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顾清柏清瘦的身影行走在山间小道上,遇到不好的路段还跌跌撞撞,半大的小子虽然精力旺盛,可扛不住今天已经上过一趟山。
若不是为了在明日的集会上多换些铜板给奶奶抓副明目的药,他是绝对不会再跑这一趟的。
前方山路已经不明显了,它的尽头有一片稍开阔的地方,是野桃树所在之地,顾清柏靠在一棵树上了口水,平息了心跳这才抬脚继续前进。
终于到了,仰头打量面前的野桃树,清秀的脸上浮现了一丝苦笑,没有枯枝啊......
算了,枯枝不是那么好遇的,湿就湿吧,好在杂货铺的李掌柜也不挑,通过这两年的锻炼他的体力远比从前,两捆湿柴的重量对他来讲完全不是问题。
卸下背篓,拿着砍刀就开始埋头砍树,早些完成砍完柴,还能四处看看,说不定能得些山珍野味。
夏家后院,夏鱼先一步吃完手里的瓜子,灌了口水冲淡了舌尖上浓郁的瓜子的香味。
晒的半干的瓜子别有一番风味,夏鱼嚼起来都觉得挺香的,家里其他没见识的就更别说了。她爹是个好样的,除了一开始拗不过她娘吃了几颗,其余的都剥壳塞给了她娘,夏鱼笑眯了眼睛,迂腐就迂腐吧,夫妻恩爱就好,好在也不是不可改造。
至于她口中的老先生,大家这次听过都选择了忽略,无一人询问。
夏鱼总共就拿了一把,一人就分那么一点,再怎么省着,很快也吃完了,见大家意犹未尽她起身还要去拿,被周氏阻止了。
其他人也附和,纷纷说等炒好了再尝,夏鱼知道这是心疼了,也不揭穿。也没再徒劳的交代谁想吃就去拿,一家人又忙活开了。
竹篾在夏鱼往返菜园子搬竹枝的功夫已经劈好了,如今就差开编了,夏学信最拿手的就是竹篮和筐子,家里无论是背猪草的背篓,还是装粮食的箩筐,就连家里平时用来装饭菜的小篮子也是出自他手。
他手劲大,且踏实耐心,编的十分密实,别说装玉米粒就是装米都不会漏,只是,在夏鱼看来能做到如此的篾匠大有人在,比他好的也不少。
家里的背篓竹筐夏鱼也见了,可能是没有正经学过,有些接头处理的并不是很好,自家用还行,若是要卖,很难脱颖而出卖出好价钱。
听他爹讲,篮子比竹席要耗费功夫,平日用来挑粮食的大箩筐他不吃不喝一天也就编个四五个,每个顶多三五文。
这年代,好些人家都会编点东西,虽然不好看但勉强能用,这篮子箩筐的销量并不好,忙活十天半月挑到镇上,除非质量特别好,或者价格低廉否则都有可能卖不掉。
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商品还不紧俏,老爹的手艺最多属于中等,还真有可能滞销,他可不像他爹抱着贱卖的打算,这不是夏鱼想看到的。
手艺不是一时半会能提高的,那就只能从创意着手了,夏鱼大学期间有一年暑假,正流行复古、环保、原生态,她还在小商品市场批发过一批藤编竹造的收纳筐之类的,去早市上卖。
其中最受姑娘媳妇喜欢,销量最好的是藤编加布艺装饰的收纳筐,可惜她自己就两身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穿,怎么可能找到布块装饰,少了各种布条的装饰,光秃秃的藤制篮子可没丁点看头,这个只能遗憾放弃。
当时还有一款提篮销量比较好的,年长的老头老太太比较喜欢,虽然比不上收纳筐,可也算不错。