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处训练场,周黎和周明进来后,等待多时的干部队员都抬头挺胸,目不斜视。
只不过,在刚离开部队的周黎眼里,他们的军姿很一般,可能是退役时间太长,有的队员还是普通人,军姿只能算勉强及格。
好在轧钢厂保卫处的制服是统一的,否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了。
55式警服,夏装上衣为白色,裤子是藏青色,冬装则是上衣裤子都是藏青色,没有胸标,右手统一佩戴印有首都制度履职尽责,努力实现零事故,每个月我会托关系给大家买来不用票的平价粮油,平价肉!”
周黎没说场面话,没画大饼,直接给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他不会画大饼,只会喂大饼。
这不,听到不用票的平价粮油平价肉,所有人双眼放光,目光炙热的看着周黎。
没人怀疑周黎会不会空口说白话,特级战斗英雄不可能撒谎!
啪啪啪~
掌声更热烈了,包括魏振山在内的干部,用力的鼓掌,笑容那叫一个灿烂。
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没多久,粮食产量还未完全恢复,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要下个月,3月31号才会完全恢复到灾前标准,他们是饿怕了。
就算完全恢复,依旧不能天天吃饱,有钱都买不到粮食,更别说吃肉。
周黎不缺肉,农场空间里养殖了几千头野猪,几千头炎黄本土的太湖猪、金华猪、陆川猪、莱芜猪,成年了就一键宰杀分割存储,仓库里保守估计有10万吨牛羊猪鸡鸭鹅肉。
存储的粮食更多,几百万吨,半岛战争爆发时,他带着周明去东北送别二姐,晚上偷偷在距离军营不远的一个山谷里释放了200万吨粮食,5万吨肉,30万吨棉花。
凭空出现这么多粮食物资,愣是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倒是志愿军伙食提升一个档次,前线部队换上厚重的棉衣。
没人能查到是他,毕竟他当时只是个8岁的孩子。
农场内的牲畜都是吃粮食长大,因为周黎不缺钱,从没卖过粮食,空间种植的粮食都用来喂牲口了。
给保卫处搞肉,那还不简单?
带着小弟去城外山里,放出几头野猪,砰一枪,搞定!
你要问城外为啥会有这么多野猪,我运气好呗!
……
武器库。
简单的欢迎仪式结束后,周黎首先提出查看保卫处武器库。
在魏振山的带领下,两位科长,两位副科长陪同周黎来到位于保卫处办公楼地下的武器库。
地下室不大,五六十平,魏振山和保卫科科长朱爱民取出钥匙打开厚重铁门上的两把大锁。
按照规定,保卫处武器库钥匙分开保管,处长、副处长保管上面大锁的钥匙,治安科、保卫科科长保管下面大锁的钥匙,必须要其中两人到场才能开门取武器,确保安全。
大门打开,魏振山伸手打开墙边的电灯开关,昏黄的灯光亮起,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摆满枪支弹药武器架。
“处长,库里总计有174支三八大盖,34支莫辛纳甘步枪,28支中正式步枪,5支56式半自动步枪,7支波波沙冲锋枪,2支汤普森冲锋枪,4支司登冲锋枪,1挺马克沁重机枪,1挺捷克式轻机枪,1挺二四式重机枪,72支毛瑟手枪,18支51式手枪,5支54式手枪,2支勃朗宁1911手枪,1支勃朗宁1935手枪,各种口径的子弹84127发,各式手雷187枚。”
魏振山是军官转业,能力非常不错,责任心极强,对武器库里的武器种类数量,弹药数量熟记于心,基本上每天都会严格核查武器弹药申请使用报告,确保不会出现违规现象。
刚建国十来年,法律还不完善,民众思想未完全“净化”,武德充沛,匪患敌特未清理干净,保卫科押运物资要配枪,采购员下乡都得来申请一把枪防身。
包括许大茂下乡播放电影也得申请枪械,可见乡下有多危险。
魏振山咂咂嘴,略带遗憾的说道:“以前保卫处还有高射机枪,迫击炮的,去年7月,公安局联合军方来了次武器库大检查,全部收走了。”
周黎嘴角微微抽搐,这里距离海子那么近,迫击炮这种远程攻击武器能保留到去年,已经是军方和公安局疏忽大意了。
他走到武器架前,拿起外观九成新的勃朗宁1935大威力自动手枪,手速极快的拆卸分解开来,看得魏振山几人眼花缭乱。
高手,真正的高手,不愧是特级战斗英雄!
举起枪管对着吊灯,膛线基本没什么磨损,零件也都完好无损。
九九成,稀罕物!
对比起名扬世界的勃朗宁1911,他更青睐于1935,因为1935的弹匣容弹量达到了13发,与这个时代流行的自动手枪仅7发~10发的弹匣容弹量相比,优势不言而喻。
这枪拥有更强的单兵火力,在近距离作战中充分显现出了“大威力”的风格。
全枪完全由钢件制成,结实耐用,尺寸较传统的勃朗宁手枪明显大,线条简练,给人以粗犷、敦实的感觉。
“这枪是1957年保卫科协助公安抓捕敌特时缴获的,也是前任处长的配枪,基本没怎么击发过,有两个备用弹夹,仓库里的9毫米手枪弹有412发。”
魏振山一边介绍,一边把装有备用弹夹和子弹的小木箱提过来。
周黎快速组装好手枪,拉动套筒上膛,贴在耳边扣动扳机。
咔哒,撞针撞击声很清脆,他满意的点点头。
“我的配枪就是它了,走吧!回去开个小会。”
……
处长办公室。
周黎进门后,脱下将校呢大衣挂在衣架上,魏振山几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目前国内生产力不发达,普通百姓的服装相对朴素,军装成为一种社会化的穿着,尤其是被称为“将校呢”的55式麦尔登呢大衣,是身份、地位和血统的象征,只有高级军官才能穿着,普通人家难以拥有。
能穿上一件将校呢大衣,走在街上,你就是最靓的崽!
周黎兄弟俩55年得到两件姐夫送来的将校呢大衣,随后又陆续收到八件父母老战友老首长给的大衣,他晋衔校官时,又发了两件,多到穿不完。
想到牺牲的父母哥哥姐姐,周黎脸上闪过一丝悲伤。
父亲生于1905年,1947年牺牲,母亲生于1906年,1944年牺牲,大哥生于1925年,1947年牺牲。
二姐生于1927年,是一名女军医,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二姐奉命带领医护人员在距离上甘岭10公里外的山谷里搭建临时医院,10月21号遭到米军凝固汽油弹轰炸,壮烈牺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姐夫姓罗,二姐和姐夫1944年结识,1948年结婚,育有一子,名叫罗建国,今年14岁了。
二姐牺牲后,姐夫1957年再婚,娶了一个和二姐一样温柔贤惠的女人,也是军人,对罗建国很好,视如己出,一家四口在西南军区。
胡思乱想片刻,周黎摇摇头驱散杂念,照顾几人坐下,从兜里掏出一盒特供烟。
魏振山点燃,美美的猛撮一口,笑容满面的说道:“处长,这烟真好,我还是第一次抽这么高级的特供烟。”
钱大军几人也是一脸销魂的表示,这烟味道就是好。
周黎笑了笑,从姐夫家老爷子那里顺来的,能不好抽吗?
他空间里躺着上百条特供烟,全是这些年四处打秋风收搜刮来的。
“来,一人一包,别跟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