心温暖干燥。
她轻拍沈知意手背,随即目光转向萧景珩。那份温和骤然收敛,变得锐利:肃王世子,好久不见。
晚辈萧景珩,见过老夫人。萧景珩躬身行礼,姿态恭敬,不卑不亢。
坐吧。虞老夫人没有多余的话,只吩咐侍女:去把那个盒子取来。很快,侍女呈上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锦盒。
这是你母亲临终前,拼死托我保管的东西。虞老夫人将盒子推到沈知意面前。
她说,若有一日.你来寻我,便将此物交给你。
沈知意的心脏剧烈跳动。她颤抖着手,打开盒盖。盒中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两样东西:半块锈迹斑斑、材质不明的虎形兵符,以及一封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信。
沈知意展开信纸,那熟悉的娟秀字迹映入眼帘,瞬间让她眼眶发红。那是母亲的亲笔。信,是写给她的。
萧景珩站在她身侧,目光同样落在信纸上。信上的字迹一行行看下去,密室里的暖意似乎被抽离殆尽。
沈知意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身侧的萧景珩,脸色更是一片惨白。
信中言明:母亲沈轻眉,并非寻常侧妃。她是前朝护国大将军林家的遗孤。
当年林家被诬陷通敌谋反,满门抄斩。唯独她,幸得当时幽州少帅萧慎所救。
然而,萧慎救她并非出于善意。他所图的,是林家世代守护的秘密:开启前朝宝库的地图!而这半块兵符,正是开启宝库的唯一钥匙。
母亲不愿交出这沾满家人鲜血的钥匙,萧慎便将她带回王府。他许以侧妃之位,伪造其身份,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耐心布局。
直到近年来,当今圣上猜忌日重,国库愈发空虚,边境战事又起。萧慎的野心终于按捺不住。
他与大长公主一拍即合。大长公主同样急于扶持其子上位,亦需巨额钱财打点。肃王承诺,事成之后,宝藏与她三七分账。
于是,便有了那场秋蝉之局。
信中亦提及:你母亲与当今皇后乃闺中密友。皇后曾多次暗中相助,甚至想安排她假死逃离王府,却功亏一篑。
而皇后之所以缠.绵病榻,也是因为多年前,她被大长公主用慢性毒药所害。此举旨在牵制后宫,方便她们行事。
......知意,我的孩子,原谅母亲的自私。我死不足惜,但这宝藏绝不能落入萧慎之手。
否则天下必将大乱,生灵涂炭......此物,我只能托付给你。若事不可为,便毁了它,永远不要让它重见天日......
信纸从沈知意颤抖的指尖滑落。她脑中一片空白。原来如此......母亲的死,从来无关后宅争宠。
那是一场筹谋十几年的阴谋。而母亲,不过是那宴席上被分食的祭品。
呵......呵呵......一声压抑的笑,从萧景珩喉咙里溢出。他踉跄后退,重重撞在身后的书架上。
他死死盯着那半块兵符,眼眶赤红。泪水仿佛要从里面夺眶而出。
父亲的野心,从来不止一个王位。他要的,是足以颠覆整个王朝的财富。
他要的是将这天下,变成他萧家的天下!而他自己,这个所谓的肃王世子,从头到尾,都只是父亲野心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一颗随时可以为了大局而牺牲的弃子!
那场追杀,并非为了灭口。那是父亲在用他和沈知意的死,向大长公主交出的一份投名状!
一阵晕眩袭来,他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在瞬间凝固。
沈知意看着他崩溃的模样,心中并未升起预料中的快意。反而涌起一股荒谬的悲哀。原来,他们都是棋子,只是站在了棋盘的不同位置。
她缓缓捡起信纸,重新折好。然后拿起那半块冰冷的兵符,紧紧攥在手心。
现在,虞老夫人打破了死寂,声音沉稳而坚定。
你们该明白了。这不是家丑,这是谋逆!她语气斩钉截铁。
我虞家,世代忠良,受皇恩浩荡。绝不容忍此等乱臣贼子,颠覆江山社稷!
知意,景珩,她目光深邃,落在眼前两个年轻人身上。
从今日起,虞国公府,便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我虞家愿倾全族之力,助你们......
清君侧,诛国贼!
话音落下,密室中灯火摇曳,映照着兵符冰冷的微光。而窗外,夜色已深,京都的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